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丁酸钠对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莺 马正良 +1 位作者 曾因明 赵志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5-817,共3页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GH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7 d SD大鼠采用Rice等法,制成HIBD动物模型。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I)组、GHB组。其中GHB组包括GH...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GH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7 d SD大鼠采用Rice等法,制成HIBD动物模型。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I)组、GHB组。其中GHB组包括GHB50(50 mg/kg)、GHB100(100 mg/kg)、GHB200(200 mg/kg)亚组。各组在缺氧完成后1 h、3 h、24 h、72 h和168 h时点取脑切片作HE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光镜下HE染色结果:HI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海马带宽窄不一,可见细胞肿胀和核碎裂。GHB50组和GHB100组可减轻锥体细胞层病理改变。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I组缺血缺氧后1h海马CA1区Bcl-2、Bax表达开始增强,24 h时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弱。在GHB50组和GHB100组可使Bcl-2表达明显高于HI组(P<0.05,P<0.01),Bax表达明显低于HI组(P<0.05,P<0.05)。结论:GHB可通过对Bcl-2、Bax表达的调控抑制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盐类 缺氧 缺血 大鼠 海马 蛋白质BCL-2 蛋白质BAX
下载PDF
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海泉 唐吉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健康对照组(NC)血清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同时应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进行血酮体定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健康对照组(NC)血清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同时应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进行血酮体定性分析。结果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酮症酸中毒患者高于无酮症糖尿病患者(t=28.92,P<0.01),在无酮症糖尿病患者中β-羟丁酸阳性率(36.7%,11/30)高于酮体定性阳性率(10.0%,3/30)。结论血β-羟丁酸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和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羟丁酸盐类
下载PDF
血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桂生 李朝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β-羟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酶法测定105例正常体检人员,86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和28例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同时测其血糖浓度的变化。比较28例治疗前后血β-羟丁酸... 【目的】探讨β-羟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酶法测定105例正常体检人员,86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和28例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同时测其血糖浓度的变化。比较28例治疗前后血β-羟丁酸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中血β羟丁酸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DKA患者血β-羟丁酸较正常人及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明显升高(P<0.01)。DKA患者治疗后血β-羟丁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β-羟丁酸的测定可作为监测糖尿病进展有效指标;同时也是诊断DKA及观察其疗效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痛酮症酸中毒/诊断 羟丁酸盐类/血液
下载PDF
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诊断与病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傅莉 张雪 田浩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DKA)患者中的诊断与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DKA 患者33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比较不同程度 DKA 患者β-羟丁酸水平、pH 值及碳酸氢离...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DKA)患者中的诊断与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DKA 患者33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比较不同程度 DKA 患者β-羟丁酸水平、pH 值及碳酸氢离子浓度[HCO 3-],分析β-羟丁酸水平与 pH 值、[HCO 3-]的相关性。【结果】血清β-羟丁酸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高,pH 及[HCO 3-]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下降,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β-羟丁酸水平与 pH 及[HCO 3-]的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8260,P =0.000;r=-0.7750,P =0.000)。性能评价结果显示β-羟丁酸为3.0 mmol/L 时,有效性最高,为84.91%,此时灵敏度为0.99,特异性为0.78;结合血糖浓度≥13.9 mmol/L,β-羟丁酸为3.0 mmol/L 时的有效性最高,为92.81%,此时灵敏度为0.99,特异性为0.86。【结论】血清β-羟丁酸≥3.0 mmol/L 可作为诊断DKA 的阈值,且可将β-羟丁酸水平作为 DKA 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盐类/血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 氢离子浓度
下载PDF
丁酸钠通过下调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1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吲哚胺-吡咯2,3-双加氧酶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芝刚 曾军 +1 位作者 张锦宏 何玉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0-852,共3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吲哚胺-吡咯2,3-双加氧酶(IDO)表达从而解除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上皮细胞CNE2,采用NaB和(或)IFN-γ处理CNE2细胞;免疫印迹检测CNE2细胞IDO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JAK/STA...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吲哚胺-吡咯2,3-双加氧酶(IDO)表达从而解除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上皮细胞CNE2,采用NaB和(或)IFN-γ处理CNE2细胞;免疫印迹检测CNE2细胞IDO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JAK/STAT的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的转录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CNE2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转录情况。结果在NaB作用下,CNE2细胞内IDO的表达减少,并且IFN-γ诱导的IDO表达也被显著抑制;SOCS1和SOCS3的转录水平未见改变;而IFN-γ诱导的IRF1转录受到NaB的显著抑制。结论 NaB抑制IFN-γ诱导的IDO表达,不是通过增加SOCS1和SOCS3的转录,而可能是通过下调IRF-1,抑制IFN-γ诱导的IDO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羟丁酸盐类 吲哚胺-吡咯2 3-双加氧酶 干扰素调节因子1
下载PDF
羟丁酸等代谢物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陶明 原春辉 +1 位作者 张利 修典荣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方法建立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GC-TOFMS对急性排斥组和给予免疫抑制剂组受体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结果较给药组相比,羟丁酸、甘氨酸和羟脯...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方法建立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GC-TOFMS对急性排斥组和给予免疫抑制剂组受体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结果较给药组相比,羟丁酸、甘氨酸和羟脯氨酸在急性排斥组中水平明显降低(P=0.006,0.018和0.02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代谢物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和特异性为(100%、100%、100%、100%)、(80.0%、71.4%、83.3%、66.7%)和(80.0%、71.4%、83.3%、83.3%),3种代谢物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的3种代谢物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相关性好,代谢组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筛选途径应用于移植后标记物的筛查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物排斥 羟丁酸盐类 生物学标记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
7
作者 徐辉 王雷 +1 位作者 王建东 董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疗效。方法对小鼠用一次性口服毒鼠强染毒(每10g体重0.025mg毒鼠强)后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只。治疗1组给予二巯丙磺酸钠(每10g体重注...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疗效。方法对小鼠用一次性口服毒鼠强染毒(每10g体重0.025mg毒鼠强)后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只。治疗1组给予二巯丙磺酸钠(每10g体重注射2,5mg剂量)、治疗2组给予γ-羟基丁酸(每10g体重注射1.25mg剂量)、治疗3组的γ-羟基丁酸±二巯丙磺酸钠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发生中毒惊厥潜伏期、1h内抽搐间隔时间、平均死亡时间、死亡小鼠数和死亡率。结果治疗1组1h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1、24h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中毒惊厥潜伏期分别为(9.6±3.5)、(10.7±3.9)min,1h内抽搐间隔时间分别为(11.8±4.0)、(12.1±5.1)min,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58.7±17.6)、(67.7±18.6)min,比对照组和治疗1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组中毒惊厥潜伏期、1h内抽搐间隔时间及平均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无肯定的治疗作用,γ-羟基丁酸能明显延缓小鼠中毒后的惊厥、抽搐发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羟丁酸盐类 巯基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