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梁玉刚 李静怡 +3 位作者 王丹 余政军 黄璜 陈灿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175,共11页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稻鱼鸡共生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指数 群体生长速率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基因型产量形成与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勋 戴廷波 +2 位作者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5-619,共5页
以日本和IRRI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干物质积累与源库形成特征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高产水稻品... 以日本和IRRI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干物质积累与源库形成特征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干物质量,且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高产品种的总颖花量、LAI及群体生长速率(CGR)都较高.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总颖花量和LA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叶比呈显著正相关.与云南丽江点相比,群体LAI、单位面积颖花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少及生长速率(CGR)低是南京点稻谷产量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干物质积累 群体生长速率CGR 叶面积指数(LAI) 粒叶比
下载PDF
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从党 朱德峰 +3 位作者 袁平荣 黄庆宇 郑学玉 杨爱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560-564,共5页
以汕优63、Ⅱ优162、Ⅱ优419、K18A/149和65002为材料,在云南省涛源乡、宾川县和杭州市富阳县进行试验,分析了水稻高产的物质生长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环境下物质生长特性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云南涛源和宾川产量分别比杭州高80%和66%,... 以汕优63、Ⅱ优162、Ⅱ优419、K18A/149和65002为材料,在云南省涛源乡、宾川县和杭州市富阳县进行试验,分析了水稻高产的物质生长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环境下物质生长特性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云南涛源和宾川产量分别比杭州高80%和66%,导致云南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产量较高。生物产量差异主要在幼穗分化以后,尤其是灌浆结实期。在云南生态条件下,中后期能容纳较高的叶面积系数(LAI),群体生长速率(CGR)较高,使花后物质生产量大,且花后物质运转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群体生长速率 运转量
下载PDF
复种绿肥补偿减量施氮导致的小麦光合效能和产量损失 被引量:4
4
作者 殷芳 何小七 +4 位作者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殷文 柴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90-2000,共11页
【目的】探讨河西绿洲灌区复种不同绿肥对后茬减量施氮小麦产量性能的补偿效应,为小麦生产中绿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裂区定位试验始于2018年,主区为小麦收获后复种箭筈豌豆混播毛叶苕子(HCV)、复种箭筈豌豆(CV)、... 【目的】探讨河西绿洲灌区复种不同绿肥对后茬减量施氮小麦产量性能的补偿效应,为小麦生产中绿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裂区定位试验始于2018年,主区为小麦收获后复种箭筈豌豆混播毛叶苕子(HCV)、复种箭筈豌豆(CV)、复种油菜(R)和无复种绿肥(F);副区为3个施氮量,传统施氮量N 180 kg/hm^(2)的100%(N_(180))、80%(N_(144))、60%(N_(108))。在2020和2021年小麦主要生育期,调查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群体生长速率(CGR)与净同化率(NAR)。小麦收获后测产,计算收获指数。【结果】与对照(FN_(180))相比,HCVN_(144)处理2020、2021年小麦开花期至灌浆期的LAI提高了17.7%~31.1%,LAD提高了8.4%~9.1%,开花期至成熟期的CGR提高了33.3%~133.0%,开花期至灌浆期的NAR提高了21.2%~25.1%;2021年CVN_(144)处理小麦苗期至灌浆期(除孕穗期)的LAI提高了10.5%~25.3%,2020和2021年的LAD提高了5.1%和7.3%,开花期至成熟期的C GR提高了55.4%~76.7%,开花期至灌浆期的N AR提高了22.5%~31.2%;2020年RN_(144)处理小麦开花期的LAI提高了7.3%,2021年开花期至成熟期的CGR提高了22.0%~91.5%,两年LAD和NAR无显著差异;两年HCVN_(108)、CVN_(108)处理的LAI、LAD和NAR以及拔节期至成熟期的CGR与FN_(180)处理无显著差异;与FN_(180)处理相比,RN_(108)处理两年的LAI无显著差异,2021年LAD降低了4.9%,孕穗期至开花期的CGR降低了15.0%,苗期至拔节期的NAR降低了20.4%,2020年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FN_(180))相比,2020与2021年HCVN_(144)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3.7%和36.1%,CVN_(144)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9.4%和28.4%;而RN_(144)处理小麦产量2020年较FN_(180)降低5.0%,2021年二者无显著差异;HCVN_(108)、CVN_(108)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2020年显著降低,2021年降幅不显著,RN_(108)处理两年产量均显著低于FN_(180)。HCVN_(144)和CVN_(144)处理2021年的收获指数较FN_(180)分别提高了16.9%和14.0%,RN_(144)处理两年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两年HCVN_(108)、CVN_(108)处理的收获指数与FN_(180)处理无显著差异,RN_(108)处理2021年收获指数降低了6.9%。【结论】复种箭筈豌豆混播毛叶苕子或复种箭筈豌豆可增加小麦生育前期和后期的叶面积指数以及总光合势,提高开花期至灌浆期的群体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补偿减氮造成的小麦光合效能损失,提高收获指数,保证小麦稳产甚至提高小麦产量。复种油菜不能补偿减氮带来的小麦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复种绿肥 产量性能指标 叶面积指数 群体生长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