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给予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的治疗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宏彬 嵇晴 +3 位作者 刘健 金毅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给予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HSH)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64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损伤模型,于伤后早期(伤后10min)和后期(伤后6h)分别经尾静脉注射HSH、生理盐水(4mg/kg),并据此分为四组,24h后...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给予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HSH)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64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损伤模型,于伤后早期(伤后10min)和后期(伤后6h)分别经尾静脉注射HSH、生理盐水(4mg/kg),并据此分为四组,24h后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兰(EB)测定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对损伤区周围皮质调亡的影响。结果伤后10minHSH10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略高于NS10组,而皮层脑细胞调亡数明显低于NS10组(P<0.05);伤后6hHSH6组的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皮层脑细胞调亡数均明显低于NS6组(P<0.05);HSH6组的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皮层脑细胞调亡数均明显低于HSH10组(P<0.05)。结论脑损伤早期给予HSH会加重脑水肿,伤后6h给予HSH不会加重脑水肿;无论伤后早期还是晚期给予HSH均可减少皮层脑细胞调亡数,晚期给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 脑水肿 调亡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裘剑波 姚滢 +1 位作者 仲琴 胡敏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0期649-,共1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穿破硬脊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生理盐水组21例,羟乙基淀粉液组22例,比较3组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头痛发生率78.9%,生理盐水组28.6%,与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穿破硬脊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生理盐水组21例,羟乙基淀粉液组22例,比较3组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头痛发生率78.9%,生理盐水组28.6%,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羟乙基淀粉液组头痛发生率9.1%,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对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者,术后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可预防头痛发生,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硬膜外隙 硬脊膜穿破 头痛
下载PDF
6%羟乙基淀粉液用于小儿体外循环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丁伟 马正良 +2 位作者 曾因明 季勇 刘金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 探讨 6 %羟乙基淀粉液对行体外循环术小儿血细胞比容、血浆总蛋白、血浆电解质、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40例小儿随机分为 6 %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 )、输库血组 (SBT组 ) ,每组 2 ... 目的 探讨 6 %羟乙基淀粉液对行体外循环术小儿血细胞比容、血浆总蛋白、血浆电解质、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40例小儿随机分为 6 %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 )、输库血组 (SBT组 ) ,每组 2 0例。观察术前、心肺转流 15min、返回ICU、术后 48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血细胞比容、血浆总蛋白在心肺转流 15min时 ,HES组和SBT组呈中深度血液稀释 ;返回ICU时血细胞比容、血浆总蛋白均明显回升 ,血小板计数SBT组高于HES组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亦显示术后 2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外循环术 羟乙基淀粉液 稀释
下载PDF
6%羟乙基淀粉液和乳酸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多嘉 徐军 徐金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皮瓣移植术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节约用血、提高皮瓣存活率选择合理的血液代用品提供依据。方法50例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以50ml/min的速率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皮瓣移植术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节约用血、提高皮瓣存活率选择合理的血液代用品提供依据。方法50例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以50ml/min的速率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H组)和乳酸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组),扩容量为20ml/kg。监测稀释前后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比容(Hct),并记录失血量、尿量、输血量及总输液量。结果高容量血液稀释后两组的CVP、MAP均比稀释前增高,心率减慢,Hct明显降低(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内。R组尿量和总输液量明显高于H组(P<0.05)。稀释后2hR组的CVP、MAP明显低于H组(P<0.05)。术后两组移植皮瓣均存活。结论术前行AHH,不但可以减少输血、节约用血,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乳酸复方氯化钠注射 急性高容量血稀释 皮瓣移植 流变学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围麻醉期恶心呕吐41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文瑞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8期97-97,99,共2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乳酸林格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羟乙基淀粉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乳酸林格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羟乙基淀粉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乳酸林格 胆囊切除术 恶心呕吐 围麻醉期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用于子痫前期孕妇腰麻下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英 刁枢 《上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545-547,共3页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孕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霍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子痫前期孕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麻醉前输注5ml/kg霍姆,对照组麻醉前输注等量乳酸林格...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孕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霍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子痫前期孕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麻醉前输注5ml/kg霍姆,对照组麻醉前输注等量乳酸林格液,术中两组均用乳酸林格液维持。记录术中MAP、HR、输液量、失血量、尿量;记录麻黄碱的应用例数以及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抽取静脉血液,检测手术前后电解质。结果:术中HR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AP在麻醉后6、9、12min及术毕4个时点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MAP在麻醉后4个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血清Na+、Cl-高于本组术前和对照组(P<0.05),K+低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霍姆用于子痫前期孕妇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有较好的扩容、利尿和稳定血压的作用,对新生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 子痫前期 剖宫产术 腰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液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作用
7
作者 边步荣 郝青凡 +1 位作者 马海军 刘清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羟乙淀粉氯化钠 急性高容量血稀释 硬膜外麻醉 低血压 上腹部手术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用于子痫前期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建坡 姜丽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HSH)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子痫前期产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先输注5ml/kgHSH,再输注复方氯化钠;对照组仅输注复方...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HSH)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子痫前期产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先输注5ml/kgHSH,再输注复方氯化钠;对照组仅输注复方氯化钠。抽取静脉血检测手术前后RBC、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及电解质;记录术中MAP、HR、输液量、失血量、尿量和术后24h内产妇进液量与出液量;记录麻黄碱的应用例数以及新生儿1m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RBC、Hct、Plt和血清电解质手术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HR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AP在麻醉后5、8、10min及术毕四个时点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AP在麻醉后四个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内输液量、尿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产妇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5ml/kgHSH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 子痫前期 剖宫产术 腰麻
下载PDF
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邬云斌 符斌 肖继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9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均采用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结果:本组200例在腰麻后5minSBP均... 目的:观察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均采用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结果:本组200例在腰麻后5minSBP均有下降,尤以腰麻后20min较明显,腰麻后SBP变化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后产妇PT、APTT、FIB及K+、Na+、Cl-浓度变化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动脉血pH和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是用于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麻 低血压 5%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40注射 扩容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权安京 张占军 《医学信息》 2011年第6期1689-1690,共2页
目的观察麻醉前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对高龄高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下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30minA组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250ml,B组平衡液500ml观察两... 目的观察麻醉前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对高龄高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下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30minA组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250ml,B组平衡液500ml观察两组输液前、输液后15min,麻醉前、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A组:麻醉后15mm、30minBP没有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稳定;B组;麻醉后15min、30minBP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对高龄高危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是高龄手术患者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下载PDF
用万汶和贺斯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光华 马孝武 +1 位作者 董铁立 王春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目的:观察用贺斯和万汶行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开一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2岁。36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行AHH。A、B、C组分别... 目的:观察用贺斯和万汶行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开一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2岁。36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行AHH。A、B、C组分别输注万汶、贺斯、乳酸钠林格氏液,以15ml/kg、25—35ml/min,30min内完成AHH。术中监测心电图、脉率、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并监测AHH前、AHH后即刻、30min、60min、3h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AHH后3组PT均无明显变化(P〉0.05)。A、B组APTT较C组延长(P〈0.05),且A、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HH后3h Fib均低于AHH前(P〈0.05),3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万汶和贺斯行轻度AHH对机体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万汶的影响更小,是目前用于术前AHH的较理想的新一代血浆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稀释 老年人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铁立 马孝武 王春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2岁,随机均分为A、B、C组。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行AHH,A、B、C3组分别输注万汶、贺斯和乳酸钠林格液... 目的:观察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2岁,随机均分为A、B、C组。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行AHH,A、B、C3组分别输注万汶、贺斯和乳酸钠林格液,均以15ml·kg^-1、25~35ml·min^-1,30min内完成。术中监测心电图、无创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并于AHH前、AHH后(即刻)、30min、60min、3h采血及尿样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结果:3组血BUN、Cr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3组尿α1—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H后3h,3组尿α1—MG水平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结论:用万汶或贺斯行术前轻度AHH对老年人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老年人 稀释 肾功能
下载PDF
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静林 王春亭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5X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用万汶和乳酸钠林格氏液行轻度AHH对上腹部手术病人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A组(万汶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5人,A组、B组分别用万汶和LR经颈内静脉行术前AHH,输注量为15mL/kg,以2... 目的观察比较用万汶和乳酸钠林格氏液行轻度AHH对上腹部手术病人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A组(万汶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5人,A组、B组分别用万汶和LR经颈内静脉行术前AHH,输注量为15mL/kg,以25~35mL/min左右的速度输注。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刺点选T7~9。所有病人均于AHH前(T1)、AHH后(T_2)、AHH后30min(T_3)、AHH后60min(T_4)、AHH后3h(T_5)分别采集桡动脉血2mL立即行动脉血血气分析、HCT、Hb及电解质检测。结果(1)A组病人AHH过程中及术中MAP、CVP相对保持平稳,但B组于T_3、T_4MAP、CVP均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T_2后A组PH、HCO3-及BE均降低,血Cl-升高,血K+降低;B组在T_2后除有轻度的低钠血症外,血Cl^-、血K^+、PH、HCO_3^-及BE无明显变化。结论用万汶行术前轻度AHH:(1)扩充血容量效果好,优于晶体液,血流动力学较稳定。(2)可能发生高氯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要注意液体的合理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乙基淀粉液 急性高容量血稀释 腹部手术 动力学 酸碱平衡 电解质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毓 李兰英 《当代医学》 2011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开颅择期手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羟乙基淀粉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B组(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麻醉诱导前15分钟开始... 目的观察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开颅择期手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羟乙基淀粉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B组(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麻醉诱导前15分钟开始行AHH,两组病人行AHH所需液体均以15ml.kg-1的剂量、20~30ml.kg-1.h-1的速度,30min完成AHH。术中监测ECG、NBP、HR及SPO2,并监测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а1-微球蛋白(а1-MG)在AHH前(T1),AHH后(T2),AHH后30分钟(T3),AHH后60分钟(T4),AHH后3小时(T5)的变化。结果两组BUN、Cr在各时间点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а1-MG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а1-MG在T5时间点与T1时间点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6%羟乙基淀粉液行轻度AHH对老年开颅手术患者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乙基淀粉液 稀释 肾功能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技术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明 祝晓娟 +1 位作者 古丽拜尔 贺玉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减少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V组)和对照组(C组),其中V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C组输注乳...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减少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V组)和对照组(C组),其中V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C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测定手术不同时刻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记录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分别于术前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结果 V、C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输血量与C组相比较低(P<0.05);V组MAP与HR维持较C组平稳;两组CVP在稀释后均明显升高,C组Hct和Hb在术毕和术后明显低于基础值及V组,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在全麻下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减少输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稀释 6%羟乙基淀粉液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复苏液对创伤性休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学健 朱敏 +2 位作者 许生敏 何一成 李晓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不同复苏液的复苏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记录3组复苏液的量。结果:复苏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90mmHg时AL...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不同复苏液的复苏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记录3组复苏液的量。结果:复苏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90mmHg时ALB组、VOLUVEN组复苏液量较LR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时采用晶体液/胶体液联合治疗方案其恢复质量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晶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林格氏 白蛋白 羟乙淀粉130/0.4氯化钠复合
下载PDF
围麻醉期应用不同类型液体治疗对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17
作者 谢晓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4期3383-3384,共2页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应用不同类型液体治疗对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羟乙基淀粉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应用不同类型液体治疗对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羟乙基淀粉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乳酸林格氏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h、4h、8h、12h和24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h、4h、8h、12h和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凝血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围麻醉期应用羟乙基淀粉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并改善其凝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围麻醉期 胆囊切除术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硬膜外腔注入不同液体预防和治疗低颅压性头痛疗效比较
18
作者 潘慧莲 夏芳琪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硬膜外麻醉在县级医院的手术麻醉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操作不慎,尤其是年轻的麻醉医生,会穿破硬脊膜,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则会引起脑脊液的持续渗漏,进而引发低颅压性头痛(PEPH),严重者可持续1周以上.给患者... 硬膜外麻醉在县级医院的手术麻醉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操作不慎,尤其是年轻的麻醉医生,会穿破硬脊膜,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则会引起脑脊液的持续渗漏,进而引发低颅压性头痛(PEPH),严重者可持续1周以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有的还会引起医患纠纷。缘于此,我们收集了曾在1998—2011年期间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硬膜外穿刺穿破硬脊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采用3种预防和治疗PEPH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性头痛 硬膜外麻醉 生理盐水 羟乙基淀粉液 自体血
下载PDF
不同复苏液对创伤性休克血浆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学健 许生敏 +3 位作者 朱敏 何一成 李晓英 茅志成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不同复苏液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患者,记录3组复苏液的用量,并于复苏后2 h测血浆中T...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不同复苏液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患者,记录3组复苏液的用量,并于复苏后2 h测血浆中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复苏后维持MAP 80~90 mmHg时ALB组、VOIUVEN组复苏液量较LRH组明显减少(P<0.05);ALB组、VOLUVEN组复苏2 h后血浆TNF-α、IL-6表达水平均较LR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时采用晶体液/胶体液联合治疗方案,复苏质量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晶体液;并且能降低血浆TNF-α、IL-6水平,减轻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林格 白蛋白 羟乙淀粉130/0.4氯化钠复合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妇科宫腔镜手术胸腔液体含量的影响
20
作者 刘晓青 杨思敏 +1 位作者 阿丽娜.阿尤甫 林世清 《西藏医药》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HSH40,霍姆)对妇科宫腔镜手术中患者胸腔液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H组,n=30),6%羟乙基淀粉组(V组,n=30)。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HSH40,霍姆)对妇科宫腔镜手术中患者胸腔液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H组,n=30),6%羟乙基淀粉组(V组,n=30)。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平稳后自外周静脉预输注霍姆或羟乙基淀粉溶液5ml/kg,测定麻醉诱导前(T0)、霍姆或羟乙基淀粉溶液输注后即刻(T1)、输注后15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指数(CI)及胸腔液体含量(TFC)的变化。记录术毕24小时(T4)的呼吸情况。结果T1、T2时点两组中心静脉压、CI均较T0升高(p<0.05),且H组比V组升高明显(p<0.05)。T3时H组的TFC显著低于V组(p<0.01),且V组T3时点的TFC值显著高于T0时点(p<0.05)。T1、T2时点H组Na+均较T0升高(p<0.05),而V组无明显变化。各时点H组K+均降低(T1和T2 p<0.05,T3组p<0.01)。结论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HSH40,霍姆)能有效减少妇科宫腔镜手术中患者胸腔液体含量,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40 宫腔镜手术 低钠血症 肺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