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晓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以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为对象,进行了丁基磺毒杀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丁基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这两种水生生物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这两种水生生物对其毒性都分别产生不同的症状;在低浓度下,亦产生不同效应;不同浓度丁基磺对... 本文以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为对象,进行了丁基磺毒杀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丁基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这两种水生生物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这两种水生生物对其毒性都分别产生不同的症状;在低浓度下,亦产生不同效应;不同浓度丁基磺对摇蚊幼虫24小时毒理试验LC_(50)为256.2ppm,对水丝蚓LC_(50)为25.8ppm;不同季节出现的毒性效应均有差异。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水丝蚓中毒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症状;温度、酸碱度等不同生态因素对丁基磺毒性的影响以及加强水丝蚓生态毒理学工作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霍甫水丝蚓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Cu^(2+)对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口器致畸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浩 王琴 +2 位作者 邓金钗 覃剑晖 马徐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u2+对羽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设定0.005、0.010和0.020 g·L-1 3个Cu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分别于试验24、48、72和96 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u2+对羽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设定0.005、0.010和0.020 g·L-1 3个Cu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分别于试验24、48、72和96 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Cu2+对羽摇蚊幼虫体组织CAT和SOD有明显影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GST活性在暴露72 h后表现为受诱导作用(P<0.05),并在96 h时达到最高值(P<0.01)。对经0.005、0.010和0.020 g·L-1 3个Cu2+浓度梯度刺激7 d后摇蚊幼虫的口器致畸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致畸率与Cu2+暴露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羽摇蚊幼虫 抗氧化酶 口器 致畸
下载PDF
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毒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林华兵 宋志慧 王方方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86-389,393,共5页
研究了三苯基锡(TPT)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和浓缩系数。结果表明,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分别为278.7、249.1、287.8μg.L-1;羽摇蚊幼虫在5、1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60.4、70.5;... 研究了三苯基锡(TPT)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和浓缩系数。结果表明,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分别为278.7、249.1、287.8μg.L-1;羽摇蚊幼虫在5、1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60.4、70.5;小锥实螺在10、2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2 648、1 377;颤蚓在10、2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41.7、48.7。同时还研究了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口器和小锥实螺螺卵孵化的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 羽摇蚊幼虫 小锥实螺 颤蚓 毒性
下载PDF
蓝藻水华对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幼虫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旭 何晓云 杨柳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9-1026,共8页
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水界面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N_2O排放源,但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N_2O排放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蓝藻存在时底栖动... 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水界面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N_2O排放源,但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N_2O排放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蓝藻存在时底栖动物摇蚊幼虫排放N_2O特征及其内在生物学机制.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肠道是N_2O排放的主要场所,约占活体释放通量的77%.蓝藻存在时羽摇蚊幼虫的N_2O排放通量减少60%左右,肠道内细菌多样性明显下降,肠道中β-变形菌相对丰度增加21%,δ-变形菌相对丰度减少62%,从而改变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同时肠道内nir S基因多样性显著增加,出现较多的nir S型反硝化菌的表型,硝酸盐的还原作用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的环境效应,丰富湖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排放通量 蓝藻暴发 羽摇蚊幼虫 肠道微生物 底栖动物
下载PDF
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5
作者 覃剑晖 熊源 王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34-37,共4页
测定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苯扎溴铵溶剂和5%马拉硫磷溶剂3种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羽摇蚊幼虫4天,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氯氰菊酯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 测定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苯扎溴铵溶剂和5%马拉硫磷溶剂3种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羽摇蚊幼虫4天,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氯氰菊酯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20.865、3.073、0.801、0.37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1.358、0.201、0.024、0.013mg/L;马拉硫磷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15.393、3.343、0.613、0.30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毒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急性毒性 杀虫剂
下载PDF
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 被引量:5
6
作者 闫宾萍 宋志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研究了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Ni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5.7 g.L-1、1.4 g.L-1;Hg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54 mg.L-1、2.64 mg.L-1;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 研究了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Ni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5.7 g.L-1、1.4 g.L-1;Hg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54 mg.L-1、2.64 mg.L-1;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0.11 mg.L-1、0.09 mg.L-1。羽摇蚊幼虫在10μg.L-1Hg的7 d-BCF为430;在10 mg.L-1Ni的7 d-BCF为176;在0.02 mg.L-1五氯酚的7 d-BCF为30。并观察了镍、汞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下唇板和大颚的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LC50 生物浓缩 致畸作用
下载PDF
4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Cihronomu fslaviplumus)老熟幼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晓丽 翟保平 +1 位作者 王备新 周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测定了峰升(15%杀单.唑磷乳油)、稻卫(20.2%阿维.唑磷乳油)、蚜螨克星(1.8%阿维.吡乳油)和蔬卫(2.4%高氯.阿维乳油)4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老熟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峰升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后24 h,不... 测定了峰升(15%杀单.唑磷乳油)、稻卫(20.2%阿维.唑磷乳油)、蚜螨克星(1.8%阿维.吡乳油)和蔬卫(2.4%高氯.阿维乳油)4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老熟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峰升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后24 h,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时间段(48、72、96 h),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他3种杀虫剂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4 d,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也呈下降趋势。峰升、稻卫、蚜螨克星和蔬卫对黄色羽摇蚊幼虫48 h的LC50分别为0.173 5、0.024 9、0.001 5和0.004 6 mg.L-1。蚜螨克星毒性最高,毒性在同一数量级的还有蔬卫,其次为稻卫。峰升毒性最低,但仍属高毒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羽摇蚊幼虫 杀虫剂 急性毒性 水质
下载PDF
用^(14)C示踪技术研究摇蚊幼虫对农药的富集作用
8
作者 刘孜 陈天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毒物质的报道甚少,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摇蚊幼虫富集毒物与其它底栖动物比较,其生态学意义更大,因为摇蚊幼虫除了作为鱼饵通过水生食物链浓缩和转移毒物外,大量的幼虫终将羽化为成虫,一批批飞离水体,有毒物质有可能较快地被消除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氟乐灵 示踪技术
全文增补中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美昭 张兆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 .结果表明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 ,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 ,平均密度 (nar/m-2 )...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 .结果表明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 ,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 ,平均密度 (nar/m-2 )和生物量 (ρA/gm-2 )分别为 110 3(4 0~ 2 0 85 )m-2 和 4.6 1(0 .15~ 12 .91)gm-2 ,养鱼池底栖动物nar/m-2 和 ρA/ gm-2 分别为 5 4~ 16 1m-1和 0 .14~ 0 .5 4gm-2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夏之交有一高峰 .对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种、量特点及其与鱼类捕食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图 3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羽摇蚊幼虫 种类组成 生物量 密度 盐碱池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