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视阈下那桐与翁同龢的关系——以《那桐日记》《翁同龢日记》为中心
1
作者 杨齐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3-104,共12页
随着日常生活史的兴起,日常生活已成为探究政治人物的重要视角。戊戌前,翁同龢身为“帝师”兼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职,位高权重;那桐时为户部属员,人微言轻。然而,他俩的关系却非同一般,超越了部院官员的正常互动。细究其因... 随着日常生活史的兴起,日常生活已成为探究政治人物的重要视角。戊戌前,翁同龢身为“帝师”兼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职,位高权重;那桐时为户部属员,人微言轻。然而,他俩的关系却非同一般,超越了部院官员的正常互动。细究其因,一方面在于他们特殊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也在于翁同龢与那桐的个人特质。那桐与翁同龢的关系揭示了官僚集团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考察晚清官员关系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桐 翁同龢 日常生活关系 《那桐日记 翁同龢日记
下载PDF
《翁同龢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1 位作者 田青 王丽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整理出公元1860-1898年间逐月的沙尘天气日数, 基于记录完整月份的沙尘天气日数,统计分析了公元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日数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公元1860-1898年,北京年均沙尘天气...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整理出公元1860-1898年间逐月的沙尘天气日数, 基于记录完整月份的沙尘天气日数,统计分析了公元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日数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公元1860-1898年,北京年均沙尘天气记录为10.4天,即使不考虑与现代观测记录标准的差别,亦肯定高于1990年代7.7天/年的平均频次;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其占全年沙尘日数的百分比达到70%, 其中4月和5月两个月的日数接近53%;其次为冬季,占20%。与公元1961-2000年相比,公元1860-1898 年的春季沙尘天气日数百分比偏高10.9%,沙尘天气在春季的集中程度明显偏高。公元1860-1898年间,年沙尘日数和春季沙尘日数均呈波动减少之势;研究时段内,共出现23次2天以上连续(或持续)的沙尘天气过程, 最长的一次持续了4天。这些发现将有益于研究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影响和分析北京沙尘天气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北京 沙尘天气 过去全球变化 19世纪后半叶
下载PDF
《翁同龢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齐晓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9-446,共8页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逐日的冷暖感知记录和同时期的器测月均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月为基本统计单元,对《日记》中冷暖感知记录反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日记》中的...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逐日的冷暖感知记录和同时期的器测月均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月为基本统计单元,对《日记》中冷暖感知记录反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但是最佳代用指标因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季节而异。总体而言,极热、偏热、偏凉、极冷日数对年内月到季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代表性较好,其中尤以偏凉和极冷日数最佳。对于年际尺度上的气候波动,从季节对比来看,冷暖感知日数反演夏季(6—8月份)月均温的能力最差;从冷暖感知类型对比来看,极冷日数是多个月份月均温的最佳代用指标,1、3、5、9和12月份的最佳代用指标均是极冷日数。并且,还可以依据极冷日数的多寡识别极端冷、极端热年。由此可见,古代私人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可以用于反演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气温变化 冷暖感知 指示意义 北京 上海
下载PDF
基于《翁同龢日记》天气记录重建的北京1860~1897年的降水量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1 位作者 郑景云 郝志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 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水量与当时的器测降水量和依据"晴雨录"重建的降水量进行对比,综合这3种资料重新估算了北京1860~1897年的年降水量,并且将估算降水量与旱涝等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依据《翁同龢日记》记录的降水日数重建的降水量是基本可靠的,20年资料完整年份的年降水量平均为611.5mm,不过由于重建方法对偏涝年降水量的估算普遍偏低,致使此重建结果低于重新估算的平均年降水量(662.6mm);(2)重新估算的1860~1897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1.3mm,均方差为202mm,与20世纪后半期相比,历史时期的降水量略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古、今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致相当;(3)1891年的器测降水量较实际偏高,1895年的则较实际偏低;并且有些年份(如1869、1863、1885、1889和1887年)的旱涝等级尚需进一步验证。另外,验证了《翁同龢日记》中的晴雨(雪)记录在定量重建降水量方面的价值,并指出了其不足,为今后利用私人日记定量重建降水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北京 降水日数 降水量
下载PDF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补正——以《翁同龢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岩松 《社会科学论坛》 2017年第7期104-119,共16页
目前,学界对于清代人物生卒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上,有对某位人物生卒年进行考证的,如:彭喜双的《严元照生卒年考辨》,蔡锦芳的《清代扬州风雅盐商马曰璐生卒年考》等等;有对多位人物生卒年进行考证的,如:肖亚男、马鸿雁的《〈... 目前,学界对于清代人物生卒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上,有对某位人物生卒年进行考证的,如:彭喜双的《严元照生卒年考辨》,蔡锦芳的《清代扬州风雅盐商马曰璐生卒年考》等等;有对多位人物生卒年进行考证的,如:肖亚男、马鸿雁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补正—以〈清代闺秀集丛刊〉为材料》,鲁小俊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订补—以上海、浙江书院课艺总集作者为例》等等。总的来说,不论是考证某一位人物,还是考证多位人物,考证的数量都比较有限,而工具书中清代人物生卒年著录不详的比例还很大,这对有志于考证清代人物生卒年的学人来说,是大有可为的。"晚清四大日记"之一的《翁同龢日记》,真实的记录了清末四十多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研究清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就其中记载的81位人物,在其生年或卒年或字号方面予以推敲考索,进而对《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有所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翁同龢日记 生卒年考证 字号
下载PDF
从《翁同龢日记》中书画交易价格看其购藏图式
6
作者 何璞诗如 《荣宝斋》 2023年第4期232-239,共8页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身为三朝元老、两代帝师,他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翁氏家族收藏始于翁长庸,兴于翁心存,成于翁同龢,以古籍刻本、书画为主,经几代人的精心收购和整理,成为“常熟八大家”之首。本文通过收集《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身为三朝元老、两代帝师,他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翁氏家族收藏始于翁长庸,兴于翁心存,成于翁同龢,以古籍刻本、书画为主,经几代人的精心收购和整理,成为“常熟八大家”之首。本文通过收集《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为《日记》)中书画交易信息,以书画交易价格为分析依据,从购藏途径与交易场所、购藏偏好与代表藏品、鉴藏观及对后世的启发三个层面构建翁同龢在晚清书画市场中的购藏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心存 翁氏家族 交易场所 翁同龢 购藏 书画市场 江苏常熟 翁同龢日记
原文传递
从翁心存、翁同龢日记的对读探究日记文献的特质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雁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就反映客观真实而言,文献本身有其局限性,傅斯年、陈寅恪两位学者曾指出文献的相对价值,并强调不同性质文献对勘的必要性。本文循此思路,探究相同性质文献对读的重要性,选择翁心存、翁同龢父子1860-1862年在北京的日记作为分析的文本,... 就反映客观真实而言,文献本身有其局限性,傅斯年、陈寅恪两位学者曾指出文献的相对价值,并强调不同性质文献对勘的必要性。本文循此思路,探究相同性质文献对读的重要性,选择翁心存、翁同龢父子1860-1862年在北京的日记作为分析的文本,以翁氏父子关于北京沙尘天的记载为切入点,更正以前关于清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10.4天的研究结果,得出年均沙尘天数为21.9天的新结论,并由此探究包括日记文献在内的诸多文献的特质。每种文献有其表达意图、选材策略、叙述偏向,还有独自的叙写法则;这些法则对文本的信息和文字风格有内在的规定。每一文献的特质,是在与其他类型文献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孤立使用一种类型文献,有较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心存日记 翁同龢日记 北京 沙尘天 日记文献
原文传递
同治光绪年间清宫演戏宫外观众考——以《翁同龢日记》为线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120,共8页
清代宫廷戏曲的受众,主要是居住在宫廷的特定人群——帝后妃嫔,却不局限在这一范围,而是因时因地不同或多或少包括了皇族成员、朝廷重臣、外国使节等等。这些宫外人员成为清宫演戏的观众,是因为帝后"赏听戏"。翁同龢在清末长... 清代宫廷戏曲的受众,主要是居住在宫廷的特定人群——帝后妃嫔,却不局限在这一范围,而是因时因地不同或多或少包括了皇族成员、朝廷重臣、外国使节等等。这些宫外人员成为清宫演戏的观众,是因为帝后"赏听戏"。翁同龢在清末长期身居枢要,经常获得"赏听戏"的殊荣。翁同龢在日记中对于亲历的宫廷演戏作了详细记载,历时三十余年。更为难得的是,翁同龢重在记述赏戏人员、礼仪方面,再现了清宫演戏的场景。以《翁同龢日记》为线索,探究清宫演戏的观众人员成分,对于清代戏曲史的研究有相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演戏 观众 礼仪 翁同龢日记
原文传递
从《翁同龢日记》看同治帝病情及死因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渭滨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有关同治帝载淳的病情与死因,《翁同騄日记》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可见同治帝确实因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死于“走马牙疳”,并非如野史、笔记所称死于“淫疮”。但其之所以未能正常发痘,则与其纵情淫乐,以及慈禧过分干涉其夫妻生活... 有关同治帝载淳的病情与死因,《翁同騄日记》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可见同治帝确实因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死于“走马牙疳”,并非如野史、笔记所称死于“淫疮”。但其之所以未能正常发痘,则与其纵情淫乐,以及慈禧过分干涉其夫妻生活亦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同治帝 天花 病情 死因 载淳
原文传递
论《翁同龢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凡安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
与晚清时期的其他史料相比,《翁同龢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资料不独在集中完整方面远超他人所记,而且有些内容足可弥补升平署档案之缺憾;二是其中的王公大臣演剧不仅点多面广,形式多样,而且从中... 与晚清时期的其他史料相比,《翁同龢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资料不独在集中完整方面远超他人所记,而且有些内容足可弥补升平署档案之缺憾;二是其中的王公大臣演剧不仅点多面广,形式多样,而且从中可见宫廷戏曲之影响,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其中的观剧感受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人学士与官方高层对戏曲的看法和态度,是考察清代戏曲文化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清代 戏曲 史料
原文传递
从翁同龢日记看晚清文物市场
11
作者 白谦慎 《书摘》 2019年第12期38-43,共6页
晚清文物市场上的早期书画名迹由于大量的古代书画名迹已经在清代初期和中期进入内府,晚清已经没有清初那样的大书画收藏家。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被抢掠焚毁,一些内府收藏流入市场。圆明园被焚毁抢掠后,清廷曾设法追缴,... 晚清文物市场上的早期书画名迹由于大量的古代书画名迹已经在清代初期和中期进入内府,晚清已经没有清初那样的大书画收藏家。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被抢掠焚毁,一些内府收藏流入市场。圆明园被焚毁抢掠后,清廷曾设法追缴,并追回一部分丢失的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法联军 翁同龢日记 清代初期 古代书画 圆明园 内府收藏 晚清 焚毁
原文传递
晚清宫外观众的宫内观剧生活——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12
作者 苗盼盼 杨康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3,共5页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方休息或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观剧之时,帝后处于观赏效果、音响效果最佳的戏台正对面的殿宇内,宫外观众则位于戏台两侧东西廊下。当有女性观众、皇帝等特殊群体观剧时,为隔绝宫外观众视线,会设置帷幔,来保护帝后及女性观众的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演剧 宫外观众 翁同龢日记 帷幔
下载PDF
丹青再写:论清国史馆与民初清史馆对翁同龢事功的记载
13
作者 戚学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4-169,共6页
对于戊戌变法中重要人物翁同龢的生平事功的官方记载,清国史馆的《翁同龢列传》和民初清史馆的《清史稿·翁同龢传》是两个重要版本,它们各有价值,值得研究。前者按照清国史馆的工作流程,纂修官依据吏部提供的事迹册,纂辑成篇。该... 对于戊戌变法中重要人物翁同龢的生平事功的官方记载,清国史馆的《翁同龢列传》和民初清史馆的《清史稿·翁同龢传》是两个重要版本,它们各有价值,值得研究。前者按照清国史馆的工作流程,纂修官依据吏部提供的事迹册,纂辑成篇。该传直接写出翁同龢在戊戌时期的罪名,颇有定罪之意。与清末民初对翁同龢的贬低情况不同,《清史稿·翁同龢传》依据1925年出版的《翁同龢日记》,对翁氏的事功进行了大幅改写,肯定了翁氏的作为,并弱化乃至否定了戊戌时期翁氏与举荐康有为的关系。正史对翁氏事迹记载的变化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商衍鎏 翁同龢列传 清史稿·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藏翁同龢致费念慈书札考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红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翁同龢历任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并授为军机大臣,兼任总理衙门大臣等重任要职,是晚清政坛的关键人物,是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历史人物。2005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文献丛刊"中谢俊美先生整理的《翁同龢集》,收录了翁同... 翁同龢历任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并授为军机大臣,兼任总理衙门大臣等重任要职,是晚清政坛的关键人物,是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历史人物。2005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文献丛刊"中谢俊美先生整理的《翁同龢集》,收录了翁同龢书札,所及内容颇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但其文字释读和系年错讹颇多。有鉴于此,对翁氏书札作进一步的修订和正误工作很有必要。本文选取国图藏翁同龢致其门生费念慈书札,重新释读、考证,纠正了《翁同龢集》释文的个别失误,对每通家书的系年及相关史事的考证,附于该通家书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书札 费念慈 翁同龢日记
下载PDF
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费杰 周杰 +1 位作者 张青瑶 陈惠中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翁同日记》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北京1860—1898年沙尘天气情况.通过整理《翁同日记》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资料,初步建立了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和春季(3~5月)沙尘日数序列.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平均值为11d左右,... 《翁同日记》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北京1860—1898年沙尘天气情况.通过整理《翁同日记》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资料,初步建立了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和春季(3~5月)沙尘日数序列.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平均值为11d左右,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值为7d左右.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以春季最频繁,最频繁的月份是4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北京 沙尘日数
下载PDF
翁同龢致阎敬铭手札系年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红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谢俊美所编《翁同龢集》,收录翁同龢书札一千余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但其系年错讹颇多,对其作进一步的修订和正误工作很有必要。本文选取《翁同龢集》中致阎敬铭手札系年有... 谢俊美所编《翁同龢集》,收录翁同龢书札一千余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但其系年错讹颇多,对其作进一步的修订和正误工作很有必要。本文选取《翁同龢集》中致阎敬铭手札系年有误者,重新考证,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阎敬铭 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
原文传递
《张荫桓日记》订正一则
17
作者 张松智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156,共2页
任青、马忠文整理的《张荫桓日记》为学界所称誉,然而其甲午年七月份的日记存在疑点,当是七、八两月日记的合成。由于判断失误,整理者将部分内容当成七月的内容并错误改动干支,这一点应当予以订正。
关键词 《张荫桓日记 翁同龢日记 文献整理
原文传递
國家圖書館藏翁同龢致翁斌孫家書(1898—1902)繫年考
18
作者 李紅英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354-366,共13页
謝俊美編《翁同龢集》,收録國家圖書館藏《常熟翁氏家書》中的翁同龢家書,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動和晚清社會的重要資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資料。但其家書繫年錯訛頗多,文字釋讀亦有誤處。本文選取國圖藏翁同龢歸隱之後致翁斌... 謝俊美編《翁同龢集》,收録國家圖書館藏《常熟翁氏家書》中的翁同龢家書,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動和晚清社會的重要資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資料。但其家書繫年錯訛頗多,文字釋讀亦有誤處。本文選取國圖藏翁同龢歸隱之後致翁斌孫家書繫年有誤者,重新釋讀、考證,請方家學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記 翁同龢 翁斌孫
原文传递
國家圖書館藏翁同龢致翁斌孫家書繫年考(1888)
19
作者 李紅英 《文津学志》 2013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謝俊美所編《翁同龢集》,收錄翁同龢致父母兄弟、亲友同僚等人書札一千餘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動和晚清社會的重要資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亦收入國家圖書館藏《常熟翁氏家書》中的翁同龢家書,但家書繫年錯訛頗多... 謝俊美所編《翁同龢集》,收錄翁同龢致父母兄弟、亲友同僚等人書札一千餘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動和晚清社會的重要資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亦收入國家圖書館藏《常熟翁氏家書》中的翁同龢家書,但家書繫年錯訛頗多,文字釋讀亦有誤處。本文選取國家圖書館藏光緒十四年翁同龢致翁斌孫家書繫年有誤者,重新釋讀、考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翁斌孫 翁同龢日記 翁同龢 家書
原文传递
人的正面与背面
20
作者 王俊良 《清风》 2019年第11期39-39,共1页
《老残游记》一书,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向以为民请命形象示人。然而,《翁同龢日记》却有刘鹗贿赂官员跑项目记载,"刘鹗者,镇江同乡,屡次在督办处递说帖,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竟敢... 《老残游记》一书,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向以为民请命形象示人。然而,《翁同龢日记》却有刘鹗贿赂官员跑项目记载,"刘鹗者,镇江同乡,屡次在督办处递说帖,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竟敢托人以字画数十件餂余。记之以为邪蒿之据"。刘鹗正面著文抨击官场腐败,背面用金钱开道寻租权力。看似矛盾的两面,实为一个人的正面与背面。看上去很是光鲜亮丽的一个人,何以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西哲有人"半是天使,半是魔鬼"之说,先贤存"性善"与"性恶"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 刘鹗 翁同龢日记 光鲜亮丽 为民请命 人话 官场腐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