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圣之维的美学建构——关于“美的神圣性”的思考
1
作者 潘知常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5-160,共6页
美的神圣性与终极价值、绝对价值密切相关,是终极之美、绝对之美,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根源。人与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义"三个维度上发生关系,对于"人与意义"维度的忽视是中国传统... 美的神圣性与终极价值、绝对价值密切相关,是终极之美、绝对之美,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根源。人与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义"三个维度上发生关系,对于"人与意义"维度的忽视是中国传统美学存在的重大缺憾。尽管从表面上看,中西美学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相同的属性——都把审美活动作为生命超越的一种方式,但二者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孕育美的神圣性的温床,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国美学在此方面则存在根本缺憾。关于美的神圣性的思考,是美学自身所蕴含的神圣之维得以真正展开的历史契机。对于美的神圣性的讨论,能够推动中国当代美学与古代美学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神圣性 终极价值 绝对价值 神圣之维
下载PDF
美与人生境界——张世英《美在自由》导读
2
作者 王燕子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
《美在自由》中讨论的美学是“诗意”美学,也是“精神境界”美学。这呈现出“为人生”的“大美学”风格。这既保存了中国古典美学那种关心“天地大美”、人生之美的综合性美学精神的特点,也吸纳了西方美学中原有“学科型”的理性特点。... 《美在自由》中讨论的美学是“诗意”美学,也是“精神境界”美学。这呈现出“为人生”的“大美学”风格。这既保存了中国古典美学那种关心“天地大美”、人生之美的综合性美学精神的特点,也吸纳了西方美学中原有“学科型”的理性特点。最终《美在自由》这本书里将审美意识的最高层次落在“超理性之美”,并思辨且创新性地探讨了“美与人生境界”的议题。此书中的观点及方法,已然具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会贯通的理想境界,当属于建构中国学派,且守正创新的当代经典美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世英 在自由 万有相通 美的神圣性 守正创新
下载PDF
艺术创造的转化与美学转向
3
作者 席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当下,艺术创造作为概念,俨然已被文化创意所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三:现代技术的革新、审美经济的勃兴和艺术自身发展对"美的艺术"观念的打破。在艺术创造向文化创意转化的过程中,对艺术创造形成内在规定性的美的神圣性并未得到... 当下,艺术创造作为概念,俨然已被文化创意所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三:现代技术的革新、审美经济的勃兴和艺术自身发展对"美的艺术"观念的打破。在艺术创造向文化创意转化的过程中,对艺术创造形成内在规定性的美的神圣性并未得到有效延续,从而使艺术审美中潜藏的审美悖论凸显出来:艺术是呈现真理、引导本真生存还是创造"美丽学"之"美";艺术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审美价值还是追逐经济价值;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主体性是审美超越与还原,还是审美满足与强化。由此,艺术创造转化客观上带来了现实感性的充盈,同时也造成文化垃圾的充斥。这两者无论在审美实践层面,还是在美学理论层面,都引发了诸多问题。在20世纪早期,西方诸多理论家已对此关注并深入反思,尤以海德格尔、本雅明为代表。虽然两人理论的基础、进路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却从不同维度对当下如何突破艺术创造转化所造成的理论困境提供了启示。这种启示在于,重树美的神圣性对艺术创造及文化创意的内在规约,实现美从认识性对象到生存方式的转换,促成美学学科由认识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造 文化创意 海德格尔 本雅明 美的神圣性
下载PDF
论张世英的希望哲学
4
作者 顾春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9,173,共13页
当代中国哲学在吸收和融合西方学术成果的同时,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并提升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哲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张世英在中西方古典哲学、现当代哲学的比较研究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 当代中国哲学在吸收和融合西方学术成果的同时,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并提升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哲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张世英在中西方古典哲学、现当代哲学的比较研究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以宏大而又缜密的哲学思维,融通中西的哲学视野,建构了一种突破固定的概念框架,超越现实、拓展未来的哲学,他称之为“希望哲学”。张世英的“希望哲学”接续了熊十力、冯友兰等人的哲学传统,发掘出中国哲学在当代哲学的世界版图中的独特价值和积极意义,为当代中国哲学学科贡献了一个具有原创性的哲学体系。对这一体系的核心思想和历史贡献,可以从“以诗意的哲学代替抽象的哲学”“在有限的时空中作无限的追求”“以审美达到最高的自由”“美感的神圣性体验就在当下”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世英 希望哲学 中国哲学 万物一体 海德格尔 美的神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