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翻译与传播的多模态路径研究
1
作者 冯欢 张怡 赵赫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8期31-34,共4页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届时必将迎来众多国内外游客。目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的翻译总体数量不足,翻译质量不高,传播途径相对传统且传播范围有局限性。有鉴于此,在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依托多模态话语...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届时必将迎来众多国内外游客。目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的翻译总体数量不足,翻译质量不高,传播途径相对传统且传播范围有局限性。有鉴于此,在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依托多模态话语分析和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冰雪文化翻译相关实例,分别从文化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探究冰雪文化的翻译策略,并综合借助视频、图画、文字、文创产品、冰雪活动等多模态路径进行传播,搭建有效传播的多模态路径,加速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走进去”的进程,为黑龙江特色冰雪文旅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冰雪旅游文化 模态翻译 传播路径
下载PDF
《西厢记》英译本封面的多模态翻译比较研究
2
作者 刘立胜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译本封面是一个由文字与图像构成的多模态整体,与正文本的语言、插图等内容共同建构了译本的叙事话语,而戏曲(剧)译本的封面更需呈现多模态特征,以调动读者观看兴趣。以戏曲典籍《西厢记》的封面设计为例,从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 译本封面是一个由文字与图像构成的多模态整体,与正文本的语言、插图等内容共同建构了译本的叙事话语,而戏曲(剧)译本的封面更需呈现多模态特征,以调动读者观看兴趣。以戏曲典籍《西厢记》的封面设计为例,从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视角比较与分析不同复译本封面插图建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及图文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其对戏剧翻译研究的启示。研究发现:《西厢记》多数英译本封面设计较好地传达了译本的多模态意义,但三种意义在呈现上不够均衡,且图文互动关系较为单一,有些译本封面可能会造成读者误读。这需要译者在后续的翻译中更加关注译本的多模态符号设计,以使图文有机互动,更为完整地呈现其多模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封面插图 模态翻译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外宣纪录片《美丽浙江》的多模态翻译与国际传播
3
作者 王洪林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2期51-60,共10页
文章选取外宣纪录片《美丽浙江》中英文LOGO及图文视觉符号,从多模态翻译视角切入,考察文化符号的跨媒介与跨模态符号表意行为。研究发现,英文LOGO有效融合汉字偏旁、拼音等视听语言符号及英文书写视觉符号共同构成的多模态符号整体体... 文章选取外宣纪录片《美丽浙江》中英文LOGO及图文视觉符号,从多模态翻译视角切入,考察文化符号的跨媒介与跨模态符号表意行为。研究发现,英文LOGO有效融合汉字偏旁、拼音等视听语言符号及英文书写视觉符号共同构成的多模态符号整体体现多模态意义聚集,以增强意义传播效能。此外,还发现图文视觉符号之间形成跨模态与跨媒介意义互指关系,尤其借助像似符和转喻手段完成跨媒介与跨模态符号表意。基于如上分析,文章最后对具有浙江标识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浙江》 文化符号 模态翻译 符际表意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城市形象外宣视频多模态翻译路径研究——以《何以西安》为例
4
作者 董梅 王希泽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
进入5G时代,外宣文本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与声音、图像等超语言符号相结合,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广而告之,达成准确、生动、立体、快速地传播文化的目的,《何以西安》便是其中之一,该视频时长短,内容丰,以双语形式辅佑中国... 进入5G时代,外宣文本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与声音、图像等超语言符号相结合,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广而告之,达成准确、生动、立体、快速地传播文化的目的,《何以西安》便是其中之一,该视频时长短,内容丰,以双语形式辅佑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地点——西安的文化输出,是陕西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有效举措。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选材、多模态互动方式和目的语观众反响等环节出发,细粒化解析《何以西安》的多模态翻译路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讲好西安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西安形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路径 短视频 陕西外宣
下载PDF
基于门控机制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描述翻译
5
作者 李志峰 徐旻涵 +2 位作者 洪宇 姚建民 周国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7,共13页
图像描述翻译是给定图像和图像对应某一语言的描述,采用神经网络以端到端方式融合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信息,利用翻译技术为图像描述生成目标语言的任务。传统图像描述翻译,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时,借助图像中的重要特征优化翻译过程... 图像描述翻译是给定图像和图像对应某一语言的描述,采用神经网络以端到端方式融合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信息,利用翻译技术为图像描述生成目标语言的任务。传统图像描述翻译,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时,借助图像中的重要特征优化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中,目标词的生成依赖于源语言上下文和目标语言上下文信息。通过观察发现,源语言上下文偏于影响翻译结果的充分性和忠实度,而目标语言上下文偏于影响翻译结果的流畅性和衔接度。由于缺少有效机制来调节两种上下文信息的贡献度,翻译模型会生成流畅但不充分或者充分但不流畅的句子。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机制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解码方法,用于优化现有图像描述翻译模型。该文模型通过源上下文门控调整图像特征和每个源语言词的重要度,过滤掉图像中不相关的特征;通过目标上下文门控动态调整源语言上下文和目标语言上下文对翻译结果的贡献度,从而有效提高翻译结果的充分性和流畅性。在Multi30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在Multi30k-16英德和英法以及Multi30k-17英德和英法测试集上,BLEU-4值对比基准系统分别提升了1.3、1.0、1.5和1.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翻译 模态机器翻译 上下文门控 忠实度及流畅度
下载PDF
基于图文细粒度对齐语义引导的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6
作者 叶俊杰 郭军军 +2 位作者 谭凯文 相艳 余正涛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4,共11页
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旨在利用视觉信息来提高文本翻译质量。传统多模态机器翻译将图像的全局语义信息融入翻译模型,而忽略了图像的细粒度信息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文细粒度对齐语义引导的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旨在利用视觉信息来提高文本翻译质量。传统多模态机器翻译将图像的全局语义信息融入翻译模型,而忽略了图像的细粒度信息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文细粒度对齐语义引导的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跨模态交互图文信息,以提取图文细粒度对齐语义信息,然后以图文细粒度对齐语义信息为枢纽,采用门控机制将多模态细粒度信息对齐到文本信息上,实现图文多模态特征融合。在多模态机器翻译基准数据集Multi30K英语到德语、英语到法语以及英语到捷克语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并且优于大多数先进的多模态机器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神经机器翻译 图文细粒度 语义交互 对齐语义
下载PDF
文成文旅宣传片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
7
作者 费思雨 郭玉屏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169-178,共10页
为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海外平台传播英译文旅宣传片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对中国文旅宣传片传统英译局限在文本本身转化而不能更全面向海外受众传达信息的局面正在被多模态翻译的兴... 为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海外平台传播英译文旅宣传片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对中国文旅宣传片传统英译局限在文本本身转化而不能更全面向海外受众传达信息的局面正在被多模态翻译的兴起打破。同时,为帮助浙江省有着丰富旅游资源但在国际传播力上较弱不能有效资源转化的地区,选取浙江文成宣传片进行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多渠道探索相关文献,辩证使用文献资料,将多模态翻译与“5W”传播模型结合,对浙江文成乡村文旅宣传片进行翻译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在浙江文成文旅宣传片翻译实践中,对多模态翻译内容、渠道、受众进行筛选,并在多模态翻译中创新性地融入网络热门语。研究使得浙江文成文旅宣传片在海外平台传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有效探索了在翻译传播模型指导下,锚定翻译受众为海外“Z世代”群体,使用短视频平台作为翻译传播渠道,文旅宣传片多模态翻译中融入网络热门语的路径并展现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翻译传播 文旅宣传
下载PDF
多模态翻译视角下的梁祝传说研究
8
作者 韩霞 江治刚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71-82,共12页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是颇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发展出包括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绘本、漫画和网络游戏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并在国内外不断传播发展。本研究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研...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是颇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发展出包括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绘本、漫画和网络游戏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并在国内外不断传播发展。本研究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梁祝传说的四种故事类型,主要从模态内翻译和模态间翻译两个方面对该传说的多模态翻译文本进行梳理总结,并以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对其字幕翻译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丰富多模态翻译研究案例的同时,以期为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传说 模态翻译 故事类型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下载PDF
双级交互式自适应融合的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
9
作者 杜连成 郭军军 +1 位作者 叶俊杰 余正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1-2080,共10页
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其他模态信息来提升纯文本神经机器翻译的质量。图像中包含了实体对象的关系、属性以及空间位置关系等多种语义信息。然而,目前存在的大多数融合方法仅考虑图像的部分视觉信息,忽略了对视觉模态内部... 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其他模态信息来提升纯文本神经机器翻译的质量。图像中包含了实体对象的关系、属性以及空间位置关系等多种语义信息。然而,目前存在的大多数融合方法仅考虑图像的部分视觉信息,忽略了对视觉模态内部关系的探索,导致视觉信息的利用率较低,无法充分利用图像所包含的全部语义信息。因此,提出了一种双级交互式自适应融合的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图像不同方面的属性特征,以充分利用图像的视觉信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图像所具有的视觉信息,并且在Multi30K数据集的英语→德语(EN→DE)和英语→法语(EN→FR)2种翻译任务的测试上的效果显著优于当前大多数的效果最优(SOTA)多模态神经机器翻译方法的结果,十分具有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神经机器翻译 双视觉特征交互 图-文跨模态自适应融合
下载PDF
多模态翻译研究:内涵、现状与路径
10
作者 陈琴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多模态翻译”日益成为国内外翻译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为视听翻译、口译、笔译以及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必不可少的手段。当前的多模态翻译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系统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多模态翻译”日益成为国内外翻译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为视听翻译、口译、笔译以及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必不可少的手段。当前的多模态翻译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以及语用学。翻译实践者与研究者都需要具备多模态意识,掌握识解与分析文字、图画、视听等多模态融合的文本的能力,以满足向全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内涵 现状 路径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的多模态翻译及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11
作者 关守贤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特定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与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典型代表。节气的多模态翻译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术语含义,丰富其感官体验,而且能够有效地建构和传递国家形象。... 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特定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与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典型代表。节气的多模态翻译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术语含义,丰富其感官体验,而且能够有效地建构和传递国家形象。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的多模态翻译,发现短片巧妙地协调文本、图像与声音三种模态资源之间的关系,向全球观众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在此基础上,从文字叙事、图像叙事、视听叙事三个层面探讨基于国家形象建构的多模态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模态翻译 国家形象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从符号学和多模态视角探究翻译理论与实践——评《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12
作者 范建迪 王媛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I0017-I0017,共1页
符号学作为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科,为多模态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符号学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生成过程,因而从符号学和多模态视角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也能为实际操作... 符号学作为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科,为多模态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符号学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生成过程,因而从符号学和多模态视角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也能为实际操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就提供了一幅多模态翻译研究的全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与实践 模态视角 模态翻译 研究符号 符号学 意义生成 全景图 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多模态翻译研究现状及前沿探析(2003-2022)
13
作者 李佳 管兴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秉持将数字人文深度贯彻于翻译研究领域的立场,研究透过CiteSpace绘制核心期刊文献知识图谱,辅以量化数据统计,考察近20年多模态翻译研究发展情况,发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差异。研究发现:国内外刊文量呈错位性同步规律和波动式上升态... 秉持将数字人文深度贯彻于翻译研究领域的立场,研究透过CiteSpace绘制核心期刊文献知识图谱,辅以量化数据统计,考察近20年多模态翻译研究发展情况,发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差异。研究发现:国内外刊文量呈错位性同步规律和波动式上升态势;国外机构合作跨界效果及研究所涉学科分布更广;国内外研究前沿均涵盖“教学培训”“话语传播”及“过程机制”3类主题,但国外就无障碍面向话题兴趣更为凸显,切入视点更为细化,选取对象更能反映翻译研究整体范式的迭新。据此,建议我国学者加强跨领域合作意识,明晰相关概念逻辑架构,强化对国际研究着眼点的吸纳,在跨符号、感官和媒介信息类型的翻译研究问题中广泛采纳多模态取向方法,加快创设翻译研究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数字人文 跨学科 科学计量分析
下载PDF
比亚迪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翻译及品牌形象构建研究
14
作者 加雨欣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品牌形象在产品推广和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亚迪作为“欧洲杯”首次携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品牌形象的塑造十分关键。本研究以比亚迪于2024年5月16日上线的全球品牌宣传片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通过文化层面、语... 品牌形象在产品推广和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亚迪作为“欧洲杯”首次携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品牌形象的塑造十分关键。本研究以比亚迪于2024年5月16日上线的全球品牌宣传片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通过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和表达层面的分析,探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模态元素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融合及其效果。研究认为,跨文化背景下有效整合多模态元素,通过翻译实现品牌信息的精准传达与高效传播,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Brand imag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roduct promotion and marketing. As the first 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 brand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UEFA Euro, BYD’s brand image shaping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is study takes BYD’s global brand promotional video launched on May 16, 2024,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it delves into the utilization, integration, and effects of multimodal elements such as text, sound, and image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rough analyses at the cultural, contextual, and expressive levels. The research posits that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multimodal elements with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and achieving precise communication and efficient dissemination of brand messages through transl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brand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亚迪英文宣传片 模态翻译 品牌形象构建
下载PDF
多模态翻译视角下的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以电影《长津湖》海报为例
15
作者 赖梦琦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4期84-87,共4页
电影海报作为多模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反映出电影的主题并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电影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环节,会涉及模态的翻译转换,其中也包含跨文化交际。本文将以多模态翻译的视角,分析电影《长津湖》在中、... 电影海报作为多模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反映出电影的主题并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电影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环节,会涉及模态的翻译转换,其中也包含跨文化交际。本文将以多模态翻译的视角,分析电影《长津湖》在中、美、日三国上映的宣传海报的多模态特点,并借此探讨中国电影文化如何在海外更好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长津湖》 电影 海报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用视域的英汉情感类量词隐喻翻译模态不对等性探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庆瑞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第6期34-37,77,共4页
文章试图从认知语用角度解读英汉情感类量词隐喻翻译不对等性表征模态及其深层动因。从纵聚合维度考量,英汉量词隐喻模态大体相同:即"数词+量词+(of)+中心词"。然而,从横向维度考究,英汉量词隐喻模态存在不完全对等性:英语量... 文章试图从认知语用角度解读英汉情感类量词隐喻翻译不对等性表征模态及其深层动因。从纵聚合维度考量,英汉量词隐喻模态大体相同:即"数词+量词+(of)+中心词"。然而,从横向维度考究,英汉量词隐喻模态存在不完全对等性:英语量词模式较为固定,即遵循"数词+量词+of+中心词"的模态;而汉语量词则呈现多模态化,有的在中心词前面粘着修饰语;有的则没有,呈现光杆性;有的不仅粘附修饰语,而且伴有显性汉语标记语"的"。换言之,多模态化体现为汉语标记语"的"是否使用以及嵌入量词短语的松紧程度。研究表明:英汉语量词隐喻翻译模态不对等性是译者主体认知对语言的映射、主体认知距离象似性、主体认知语用熟悉度和英汉文化基因这四个方面互动的结果。其中,翻译者主体认知对语言的映射是驱动两种翻译模态不对等的总推理引擎;译者主体认知距离象似性和认知语用熟悉度是其内在驱动力;文化基因是其外在触发机制。此外,文章还提出了量词的认知构式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类量词隐喻 翻译模态 语用认知 不对等性
原文传递
多模态翻译视角下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海燕 刘欣 刘迎春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出去",翻译是重要的媒介。以中国科技典籍中的农学、军事和医学三个子类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探究如何将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非语言翻译策略与言语翻译策略协同,对中国科技典籍进行更...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出去",翻译是重要的媒介。以中国科技典籍中的农学、军事和医学三个子类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探究如何将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非语言翻译策略与言语翻译策略协同,对中国科技典籍进行更加有效的国际传播,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的整体研究,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 模态翻译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中国多模态翻译研究述评 被引量:44
18
作者 许勉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通过中国知网梳理多模态翻译研究成果,发现该领域研究文献总量少,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和多模态翻译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零散。多数多模态翻译研究,尤其是影视翻译研究只是简单套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大... 通过中国知网梳理多模态翻译研究成果,发现该领域研究文献总量少,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和多模态翻译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零散。多数多模态翻译研究,尤其是影视翻译研究只是简单套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大同小异,研究视角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结合国外多模态翻译研究现状,指出未来多模态翻译研究应加强多模态翻译理论建构、教学研究、实证研究、认知过程研究、中外多模态翻译对比研究和多模态口译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模态翻译理论 模态翻译教学 模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多模态翻译的符际特征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中心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风华 董成见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95,共6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简称《治理》)的45幅插图富含图像、文本和色彩等元素,具备显著的多模态翻译特征。研究结合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系统考察《治理》的多模态符际翻译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简称《治理》)的45幅插图富含图像、文本和色彩等元素,具备显著的多模态翻译特征。研究结合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系统考察《治理》的多模态符际翻译特征。《治理》多模态翻译不仅展现出互文和隐喻的符际特征,而且塑造出中国亲仁善邻、爱好和平与大国风范的形象,同时建构出中国国家领导人主动自信、纵横捭阖和求真务实的形象。研究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国形象 中国领导人形象 模态翻译 符际特征 模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美丽中国》解说词的多模态翻译及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建国 李玓桥 张宏珊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41,共11页
纪录片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在带给观众丰富感官体验的同时能有效地塑造和传递国家形象。鉴于此,本文基于Pastra(2008)的跨媒体互动关系和Delabastita(1990)的符际转换模型,以自然风光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 纪录片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在带给观众丰富感官体验的同时能有效地塑造和传递国家形象。鉴于此,本文基于Pastra(2008)的跨媒体互动关系和Delabastita(1990)的符际转换模型,以自然风光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通过分析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关系,识别出潜在的翻译问题,并探讨译者如何利用多模态翻译策略改变“他塑”的中国形象。分析表明,多模态关系主要表现为等价性、独立性和互补性,BBC利用延伸、选择、排除、强调、详述等方法塑造了特定的中国形象,而CCTV在保留或调整原文语篇多模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增译、缩译、省略、编译等策略合理重塑中国形象。本文旨在提出适合多模态翻译的分析模式,探索有效的多模态翻译策略,从而建构更加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翻译 国家形象建构 翻译策略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