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婉美词风占主流地位成因探析
1
作者 王文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12-17,共6页
宋代婉美词风在词坛上占主流地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花间、南唐的艺术传统,两宋以享受和娱乐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心理,南方文学的地域色彩,"独重女音"的歌坛风气,诗词分途的文体观念,追求"狭深"... 宋代婉美词风在词坛上占主流地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花间、南唐的艺术传统,两宋以享受和娱乐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心理,南方文学的地域色彩,"独重女音"的歌坛风气,诗词分途的文体观念,追求"狭深"的传达方式等。此外,还同婉美词风本身的独特魅力,以及作为创造主体的一代才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美词 社会文化心理 花间词 南唐词 娱乐 南方文学 女音 诗歌
下载PDF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谈谈美词笔法
2
作者 张苏平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3期26-26,21,共2页
创作一篇佳作犹如建造一座精美的大厦,谋篇布局恰似大厦的框架结构,而语言则是不可缺少的装潢。要想让作文的语言更绚丽多彩赏心悦目,不妨采用“美词”笔法来美化自己的语言。
关键词 作文语言 美词笔法 美化语言
下载PDF
屈骚美词与屈原的审美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小鸥 王青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楚辞》的比兴手法承继了《诗经》的传统,又具备自己的特色。屈骚以美好事物作比时,善用美词。这些美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屈原及其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比较《诗》、《骚》美词,可见两者因地域和时代差异形成的审美观的异同,这些从一... 《楚辞》的比兴手法承继了《诗经》的传统,又具备自己的特色。屈骚以美好事物作比时,善用美词。这些美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屈原及其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比较《诗》、《骚》美词,可见两者因地域和时代差异形成的审美观的异同,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骚 美词 审美观 文化构成
原文传递
重审新诗写作的难度
4
作者 吴投文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4期4-15,共12页
在百年新诗的整体视野中探究新诗写作的难度问题,不仅联结着对新诗写作基本症结的诊断,也联结着对新诗百年发展历程的基本评价,同时关系到新诗发展的未来前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契合于当前新诗写作亟待突破... 在百年新诗的整体视野中探究新诗写作的难度问题,不仅联结着对新诗写作基本症结的诊断,也联结着对新诗百年发展历程的基本评价,同时关系到新诗发展的未来前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契合于当前新诗写作亟待突破的实践意义。以新诗的历史作为镜鉴,重审新诗写作的难度涉及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反思新诗写作的母语性、美词与美辞的回归与创造、强化新诗写作的综合境界。新诗之为艺术,应该回到艺术的本位上来对其写作难度作出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写作难度 母语性 美词 综合创造
下载PDF
姜白石词悲剧色彩的美感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永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姜白石的词几乎篇篇都充满了“冷”“凉”“愁”“寂寞”“苦”“残”“败”“暗”“寒”“泣”“老”“独”“幽”等离愁别绪。此盖出于词人常年漂泊羁旅时的孤寂,时序转移时所惑之年华易逝,对昔日与恋人美好时光之不再之誉念以及才... 姜白石的词几乎篇篇都充满了“冷”“凉”“愁”“寂寞”“苦”“残”“败”“暗”“寒”“泣”“老”“独”“幽”等离愁别绪。此盖出于词人常年漂泊羁旅时的孤寂,时序转移时所惑之年华易逝,对昔日与恋人美好时光之不再之誉念以及才华难伸之困惑。其词充分地展示了词人“以冷为美”的审美特征及词人的悲剧性人生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白石 悲剧性人生 悲剧美词 以冷为美
下载PDF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13期63-64,共2页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阅读。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学生对文本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法,能够展现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批注式阅读的价值,指导学生在美词佳句处批注,在重点难点处批注,在疑惑不解...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阅读。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学生对文本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法,能够展现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批注式阅读的价值,指导学生在美词佳句处批注,在重点难点处批注,在疑惑不解处批注,在情感升华处批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 美词佳句 重点难点 疑惑不解 情感升华
下载PDF
On the naturalization of lexical choices in Sino-English translator training
7
作者 李海燕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7期53-56,共4页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lexis and Americanism and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status quo related with lexical choices,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ranslator competence training in the lexical choic...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lexis and Americanism and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status quo related with lexical choices,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ranslator competence training in the lexical choice of Sino-English translation, and who puts forward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usiness persons through naturalizing the lexical choices in Sino-English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iness vocabulary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lexis and Americanism Sino-English business translation teaching NATURAL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