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宁加佳 杜飞雁 +3 位作者 王雪辉 王亮根 谷阳光 李亚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 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的δ^(13)C值在–20.4‰—–17.0‰之间,均值为(–19.1±0.8)‰;δ^(15)N值的范围为7.9‰—12.2‰,均值为(9.7±1.0)‰。鱼类的营养位置在3.06—4.33之间,平均值为3.58±0.29,表明均以肉食性为主。根据群落范围指标结果分析,鱼类群落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CR和NR)分别为3.4和4.3,表明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层鱼类的初始食源较为单一,营养层次较少;总面积(TA)和到重心的平均距离(CD)分别为5.8和1.0,意味着鱼类食物网营养级多样性的总程度和平均程度均较低;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0.37和0.43,说明研究海域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生态位幅宽较小,重叠程度较高。此外,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和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在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禁止捕捞这些种类,而对一些冗余种类,如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si)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等,可以适度捕捞,以维持底层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完整性,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 营养结构 碳和氮稳定同位素 群落范围指标 底层鱼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