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翅高递减波纹翅片管换热器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广剑 阴继翔 马建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2,共6页
为了获得能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流体流动阻力尽可能小的翅片管换热器型式,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等翅高和翅高均匀递减的波纹翅片管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2种不同翅高波纹翅片表面局部努塞尔数(Nu)和流动阻力损失... 为了获得能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流体流动阻力尽可能小的翅片管换热器型式,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等翅高和翅高均匀递减的波纹翅片管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2种不同翅高波纹翅片表面局部努塞尔数(Nu)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分布,并在不同雷诺数(Re)时与翅高均匀递减的波纹翅片的换热特性及通道内流体流动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压降和相同泵功条件下,翅高均匀递减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综合换热性能均优于翅高为2.0mm的波纹翅片;翅高递减波纹翅片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节能、减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管换热器 波纹 翅高 换热特性 阻力特性 数值模拟 节能
下载PDF
异型高温热管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对一结构特殊、长为 6cm的异型高温热管翅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蒸发段长度、绝热段长度、冷凝段长度、散热条件及其放置位置 ,观察其壁面温度分布情况 ,掌握其最佳工作状况。结果表明 ,当热管翅水平放置且在自然环境下... 对一结构特殊、长为 6cm的异型高温热管翅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蒸发段长度、绝热段长度、冷凝段长度、散热条件及其放置位置 ,观察其壁面温度分布情况 ,掌握其最佳工作状况。结果表明 ,当热管翅水平放置且在自然环境下散热时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使热管翅冷凝段末端温度偏低 ;当蒸发段长度太长时 ,热管翅蒸发段会出现过热点 ,而冷凝段出现温度回升现象 ;若使热管翅的冷凝段在有限空间散热 ,则温度回升现象消失 ;当热管翅倾斜放置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异型温热管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强化管内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蔚琳 李树人 +1 位作者 庄骏 张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5年第4期62-65,共4页
将高温热管翅作为翅片强化换热的设备,可以大大地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为预测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性能,推动高温热管翅的开发与应用,将12根高温热管翅的冷凝段排成2排置于管道内组成换热设备。运用FLUENT软件,选用TGrid网格技术方法、k... 将高温热管翅作为翅片强化换热的设备,可以大大地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为预测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性能,推动高温热管翅的开发与应用,将12根高温热管翅的冷凝段排成2排置于管道内组成换热设备。运用FLUENT软件,选用TGrid网格技术方法、k-ε湍流模型、SIMPLE压力-速度耦合方法对该换热设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结果直观地表征了高温热管翅强化管内换热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场;表明管道换热设备内因为有了高温热管翅,流动速度加大,表面换热能力加强。第1排热管翅的换热系数高于第2排热管翅的换热系数。随流量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基本趋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管 强化传热 FLUENT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倾斜角度变化对高温热管翅工作性能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为研究高温热管翅在应用过程中倾斜放置对换热设备的性能影响 ,对一高温热管翅在不同倾斜角度下进行实验 ,比较分析该高温热管翅在不同角度下起动、稳态运行的工作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在起动过程中 ,倾斜角度的变化对蒸发段温度影响不... 为研究高温热管翅在应用过程中倾斜放置对换热设备的性能影响 ,对一高温热管翅在不同倾斜角度下进行实验 ,比较分析该高温热管翅在不同角度下起动、稳态运行的工作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在起动过程中 ,倾斜角度的变化对蒸发段温度影响不大 ,但对冷凝段末端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低功率下工作时。在稳定状态运行时 ,传热系数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同一功率下热管翅倾斜放置在 4 5°的位置传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温热管 起动过程 稳态过程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强化管内对流换热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4期20-22,共3页
为研究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的性能 ,对带有热管翅片的单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给出了实验传热系数曲线及其准则关系式 ,并与光管换热关联式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用热管翅做翅片强化管内换热效果明显 。
关键词 热管 温热管 对流换热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传热极限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蔚琳 张照忠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对高温热管翅的传热极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热管翅主要受到冷冻起动极限、声速传热极限和携带传热极限的制约,不受连续流动极限、粘性传热极限、毛细传热极限、沸腾传热极限的限制。
关键词 动力工程 温热管 传热极限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与普通高温热管的工作性能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压力容器》 2003年第9期6-8,共3页
对两个直径是 2 5cm ,长度分别是 6cm和 10 0cm的两高温热管进行实验研究 (前者小热管被称为高温热管翅 ,后者大热管为普通高温热管 ) ,给出起动与运行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将实验现象分析比较 ,发现两热管有着相似的起动与运行过程 ,... 对两个直径是 2 5cm ,长度分别是 6cm和 10 0cm的两高温热管进行实验研究 (前者小热管被称为高温热管翅 ,后者大热管为普通高温热管 ) ,给出起动与运行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将实验现象分析比较 ,发现两热管有着相似的起动与运行过程 ,其起动温度均为 4 6 0℃左右 ,不同之处在于高温热管翅稳态工作时的温差大于普通高温热管的温差 ,普通高温热管的等温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管 普通温热管 起动过程 运行过程 工作性能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蔚琳 刘宗明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50-53,59,共5页
具有特殊结构特点的高温热管翅的出现推动了高温热管技术的发展。高温热管翅至今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对高温热管翅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概括高温热管翅的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说明高温热管翅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 温热管 温热管技术 结构设计 换热条件 传热性能 传热功率
下载PDF
垂直放置的高温热管翅起动与运行过程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5-617,共3页
对一垂直放置的高温热管翅起动与运行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给出起动与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当高温热管翅垂直放置时 ,蒸发段底部温度随时间上升很快 ,蒸发段上部与冷凝段的温度分布都滞后于蒸发段底部温度 ,蒸发段出口处... 对一垂直放置的高温热管翅起动与运行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给出起动与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当高温热管翅垂直放置时 ,蒸发段底部温度随时间上升很快 ,蒸发段上部与冷凝段的温度分布都滞后于蒸发段底部温度 ,蒸发段出口处与冷凝段中部的温度相一致 ,冷凝段末端温度在运行时出现温度脉动现象。若将高温热管翅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垂直测试 ,则发现热管翅冷凝段末端的温度脉动现象消失 ,冷凝段出现良好的等温性。进一步分析还表明 ,热管翅高功率下起动与运行时的温度分布高于低功率下的温度分布 ,稳态运行时冷凝段末端温度脉动现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管 起动过程 运行过程 温度脉动 垂直放置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高温热管翅的传热性能分析
10
作者 赵蔚琳 刘宗明 张照忠 《化工机械》 CAS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对目前国内长度最短的与最长的高温热管翅进行传热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根高温热管翅具有相似的起动温度曲线,起动温度均比理论值高出约30℃左右;理论分析发现,高温热管翅主要受到声速传热极限和携带传热极限的制约;进一步研究表明... 对目前国内长度最短的与最长的高温热管翅进行传热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根高温热管翅具有相似的起动温度曲线,起动温度均比理论值高出约30℃左右;理论分析发现,高温热管翅主要受到声速传热极限和携带传热极限的制约;进一步研究表明,最长高温热管翅的传热系数值约是最短高温热管翅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管 传热性能 传热极限
下载PDF
MPTL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栋 余陵 蔡文祥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79,共5页
研究机械泵驱动的两相冷却回路(MPTL)换热器传热效能优化问题,由于换热器的应用环境极为复杂,目前的实验数据极度匮乏,而且结构特殊,现有的标准叉流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并不适用。为了提出可行的设计优化方法,针对某典型MPTL板翅式换热... 研究机械泵驱动的两相冷却回路(MPTL)换热器传热效能优化问题,由于换热器的应用环境极为复杂,目前的实验数据极度匮乏,而且结构特殊,现有的标准叉流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并不适用。为了提出可行的设计优化方法,针对某典型MPTL板翅式换热器,建立一种简化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及流固耦合方法深入研究该换热器在典型结构及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特性,随后研究其在不同翅高及进口雷诺数时的换热性能变化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效率较高,压力损失较小,且随着翅高的降低、进口雷诺数的增加,换热性能逐渐提高。结果证明,可为换热器的进一步设计与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换热器 翅高 雷诺数 传热系数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外翅片管成形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辅乾 吴炳权 黄俊初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第4期66-69,共4页
采用无屑滚压—犁切复合成形工艺加工三维外翅片管。对翅片的成形过程和加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翅片尺寸的预测模型;通过切削实验,获得了进给量、主偏角、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对翅片高度和间距的影响规律。经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 采用无屑滚压—犁切复合成形工艺加工三维外翅片管。对翅片的成形过程和加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翅片尺寸的预测模型;通过切削实验,获得了进给量、主偏角、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对翅片高度和间距的影响规律。经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对切削用量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管 工艺参数 翅高 应用
下载PDF
V型毛细微沟槽犁切-挤压成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志斌 汤勇 池勇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采用犁切—挤压一次成形加工工艺,在0.5mm厚的铜带表面加工出V形毛细微沟槽结构。对所加工的V型微沟槽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其特征,并用显微镜测量其几何参数。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和刀具结构参数对沟槽翅高和槽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犁切—挤压一次成形加工工艺,在0.5mm厚的铜带表面加工出V形毛细微沟槽结构。对所加工的V型微沟槽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其特征,并用显微镜测量其几何参数。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和刀具结构参数对沟槽翅高和槽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V型微沟槽成形过程中,受到加工参数和刀具结构参数的联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微沟槽 犁切—挤压 翅高 槽深
下载PDF
Linearization method of nonlinear aeroelastic stability for complete aircraft with high-aspect-ratio wings 被引量:28
14
作者 XIE ChangChuan YANG Ch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03-411,共9页
A linearization method and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for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aer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very flexi- ble aircraft with high-aspect-ratio wing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ittle dynamic pe... A linearization method and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for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aer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very flexi- ble aircraft with high-aspect-ratio wing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ittle dynamic perturbation assumption.The engineering practic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alidated by a complex example.For a high-altitude long-endurance unmanned aircraft,the nonlinear static deformations under straight flight and the gust loads are calculated.At the corresponding nonlinear equilibrium state,the complete aircraft is linearized dynamically and the vibration modes are calculated considering the large deformation effects.Then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s are calculated by the double lattice method.Finally,the aeroelastic stability of the complete aircraft is analyzed.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alculation.The work shows that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induced by the larg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leads to the motion coupling of the wing chordwise bending and the torsion,which changes the mode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This factors change the aeroelastic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flexible modes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of the flutter speed.The traditional linear method would give not only an imprecise flutter speed but also a possible dramatic mistake on the stability.Hence,for a high-altitude long-endurance unmanned aircraft with high-aspect-ratio wings,or a similar very flexible aircraft,the geometric nonlinear aeroelastic analysis should be a necessary job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elasticity geometric nonlinearity FLUTTER large deformation solar energy
原文传递
Therm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on-uniform height rectangular fin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 and entransy theory 被引量:4
15
作者 YANG Ai Bo CHEN Lin Gen +2 位作者 XIE Zhi Hui FENG Hui Jun SUN Feng Ru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882-1891,共10页
A model of non-uniform height rectangular fin, in which the variation of base's thickness and width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dimensionless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DMTR) and the ... A model of non-uniform height rectangular fin, in which the variation of base's thickness and width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dimensionless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DMTR) and the dimensionless equivalent thermal resistance(DETR) defined based on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EDR) are taken a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According to constructal theory, the variations of the two indexes with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fin are analyzed by using a finite-volum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de, the effects of the fin-material fraction on the two indexes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indexes decrease monotonically as the ratio between the front height and the back height of the fin increases subjected to the non-uniform height rectangular fin. When the model is reduced to the uniform height fin, the two indexes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e in the ratio between the height of the fin and the fin space. The fin-material fraction has no effect on the change rule of the two indexes with the ratio between the height of the fin and the fin spac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R to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fi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MTR to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The results obtained herein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hermal design of rectangular 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al design entransy theory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equivalent thermal resistance rectangular fin generalized 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