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视域下翻译距离的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淼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学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决定了目的语同源语之间不可能是零距离。源语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客观距离给译者提供了判断及调整二者距离的空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译者把握二者距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策略,以使原文的审美意境... 文学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决定了目的语同源语之间不可能是零距离。源语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客观距离给译者提供了判断及调整二者距离的空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译者把握二者距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策略,以使原文的审美意境能在译文中较好地传达,尽量减小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使文化信息有效充分地移植到目的语系统里,达到翻译语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审美意境 意象
下载PDF
论术语的翻译距离
2
作者 郝天华 殷健 《考试与评价》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构建术语学“中国学派”以及对术语翻译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合法性认识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借助翻译距离这一视角,基于术语的多维属性,探讨术语翻译在语符、概念和交际三个维度上的距离问题,可以进一步阐明术语翻译的领域特殊性和过程复... 在构建术语学“中国学派”以及对术语翻译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合法性认识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借助翻译距离这一视角,基于术语的多维属性,探讨术语翻译在语符、概念和交际三个维度上的距离问题,可以进一步阐明术语翻译的领域特殊性和过程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术语翻译 翻译距离
下载PDF
翻译距离下中医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3
作者 温烛光 李晓红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从翻译距离角度,简要论述了中医文本英译过程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分析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中医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归化策略将中西医表达充分融合,有助于中医知识在国际舞台的推广,异化策略则保留了中医文化独有的特色,有助于... 从翻译距离角度,简要论述了中医文本英译过程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分析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中医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归化策略将中西医表达充分融合,有助于中医知识在国际舞台的推广,异化策略则保留了中医文化独有的特色,有助于中医文化在国际舞台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中医英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大易视角下翻译距离的成因与调整原则探讨——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
4
作者 陈东成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9,共10页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并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阐明翻译是一个涉及“言—象—意”和“意—象—言”多级生发的思维过程,其间原作发生变形,翻译距离由此而生。为适当调整翻译距离,译者应以“致中...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并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阐明翻译是一个涉及“言—象—意”和“意—象—言”多级生发的思维过程,其间原作发生变形,翻译距离由此而生。为适当调整翻译距离,译者应以“致中和”为指归,遵循“适旨、适性、适变、适度”的“四适”原则,灵活运用各种译法、译技,使翻译距离产生翻译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翻译距离 成因 调整原则 闵福德 英译《易经》
原文传递
翻译距离视域下的《论语》英译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凌云 《现代英语》 202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心理学上的“心理距离”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首次提出。现代翻译理论学者由此提出了“翻译距离”,试图从此角度解决包括不可译在内的诸多翻译难题。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拉近译入语读者和原文的心理距离,翻译距离也随着不同年代语言环境和... 心理学上的“心理距离”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首次提出。现代翻译理论学者由此提出了“翻译距离”,试图从此角度解决包括不可译在内的诸多翻译难题。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拉近译入语读者和原文的心理距离,翻译距离也随着不同年代语言环境和译者翻译策略的改变忽远忽近。文章以不同年代译者的论语英译为例,对比不同译本的文本距离与历史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论语》 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翻译距离与动态调整 被引量:8
6
作者 胡作友 钟莎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2,190,共9页
翻译距离是译作与原作间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距离,是由源语、译入语、作者、译者和读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翻译距离的形成有一种张力,它随时代的变革和语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翻译距离的长短并不是随意设定和没有限... 翻译距离是译作与原作间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距离,是由源语、译入语、作者、译者和读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翻译距离的形成有一种张力,它随时代的变革和语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翻译距离的长短并不是随意设定和没有限制的,译者应该在忠实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代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以使翻译距离处于适宜的程度内。译者只有公平地对待源语和译入语,将翻译距离控制在客观、合适的范围内,才能有利于不同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纠正文化失衡现象。合适的翻译距离,有利于更高层次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和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动态调整 源语 译入语 作者 译者 读者
原文传递
摇摆:难以抵制的“距离”诱惑——评道格拉斯·罗宾逊后理性主义翻译思想
7
作者 郝玉荣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3期47-50,共4页
结合"翻译距离"的概念,通过对影响译者行为和决策因素的分析发现:正是由于翻译距离的客观存在和译者能动性的积极发挥才使得恰当"距离"的合理"摇摆"成为可能,也才使得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挑战跨文化... 结合"翻译距离"的概念,通过对影响译者行为和决策因素的分析发现:正是由于翻译距离的客观存在和译者能动性的积极发挥才使得恰当"距离"的合理"摇摆"成为可能,也才使得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挑战跨文化交际的极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翻译距离 理性一元论 价值取向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翻译的距离:基于贵州本土文化的英译汉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唐金 肖志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6,共16页
翻译的距离涉及文本、时间、身份、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对于人格、情感、逻辑三个修辞因素的运用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译者主体性和译文语篇意识形态的构建,译文的语篇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文章拟在翻译的距离这一... 翻译的距离涉及文本、时间、身份、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对于人格、情感、逻辑三个修辞因素的运用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译者主体性和译文语篇意识形态的构建,译文的语篇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文章拟在翻译的距离这一视角下构建基于贵州本土文化的英译汉模式,探索其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修辞 译者主体性 语篇意识形态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翻译中的距离调适——以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本为例
9
作者 魏婷 任晓军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4期154-157,共4页
文学翻译是两种文化与语言之间转换的艺术,更是译者在原文本与读者之间距离调整的艺术。一个好的译本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距离恰当调适的结果。本文拟从文本距离、身份距离和文化距离三个方面对Moment in Peking及... 文学翻译是两种文化与语言之间转换的艺术,更是译者在原文本与读者之间距离调整的艺术。一个好的译本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距离恰当调适的结果。本文拟从文本距离、身份距离和文化距离三个方面对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作中的翻译行为进行观照,以期对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本生成的文本复杂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距离 MOMENT in PEKING 张振玉译本 语言与文化
下载PDF
叙事诗词翻译中的视角转换与语篇连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爱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48-551,共4页
探讨了视角转换、视角越界在构建语篇连贯方面的作用,及叙事诗词翻译中的视角转换、越界现象与所体现的翻译距离,指出译者的职责也应包含在语篇层次上把握原文,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视角,使译文读者也能真正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实现译文与... 探讨了视角转换、视角越界在构建语篇连贯方面的作用,及叙事诗词翻译中的视角转换、越界现象与所体现的翻译距离,指出译者的职责也应包含在语篇层次上把握原文,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视角,使译文读者也能真正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等,缩短翻译距离,保持语篇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诗词 视角转换 视角越界 翻译距离 语篇连贯
下载PDF
文学翻译审美空间的建构——以丹·布朗小说的中译本为例
11
作者 余美 《英语研究》 2008年第4期54-56,共3页
审美体验是文学阅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目的语文本中成功地建构一个与源语文本相似的审美空间,译入语读者方能在新的语境中获得相同的审美体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美学理念的参与、翻译思维的运用以及对翻译距离的把握对传... 审美体验是文学阅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目的语文本中成功地建构一个与源语文本相似的审美空间,译入语读者方能在新的语境中获得相同的审美体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美学理念的参与、翻译思维的运用以及对翻译距离的把握对传达相同的审美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思维 翻译距离
下载PDF
论翻译中的语用推理与译文连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国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根据翻译的推理距离等距原则及其补充原则,对原文的句法线索、语音线索、语义线索和字形线索进行了考察,论证了保存这些线索对再现原文连贯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 翻译的推理距离等距原则 补充原则 再现原文连贯性
下载PDF
试论翻译中的时代错乱
13
作者 赵红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46-48,共3页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追溯时代错乱(anachronism)之源,讨论时代错乱在文艺作品中的意义。翻译中的时代错乱也很常见,本文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时代错乱非一般意义上的误译,原因有二:其一,译者无意为之的时代错乱是由于语言、文化、时空...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追溯时代错乱(anachronism)之源,讨论时代错乱在文艺作品中的意义。翻译中的时代错乱也很常见,本文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时代错乱非一般意义上的误译,原因有二:其一,译者无意为之的时代错乱是由于语言、文化、时空之间的距离和特定时代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所致;其二,译者有意为之的时代错乱,背后彰显的却是西方的论述。翻译作为彰显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译者应在必要的情景下发挥其主体性,"自取强权"(the translator’s self-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错乱 翻译距离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窦娥冤》三个译本的比较分析(英文)
14
作者 邢晓燕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杨宪益、时钟雯、刘荣恩三位译者的《窦娥冤》译本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三个英文译本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取与其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背景关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不同翻译背后隐藏的原因,并由此探讨哪... 对杨宪益、时钟雯、刘荣恩三位译者的《窦娥冤》译本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三个英文译本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取与其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背景关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不同翻译背后隐藏的原因,并由此探讨哪位译者的翻译更贴近原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质量评估 翻译距离 审美距离
下载PDF
天津闲人
15
作者 林希 孙艺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翻译距离 差异 小胡同 大马路 状元 源语 翻译策略 目的语读者 语言距离 天津 语言系统 目的语文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