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国彬《浪鬣的声音》结构分析
- 1
-
-
作者
郑祯玉
-
机构
佛光大学文学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8年第3期93-99,共7页
-
文摘
黄国彬《浪鬣的声音》写在夏威夷檀香山威基基(Waikiki)海滩,所亲闻目见的洪涛巨浪。为铺垫大洋巨浪的声势,全文五节,前四节分数层翻腾作势,如将军盘马弯弓,故意不发。待到第五节已气盛神足,即拍入正题——太平洋如神驹巨鬣般的伟力、洪音。文势到此,亟力澜翻至最高点,然后戛然而止。古人称此为"题前蓄势":"谋篇之法能以神行者上也。初学未易语此,则当知蓄势之法。行文能蓄势,则神气自足。蓄势在多作翻腾之笔,而翻腾必在题目之前。"②这样的篇法,重在主题出现前的蓄势,以制造一拍入题的"机会"与"气势"。内容绝不能平实,文气更不可局促。因此作者刻意地铺张扬厉,使文势恢宏宽博,文气磅礡澎湃,与太平洋的至尊之势等同。这就是"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③的道理。
-
关键词
黄国彬
结构
翻腾蓄势
-
Keywords
Huang Guobin
structure
to billow and to reservoir strength
-
分类号
I043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