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5期192-195,共4页
蔡元培从他的教育即启蒙观念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其实质是在感性领域建立启蒙理性的精神 ,即“感性启蒙”。这种美育思想为20世纪中国美育理论铸就了理论模式和思想方法。
关键词 感性启蒙 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美育思想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与中国现代美学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本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8,共5页
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观念,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个美学命题。它积极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反对孔教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以美的普遍性、情感性和超利害性,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影响到美学在现代中国的社... 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观念,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个美学命题。它积极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反对孔教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以美的普遍性、情感性和超利害性,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影响到美学在现代中国的社会地位和知识路径,并被作为学校教育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尺度。与此同时,由于它对西方理论的依赖,忽略了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也使中国现代美学存在着身份认同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美学 美育代宗教 走向 价值建构 身份认同 发展
下载PDF
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蔡元培审美信仰建构的世俗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潘黎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徘徊的张力特质,而最终结果往往以牺牲信仰的超越精神为代价,这是与知识分子纠缠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现代性心境紧密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信仰 超越 世俗性
下载PDF
从“诗教”到“美育代宗教”——关于近代中国文学教育思想的嬗变与转型 被引量:5
4
作者 殷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80,197,共14页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风暴,亦不断刺激和推动...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风暴,亦不断刺激和推动着中国艺术思维和精神意识的重生与复兴。在这个过程中,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味,其不仅与中西方文化交合和碰撞的特殊语境紧密相关,显示了跨文化的视野和寓意,而且承袭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诗教传统--这一点在以往相关研究中尚缺乏深入探究,因而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意识的嬗变与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儒教 政教 礼教 诗教 蔡元培 德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审美信仰建构的双重价值追求 被引量:7
5
作者 潘黎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意图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一种信仰重建方案。美育所含之审美精神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决定了"以美育代宗教"的...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意图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一种信仰重建方案。美育所含之审美精神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决定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信仰建构逻辑包含了某种双重性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在信仰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这两组二元对立之中,这也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在信仰重建过程中复杂的文化现代性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审美信仰 双重性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宫承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美育代宗教”是内涵丰富的理论命题,也是“五四”时期一面进步的思想旗帜。它反对宗教愚昧,倡导思想自由,是“五四”科学与民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对宗教不仅仅是针对基督教,更重要的是针对孔教,对反抗封建思想和文化产... “以美育代宗教”是内涵丰富的理论命题,也是“五四”时期一面进步的思想旗帜。它反对宗教愚昧,倡导思想自由,是“五四”科学与民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对宗教不仅仅是针对基督教,更重要的是针对孔教,对反抗封建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新文化运动推翻了以孔学为代表的传统理念,因而倡导美育以代替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填补人生价值真空的意义。直至今天,舍宗教而取美育,对培养人文情感,建设绿色人生,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文化价值 蔡元培 五四新文化
下载PDF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于康德的接受与改造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69,共3页
蔡元培大力提倡教育,其中又特别重视"超轶政治之教育",而最为推崇美育,认为欲从现象世界到达于实体世界,不可不用美育。蔡元培关于"两个世界"之说来自康德,康德学说给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很大的一块地盘,最终走向了目... 蔡元培大力提倡教育,其中又特别重视"超轶政治之教育",而最为推崇美育,认为欲从现象世界到达于实体世界,不可不用美育。蔡元培关于"两个世界"之说来自康德,康德学说给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很大的一块地盘,最终走向了目的论,走向了宗教神秘主义。正是在这一点上,蔡元培与康德存在着重大分歧。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既有对于康德的接受,又有对于康德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代宗教 康德 宗教神秘主义 目的论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再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单正平 舒志锋 《文学与文化》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这一新说,并付诸实践。然而自这一学说提出之日起,就争议、反思不断,显示了对这一学说的内涵予以厘清及再度追问的必要。于中国当代社会的语境而言,这一维度越... 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这一新说,并付诸实践。然而自这一学说提出之日起,就争议、反思不断,显示了对这一学说的内涵予以厘清及再度追问的必要。于中国当代社会的语境而言,这一维度越发地凸显。宗教能不能被替代?美育能够替代宗教吗?"美育代宗教说"的学理构建与现实考量之间存在多大距离?而重新反思与追问过后,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信仰 艺术 美育 德国古典哲学 美育代宗教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背景下的“以美育代宗教” 被引量:3
9
作者 潘知常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9-200,共12页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提出的意在实施全新的灵魂重建的美学方案,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见解在过去却长期被学界忽略并且搁置起来,这就是"审美救赎"。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的思考可以发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qu...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提出的意在实施全新的灵魂重建的美学方案,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见解在过去却长期被学界忽略并且搁置起来,这就是"审美救赎"。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的思考可以发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与西方的关于虚无主义的思考一脉相承,尤其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思考。本文意外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与蔡元培之间的共同探索,也凸显了蔡元培美学思考的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西方现美学 虚无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中的国民性改造——以“一战”前后文化实践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今 陈雨泓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48-57,共10页
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并非出于单纯的学理思考,其中也包含国民性批判的时代话语。他有感于国人执着于私利,借法兰西“优美”的民族性审视中国,试图以美育改造国民性。1916年蔡元培反对孔教为国教,是“美育代宗教”提出的另一背景,... 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并非出于单纯的学理思考,其中也包含国民性批判的时代话语。他有感于国人执着于私利,借法兰西“优美”的民族性审视中国,试图以美育改造国民性。1916年蔡元培反对孔教为国教,是“美育代宗教”提出的另一背景,“美育”同时指向儒家礼乐文化,“非孔教”仍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蔡元培的美育论述倡导舍己为群、从容超脱的精神,此二种倾向的平衡构成蔡元培理想中的国民性格,为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提供了世界化与中庸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代宗教 宗教 国民性 文化实践
下载PDF
实用主义与美育的“落地性”——兼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当下省思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芹 王宇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9,共6页
百余年前,“以美育代宗教”说以其独特的原创性和启蒙性,在中西结合、古今融通的基础上开启了重建国民信仰的坐标系,成为当时社会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实用主义致理思路。今天,美学思想的整体性滞后... 百余年前,“以美育代宗教”说以其独特的原创性和启蒙性,在中西结合、古今融通的基础上开启了重建国民信仰的坐标系,成为当时社会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实用主义致理思路。今天,美学思想的整体性滞后、美育实施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美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向当代美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实用主义美学,尤其杜威的“艺术功用论”思想,为我们走出美学的“非功利性”惯识、实现美育的“落地性”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基于此,从实用主义视角重新回望与反思蔡元培先生百年之前的美育命题,实现当代美育的生活论转向,不啻为美育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美育 实用主义美学 审美无利害
下载PDF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44-49,共6页
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距今已有百年之久。这期间,研究蔡元培先生及其思想的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何其多。但笔者认为,学界对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所指缺乏准确剖析。该文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蔡元培是否真主张... 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距今已有百年之久。这期间,研究蔡元培先生及其思想的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何其多。但笔者认为,学界对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所指缺乏准确剖析。该文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蔡元培是否真主张用美育代替整个宗教;蔡元培何以"美育代宗教"、"哲学代宗教"和"科学代宗教"并举;蔡元培谈美育和宗教的角度;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前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宗教 教育 美育代宗教
下载PDF
重读“美育代宗教”小札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军海 《美育学刊》 2011年第6期34-42,共9页
王国维并不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亦未受王国维之影响。"以美育代宗教"之大背景是"五四"时期的反宗教运动。此口号是为数众多的"取代论"中之一,其理论根基则是清末民初蔚为大潮的"唯... 王国维并不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亦未受王国维之影响。"以美育代宗教"之大背景是"五四"时期的反宗教运动。此口号是为数众多的"取代论"中之一,其理论根基则是清末民初蔚为大潮的"唯科学主义"。今日,重视、提倡并落实美育,乃当务之急,"以美育代宗教"却大可不必。尤其在主张和谐、宽容之时,就更不必如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五四运动 唯科学主义
下载PDF
启蒙立场与场域越界——论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楚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2期82-87,共6页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但将美学场域内部的理论命题"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极度简化为涉及不同的场域"以美育代宗教"命题,这其实违背了现代性工程的场域伦理,并最终产生了场域越界问题。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一出,林风眠、陈独秀、梁漱溟等人"以xx(艺术、科学、礼乐等)代宗教"的说法随之而至。事实上,他们的话语方式不自觉地陷入到蔡元培设定的"叙述圈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启蒙立场 场域伦理
下载PDF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美学的构建——“美育代宗教”说背景新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小宁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一直被视为蔡元培个人的美学思想观点的"美育代宗教",在近代中国是以美学思潮的方式存在的,在这一思潮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参与了进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进而揭示出...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一直被视为蔡元培个人的美学思想观点的"美育代宗教",在近代中国是以美学思潮的方式存在的,在这一思潮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参与了进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进而揭示出近代美学的转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知识分子 中国美学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说”:政治意识形态与审美乌托邦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黎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参与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思维范式。审美与宗教既是两种意识形态形式也是两种乌托邦模型,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视域中却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分野,这使得"以美育代宗教说"陷入了...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参与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思维范式。审美与宗教既是两种意识形态形式也是两种乌托邦模型,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视域中却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分野,这使得"以美育代宗教说"陷入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矛盾纠结的深层价值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说” 意识形态 乌托邦
下载PDF
宗教消解、审美普遍性、礼乐制度的时间性——审美时间哲学视域中的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彦顺 张旭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7-23,共7页
从审美时间哲学来看,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从宗教史的发展来看,科学、道德与审美在初民时期皆附丽于宗教,而后便各自独立,尤其是审美价值更凸显出自身以愉悦的时间性过程为己任的主体性。其... 从审美时间哲学来看,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从宗教史的发展来看,科学、道德与审美在初民时期皆附丽于宗教,而后便各自独立,尤其是审美价值更凸显出自身以愉悦的时间性过程为己任的主体性。其二,执著于对无时间性之神祇的信仰必然滋生极端私利、私见与宗教冲突,而审美活动尤其是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则是无关利害冲突的,其超越性必然带来普遍性。其三,蔡元培更从审美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的状态及审美活动作为此岸性的感官享乐活动出发,与宗教信仰的彼岸性进行了对比,一为入世、乐观、怡情的文化,一为出世、悲观、禁欲的文化。蔡元培既承绪了康德的审美无关功利思想,又对此进行了基于中华审美文化悦乐精神之上的根本性改造,在更高层次上回归礼乐制度,带有浓郁的儒家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代宗教 审美时间哲学 礼乐制度 时间性
下载PDF
五四时期关于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论争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全兴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8期14-18,共5页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五四时期发表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展开了论争,震动了当时思想学术界,余波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它在哲学、宗教、艺术特别是美学、美育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五四时期发表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展开了论争,震动了当时思想学术界,余波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它在哲学、宗教、艺术特别是美学、美育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后来对论争的具体情况几乎无人论及和引起重视,未免令人遗憾。今天有必要回顾和正确认识这场论争,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五四时期 宗教 思想意义 社会影响 美育功能 宗教生活 美育思想 宗教仪式 关于美
下载PDF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审美现代性阐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美育代宗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审美可替代宗教承担其统治时代的启蒙—救赎的重任。在宗教衰落、资本主义兴起、社会逐渐分化的现代社会,分化使领域之间及其内部获得自律性的同时,也在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社会各阶层之间... "以美育代宗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审美可替代宗教承担其统治时代的启蒙—救赎的重任。在宗教衰落、资本主义兴起、社会逐渐分化的现代社会,分化使领域之间及其内部获得自律性的同时,也在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从而使公共道德体系垮塌。而与宗教共通于个人情感体验的审美,却因其无功利性和普遍有效性,在对抗因目的理性和宗教缺失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信仰空白中作用显著,"以美育代宗教"成为弥合现代工业社会危机,建立公共道德规范的合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审美 性阐释
下载PDF
关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及其逻辑可能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革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4-39,共6页
蔡元培百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学界主要从论域错位、美育不是信仰等方面对该说提出质疑。本文认为,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均视为广义的情感教育,二者之间不存在论域错位。我们从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思想和关... 蔡元培百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学界主要从论域错位、美育不是信仰等方面对该说提出质疑。本文认为,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均视为广义的情感教育,二者之间不存在论域错位。我们从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思想和关于美的神圣性观点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可以看到"以美育代宗教"的逻辑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说” 论域 信仰 逻辑可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