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菌与混合菌固态生物转化大黄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兰慧 阳敬 +1 位作者 李姝梅 赵荣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88-3794,共7页
目的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 目的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同单菌和混合菌下的转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对大黄素转化率高,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高的菌株与混合菌。结果在筛选的58株菌株、26组混合菌中,YIM321801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30.7%,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22.8%;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21.1%,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0.8%;而混合菌YIM321801: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转化率达到60.1%;ω-羟基大黄素的生成率为32.9%。结论本研究发现混合菌YIM321801(青霉属Penicillium):YIM3088(台湾根霉Rhizopus formosensis)对大黄素转化率最显著,比单菌转化更有优势,为大黄素混合菌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菌 混合菌 固态生物转化 大黄素 ω-羟基大黄素
下载PDF
游离蒽醌在人肠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莹 杨秀伟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1,8-二羟基蒽醌(1,8-dihydroxyanthraquinone,DQ)、大黄酚(chrysophanol,CP)、大黄素(emodin,EN)、大黄酸(rhein,R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和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CN)在人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方法:以人... 目的:研究1,8-二羟基蒽醌(1,8-dihydroxyanthraquinone,DQ)、大黄酚(chrysophanol,CP)、大黄素(emodin,EN)、大黄酸(rhein,R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和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CN)在人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方法:以人源Caco-2细胞单层为药物的肠吸收转运模型,将DQ、CP、EN、RN、AE和CN与其共温孵进行吸收转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吸收转运量。结果:DQ、CP、EN、RN、AE和CN从顶侧(肠腔侧)向底侧(体循环侧)吸收转运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分别为(2.16±0.38)×10-6、(3.00±0.09)×10-7、(1.99±0.94)×10-6、(4.58±0.20)×10-6、(6.24±0.19)×10-6和(7.34±0.61)×10-6cm.s-1;从底侧向顶侧吸收转运的Papp分别为(3.20±0.10)×10-6,(4.50±0.02)×10-7,(2.22±0.62)×10-6,(4.94±0.39)×10-6,(2.87±0.18)×10-6和(6.80±0.37)×10-6cm·s-1。DQ、EN、RN、AE和CN的Papp值比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被动扩散机制、吸收良好的阳性对照化合物普萘洛尔的Papp值[(6.30±0.26)×10-5cm·s-1]小10倍,但比呈被动扩散机制、吸收不良的阳性对照化合物阿替洛尔的Papp值(<1×10-7cm.s-1)大10倍。CP的Papp值与阿替洛尔的Papp值基本上在同一数量级。ATP耗竭剂碘乙酰胺不影响AE在两个方向上的转运。结论:DQ、CP、EN、RN、AE和CN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DQ、EN、RN、AE和CN属于中等吸收的化合物,CP属于吸收不良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二羟基蒽醌 大黄酚 大黄素 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 ω-羟基大黄素 肠渗透性 CACO-2细胞单层
下载PDF
夜交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付荣 周洪雷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夜交藤(Caulis Ploygoni multiflor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对夜交藤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1HNMR,13CNMR)分析技术鉴定... 目的:研究夜交藤(Caulis Ploygoni multiflor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对夜交藤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1HNMR,13C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Ⅰ)、大黄素(Emod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sideⅣ)、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sideⅤ)、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Ⅵ)。结论:Ⅳ、Ⅵ为首次从该药用部位获得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交藤 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 ω-羟基大黄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夜叉藤的化学成分研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京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240-241,共2页
目的研究夜叉藤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分离和提取的方法提取夜叉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1hNMR,13c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 Ⅰ)、大黄素(Emod... 目的研究夜叉藤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分离和提取的方法提取夜叉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1hNMR,13c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 Ⅰ)、大黄素(Emodin 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Ⅲ)、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side Ⅳ)、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side Ⅴ)、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 Ⅵ)。结论大黄素甲醚、ω-羟基大黄素是该药用部位获得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叉藤 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 ω-羟基大黄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猕猴桃:解热生津
5
作者 马斌 《医药与保健》 1997年第12期49-49,共1页
猕猴桃:解热生津文/马斌猕猴桃,又称阳桃、藤梨等。美国称之为“中国醋粟”;英国称之为“中国鹅莓”;日本称之为“中国猕猴梨”;新西兰称之为“凯维果”。猕猴桃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功效特异而被誉为果中珍品,有“水果之王... 猕猴桃:解热生津文/马斌猕猴桃,又称阳桃、藤梨等。美国称之为“中国醋粟”;英国称之为“中国鹅莓”;日本称之为“中国猕猴梨”;新西兰称之为“凯维果”。猕猴桃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功效特异而被誉为果中珍品,有“水果之王”、“仙桃”、“长生果”之美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根 羟基大黄素 消化系统肿瘤 消化不良 水煎服 食道癌 软枣猕猴桃 维生素 风湿性关节炎 大黄素甲醚
下载PDF
大黄素单菌微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及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培芳 赵荣华 兰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05-3709,共5页
目的:利用单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产物。方法:利用单菌对大黄素进行固态和液态转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1.0mL/min,... 目的:利用单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产物。方法:利用单菌对大黄素进行固态和液态转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1.0mL/min,254nm,30℃对产物进行测定。结果:微生物转化产物中有新化合物ω-羟基大黄素生成,色谱方法适用于产物的测定。结论:单菌转化大黄素的转化产物中有新化合物生成,为大黄素新用途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单菌微生物转化 ω-羟基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基因突变风险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亚楠 王雪 +1 位作者 汪祺 文海若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40-1247,共8页
目的使用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分析不同取代基及所在位置对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对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 目的使用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分析不同取代基及所在位置对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对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的致突变风险进行预测,并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及大肠杆菌WP2 uvrA开展基于6孔板的Ames试验,评价10种大黄素型蒽醌的致突变性。结果基于蒽醌母核结构,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提示所有大黄素型蒽醌均存在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状态下,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大黄酸导致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在大鼠肝S9代谢活化状态下,大黄素和大黄酸导致TA98和TA1537 Ames菌落数增加,羟基大黄素导致TA97、TA98、TA1537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TA1537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素甲醚导致TA1537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导致TA1537和WP2 uvrA回复菌落突变数增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可引起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结论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在大黄素母核的基础引入羟基后其诱变能力显著升高,较大葡萄糖苷基团的引入反而使受试物诱变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 致突变性 构效分析 毒性预测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大黄素 羟基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 大黄酸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基于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评价
8
作者 王亚楠 叶倩 +2 位作者 王雪 汪祺 文海若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33-1239,共7页
目的对相同母核结构的8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开展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大黄素型蒽醌结构与致突变性的关联。方法L1578Y细胞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 目的对相同母核结构的8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开展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大黄素型蒽醌结构与致突变性的关联。方法L1578Y细胞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作用4 h(有S9)或24 h(无S9),给药24 h后应用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细胞相对倍增速率(RPD)评价受试物细胞毒性;细胞表达8 d后经APC-anti-CD45和PE-anti-CD90.2标定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细胞(CD45+CD90-)发生率。结果所有受试物在有或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所设浓度组RPD均大于50%,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可排除试验中假阳性结果。在非S9代谢活化条件下芦荟大黄素25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01);S9代谢活化条件下,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大黄素50μg·mL^(−1)组,羟基大黄素6.25、12.5、25μg·mL^(−1)组,大黄酚25、50、100μg·mL^(−1)组和大黄酸12.5、25、50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P<0.05、0.01、0.001)。结论羟基取代基的多寡及所在位点是蒽醌类化合物致突变性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其体内致突变性及致癌性作用仍需进行大量体内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 致突变性 L5178Y细胞 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 羟基取代基 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 大黄酸 羟基大黄素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何首乌粗提物中蒽醌类化合物及组分结构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俞静静 李瀚元 +1 位作者 楼招欢 吕圭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88-1892,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法)对何首乌粗提物中蒽醌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鉴定研究。方法:通过测定分配系数,选择分离的溶剂体系;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流动相的流速为2.0 m L·min-1,主机转速为900 r... 目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法)对何首乌粗提物中蒽醌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鉴定研究。方法:通过测定分配系数,选择分离的溶剂体系;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流动相的流速为2.0 m L·min-1,主机转速为900 r·min-1,检测波长254 nm,对何首乌粗提物中蒽醌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HPLC法测定化合物的纯度;利用ESI-MS、1H-NMR和13C-NMR及参照文献报道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何首乌粗提物中分离鉴定得到了大黄素、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羟基大黄素,其纯度分别为96.55%、96.33%、21.69%、71.57%。结论:应用HSCCC法,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可以有效地从何首乌粗提物中分离出蒽醌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何首乌 蒽醌 质谱 氢谱 碳谱 大黄素 大黄素-吡喃葡萄糖苷 大黄素甲醚-吡喃葡萄糖苷 羟基大黄素
原文传递
“太白七药”朱砂七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鑫 徐浩南 +6 位作者 李世兴 张化为 姜祎 李玉泽 宋小妹 张东东 王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3-1050,共8页
目的 研究朱砂七(毛脉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 var. cillinerve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和抗病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 目的 研究朱砂七(毛脉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 var. cillinerve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和抗病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活性,CCK-8法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 从朱砂七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大黄素(2)、β-谷甾醇(3)、1,8-二羟基蒽醌(4)、1-methyl emodin(5)、(+)-丁香树脂酚(6)、(+)-lirioresinol A(7)、反式对羟基肉桂酸(8)、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9)、ω-羟基大黄素(10)、(+)-儿茶素(11)、(-)-表儿茶素(12)、南烛木糖苷(13)、(+)-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14)、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15)、顺式-4-甲氧基肉桂酸(16)、槲皮素(1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8)、胡萝卜苷(19)、dermolutein(20)。化合物1、2、10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1.77~46.71μmol/L;化合物2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IC50值为24.21μmol/L;化合物2、5、10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IC50值为14.61~90.13μmol/L;化合物2对人类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A71,EV-A71)病毒的抑制率为65.16%。结论 化合物5、20为首次从蓼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7、13~16为首次从何首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11、12、17、18为首次从朱砂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A549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对A549、HCT116、SW620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5对SW620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0对A549、SW620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此外,化合物2对EV-A71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七 细胞毒活性 抗病毒活性 大黄素甲醚 大黄素 1-methyl emodin ω-羟基大黄素 1 8-二羟基蒽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