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批评研究的新篇章——评廖七一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1
作者 王祖华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廖七一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是国内首部翻译批评话语研究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专题史。该书在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翻译观念等方面,突破了翻译批评研究的传统思路,向翻译批评研究的历时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廖七一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是国内首部翻译批评话语研究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专题史。该书在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翻译观念等方面,突破了翻译批评研究的传统思路,向翻译批评研究的历时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掀开了翻译批评研究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研究 翻译批评话语 《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医典籍翻译批评多维度研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例
2
作者 张媛媛 管兴忠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典籍外译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翻译批评关注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质量得不到改善。《黄帝内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翻译批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哲学诠释学视角出发,以威斯译本和李照国译本为例,从... 典籍外译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翻译批评关注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质量得不到改善。《黄帝内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翻译批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哲学诠释学视角出发,以威斯译本和李照国译本为例,从文本、译者、接受三个维度探讨《黄帝内经·素问》的翻译批评研究,从而推动中医典籍翻译批评形成一个深层、多元、动态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中医典籍 翻译批评 《黄帝内经·素问》 多维度
下载PDF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背影》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3
作者 刁丽昱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317-323,共7页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散文,已由多位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进行译文的对比分析对于翻译策略的探索以及文化的交流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在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下,以文本类型为导向,从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两个...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散文,已由多位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进行译文的对比分析对于翻译策略的探索以及文化的交流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在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下,以文本类型为导向,从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两个层面对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的两个《背影》英译本进行了翻译对比研究。本文分析发现,两篇译文各有特色,张培基先生的译文细致准确、生动形象,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文形式一致、自由洒脱,这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文本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英译本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 翻译赏析
下载PDF
《棋鬼》英译本的文化途径翻译批评研究
4
作者 覃昕怡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依据邢福义提出的文化三层次,本文旨在分析《聊斋志异》中《棋鬼》的英译本传达原文中文化内涵的效果。通过研究原文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所对应的译文,可知译者选取了恰当的英文词汇,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文化的内涵,表... 依据邢福义提出的文化三层次,本文旨在分析《聊斋志异》中《棋鬼》的英译本传达原文中文化内涵的效果。通过研究原文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所对应的译文,可知译者选取了恰当的英文词汇,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文化的内涵,表达了原作的情感。对于体现在中层文化与里层文化中的部分翻译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以达到翻译批评与鉴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聊斋志异》 文化 蒲松龄 宋贤德
下载PDF
基于莱斯的翻译批评模式谈外宣视频字幕翻译——以贵州绿茶双语宣传片《一杯好茶,何为贵?》为例
5
作者 张小雨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莱斯提出了一种以文本类型为导向,同时又兼顾语内因素,语外因素和功能因素的翻译批评模式。该翻译批评模式对指引译者判断文本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对批评家们评介译本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国家地理&... 莱斯提出了一种以文本类型为导向,同时又兼顾语内因素,语外因素和功能因素的翻译批评模式。该翻译批评模式对指引译者判断文本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对批评家们评介译本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联合出品的中英双语版贵州绿茶宣传片《一杯好茶,何为贵?》为例,分析其字幕翻译中体现的翻译批评模式。通过莱斯的翻译批评模式探析外宣视频中影响字幕翻译的文本类型、语内因素以及功能因素,不仅有利于向世界展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别样风采,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对我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实现文化交流与交往等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斯 翻译批评模式 外宣视频 字幕翻译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黄帝内经》翻译批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继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78,共4页
哲学诠释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开展翻译批评提供了学理基础。在哲学诠释学视域下,围绕文本的开放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译者主体性与翻译多样性、译者视域差与翻译诠释度三个方面对《黄帝内经》威斯英译本和文树德英译本进行翻译批评... 哲学诠释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开展翻译批评提供了学理基础。在哲学诠释学视域下,围绕文本的开放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译者主体性与翻译多样性、译者视域差与翻译诠释度三个方面对《黄帝内经》威斯英译本和文树德英译本进行翻译批评。通过分析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还原译者的翻译观和操作方法,探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主体性特征和视域融合特点。研究发现,哲学诠释学能够为《黄帝内经》翻译批评提供理论依据,使其翻译批评更具客观性和学理性,有利于拓展并深化中医典籍翻译批评实践与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黄帝内经 翻译批评
下载PDF
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再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袁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106,共12页
当前,应用翻译在国际交往与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翻译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探讨,以推动应用翻译批评话语构建。文章立足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和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对应... 当前,应用翻译在国际交往与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翻译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探讨,以推动应用翻译批评话语构建。文章立足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和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对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展开相关讨论,认为应用翻译具有追求信息传递效果的目的指向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维度;因此,应用翻译批评应遵循现实目的性标准,关注翻译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翻译目的之非个体性与非主观性两大特征对应用翻译行为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批评 标准 现实目的性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路径的翻译批评探索——鲁迅《孤独者》三个译本译者的意识形态比较
8
作者 王树槐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共9页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探索翻译批评。在爬梳Fairclough,van Dijk,Wodak的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莱尔译文、蓝诗玲译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语篇实践分析法、社会-认知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法,...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探索翻译批评。在爬梳Fairclough,van Dijk,Wodak的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莱尔译文、蓝诗玲译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语篇实践分析法、社会-认知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法,通过分析三个译文不同的人物身份和社会批判,描写译文主题的意识形态。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中的语境分析法,揭示译者在社会实践中的意识形态,进而阐释译文主题意识形态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翻译批评 《孤独者》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翻译批评学的名与实从“××批评学”到“翻译批评学”
9
作者 彭奉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翻译批评学”在译学界是一个较晚被提起却又似被搁置的话题。尽管吕俊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但人们实际对何为“翻译批评学”还缺乏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本文拟以“批评学”为基点,从其他学科的“批评学”专... “翻译批评学”在译学界是一个较晚被提起却又似被搁置的话题。尽管吕俊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但人们实际对何为“翻译批评学”还缺乏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本文拟以“批评学”为基点,从其他学科的“批评学”专著及相关研究论文中借力,通过对现有“××批评学”专著及相关研究中与批评学之“名”与“实”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翻译业内外的对比考察,探求翻译批评学的名与实,以助力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批评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嫦 《天府新论》 CSSCI 201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文学翻译批评学科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复合式批评
下载PDF
翻译批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71-72,共2页
本文从文本类型的多样性、翻译批评活动客体的宽泛性和翻译批评活动主体身份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翻译批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和多层次。文章指出,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不是为了应对目前无法建立统一标准这一格局而做出的无奈之... 本文从文本类型的多样性、翻译批评活动客体的宽泛性和翻译批评活动主体身份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翻译批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和多层次。文章指出,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不是为了应对目前无法建立统一标准这一格局而做出的无奈之举,而是由翻译批评活动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标准 文本类型 翻译批评客体 翻译批评主体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理性目光与建构力量——刘云虹教授访谈
12
作者 胡陈尧 刘云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随着翻译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作为一种理性目光和建构力量的翻译批评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在本次访谈中,刘云虹教授首先探讨了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翻译批评的实践导向功能和理论建构功能,主张批评界从中国文学外译的基本特征... 随着翻译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作为一种理性目光和建构力量的翻译批评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在本次访谈中,刘云虹教授首先探讨了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翻译批评的实践导向功能和理论建构功能,主张批评界从中国文学外译的基本特征、影响要素与根本诉求出发展开理性思考和评价,积极担负应尽的责任。随后,刘教授对文学翻译的生成性本质进行了阐释,指出翻译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介入需立足于对翻译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把握,批评主体应以历史和理性的目光看待文学翻译的“生”与“成”。最后,刘教授着眼翻译的审美和主体两个核心维度,倡导学界积极开展文学翻译的审美批评,同时重点关注译者的主体性及其于翻译生成过程中的主体化,并就相关批评实践的开展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文学外译 生成性 审美 主体
下载PDF
翻译批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澄怡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7-79,84,共4页
从广义上说 ,翻译批评的主体是从事翻译批评活动的人 ,客体可以是译文、译者、译事 ,甚至是他人所写的翻译批评。翻译活动客体的宽泛性、译文文本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翻译批评主体身份的多样性要求翻译批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和多层... 从广义上说 ,翻译批评的主体是从事翻译批评活动的人 ,客体可以是译文、译者、译事 ,甚至是他人所写的翻译批评。翻译活动客体的宽泛性、译文文本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翻译批评主体身份的多样性要求翻译批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和多层次。因此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不是为了应对目前无法建立统一标准这一格局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而是由翻译批评活动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标准 文本类型 翻译批评客体 翻译批评主体
下载PDF
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微视频字幕的翻译批评——以《中国范儿》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为例
14
作者 吕琛元 于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7-30,49,共5页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更涉及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对翻译中文化等值的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目的达成的分析与评价,应成为翻译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译者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需考虑的观众对象三个方...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更涉及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对翻译中文化等值的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目的达成的分析与评价,应成为翻译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译者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需考虑的观众对象三个方面,对文化传播新渠道之一的文化传播类微视频字幕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综合评价。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及对译语观众的考虑决定了译者应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方法,以更好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理论 微视频字幕 翻译批评 生态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贝尔曼文学翻译批评思想探释
15
作者 鄢俊杰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6-137,145,共3页
安托瓦纳·贝尔曼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突出、颇有建树,其将现代阐释学作为理论研究参考工具,针对翻译批评的含义、功能、定位、目标、对象、入手、标准、步骤、文本特征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研究在阐释贝尔曼翻译批评内涵的... 安托瓦纳·贝尔曼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突出、颇有建树,其将现代阐释学作为理论研究参考工具,针对翻译批评的含义、功能、定位、目标、对象、入手、标准、步骤、文本特征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研究在阐释贝尔曼翻译批评内涵的基础上,从目的、主客体、策略、价值四个方面分析贝尔曼的文学翻译批评思想理论体系,并指出该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旨在为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托瓦纳·贝尔曼 翻译批评 理论体系
下载PDF
一个操作性强的翻译批评方法——安托瓦纳·贝尔曼的翻译批评路径评述
16
作者 洪溪珧 《民族翻译》 2013年第2期23-30,共8页
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1942—1991)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翻译学者。他的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是翻译批评领域中的一部力作。在该书中,贝尔曼构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翻译批评体系,其核心便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翻... 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1942—1991)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翻译学者。他的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是翻译批评领域中的一部力作。在该书中,贝尔曼构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翻译批评体系,其核心便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翻译批评路径。本文拟对该批评路径进行述评,一来可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翻译批评实践,二来为我国学者建构翻译批评的方法论提供借鉴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路径 翻译批评操作程序
下载PDF
中国语文学翻译批评现状分析(1981~2020)——基于知网与超星系统文献的考察
17
作者 陈锐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5030-5038,共9页
人文学界正兴起复兴语文学之风,而语文学翻译批评作为传统翻译批评模式亦亟待复兴。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发表地、发表时间、研究者、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等方面考察国内知网与超星系统所收录1981至2020年间共150篇传统语文学... 人文学界正兴起复兴语文学之风,而语文学翻译批评作为传统翻译批评模式亦亟待复兴。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发表地、发表时间、研究者、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等方面考察国内知网与超星系统所收录1981至2020年间共150篇传统语文学翻译批评文献,分析了中国语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四十年来,传统的语文学翻译批评尽管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呈现研究对象多样化的特点,然而语文学翻译批评研究日益趋冷,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选题局限、方法落后。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阐述传统语文学翻译批评的重要性,并对翻译批评回归语文学提出设想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语文学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弹幕翻译批评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以BBC纪录片为例
18
作者 张雅婷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0期4245-4249,共5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观众在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中的参与和互动机会日益增多。弹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方式,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弹幕翻译是一种新型的字幕翻译方式,积极的业余译者将视频资源的字幕翻译以弹幕的形式发送出...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观众在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中的参与和互动机会日益增多。弹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方式,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弹幕翻译是一种新型的字幕翻译方式,积极的业余译者将视频资源的字幕翻译以弹幕的形式发送出来。目前,国内关于弹幕的研究大多都是围绕弹幕文化或评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很少有学者会单独研究弹幕翻译。本文拟从翻译批评的角度把弹幕翻译单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收集并分析BBC英文纪录片中与翻译批评有关的一些弹幕,进而探讨弹幕中翻译批评现象对翻译教学产生的启示以改进翻译策略,提高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翻译 翻译批评 BBC纪录片
下载PDF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模式观照下My Watch的英汉翻译评析——汉译讽刺小说隐性副词明晰化
19
作者 邱少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9期47-50,共4页
本文基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模式,以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My Watch及其汉译本为语料,分别从原文、译文、原文和译文对比分析、译文质量评价、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评析,着重探究讽刺小说汉译实践中隐性副... 本文基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模式,以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My Watch及其汉译本为语料,分别从原文、译文、原文和译文对比分析、译文质量评价、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评析,着重探究讽刺小说汉译实践中隐性副词的明晰化现象。研究显示,译者在翻译外文讽刺小说的过程中,基于对外文讽刺小说诙谐色彩的感知而进行隐性副词显化处理,这对传递讽刺小说的精髓、提高讽刺小说汉译本接受度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隐性副词 明晰化 汉译讽刺小说
下载PDF
翻译批评视角下的《濒湖脉学》英译本对比研究
20
作者 洪世致 黄艳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714-720,共7页
本研究在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框架下,结合科学翻译学的“一元二层三维度”评价标准,对《濒湖脉学》两个译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译者身份和专业背景、底本选择、篇章布局、脉象术语、病证术语、条文翻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底本选择... 本研究在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框架下,结合科学翻译学的“一元二层三维度”评价标准,对《濒湖脉学》两个译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译者身份和专业背景、底本选择、篇章布局、脉象术语、病证术语、条文翻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底本选择和篇章布局中,鲍勃版偏向于学术交流的全译本,黄焕松版偏向于教材形式的变译本;鲍勃版脉象术语翻译可读性更高,黄焕松版病名术语翻译效果更好;条文翻译中黄焕松版“三维度”评价标准整合度更佳。该研究为中医典籍英译的翻译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深化了科学翻译学评价标准在中医翻译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湖脉学 纽马克翻译批评 科学翻译 中医典籍英译 译本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