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顶羽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胡诗遥 +5 位作者 杜伟 陆占军 杨明进 陈炜 张伟 徐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顶羽菊在我国农田和草地区域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顶羽菊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热月最高温度以及最干季度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顶羽菊在我国36°N-48°N,75°E-108°E范围高度适生,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及周边地区;新疆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藏、四川、辽宁、黑龙江少许地区为中适生区。此外,顶羽菊对我国农田潜在危害面积达4.536万km^(2),占我国农田总面积的25.34%,对我国草地潜在危害面积达8.875万km^(2),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29.05%。综上所述,建议将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列为顶羽菊高风险重点监测区,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农田 草地
下载PDF
顶羽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东保 张卫 +1 位作者 李明静 刘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研究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1),cynaropicrin(2),芹菜... 目的:研究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1),cynaropicrin(2),芹菜素(3),豆甾醇(4),4'-羟基汉黄芩素(5),咖啡酸乙酯(6),对甲氧基桂皮酸(7),木犀草素(8),胡萝卜苷(9),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0),丁香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1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化学成分 9β-二羟基去氢木香内酯
下载PDF
顶羽菊提取物对蚜虫和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致杰 胡冠芳 +3 位作者 刘敏艳 余海涛 牛树君 张新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7-960,共4页
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的杀虫杀螨生物活性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探明顶羽菊提取物的杀虫杀螨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浸叶(穗)浸虫法和玻片浸渍法研究了顶羽菊提... 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的杀虫杀螨生物活性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探明顶羽菊提取物的杀虫杀螨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浸叶(穗)浸虫法和玻片浸渍法研究了顶羽菊提取物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等9种蚜虫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杀虫杀螨活性。结果表明:顶羽菊乙酸乙酯粗提物之石油醚萃取段对萝卜蚜(Lipaphiserysimi Kaltenbach)、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管蚜(R.padi L.)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3.21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5%,94.17%和90.74%;对朱砂叶螨也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0.96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4.81%;对甘蓝蚜、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豆蚜(A.craccivora Ko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无触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提取物 蚜虫 朱砂叶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顶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旭东 胡浩斌 +2 位作者 陈颢 郑尚珍 沈序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32-1935,共4页
从顶羽菊(CentaurearepensL.)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它们分别为:三十四碳酸(1)、豆甾-7-烯-3-醇(2)、β-谷甾醇(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 从顶羽菊(CentaurearepensL.)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它们分别为:三十四碳酸(1)、豆甾-7-烯-3-醇(2)、β-谷甾醇(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苷(5)、2,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6)、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7)、洋芹素-5-O-β-D-葡萄糖苷(8)、洋芹素(9)、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6)是首次从天然界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化学成分 2 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
下载PDF
顶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尚珍 陈颢 沈序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28-831,共4页
本文对顶羽菊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9种化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以及化学反应鉴定了结构,它们是二十九碳烷(Ⅰ)、二十二烷醇(Ⅱ)、豆甾烷醇(Ⅲ)、β-谷甾醇(Ⅳ)、豆甾-7-烯-3-醇(Ⅴ)、三十四碳酸(Ⅵ)、2,4-... 本文对顶羽菊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9种化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以及化学反应鉴定了结构,它们是二十九碳烷(Ⅰ)、二十二烷醇(Ⅱ)、豆甾烷醇(Ⅲ)、β-谷甾醇(Ⅳ)、豆甾-7-烯-3-醇(Ⅴ)、三十四碳酸(Ⅵ)、2,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Ⅶ)、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Ⅷ)、洋芹素-5-β-D-葡萄糖甙(Ⅸ),其中化合物Ⅶ是首次从天然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成分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顶羽菊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海涛 常一明 +1 位作者 付慧敏 郭致杰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9期1-5,共5页
顶羽菊为菊科顶羽菊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等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顶羽菊,对顶羽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综述了顶羽菊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顶羽菊生物活性以细胞毒性、化感活性、神经毒性、抗癌活性、农药... 顶羽菊为菊科顶羽菊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等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顶羽菊,对顶羽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综述了顶羽菊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顶羽菊生物活性以细胞毒性、化感活性、神经毒性、抗癌活性、农药活性、抗氧化活性为主,化学成分以倍半萜内酯、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甾醇为主。并讨论了顶羽菊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顶羽菊提取物对鳞翅目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新华 刘敏艳 +3 位作者 胡冠芳 牛树君 余海涛 张新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4-1129,共6页
探明顶羽菊提取物对鳞翅目幼虫的杀虫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夹毒叶碟法测定了顶羽菊提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以及对小菜蛾、菜粉蝶等鳞翅目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顶羽... 探明顶羽菊提取物对鳞翅目幼虫的杀虫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夹毒叶碟法测定了顶羽菊提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以及对小菜蛾、菜粉蝶等鳞翅目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顶羽菊盛花期全株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0%;此粗提物之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6.88%,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5719+2.9107X,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6.83 g浸膏/L。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表现为很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6.88%)、一定的胃毒作用(在96.4 g浸膏/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21.28%)、较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处理后2、3和4 d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60.61%、51.94%和43.53%)、较强的麻醉作用(1 h内的麻醉率为53%,麻醉作用的回归方程为Y=4.2337+1.6839X,苏醒中时RT50=2.85 h)、无拒食和内吸以及熏蒸作用、无杀卵和杀蛹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对小菜蛾、菜粉蝶、大菜粉蝶和云斑粉蝶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小菜蛾4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00%、93.33%和100%;对棉铃虫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为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提取物 鳞翅目幼虫 杀虫活性
下载PDF
顶羽菊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库尔班.吐松 展锐 +1 位作者 张宏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测定顶羽菊不同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和浸提法提取顶羽菊的活性成分,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顶羽菊不同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 目的:测定顶羽菊不同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和浸提法提取顶羽菊的活性成分,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顶羽菊不同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顶羽菊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醇提物和水提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分别可达60%、58%,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可达86.6%、48.6%。结论:通过与Vc的对照分析可知,顶羽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亚硝酸盐 亚硝胺 清除率 阻断率
下载PDF
顶羽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库尔班.吐松 展锐 +1 位作者 张宏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顶羽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顶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 目的:探讨顶羽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顶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测定,分别对顶羽菊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进行测定。结果:顶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高于水提物;二者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47%以上;顶羽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60.4%,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为86.6%。结论:顶羽菊醇提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癌剂,用于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亚硝胺阻断
下载PDF
红花指管蚜虫对顶羽菊植物趋向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存德 田国庆 +2 位作者 李燕魁 杨祎辰 王二欢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93-95,146,共4页
2017—2020年对新疆乌鲁木齐北部山区、昌吉、伊犁、塔城的红花产区以及云南产区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观察红花种植地块及其周边顶羽菊的分布、红花指管蚜虫数量及其分布,探索红花指管蚜虫对顶羽菊植物具有趋向性这一现象存在的普遍性,为... 2017—2020年对新疆乌鲁木齐北部山区、昌吉、伊犁、塔城的红花产区以及云南产区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观察红花种植地块及其周边顶羽菊的分布、红花指管蚜虫数量及其分布,探索红花指管蚜虫对顶羽菊植物具有趋向性这一现象存在的普遍性,为红花生态种植中防治红花蚜虫和顶羽菊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生长在红花地中的顶羽菊植株上密集着红花指管蚜虫,而相邻的红花植株上鲜有见到。说明与红花相比,顶羽菊对红花指管蚜虫具有更强的趋向性(正趋性)。调整研究结果对红花的生态种植及虫害草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指管蚜虫 羽菊 趋向性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TOPSIS法对顶羽菊药材质量评价
11
作者 丁曼 毛艳 +2 位作者 赵学佳 王新堂 阿地娜·阿不都艾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627-5638,共12页
目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结合的方法同时检测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药材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芹菜素、高... 目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结合的方法同时检测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药材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芹菜素、高车前素的含量,并建立不同产地顶羽菊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为顶羽菊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16批顶羽菊药材的指纹图谱,利用化学计量学模式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采集的指纹图谱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加权秩和比法(rank sum ratio,RSR)及两者模糊联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以绿原酸为内标,确定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芹菜素、高车前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建立QAMS法。结果建立的顶羽菊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23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7个峰。化学计量学模式研究显示不同产地顶羽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OPLS-DA法筛选出10个主要的差异性成分。构建的熵权TOPSIS法、RSR法以及两者模糊联合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对不同产地顶羽菊药材的质量评价排序结果较为一致。以绿原酸为内标建立的QAMS和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QAMS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建立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的分析结果全面客观,可用于顶羽菊药材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菊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法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加权秩和比法 新绿原酸 隐绿原酸 1 5-二咖啡酰奎宁酸 异绿原酸C 芹菜素 高车前素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顶羽菊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司马义.巴拉提 《中国草地》 CSCD 1998年第6期50-52,共3页
用根尖压片法对顶羽菊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顶羽菊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6,染色体基数为13,染色体组成为2n=2x=26=22m+4sm,属不对称核型(IB型)。
关键词 羽菊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检疫性杂草匍匐矢车菊的学名考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文涛 吴薇 +3 位作者 虞赟 沈建国 林金成 郭琼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133,147,共4页
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学名在与其相关的研究及文献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经过对匍匐矢车菊的原始文献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考证,在植物保护及植物检疫领域,中文... 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学名在与其相关的研究及文献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经过对匍匐矢车菊的原始文献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考证,在植物保护及植物检疫领域,中文名建议采用顶羽菊,英文名建议采用Russian knapweed,拉丁学名建议采用Acroptilon repens(L.)DC.,以便于学术交流和统一调查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名 英文名 拉丁学名 契丹蓟 匍匐矢车菊 羽菊
下载PDF
苦蒿的性状和显微鉴定
14
作者 李鹏 谭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4-1214,共1页
目的研究和利用苦蒿资源。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对苦蒿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描述并绘制了苦蒿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论为苦蒿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苦蒿 羽菊 性状 显微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