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清金石学者与“群臣上寿刻石”年代考订——兼论沈树镛旧藏拓本的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顺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河北永年娄山"群臣上寿刻石"自清道光年间发现后,成为晚清金石学重要议题之一。沈涛、刘位坦、张德容、俞樾、赵之谦等先后就其年代论辩数十年,最后同治末年陆增祥折衷诸说考订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厘清金石学者在...
河北永年娄山"群臣上寿刻石"自清道光年间发现后,成为晚清金石学重要议题之一。沈涛、刘位坦、张德容、俞樾、赵之谦等先后就其年代论辩数十年,最后同治末年陆增祥折衷诸说考订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厘清金石学者在刻石年代问题上的贡献,故宫博物院藏沈树镛旧藏拓本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拓本记录收藏家、金石学者之间的交游和学术思想异同,为了解晚清学术传播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臣上寿刻石
晚清金
石
学
刘位坦
张德容
俞樾赵之谦沈树镛
陆增祥
原文传递
汉代刻石欣赏与技法讲解(二)(连载·2)
2
作者
刘古雪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西汉与东汉对比之西汉刻石汉代刻石用途多样,在汉代,隶书已经成为通行的文字形式,当时的人们通过在石头上记录文字以达到实用性目的。华人德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指出:西汉没有东汉在形制和功用上称之为"碑"的石刻...
西汉与东汉对比之西汉刻石汉代刻石用途多样,在汉代,隶书已经成为通行的文字形式,当时的人们通过在石头上记录文字以达到实用性目的。华人德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指出:西汉没有东汉在形制和功用上称之为"碑"的石刻流传,故凡所见刻有文字之石,概称为"刻石"。西汉刻石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臣上寿刻石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清金石学者与“群臣上寿刻石”年代考订——兼论沈树镛旧藏拓本的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顺平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文摘
河北永年娄山"群臣上寿刻石"自清道光年间发现后,成为晚清金石学重要议题之一。沈涛、刘位坦、张德容、俞樾、赵之谦等先后就其年代论辩数十年,最后同治末年陆增祥折衷诸说考订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厘清金石学者在刻石年代问题上的贡献,故宫博物院藏沈树镛旧藏拓本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拓本记录收藏家、金石学者之间的交游和学术思想异同,为了解晚清学术传播提供了实例。
关键词
群臣上寿刻石
晚清金
石
学
刘位坦
张德容
俞樾赵之谦沈树镛
陆增祥
Keywords
Ministers'Birthday Congratulation Stone
late Qing epigraphy
Liu Weitan
ZhangDerong
Yu Yue
Zhao Zhiqian
Shen Shuyong
Lu Zengxiang
分类号
K87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刻石欣赏与技法讲解(二)(连载·2)
2
作者
刘古雪
机构
不详
出处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文摘
西汉与东汉对比之西汉刻石汉代刻石用途多样,在汉代,隶书已经成为通行的文字形式,当时的人们通过在石头上记录文字以达到实用性目的。华人德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指出:西汉没有东汉在形制和功用上称之为"碑"的石刻流传,故凡所见刻有文字之石,概称为"刻石"。西汉刻石稀少。
关键词
群臣上寿刻石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清金石学者与“群臣上寿刻石”年代考订——兼论沈树镛旧藏拓本的意义
马顺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2
汉代刻石欣赏与技法讲解(二)(连载·2)
刘古雪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