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画像静态向动态转换途径研究——以翘袖折腰为例
1
作者 宋家菀 《当代音乐》 2024年第5期153-155,共3页
在有关汉画像石图像研究中,汉代舞蹈研究者及一部分学者比较热衷于从历史资料中寻找探究汉画像舞蹈中所存在的艺术价值;也有少部分学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继续进行复现创作达到传承目的,这也正是撰写本文目的所在。汉代的袖舞不仅在结构... 在有关汉画像石图像研究中,汉代舞蹈研究者及一部分学者比较热衷于从历史资料中寻找探究汉画像舞蹈中所存在的艺术价值;也有少部分学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继续进行复现创作达到传承目的,这也正是撰写本文目的所在。汉代的袖舞不仅在结构上比较完善,而且在舞蹈姿态上也较为出彩,袖技“翘袖折腰”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翘袖折腰”这一小点进行汉画像石图像舞蹈复活途径的研究,主要从静态汉画像图像的舞姿提炼与模仿、形象呈现与复活再到对复现的设想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在实践中进行动作初探尝试,以汉画实验组合作为文章研究结果,总结经验结论,为今后的汉画舞蹈实践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袖折腰 汉画像石图像 复活 途径
下载PDF
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价值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影 姚岚 《北方音乐》 2017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翘袖折腰”作为汉代舞蹈中的典型舞姿,贯穿了整个汉代舞蹈的发展,在汉代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翘袖折腰”舞姿不但反映出汉时人们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且对后世舞蹈风格、审美意蕴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翘袖... “翘袖折腰”作为汉代舞蹈中的典型舞姿,贯穿了整个汉代舞蹈的发展,在汉代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翘袖折腰”舞姿不但反映出汉时人们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且对后世舞蹈风格、审美意蕴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翘袖折腰”舞姿进行概述,对徐州乐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翘袖折腰”舞姿所体现美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探究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汉画像石 翘袖折腰”舞姿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谈汉代长袖舞对楚舞的继承与发展——以“翘袖折腰”之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席阳 《黄河之声》 2016年第14期128-128,共1页
"翘袖折腰"之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和汉代都是主流的舞蹈形态。本文主要从"翘袖折腰"之舞在两个时代发展的共通点着手,多方面论述了汉代长袖舞与楚舞既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翘袖折腰”之舞 楚舞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中的“翘袖折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艺宁 《北方音乐》 2018年第5期233-233,共1页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此发掘的汉画像石为我们展现了徐州地区的汉代舞蹈图像,其中,“翘袖折腰”是汉代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在汉代舞蹈中几乎是“无舞不舞袖”。我们从“翘袖”和“折腰”两个方面对汉代袖舞做简要概述,汉代舞蹈体现...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此发掘的汉画像石为我们展现了徐州地区的汉代舞蹈图像,其中,“翘袖折腰”是汉代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在汉代舞蹈中几乎是“无舞不舞袖”。我们从“翘袖”和“折腰”两个方面对汉代袖舞做简要概述,汉代舞蹈体现了汉代国力的强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为后世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翘袖折腰
下载PDF
浅析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明月 《艺术评鉴》 2019年第6期65-67,共3页
两汉之际国力超强、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达,舞蹈艺术发展寖昌寖炽、繁复纷呈。"翘袖折腰"作为汉代典型的且具代表性的舞姿,对汉代舞蹈的创作特色和审美风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梳理"翘袖折腰"舞姿形态的历... 两汉之际国力超强、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达,舞蹈艺术发展寖昌寖炽、繁复纷呈。"翘袖折腰"作为汉代典型的且具代表性的舞姿,对汉代舞蹈的创作特色和审美风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梳理"翘袖折腰"舞姿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舞姿的文化形态及艺术形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袖折腰" 汉代舞蹈 文化形态 艺术形态
下载PDF
从汉代舞蹈文物中看“袖舞”的表演形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岩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4-90,共7页
汉代《袖舞》是继承了战国楚舞袅袅长袖、细腰欲折的传统,成为汉代最流行的一种舞蹈,也是汉代舞蹈文物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几乎是无舞不舞袖。虽然古籍中没有"袖舞"一词作为舞蹈的专名,但描写舞袖舞态的文字和文物图像却十... 汉代《袖舞》是继承了战国楚舞袅袅长袖、细腰欲折的传统,成为汉代最流行的一种舞蹈,也是汉代舞蹈文物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几乎是无舞不舞袖。虽然古籍中没有"袖舞"一词作为舞蹈的专名,但描写舞袖舞态的文字和文物图像却十分丰富,因此,汉代《袖舞》是一个值得着重研究的舞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文物 舞》 翘袖折腰
下载PDF
汉代袖舞研究
7
作者 熊曦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4期272-272,共1页
袖舞通过舞者的腰腹、手臂、手腕等肢体部位,使用不同力量、幅度的运动,使由手臂延伸出的长袖缭绕空际,形成千姿百态的舞姿。伴随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其独有的“翘袖折腰”,汉代袖舞千变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情趣... 袖舞通过舞者的腰腹、手臂、手腕等肢体部位,使用不同力量、幅度的运动,使由手臂延伸出的长袖缭绕空际,形成千姿百态的舞姿。伴随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其独有的“翘袖折腰”,汉代袖舞千变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展示出刚柔相济、曲折迂回、行云流水的特殊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表演形式 翘袖折腰
下载PDF
汉代玉舞人造型小考 被引量:5
8
作者 鲍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80-186,共7页
玉舞人题材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出现,数量极少,而到了汉代,玉舞人在贵族妇女的佩饰中特别盛行,并且成为汉代最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玉佩饰,汉代之后此类题材不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出土的玉舞人的形制实乃惊人地相似,本文旨在对汉... 玉舞人题材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出现,数量极少,而到了汉代,玉舞人在贵族妇女的佩饰中特别盛行,并且成为汉代最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玉佩饰,汉代之后此类题材不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出土的玉舞人的形制实乃惊人地相似,本文旨在对汉代玉舞人出土情况及造型特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并针对玉舞人造型趋同这一特殊现象进行论证,考察其成因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舞人 汉代 翘袖折腰
下载PDF
汉代“盘鼓舞”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杜乐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9-94,共6页
通过对“盘鼓舞”及其所生成的时代背景的考察和研究,一方面寻找“盘鼓舞”的语言和审美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探索“盘鼓舞”生成的人文环境和演变基础,从而为古代舞蹈艺术的当代复现奠定可兹借鉴的动作语言... 通过对“盘鼓舞”及其所生成的时代背景的考察和研究,一方面寻找“盘鼓舞”的语言和审美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探索“盘鼓舞”生成的人文环境和演变基础,从而为古代舞蹈艺术的当代复现奠定可兹借鉴的动作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盘鼓舞 百戏 楚舞 翘袖折腰
下载PDF
楚舞 长袖与细腰的终极审美
10
作者 周舒 《中华遗产》 2022年第12期74-83,共10页
“翘袖折腰”为楚舞公元前195年的春天,高祖刘邦刚刚平定英布之乱,因为受了箭伤病势沉重,不得不开始考虑帝位承继之事。一日,刘邦在长乐宫中摆下酒宴,命太子刘盈侍从。也许,他的本意是想趁着酒酷耳热之际挑明易储之事。
关键词 长乐宫 刘邦 易储 楚舞 侍从 翘袖折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