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6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羟乙基淀粉-姜黄素前药的SN38协同给药胶束构建与评价
1
作者 王子丹 韩银磊 +2 位作者 彭虎红 关怡新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15,共8页
化疗药物协同给药可以作用于不同代谢通路,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在避免引发多药耐药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基于季铵盐羟乙基淀粉-姜黄素(QHES-S-CUR)前药,构建了负载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协同给... 化疗药物协同给药可以作用于不同代谢通路,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在避免引发多药耐药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基于季铵盐羟乙基淀粉-姜黄素(QHES-S-CUR)前药,构建了负载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协同给药胶束SN38@QHES-S-CUR。首先,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预测姜黄素与SN38共混体系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了负载SN38的协同给药胶束。详细考察了QHES-S-CUR与SN38的质量比对胶束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在QHES-S-CUR与SN38的质量比为20:1时,可得到平均粒径为(258.76±28.76)nm的球形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SN38@QHES-S-CUR胶束能够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响应性地释放出姜黄素及SN38,比SN38单独给药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细胞毒性显著增强。本研究将两亲性前药应用于疏水性化疗药物的递送中,为化疗药物的协同给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姜黄素 7-乙-10-羟喜树碱 前药 协同给药 胶束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石岩硕 庞国勋 +1 位作者 曹格溪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收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系统评价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收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对比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共16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5,95%CI=1.20~1.31,P<0.00001)、巴塞尔指数(MD=10.42,95%CI=8.93~11.90,P<0.0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MD=12.25,95%CI=11.02~13.48,P<0.0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MD=-3.11,95%CI=-3.52~-2.70,P<0.00001)和3类主要不良反应(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脑血管病后抑郁)发生率(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阿托伐他汀 脑分水岭梗死 老年 META分析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患者行ESD后接受羟乙基淀粉治疗对营养指标及肠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陈曦 涂上卿 +1 位作者 李淑婷 李中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接受羟乙基淀粉治疗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营养指标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ESD治疗)、联合组(在...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接受羟乙基淀粉治疗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营养指标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ESD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肠黏膜屏障功能[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1周,联合组PA、ALB、Hb、T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VIP、MTL、GA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孔、局部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血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ESD后应用羟乙基淀粉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肠道黏膜的修复能力,并可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羟乙淀粉 营养指标 肠黏膜功能
下载PDF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和预后影响的比较
4
作者 陈仲 邹开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 比较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 目的 比较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予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比较2组复苏6 h后血流动力学达标率,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心脏指数(CI)及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复苏6 h后血流动力学达标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14.035,P<0.001)。治疗后,2组NE、PCT以及WBC下降,且观察组NE、PCT以及WBC低于对照组(P<0.01);2组HR下降,CI、MAP上升,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APACHEⅡ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2周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更有效地减轻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羟乙淀粉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迪力木拉提·买买提 马志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92-96,共5页
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常见休克类型之一,液体复苏是重要治疗方法。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因其较好及持久的扩容效果,常应用于各类失血性休克的治疗。然而近期相关研究中对HE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结果不一致,学术界对其临床应... 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常见休克类型之一,液体复苏是重要治疗方法。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因其较好及持久的扩容效果,常应用于各类失血性休克的治疗。然而近期相关研究中对HE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结果不一致,学术界对其临床应用的意见不统一。本文旨在了解HES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HES的理化特性、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存在的争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高渗羟乙基淀粉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恩福 莫娇 +4 位作者 李忆 吴志勇 胡志敏 卢枫 谢海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H)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H)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高渗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组(对照组),每组25例,行自体血收集的同时回输液体。高渗组:回输0.5倍自体血采集量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回输与自体血相等体积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采血量根据Gross公式将2组患者经血液稀释后的红细胞压积控制在30%。在ANH前5 min(T_1)、ANH结束后10 min(T_2)、自体血输血前5 min(T_3)、自体血输血结束后10 min(T_4)4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_1、T_2、T_4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_1、T_4时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监测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异体血输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尿量、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在T_3时点,高渗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点2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组9例(36.0%)术中使用了血管活性药,对照组2例(8.0%)术中使用了血管活性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组患者术中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融合术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均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血液保护效应。术中行ANH应根据不同液体的理化性质加强对容量的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 羟乙淀粉130/0.4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血流动力学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联合羟乙基淀粉的非程控降温法低温冻存脐血来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逸涛 彭毅志 +2 位作者 王强 王永权 游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6-158,174,共4页
目的:联合使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作为冷冻保护剂并使用非程控降温冷冻技术,研究脐血来源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低温冻存前后所表现的生物特性,为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 目的:联合使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作为冷冻保护剂并使用非程控降温冷冻技术,研究脐血来源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低温冻存前后所表现的生物特性,为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保存方法。方法: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 clonoy-stimulatingfactor)和IL-4(interleukin-4)体外诱导单个核细胞产生不成熟树突状细胞,5%DMSO+6%HES作为保护剂,-80℃冰箱降温,-196℃保存,37~40℃水浴复温,检测方法:台盼蓝拒染回收率,观察细胞形态,鉴定免疫表型,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其诱导未致敏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冻存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台盼蓝拒染回收率为88.6%,其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及刺激未致敏T淋巴细胞的能力与新鲜D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冻存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DC的显著特征,其细胞免疫表型和细胞功能实验上仍然保持了不成熟特征,联合使用二甲基亚砜和羟乙基淀粉作为冷冻保护剂对不成熟树突状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状细胞 低温保存 二甲亚砜 羟乙基淀粉.
下载PDF
GPC-RI-MALLS技术测定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扬兰 王远亮 +2 位作者 徐世荣 杨亚联 王喜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123,129,共4页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优良的血浆代用品,作者介绍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检测(R I)-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技术测试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给出了测试折光指数增量dn/d c值、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验步骤和方法...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优良的血浆代用品,作者介绍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检测(R I)-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技术测试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给出了测试折光指数增量dn/d c值、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对其分析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实验技术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该方法以CH3COOH/CH3COONa溶液作为流动相,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作为羟乙基淀粉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的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散射法 GPC 羟乙淀粉 代血浆产品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测定
下载PDF
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蔚 邵伟 +2 位作者 时鹏才 孙传玉 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以4ml/kg输注高...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以4ml/kg输注高渗晶胶液,30min内输注完毕,输注后60min行麻醉诱导。分别在输注高渗晶胶液前(T0)、输注高渗晶胶液完毕即刻(T1)、输注高渗晶胶液后30min(T2)、60min(T3)、气管插管即刻(T4)和气管插管后5min(T5)监测:(1)HR、MAP、CVP、SpO2等;(2)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初期凝血形成时间(ACTonset)、纤维蛋白形成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4)血清K+、Na+、Ca2+、Hct、Hb及血糖(Blu)。结果与T0时相比,CVPT3时明显升高(P<0.05)。APTT、PT于T1时开始增加(P<0.05),T2时达到高峰(P<0.05),T3时恢复正常。输注高渗晶胶液后K+浓度降低,Na+浓度升高,T1时改变最为明显(P<0.05),T3时基本恢复至基础值;Hct、Hb随着输注液体的增加逐渐降低,与T0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输入高渗晶胶液(4ml/kg)对患者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和电解质、血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40注射液 血液凝固 血小板 电解质 血糖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朱敬明 刘存明 +1 位作者 张国楼 陆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 观察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2 0 0 / 0 5 )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阻滞下手术病人 ,在硬膜外阻滞前输注贺斯 12ml/kg。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 :(1)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 ,红细胞比容 ,... 目的 观察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2 0 0 / 0 5 )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阻滞下手术病人 ,在硬膜外阻滞前输注贺斯 12ml/kg。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 :(1)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 ,红细胞比容 ,全血低切、中切、高切还原粘度 ,血沉 ,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 (2 )血小板计数 (PLC) ,血小板粘附率 (PAD) ,血小板 1分钟聚集率(PAG1)、3分钟聚集率 (PAG3 )和最大聚集率 (PAGM)。 (3)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 (Fib)。结果 输液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中切变率明显下降 ,全血还原粘度高切变率、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在输液后显著降低 ,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TT、APTT及Fib输液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只有PT显著延长。结论 静注 5 0 0~ 10 0 0ml6 %HES ,可改善血液流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血液流变性 凝血功能 血浆代用品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望亭松 陆一鸣 +3 位作者 戴然然 曹明 陆志俊 于布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中抗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及静脉滴注的安全性。方法3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收缩压均低于90mmHg,观察使用HH40静脉滴注前后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结果给药后5min内收缩压开...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中抗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及静脉滴注的安全性。方法3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收缩压均低于90mmHg,观察使用HH40静脉滴注前后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结果给药后5min内收缩压开始升高,所有病人均在达到抗失血性休克的收缩压要求后停药(P<0.01),给药量为100~560mL;HH40对脉搏有一定的减慢作用(P<0.05),但对呼吸无明显影响;给药期间及停药后的尿量均达到抗休克的临床要求。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H40注射液是治疗失血性休克安全、有效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抗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 羟乙淀粉 收缩压 给药 尿量 呼吸 发生 注射液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骨科手术患者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鲁卫华 金孝岠 +2 位作者 朱美芳 曹亚 姚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骨科手术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H...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骨科手术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HH组硬膜外阻滞起效后开始血液稀释,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20ml/kg,速率50ml/min;C组常规输液。术中连续监测MAP、HR、SpO2、CVP、ECG和PETCO2。分别于稀释前即刻(T0)、稀释后5min(T1)、120min(T2)采取桡动脉血进行电解质、乳酸(Lac)、血糖(BG)、尿素氮(BUN)、Hct及Hb测定,计算血浆渗透浓度(Posm)。结果AHH组Hct及Hb血液稀释后下降约20%。与C组相比,AHH组患者的MAP、HR较平稳,术中输液量、尿量增多。与T0相比,AHH组T1时CVP升高,T2时pH值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BG在T2时增高,且C组高于AHH组(P<0.05)。两组各时点血电解质、Lac、BUN、HCO3-、BE、Posm等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血液稀释 内环境稳态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ICAM-1表达的影响及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丁宁 肖慧 +1 位作者 许立新 佘守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溶液(hydroxyethylstarch,HES)130.04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溶液(hydroxyethylstarch,HES)130.04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N组(对照组)不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H1、H2、H3、H4组给予LPS后分别按照3.75,7.5,15,30ml.kg-1的剂量持续输入HES130/0.4,L组给予LPS后持续输入生理盐水。于LPS注射4h后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湿干重比(W/D)、ICAM-1蛋白和mRNA表达、MAPK激酶活性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和白细胞数。结果与N组比较,L组肺组织MPO活性、W/D比、ICAM-1蛋白和mRNA、p-ERK、p-p38、p-JNK表达以及BALF中总蛋白和白细胞数升高;与L组比较,H1和H2组肺组织和BALF中上述指标降低,其中以7.5ml.kg-1剂量最为明显。结论中小剂量使用HES130/0.4可改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这种作用可能与通过MAPK通路抑制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信号转导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抗失血性休克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晓丽 杜权 +3 位作者 葛衡江 陈力勇 李阳 蒋耀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87-288,共2页
目的 为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的病理状态使重要脏器得到有效灌注 ,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快速输入 ,通过监测血压尿量心率的变化 ,评价该溶液抗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4 9例 ,应用高渗... 目的 为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的病理状态使重要脏器得到有效灌注 ,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快速输入 ,通过监测血压尿量心率的变化 ,评价该溶液抗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4 9例 ,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经静脉输入 ,速度 1 0~ 1 5ml/min ,测定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脉搏、心率、呼吸、尿量。当相邻两次收缩压均达 1 0 0mmHg(1mmHg =0 1 33kPa)以上时 ,停止输入该溶液并以林格氏液维持输液 ,记录实际输入量。结果 用药后血压尿量较用药前明显增高。抗休克有效率为 1 0 0 %。平均用药量 (4 2 5± 1 1 2 )ml,平均用药时间(0 .5 4± 0 .1 6 )h。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应能迅速恢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压 ,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失血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本试验结果显示以 1 0~ 1 5ml/min的速度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 ,在 2 0 0~ 75 0ml范围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40注射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金花 刘远洪 +2 位作者 刘乐喜 牛好敏 马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CWI患者分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中分子羟乙基...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CWI患者分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 d、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BI)以及治疗后90 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测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 d、14 d NDS评分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BI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90 d,两组mR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结局良好(mRS 0~1分)率(63.8%)明显高于对照组(22.9%)(P〈0.01);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CWI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中分子羟乙淀粉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震 田玉科 +1 位作者 张传汉 王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8-500,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6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n=20)、缺血 -再灌注组 (I组 ,n=32)和6 %羟乙基淀粉溶液组 (H组 ,n=32) ,其中I组和H组又各分为再灌注1,3 ,6 ,12h亚... 目的 :研究6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n=20)、缺血 -再灌注组 (I组 ,n=32)和6 %羟乙基淀粉溶液组 (H组 ,n=32) ,其中I组和H组又各分为再灌注1,3 ,6 ,12h亚组。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ICAM_1mRNA的表达。结果:I组和H组再灌注1 ,3 ,6,12h组ICAM -1mRNA的表达均较S组对应时间点组高(P<0.01) ,H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组ICAM -1mRNA的表达均较I组对应时间点组低(P<0.05)。结论 :在不改变血细胞比容的条件下 ,再灌注早期应用6 %羟乙基淀粉溶液治疗可降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 -1mRNA表达 ,减轻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 胞间粘附分子1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和200/0.5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贞玲 王珊娟 +2 位作者 周仁龙 张马忠 杭燕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观察输注羟乙基淀粉(HES)溶液130/0.4和200/0.5(33 mL/kg)后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45例,分别以10~15 mL.kg-1.h-1速度从颈内静脉输注HES 130/0.4、HES 200/0.5和0.9%生理盐水(NS)33 ... 目的观察输注羟乙基淀粉(HES)溶液130/0.4和200/0.5(33 mL/kg)后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45例,分别以10~15 mL.kg-1.h-1速度从颈内静脉输注HES 130/0.4、HES 200/0.5和0.9%生理盐水(NS)33 mL/kg,分为HES 130/0.4组、HES 200/0.5组和NS组,每组各15例。输注前、输注后30 min和4 h从肘静脉抽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Ⅷ因子和假性血友病因子(VWF),Sonoclot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玻璃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和血小板功能。结果三组患者输注后Hct与Plt均明显下降(P<0.01);HES 130/0.4组输注前后APTT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后30 min和4 h明显短于HES200/0.5组(P<0.05);HES200/0.5组输注后30 min和4 h较输注前和NS组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间输注前后PT与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 130/0.4组和HES 200/0.5组输注后30 min较输注前和NS组血浆Ⅷ因子、VWF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ES 130/0.4组下降明显少于HES 200/0.5组(P<0.05)。HES 130/0.4组输注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后30 min与HES 200/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200/0.5组输注后30 min与输注前和NS组比较,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HES130/0.4和HES200/0.5(33 mL/kg)均可引起血浆Ⅷ因子和VWF显著下降,但后者更明显。HES130/0.4对内外源性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无影响,HES200/0.5则有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淀粉溶液130/0.4 羟乙淀粉溶液200/0.5 凝血功能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潺 彭程 +2 位作者 揭盛华 曾甫珍 杨东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1-684,693,共5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方法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显著改善,其中经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对部分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强于单纯血浆置换方法,并且羟乙基淀粉应用比例≤25%总置换量时对胆红素等的清除效果更显著,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更小。结论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过程中可低比例应用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羟乙淀粉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 人工肝支持系统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和林格液对感染性休克犬内脏器官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毅 邱海波 +4 位作者 刘松桥 陈永铭 李娜 沈菊芳 李家琼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时复苏液体对内脏器官灌注的影响。方法 用指多糖(LPS)静脉注射复 制犬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和林格液(RS)复苏组。模型成功后稳定1 h记为0 min, 分别予以HES和RS复苏60 min(1 ml·kg-1·...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时复苏液体对内脏器官灌注的影响。方法 用指多糖(LPS)静脉注射复 制犬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和林格液(RS)复苏组。模型成功后稳定1 h记为0 min, 分别予以HES和RS复苏60 min(1 ml·kg-1·min-1),然后以同等速度输入生理盐水维持180 min。经肺动 脉漂浮导管和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导管监测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 (PAWP),胸腔内血管容量(ITBVI),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心排血指数(CI);行动脉 血气分析,记录乳酸水平,并计算氧输送指数(DO2)、氧耗指数(VO2);用电磁流量计记录肠系膜血流量;用胃 肠张力计监测肠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计算肠黏膜-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和肠黏膜pH值 (pHi)。记录制模前及复苏0、30、60、120、180和240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内脏器官灌注等指标的变 化。结果 ①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制模前比较,0 min两组MAP和C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0 min比 较,HES组30 min后MAP明显升高,60 min后恢复到制模前水平,而RS组MAP也明显升高,120 min后恢 复至制模前水平(P均<0.05);液体复苏30 min后,两组CI和ITBVI均明显升高(P均<0.05),240 min仍 明显高于0 min,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全身氧代谢改变:制模后两组动物DO2和动脉血pH均明显降低, 动脉乳酸水平明显升高。液体复苏30 min后,两组DO2均明显升高,HES组DO2显著高于同时期RS组 (P<0.05)。与0 min比较,两组动物液体复苏180 min后动脉乳酸水平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③内脏器官灌注改变:与制模前比较,0 min两组肠系膜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与0 min比较,HES组在液体复 苏60 min后肠系膜血流量升高,RS组无增加,且显著低于同时期HES组(P<0.05)。HES组在液体复苏后 肠系膜血流量明显升高的同时伴有Pg-aCO2降低和pHi明显上升(P均<0.05);而RS组复苏后Pg-aCO2 明显升高,pHi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同时期HES组(P<0.05)。结论 RS和HES液体复苏均有利于升高血 压,提高氧输送,改善感染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在改善内脏器官灌注上HES可能优于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器官灌注 血流动力学 液体治疗 感染性休克 羟乙淀粉 林格液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炯 郑一双 +2 位作者 韩春茂 苏国良 施剑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对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临床应用新型60g/L羟乙基淀粉—万汶的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TBSA50%,烧伤后2h内入院患者85例,治疗组(51例)在伤后第一个24h内胶体只给予万汶,在第二个24h内胶体... 目的:对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临床应用新型60g/L羟乙基淀粉—万汶的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TBSA50%,烧伤后2h内入院患者85例,治疗组(51例)在伤后第一个24h内胶体只给予万汶,在第二个24h内胶体只给予同型血浆;对照组(34例)在伤后48h内胶体只给予万汶。伤后3~7d两组均仅以白蛋白作为胶体成分。监测患者伤后24h内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并记录伤后第一、二个24h的胶体输入量、进出量比,于伤后相应时相点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第一、二个24h的胶体输入量基本在0.5mL/(kg·%TBSA)和0.25mL/(kg·%TBSA)范围内,进出量的比值均在10∶1之内,其中万汶最高总输入量相当于44.8mL/(kg·d);对照组患者第一、二个24h万汶最高输入量分别相当于47.1mL/(kg·d)、32.5mL/(kg·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在伤后1、3、7d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属于重度缺乏(仅治疗组伤后第7天属于中度缺乏),伤后14d有明显上升,但仍属于轻度或中度缺乏,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均P<0.01);两组间伤后不同时相点的血红蛋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新型羟乙基淀粉—万汶替代天然胶体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建议总剂量应控制在45mL/(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复苏 复苏医嘱 羟乙淀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