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新民”与“群治改良”之异名实同
1
作者 解维 《学术探索》 2023年第4期104-112,共9页
近代意义的“群”概念的出现,是近代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在探索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时对西学的回响。在梁启超的文本中,“群治”是以“群”为核心,用以表达社会人建立的社会秩序,且是人以群的状态存在的社会;另一重要概念“新民”,则用于... 近代意义的“群”概念的出现,是近代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在探索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时对西学的回响。在梁启超的文本中,“群治”是以“群”为核心,用以表达社会人建立的社会秩序,且是人以群的状态存在的社会;另一重要概念“新民”,则用于表达“维新吾民”或“新的国民”。二者的核心都是梁启超社会政治思想——群,纵观梁启超“群治改良”的讨论路径和对“新民”的设计,在其经世思想的内核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实则是异名而实同的概念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治改良 新民 梁启超 为体
下载PDF
改良群治说与写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2
作者 陈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4期32-36,共5页
改良群治说与写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陈健1关于解读历史,伽达默尔说过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他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一个客体,而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在这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理解的真实。一种正当的... 改良群治说与写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陈健1关于解读历史,伽达默尔说过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他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一个客体,而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在这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理解的真实。一种正当的释义说必须在理解本身显示历史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改良 小说理论 鲁迅小说 说与写 思想启蒙 历史联系 《新小说》 小说界革命 《狂人日记》
下载PDF
吴趼人的小说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时萌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11-15,共5页
吴趼人的小说观,在晚清文坛可谓独树一帜。他是这样阐释小说之职能的: 借小说之趣味、之感情, 为德育之一助云尔。 这样来立论,意味着他已脱出了梁启超“小说论”的窠臼。二十世纪开头,梁氏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吴趼人的小说观,在晚清文坛可谓独树一帜。他是这样阐释小说之职能的: 借小说之趣味、之感情, 为德育之一助云尔。 这样来立论,意味着他已脱出了梁启超“小说论”的窠臼。二十世纪开头,梁氏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相继发表,认为提倡新小说可以改良群治、演进社会,甚至强调新社会必先新小说,视小说为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服务之工具。此论一出:海内风从,为小说发展史开拓了一个新的纪元:把小说从茶余酒后消遣品的陈说中解放出来,刷新了大家对小说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梁氏观点的功绩昭然,然而也显出了极大的片面性。“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提出以来,三年的实践证明,单纯把小说视为政治的传声筒乃是形而上学的理解;小说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以它的美感作用撄人心。于是,小说界有识之士开始对梁氏观点的片面性表示异议,而提出异议最早者乃是吴趼人,他在1906年所写的《月月小说序》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小说观 吴趼人 改良 历史小说 小说论 美感作用 正史 梁启超 演义
下载PDF
在历史进化链条上──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梁启超、鲁迅的贡献与启示
4
作者 陈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认为梁启超改良群治的小说理论,是中国传统小说观的深刻变革,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鲁迅继承与发扬了梁启超改良人生的文学观,创造了成熟的现代小说的审美范式。先驱者留下的思想与美学启示对当代文坛... 本文认为梁启超改良群治的小说理论,是中国传统小说观的深刻变革,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鲁迅继承与发扬了梁启超改良人生的文学观,创造了成熟的现代小说的审美范式。先驱者留下的思想与美学启示对当代文坛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民族灵魂 审美范式 道德风范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