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身体羞感的价值体系
1
作者 李清霞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羞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现象,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羞感的生物学价值、道德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个体及其个体价值的一种自我保护感,它可以有效地阻止无爱的性行为,抑制性本能的冲动,是造就高贵而且可能的人的类型的重要辅助力。
关键词 羞感 身体羞感 羞感 性爱
下载PDF
羞感:道德生成的情感机制——马克斯·舍勒羞感理论解读
2
作者 胡祎赟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5期52-56,共5页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感的逐渐衰退,从而使整个道德具有了功利主义性质。舍勒的羞感理论,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伦理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羞感 身体羞感 精神羞感
下载PDF
羞感:人类特有的心理感受
3
作者 卫苗苗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7期364-364,共1页
羞感作为人类独特心理情感体验,还存在着许多被我们所误解或混淆的地方,德国现代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哲学人类学代表马克斯·舍勒曾在他未完成的论文《论害羞与羞感》一文中重点探讨了羞感问题。
关键词 羞感 身体羞感 灵魂羞感 舍勒
下载PDF
舍勒对羞感心理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牛正兰 李朝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7,共6页
羞感是指人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动物性生存状态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它对伦理道德的形成和遵守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羞感区分为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身体羞感是廉耻之心的生命感觉基础,精神羞感则... 羞感是指人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动物性生存状态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它对伦理道德的形成和遵守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羞感区分为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身体羞感是廉耻之心的生命感觉基础,精神羞感则是一切道德律令有效的灵魂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体验 谦卑 尊严 献媚
下载PDF
羞感的路径学空间——关于萨特现象学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向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萨特把羞感归结为情绪并将自己的现象学的情绪理论应用到羞感的研究中。他从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羞之所羞者是自我;第二,他人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但如结合舍勒的羞感理论、胡塞尔的直观学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我们就会... 萨特把羞感归结为情绪并将自己的现象学的情绪理论应用到羞感的研究中。他从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羞之所羞者是自我;第二,他人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但如结合舍勒的羞感理论、胡塞尔的直观学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其开出的路径学空间并不是无可置疑的:从羞感出发其实无法过渡到对象化和他人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他对于现象学的“现象”、“意向性”、“直观”和“自我”等概念作了某种非现象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注视 他者 路径学空间
下载PDF
论羞感:对被叙述为耻的恐惧感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光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5-61,共7页
羞感是对被叙述为耻的恐惧感,与伦理道德有着深层关联。害羞需要有一种先天道德潜能,这种潜能是人类的叙述能力以及用伦理道德组织社会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的道德元语言能力。害羞也需要有一种后天道德实能,这种实能就是人对伦理道德规范... 羞感是对被叙述为耻的恐惧感,与伦理道德有着深层关联。害羞需要有一种先天道德潜能,这种潜能是人类的叙述能力以及用伦理道德组织社会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的道德元语言能力。害羞也需要有一种后天道德实能,这种实能就是人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和对他者的敬畏之心。羞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鲜明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恐惧 道德元语言
下载PDF
羞感与亚哈之死 被引量:1
7
作者 聂庆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11期29-30,38,共3页
本文独辟蹊径运用羞感心理学挖掘亚哈之死的深层次原因,借用其羞感反应理论,即后退、躲避、攻击自我和攻击他人以及羞于欠债理论指出亚哈采取应对羞感最为极端的攻击他人的办法以及羞于欠债的心理最终把自己推入了死亡的深渊,进而说明... 本文独辟蹊径运用羞感心理学挖掘亚哈之死的深层次原因,借用其羞感反应理论,即后退、躲避、攻击自我和攻击他人以及羞于欠债理论指出亚哈采取应对羞感最为极端的攻击他人的办法以及羞于欠债的心理最终把自己推入了死亡的深渊,进而说明羞感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哈 羞感反应理论 于欠债 死亡
下载PDF
舍勒对羞感的现象学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虹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2-76,共5页
舍勒对羞感进行了丝丝入扣的现象学分析。羞感为人所特有,它源于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自觉。羞感的本质在于:它是高层次的价值意识与低层次的价值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作用在于使人朝向高层次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存在意义而免于向低层次的... 舍勒对羞感进行了丝丝入扣的现象学分析。羞感为人所特有,它源于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自觉。羞感的本质在于:它是高层次的价值意识与低层次的价值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作用在于使人朝向高层次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存在意义而免于向低层次的价值沉沦。荣辱观教育重在保护和激发人的羞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羞感 现象学分析 价值意识
下载PDF
儿童的羞感与耻感教育
9
作者 江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4,共6页
羞感中蕴含了人性的秘密、人类价值意识起源的秘密,也蕴含了童心和童性的秘密,因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羞感的现象学分析表明:羞感是自我保护感而非社会感;引起羞感的决定性事件是"转回自我"而非被他人注视。后者是把羞感混同... 羞感中蕴含了人性的秘密、人类价值意识起源的秘密,也蕴含了童心和童性的秘密,因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羞感的现象学分析表明:羞感是自我保护感而非社会感;引起羞感的决定性事件是"转回自我"而非被他人注视。后者是把羞感混同于耻感或不加限制地把二者合称为"羞耻感"的认识根源。羞感和耻感不仅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程度和方式上有别,而且在自我体验的方向上有本质差异。羞感是自然的、自发的,它出于弱的自我并呵护个体的亲密自我,而耻感是后天形成的,它出于强力自我并维护个体的社会自我和尊严感。羞感中的儿童更像是儿童,耻感中的儿童则更接近成人。耻感教育是必要的。但耻感教育必定要借助羞感。蹂躏羞感的耻感教育可能导致反常人格甚至变态人格的儿童。急功近利的耻感教育则可能培养自大、自负甚至狂妄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教育
下载PDF
从审美到市场:谈《兄弟》中的羞感状态
10
作者 廖高会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余华小说《兄弟》展现了羞感从审美价值滑向市场价值的过程及其原因。因羞感的丧失而产生伪羞感和献媚,献媚又导致了羞感美的丧失、性与爱的分离以及社会道德的沉沦。而"艺术羞感"的丧失则导致了《兄弟》艺术水准的下降。
关键词 羞感 媚俗 审美
下载PDF
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论舍勒与萨特对“羞感何以发生”的还原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波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7,共9页
羞感是一种属人的、普遍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现象。然而,自古以来伦理学家们却很少讨论“羞”的问题。对于“羞感何以发生”,舍勒强调关键的一环在于“转回自我”。“转回自我”既是“引起羞感的原动力”,也是对“自我感觉”的一种确... 羞感是一种属人的、普遍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现象。然而,自古以来伦理学家们却很少讨论“羞”的问题。对于“羞感何以发生”,舍勒强调关键的一环在于“转回自我”。“转回自我”既是“引起羞感的原动力”,也是对“自我感觉”的一种确证,“他人”不是羞感产生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因。萨特则强调“他人在场”、“他人的注视”是羞感产生的前提,羞感确证的是他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他人在场,哪怕是想象的他人,羞感将是不可理解的。舍勒与萨特都认同羞感体验内嵌着一个“自我-他人”的发生结构,他们借回答“羞感何以发生”,来探究“自我”、“他人”以及二者的关系,利用羞感这种情感体验来彰显“自我”与“他人”的主体间性。他们对羞感发生的细致分析,超越了以前对羞感现象的自然主义认识,证明了现象学方法可以运用于被视为纯粹经验的领域,从而开辟出一条从情感理解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舍勒 萨特 自我 他人
下载PDF
身体之羞的伦理意涵——舍勒、梅洛-庞蒂与施密茨的羞感思想及其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波兰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第5期62-67,共6页
三位现代西方哲学家、现象学家——舍勒、梅洛-庞蒂与施密茨,结合对羞感的探究,对“身体”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多方位展示了身体的丰富质态,挖掘了身体之羞的伦理意涵。舍勒由羞感确证了人是身体之在。人作为身体之在,意味着身体不仅仅是... 三位现代西方哲学家、现象学家——舍勒、梅洛-庞蒂与施密茨,结合对羞感的探究,对“身体”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多方位展示了身体的丰富质态,挖掘了身体之羞的伦理意涵。舍勒由羞感确证了人是身体之在。人作为身体之在,意味着身体不仅仅是归属于人的一个事实,更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方式。梅洛-庞蒂将身体场域化了,身体的存在就是身体场的存在,如果没有身体场的构造,没有模棱两可的两极振荡,就不会有羞感发生。施密茨认为羞感是一种关于身体震颤的源初生活经验,是人“当下”的处身情态,羞感可以在身体的震颤状态、在身体情境中被把握到。三位哲学家关于身体与羞感关系的思考,开辟了一条从情感理解身体的道路,也进一步敞开了身体伦理学的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羞感 舍勒 梅洛-庞蒂 施密茨
下载PDF
当代女性羞感的缺失与重建
13
作者 李瑞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羞感是美感的起源,是快感至美感的桥梁,是一种积极的美的个体体验。当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商品文化的冲击,女性的羞耻感更加缺失与淡漠。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当... 羞感是美感的起源,是快感至美感的桥梁,是一种积极的美的个体体验。当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商品文化的冲击,女性的羞耻感更加缺失与淡漠。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当代女性羞感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羞感 缺失 重建
下载PDF
舍勒羞感理论下的中国古代女性羞感解读
14
作者 俞杭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
羞感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意向与人的超动物性的爱、道德、美感等精神体验联系在一起。女性羞感尤为独特,它具有“居间”的特性,在他人的“注视”中得以产生,在“转回”中,呵护女性个体价值,促使美的诞生。羞感在爱的调节下对性本能进行... 羞感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意向与人的超动物性的爱、道德、美感等精神体验联系在一起。女性羞感尤为独特,它具有“居间”的特性,在他人的“注视”中得以产生,在“转回”中,呵护女性个体价值,促使美的诞生。羞感在爱的调节下对性本能进行规制与降服,架构起了从快感通向美感的桥梁,并与“美的德性”连结,引导生命趋向高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舍勒 女性 德性
下载PDF
注视中引发的“羞感”——从萨特现象心理学解读《最蓝的眼睛》
15
作者 余玉叶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7期11-12,共2页
1970年,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出版以来,对于其文本的多角度解读,不在少数。其中多从种族主义、文化霸权和女性主义等视角出发,对文本主人公内部心理内容的分析较少。本文则试图从萨特的现象心理学入手,从“注视”这... 1970年,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出版以来,对于其文本的多角度解读,不在少数。其中多从种族主义、文化霸权和女性主义等视角出发,对文本主人公内部心理内容的分析较少。本文则试图从萨特的现象心理学入手,从“注视”这一行为中延伸出萨特的羞感理论,试图对《最蓝的眼睛》进行一种新的视角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羞感 意识 种族
下载PDF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任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6,139,共8页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的本质要素。从身体羞感和灵魂羞感出发都可以生发出现象学的、先天的羞感伦理学,其先天性归根到底都源自于在羞感的本质现象学描述分析中被给予的身体羞感与灵魂羞感本身的先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羞感 身体羞感 灵魂羞感 现象学 伦理学
原文传递
马克斯·舍勒的羞感理论再探——兼与相关学者商榷
17
作者 阮朝辉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0,共5页
在有关害羞现象的哲学文献中,马克斯.舍勒在生前未完成的《论害羞与羞感》这篇论文无疑是最优秀的;正因为它的欠完整性,使得个别后世学人对舍勒羞感思想的解读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总是陷入了羞感与羞感表达混为一谈的怪圈,进... 在有关害羞现象的哲学文献中,马克斯.舍勒在生前未完成的《论害羞与羞感》这篇论文无疑是最优秀的;正因为它的欠完整性,使得个别后世学人对舍勒羞感思想的解读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总是陷入了羞感与羞感表达混为一谈的怪圈,进而不能准确地掌握精神羞感与教育的相互关系;还原舍勒的精神羞感与精神羞感表达的理论,将有利于当代德育、伦理以及个人精神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羞感表达 精神羞感 现象学 教育
原文传递
羞感:道德生成的情感机制——马克斯·舍勒羞感理论解读
18
作者 胡祎赟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感的逐渐衰退,从而使整个道德具有了功利主义性质。舍勒的羞感理论,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伦理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羞感 身体羞感 精神羞感
原文传递
“羞感”的伦理思考——从舍勒到施密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昕桐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是将羞感作为人的特性,从属于意识内在建构的先天形式,羞感的本质源于两种意识等级的对立,是通达"人本身"的开路者。羞感作为"爱的良知"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在新现象学家施密茨看来,"羞感&...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是将羞感作为人的特性,从属于意识内在建构的先天形式,羞感的本质源于两种意识等级的对立,是通达"人本身"的开路者。羞感作为"爱的良知"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在新现象学家施密茨看来,"羞感"是一种身体性情感,作为道德权威的自我审判。无论是舍勒还是施密茨的羞感现象学都建立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但舍勒是从意向性角度分析羞感,施密茨是从情感空间角度分析羞感,而且施密茨的"羞感"超出了舍勒"羞耻的先天形式"的理解,而作为社会性与个体的身体性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施密茨将"羞感"置于道德规范情境中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伦理 气氛 权威 情境
原文传递
羞感之于内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传吉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读许多当下小说④,我常会想到马克斯·舍勒的羞感说②,并生出种种的疑问:人的羞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小说中的男男女女,在面对包括恋人、情人在内的他人时,不会脸红、不会害羞?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在人际关系里烂熟老到,从... 读许多当下小说④,我常会想到马克斯·舍勒的羞感说②,并生出种种的疑问:人的羞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小说中的男男女女,在面对包括恋人、情人在内的他人时,不会脸红、不会害羞?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在人际关系里烂熟老到,从来不曾内心不安、举止局促?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已经忘记了脸红,还是小说世界里的人不懂得脸红呢?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疑问,并非道德层面的追问。羞感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道德层面的话题,严格意义上来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感 内心 当下小说 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 小说世界 非道德 马克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