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辞研究新视角——解读日本学者黑须重彦的“翻译文学论”
1
作者 郭素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在《楚辞与日本书纪——从声音到文字》这部著作中,黑须重彦把楚辞作品成立的条件放置于宏观汉字文化圈背景中进行讨论,提出楚辞"楚语汉译"的观点,论证了楚辞文学作为翻译文学的可能性、并推论了楚辞作品群形成和古典化的过... 在《楚辞与日本书纪——从声音到文字》这部著作中,黑须重彦把楚辞作品成立的条件放置于宏观汉字文化圈背景中进行讨论,提出楚辞"楚语汉译"的观点,论证了楚辞文学作为翻译文学的可能性、并推论了楚辞作品群形成和古典化的过程。黑须先生这一结论虽略显轻率,但他从楚辞成立、发展、演变这一变化视角分析楚辞文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黑须重彦 翻译文学论
下载PDF
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启幕 中英翻译文学论坛在宋庆龄故居举行
2
作者 朱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79,共1页
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英翻译文学论坛2月22日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这标志着2012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幕。由此开始至2012年4月,主宾国活动组委会将举办数百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 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英翻译文学论坛2月22日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这标志着2012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幕。由此开始至2012年4月,主宾国活动组委会将举办数百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从文学、电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角度介绍中国文化。在此次论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 中国文化 宋庆龄 论坛 故居 书展 伦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中英翻译文学论坛在京举行
3
《今传媒》 2011年第3期111-111,共1页
2011年2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英翻译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2012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幕。由此开始至2012年4月,主宾国活动组委会将举办数百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从... 2011年2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英翻译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2012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幕。由此开始至2012年4月,主宾国活动组委会将举办数百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从文学、电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角度介绍中国文化,文学与出版将贯穿始终。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纪文景公司,兰登出版公司、大西洋书局等机构的中英书业代表,围绕引进外国文学的经验与困难、如何对引进版文学出版物进行市场营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 论坛 新闻出版总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文化 出版公司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和前景——对2011中英翻译文学论坛的思考
4
作者 甄云霞 《出版参考》 2011年第5期17-17,16,共2页
2月22日,在宋庆龄故居,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协同新闻出版总署举办中英翻译文学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中英两国翻译文学界领军人物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英翻译文学的合作现状和前景。中英翻译文学论坛是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 2月22日,在宋庆龄故居,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协同新闻出版总署举办中英翻译文学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中英两国翻译文学界领军人物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英翻译文学的合作现状和前景。中英翻译文学论坛是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开幕活动。在中英建交40周年到来之际,该论坛的举办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合作现状 “走出去” 论坛 新闻出版总署 领军人物 宋庆龄
下载PDF
藏族文学翻译:策略选择、影响因素与译者网络——以葛译《格萨尔王》英译本为例
5
作者 刘怡春 杨林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格萨尔》英雄史诗是中国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凝结了藏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葛浩文英译阿来“重述神话”小说《格萨尔王》为例,结合... 藏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格萨尔》英雄史诗是中国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凝结了藏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葛浩文英译阿来“重述神话”小说《格萨尔王》为例,结合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探讨了译者在译介藏族文学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显形、隐身与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文学翻译 译者的角色 葛浩文 《格萨尔王》
下载PDF
文学翻译修辞意识断与续及其阐释
6
作者 陈卫斌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作为人类意识的活跃成分,修辞意识被认为是对修辞现象和本质存在及修辞形势的认识和觉知。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导致译者对原文内容和文体,包括对修辞现象和本质存在理解和觉知不到位,引发翻译中修辞意识中断进而导致阐释问题。译者、原... 作为人类意识的活跃成分,修辞意识被认为是对修辞现象和本质存在及修辞形势的认识和觉知。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导致译者对原文内容和文体,包括对修辞现象和本质存在理解和觉知不到位,引发翻译中修辞意识中断进而导致阐释问题。译者、原作者、读者作为不同主体的认知差异是导致文学翻译修辞意识中断及阐释失效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是以继时态发挥即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真正有效的修辞话语并不会因为历时变迁而不再有接受者,而是可以被有效阐释。文学翻译实践表明,译者通过努力让修辞意识在译文中得以接续不失为关注作品文学性的有效之举,其旨在引发读者共鸣,促进翻译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修辞意识 意识中断 阐释失效 意识接续 有效阐释
下载PDF
从晚清到五四:外国文学翻译走向现代之路
7
作者 张智中 赵曼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从隐身走向现形。一则见解高卓,从宏观视角对五四时期的译本作系统和整体考察;再则其探骊得珠,以《新青年》为典例,从微观角度探究五四时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传入盛况。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其研究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外国文学翻译 言说与实践 多维关系 《新青年》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整体性原则与创造性的语言转换——以戈宝权译《海燕之歌》为例
8
作者 潘月琴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31-38,90,共9页
文学翻译具有整体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只有理解和把握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整体面貌,才能合理有效地指导译者的每一个具体的、局部的语言转换行为;只有充分发挥译者的艺术创造性,才能使一部文学作品跨越语言的差异和障碍,在另一种语... 文学翻译具有整体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只有理解和把握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整体面貌,才能合理有效地指导译者的每一个具体的、局部的语言转换行为;只有充分发挥译者的艺术创造性,才能使一部文学作品跨越语言的差异和障碍,在另一种语言中重新获得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而整体性的原则既为译者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也为其规定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整体性原则 创造性的语言转换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影响
9
作者 杨帆 柏茜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3期165-169,共5页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传达作者原意的过程,导致译者个人的主体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话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众多翻译...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传达作者原意的过程,导致译者个人的主体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话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众多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表达,都能明显感受到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主要支持。该文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随着主体性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译者作为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译者的主体性给文学作品翻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使得翻译作品更具活力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翻译 文学翻译 主动性 被动性
下载PDF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与研究的理论反思
10
作者 季进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从“不可翻译”的“世界文学”全球史视野下的“欧洲地方化”和巴尔干与克里奥尔三个方面,对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展开理论反思。当代文学七十年的翻译经验是世界文学流动的某种面向,既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传播切实的翻译历... 本文从“不可翻译”的“世界文学”全球史视野下的“欧洲地方化”和巴尔干与克里奥尔三个方面,对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展开理论反思。当代文学七十年的翻译经验是世界文学流动的某种面向,既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传播切实的翻译历史,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翻译史”。而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则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理念,其中包含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的关系等分歧性的话语。我们应该将中国文学或欧洲话语都视为相互关联的、既是地方化也是全球化的知识。海外与本土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形成全球视野中并发与互文的研究形态。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复杂性,还可以借助于巴尔干化和克里奥尔化两种不同的权力构型加以阐释,从而努力发展出一种混杂化的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论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海外传播 全球史视野 欧洲地方化 巴尔干化 克里奥尔化
下载PDF
延安《解放日报》翻译文学副文本功能研究
11
作者 张洪磊 韩晓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延安《解放日报》翻译文学副文本包括编译者按语、译者注释、图像、版面布局等多种形式,它与正文本共同构成了文本的有机整体。副文本揭示了编译群体介入并引导读者阅读的具体策略,呈现了从译文选择到报纸出版阶段出版者、编者、译者、... 延安《解放日报》翻译文学副文本包括编译者按语、译者注释、图像、版面布局等多种形式,它与正文本共同构成了文本的有机整体。副文本揭示了编译群体介入并引导读者阅读的具体策略,呈现了从译文选择到报纸出版阶段出版者、编者、译者、读者等各方对话与协商的过程。通常而言,副文本总是与正文保持一致,二者共同在党报上宣传并强化党的政治理念和文艺观念,发挥着引导、教育的功能,为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了力量;二者之间不一致时,更为具体地展现了延安时期的文学观念、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记录着文学翻译规范的变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解放日报》 翻译文学 副文本 形式 媒介功能
下载PDF
基于变译理论维度浅析俄汉文学翻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文学翻译非常注重译文与原文之间在表达方式、词语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契合性,因此也更加讲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翻译理论影响下文学翻译标准发展变化的梳理研究,以变译理论为基础,俄汉...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文学翻译非常注重译文与原文之间在表达方式、词语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契合性,因此也更加讲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翻译理论影响下文学翻译标准发展变化的梳理研究,以变译理论为基础,俄汉文学翻译为对象,提出开展文学翻译需充分考虑受众需求、认知差别、语言表达差异,同时结合灵活丰富的翻译策略以“变”求“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活动 变译理论 文学翻译 受众
下载PDF
英语文学翻译中语言处理原则及其价值
13
作者 盛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等内容,对我国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基本情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基于此,相关翻译人员加强英语文学翻译水平对于发挥英语文学的价值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英语文...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等内容,对我国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基本情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基于此,相关翻译人员加强英语文学翻译水平对于发挥英语文学的价值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英语文学翻译内涵的基础上,对英语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文学翻译 语言处理 原则 价值
下载PDF
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与翻译方法分析
14
作者 杨帆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是一个跨文化的沟通过程。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表现为语言表达、情感传达、社会习俗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这些差异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深度至关重要。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并提...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是一个跨文化的沟通过程。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表现为语言表达、情感传达、社会习俗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这些差异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深度至关重要。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即文化适应、动态对等、创造性转换和注释添加等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能够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翻译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文学翻译的主体性及其跨域三维
15
作者 陈亚洁 王卓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翻译目的、语境因素和译者个体作为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三维,关乎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和译文的质量,也直接影响译文的呈现方式和美学效果。本文基于许渊冲、理雅各译《诗经》,赵彦春、翟理斯译《三字经》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豪杰译”等... 翻译目的、语境因素和译者个体作为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三维,关乎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和译文的质量,也直接影响译文的呈现方式和美学效果。本文基于许渊冲、理雅各译《诗经》,赵彦春、翟理斯译《三字经》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豪杰译”等典型的翻译实践对跨域三维进行立体考察,探讨译者目的、所处时代语境、文学素养和翻译自觉程度对于实现文本目的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译者的翻译选择和译文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 语境因素 译者个体
下载PDF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ChatGPT时代的文学翻译——以《诗经·关雎》为例
16
作者 侯捷 宋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16-19,共4页
文学作品承载古今思想演变,文学翻译是中外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ChatGPT技术的问世和流行为人们进行高效翻译提供了新型的翻译工具和翻译方式。然而,ChatGPT在翻译领域的运用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文学翻译领域尤其突出。本文... 文学作品承载古今思想演变,文学翻译是中外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ChatGPT技术的问世和流行为人们进行高效翻译提供了新型的翻译工具和翻译方式。然而,ChatGPT在翻译领域的运用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文学翻译领域尤其突出。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以《诗经·关雎》为例,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从ChatGPT翻译的优势、局限性和翻译策略等维度探讨该技术对当代文学翻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 ChatGPT
下载PDF
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下汪国真诗歌《热爱生命》英译对比研究--以蒋隆国译本和佚名译本为例
17
作者 岳蔡贝 姚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热爱生命》是中国现代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应用对比研究法,在王宏印提出的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的指导下,对蒋隆国译本和佚名... 《热爱生命》是中国现代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应用对比研究法,在王宏印提出的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的指导下,对蒋隆国译本和佚名译本在语言要素、思想倾向、文化张力、文体对应、风格类型和审美趣味等六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个译本所运用的翻译方法,挖掘其亮点以及有待润色的部分。蒋隆国主要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佚名主要采用了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两个译本各有千秋,但都忠实再现原文,传递诗人思想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对比研究 《热爱生命》 诗歌英译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红楼梦》英译研究
18
作者 罗静娜 缪羽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叛逆,揭示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红楼梦》 文学翻译
下载PDF
“文学翻译”定义探讨及其翻译过程探究
19
作者 宋晓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31-33,52,共4页
文学翻译是翻译学习和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发展愈发繁荣与热闹。学界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对文学翻译这一话题的阐释,不曾中断。基于文学自身的特点,其注重译本的艺术性、准确性、可读性及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 文学翻译是翻译学习和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发展愈发繁荣与热闹。学界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对文学翻译这一话题的阐释,不曾中断。基于文学自身的特点,其注重译本的艺术性、准确性、可读性及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文学翻译难度极大。文章浅析文学翻译的相关概念及要求,并尝试简要归纳和总结文学翻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学翻译 翻译过程
下载PDF
基于翻译实践的外国文学研究——吴笛教授访谈录
20
作者 王娅婷 吴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吴笛现为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副主编。他在英语诗歌、俄语... 吴笛现为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副主编。他在英语诗歌、俄语诗歌、文学翻译等研究领域著述甚丰。本次访谈围绕吴笛教授的治学之路、翻译之旅以及学者之途展开。吴笛教授从译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强调文学研究的世界文学意识和跨学科视野,以及多语种翻译实践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他认为文学翻译实践是感悟文学经典魅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握文学经典精髓、激发文学研究创新思维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研究 跨学科视野 世界文学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