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喻翻译与翻译转喻 被引量:4
1
作者 关家玲 韩梅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9-85,共7页
"转喻翻译"意指对原文的"转喻"进行的翻译,重在关注修辞对应关系,是语言和微观层面的翻译;"翻译转喻"是指忽略原文中是否存在转喻语言,其重点在于利用转喻的认知理论指导翻译,有效构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 "转喻翻译"意指对原文的"转喻"进行的翻译,重在关注修辞对应关系,是语言和微观层面的翻译;"翻译转喻"是指忽略原文中是否存在转喻语言,其重点在于利用转喻的认知理论指导翻译,有效构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认知对应关系,是概念和宏观层面的翻译。不论是转喻翻译还是翻译转喻,译者都应灵活采用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或再现源语转喻,或转换为目的语转喻,或舍弃源语转喻,或创造性进行翻译,实现源语和目的语的最佳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翻译 修辞对应 翻译转喻 认知对应
下载PDF
翻译转喻观及其在中医术语“取象比类”英译中的体现 被引量:5
2
作者 石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7-1710,共4页
转喻是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重要机制。本文以翻译转喻观为指导,以取象比类的含义为基础,分析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和工具在中医术语“取象比类”英译中的体现。研究发现,转喻思维可以为中医术语英译提供诸多的思维路径和视角,但如果抛... 转喻是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重要机制。本文以翻译转喻观为指导,以取象比类的含义为基础,分析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和工具在中医术语“取象比类”英译中的体现。研究发现,转喻思维可以为中医术语英译提供诸多的思维路径和视角,但如果抛弃源语与译入语对应项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考量,很容易产出具有交流障碍、模棱两可、以偏概全的译文。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的英译版本,以期客观准确地传达其实质,促进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翻译转喻 中医术语 英译
下载PDF
基于翻译转喻理论的中医术语英译及其教学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转换机制在中医术语英译的过程中具有普适性。本文以翻译转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思维路径、方式策略和教学启示。研究表明,中医名词性术语的英译主要基于整体与部分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互代的转喻机制实现。...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转换机制在中医术语英译的过程中具有普适性。本文以翻译转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思维路径、方式策略和教学启示。研究表明,中医名词性术语的英译主要基于整体与部分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互代的转喻机制实现。中医动词性术语的英译主要是将整个动作视为一个事件过程,并通过转喻机制凸显过程的某个方面来实现。翻译转喻理论带给中医术语英译教学的启示是,把转喻理论的渗透和转喻操作的运用融入到教学之中,结合相关的中医学知识,能够强化学生利用转喻思维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能力,也有助于构建中医术语英译转喻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术语 英译 翻译转喻理论 教学启示
下载PDF
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双视域下翻译转喻认知机制研究--以《我写小说的道路》张培基译文为例
4
作者 史旭卿 王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02-207,共6页
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概念信息关联和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两者作用于同一认知过程时,前者为远景,后者为特写,将两者结合有助于充分展现过程性和整体性。本文讨论构建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探究翻译转... 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概念信息关联和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两者作用于同一认知过程时,前者为远景,后者为特写,将两者结合有助于充分展现过程性和整体性。本文讨论构建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探究翻译转喻认知机制,以张培基译《我写小说的道路》为例,探讨在原文非转喻表达的情况下形成的转喻式翻译,探究其中触发的转喻邻接关系及其认知操作。借助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对原文非转喻表达情况下形成的转喻式翻译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加具象地识解转喻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探索译文与原文之间形成的“元转喻语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喻 原文非转喻表达 转喻翻译 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模型
下载PDF
翻译转喻的理据:从现象到人类认知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炫 王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20-225,共6页
转喻机制具有普遍性,也存在于翻译过程中。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翻译转喻现象进行了基本的分类,并从范畴化和认知语法角度分别对存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翻译转喻现象进行了分析。翻译转喻涉及音、形、意三个方面,研究发现:1)其主... 转喻机制具有普遍性,也存在于翻译过程中。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翻译转喻现象进行了基本的分类,并从范畴化和认知语法角度分别对存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翻译转喻现象进行了分析。翻译转喻涉及音、形、意三个方面,研究发现:1)其主要实现途径包括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以及部分代部分;2)翻译转喻依托范畴化结构,尤其是当两种文化存在通用图式的情况下,翻译转喻就是对原语范畴之外其他级别范畴或同一级别其他范畴成员的凸显及在译语中的映射;3)增译、减译、转换等技巧是翻译转喻思维的具体方法论,其使用会导致译语概念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研究成果对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喻 认知语法 概念结构 范畴化 凸显
下载PDF
构式压制下非规约句式的翻译转喻
6
作者 薛娜 刘著妍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95-98,共4页
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人物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而句式构式,在与动词的进行互动的过程时,既生成了规约句式构式,也生成了非规约句式构式。译者可以从构式压制角度出发,研究非规约构式的产生,并利用转喻机制... 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人物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而句式构式,在与动词的进行互动的过程时,既生成了规约句式构式,也生成了非规约句式构式。译者可以从构式压制角度出发,研究非规约构式的产生,并利用转喻机制解构非规约句,以期获得原文真正表达的含义。探寻这类句式转换和认知的交互作用,有助于译者清晰理解原文,提高翻译质量。文章结合句式构式中涉及的转喻机制,集中探讨几种典型非规约构式的翻译过程,旨在说明非规约性构式的生成与翻译是有充分的理据性,从而为其翻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压制 非规约句式 翻译转喻
下载PDF
翻译转喻下时政术语英译策略研究——以《新疆白皮书》为例
7
作者 张景 柴睿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本文从翻译转喻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探究该译本中名词性时政术语与动词性时政术语英译中隐藏的转喻现象。研究表明,时政术语的英译是在同一认知领域内,通过创造心理通道... 本文从翻译转喻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探究该译本中名词性时政术语与动词性时政术语英译中隐藏的转喻现象。研究表明,时政术语的英译是在同一认知领域内,通过创造心理通道将喻体与喻标进行转换实现的。翻译转喻理论与时政术语结合,能够丰富该理论在外宣文本中的应用,提高我国外宣文本译本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喻理论 时政术语 英译策略
下载PDF
识解视域下转喻式翻译的“在场”研究——以《印度:受伤的文明》汉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继东 杜若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焦、突显性、视角等识解维度的影响,产出的译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与原文存有差异,但经由转喻操作后,与原文形成了较高的语义对等。因此在识解维度的作用下,译者通过转喻式翻译基本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在场”效果。本研究能够深化翻译中对修辞“在场”的探索,对翻译学与修辞学的系统优化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 转喻翻译 识解
下载PDF
基于翻译转喻理论的思政术语英译及其教学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石勇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
转喻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运作机制和手段,转喻能力是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以翻译转喻理论为指导,研究思政术语英译的基本策略,探讨翻译转喻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思政术语的英译是通过转喻机制处理源语(思政术语)中“物性”或... 转喻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运作机制和手段,转喻能力是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以翻译转喻理论为指导,研究思政术语英译的基本策略,探讨翻译转喻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思政术语的英译是通过转喻机制处理源语(思政术语)中“物性”或“事性”概念与译入语(英文译文)之间的邻近关系来实现的。翻译转喻理论给思政术语英译教学带来如下启示:在教学中融入转喻理论和转喻实践,结合相关的思政知识灌输、强化学生利用转喻思维处理思政术语英译的能力,并设计相应的测评机制,反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最终形成以转喻能力为导向的思政术语英译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喻理论 翻译教学 思政术语 英译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概念转喻观照下的转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淑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转喻翻译的原则,提出转喻翻译的具体策略。认为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同时指出概念转喻也是一种... 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转喻翻译的原则,提出转喻翻译的具体策略。认为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同时指出概念转喻也是一种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转喻翻译 转喻思维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淑康 李克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30-135,共6页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中的句型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喻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与简洁性。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转喻翻译理论 法律文本翻译
下载PDF
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浅近文言翻译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杨 梁燕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5-91,共7页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转喻思维为原文信息空间发生的信息重组提供认知理据,重组信息经由概念整合过程参与译文构建,由此建构的译文的部分文本内容承继转喻特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潜意识调用了转喻思维。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识解译文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涉及的认知选择,另一方面可促进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转喻翻译模型 概念整合 转喻 浅近文言翻译 《浮生六记》
下载PDF
由关联理论视角看转喻翻译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国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166-168,共3页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相互关联。如果三者成功合作,原文和译文之间便可以实现最佳关联。转喻翻译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译者对原作的...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相互关联。如果三者成功合作,原文和译文之间便可以实现最佳关联。转喻翻译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下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转喻翻译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下载PDF
认知参照视阈下文化回译中翻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译本中隐转喻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钰曦 梁燕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中隐喻和转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参照点视角对Moment in Peking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认知参照点,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文化回译认知参照隐喻模型和文化回译认知参照转喻模型;Mo... 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中隐喻和转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参照点视角对Moment in Peking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认知参照点,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文化回译认知参照隐喻模型和文化回译认知参照转喻模型;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版回译本的对比中存在替译模式、省译模式、增译模式三种翻译模式;文化回译小说中有关自然风景、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等隐转喻翻译存在一定差别。研究从认知层面对翻译的文学性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为文化回译小说翻译及鉴赏提供新视角,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从而为宣传当代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间相互交流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 隐喻翻译 转喻翻译 文化回译
下载PDF
《红楼梦》中“头”的人体转喻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倩 范祥涛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2-56,共5页
借助统计和实例观察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红楼梦》中人体部位“头”的转喻性使用特征,进而考查了这些转喻的翻译策略和一般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1)汉语转喻研究并不能完全套用以西方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转喻理论,汉字“头”的转喻性使... 借助统计和实例观察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红楼梦》中人体部位“头”的转喻性使用特征,进而考查了这些转喻的翻译策略和一般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1)汉语转喻研究并不能完全套用以西方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转喻理论,汉字“头”的转喻性使用体现出新的转喻范畴;(2)汉语中关于“头”的转喻,其英译策略包括异化、省略和归化,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两种译本中都是依次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转喻翻译 翻译规律
下载PDF
从认知转喻的视角谈句子翻译
16
作者 臧慧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转喻是一种根植于人的经验之中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为指导,分析转喻的翻译原则。通过对比文学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两个译本,探讨转喻视角下句子翻译的具体策略。对比研究指... 转喻是一种根植于人的经验之中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为指导,分析转喻的翻译原则。通过对比文学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两个译本,探讨转喻视角下句子翻译的具体策略。对比研究指出:概念转喻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概念转喻 转喻翻译 对比研究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红楼梦》的转喻翻译
17
作者 张蕊 崔中良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同为以人类体验认知为基础的关联翻译理论与转喻,必然有着一定联系。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运用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概念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中的转喻翻译,揭示用关联翻译理论可以解释《红楼梦》中的转喻翻译,同时指出译本某些地... 同为以人类体验认知为基础的关联翻译理论与转喻,必然有着一定联系。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运用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概念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中的转喻翻译,揭示用关联翻译理论可以解释《红楼梦》中的转喻翻译,同时指出译本某些地方采用完全意译的手法,没有很好的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满足译语接受者的期待,可以尝试运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转喻翻译 直接翻译 间接翻译 《红楼梦》杨译本
下载PDF
浅谈转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18
作者 王甜甜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6期I0127-I0128,共2页
翻译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翻译评论能力,转喻在翻译教学运用中特别要注意翻译的实践,它同样也要遵循翻译理论。作为教师,从事转喻翻译教学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转喻翻译水平,要求把翻译、文学、语言学理论同翻... 翻译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翻译评论能力,转喻在翻译教学运用中特别要注意翻译的实践,它同样也要遵循翻译理论。作为教师,从事转喻翻译教学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转喻翻译水平,要求把翻译、文学、语言学理论同翻译实践和过程结合起来,以便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转喻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转喻翻译教学方法等,说明了转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英汉翻译 转喻翻译教学
下载PDF
高校EFL学习者词汇转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月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147,共4页
文章基于概念转喻本体认知路径、词汇转喻跨语言比较认知路径、词汇转喻操作能力培养路径(包括词汇转喻的识别、解读、评价、生成与翻译)、词汇转喻能力测试评价路径以及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路径,全方位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外语学习者词... 文章基于概念转喻本体认知路径、词汇转喻跨语言比较认知路径、词汇转喻操作能力培养路径(包括词汇转喻的识别、解读、评价、生成与翻译)、词汇转喻能力测试评价路径以及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路径,全方位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外语学习者词汇转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词汇转喻识别与解读 词汇转喻评价 词汇转喻生成 词汇转喻翻译 测试评价
下载PDF
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转喻机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卢卫中 王帅 秦洪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8,128,共5页
本文在指出对翻译技巧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借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从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互指的角度分析了替换等传统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研究表明:(1)翻译转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译入语与源... 本文在指出对翻译技巧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借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从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互指的角度分析了替换等传统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研究表明:(1)翻译转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的认知关系;(2)翻译过程中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存在转喻关系,即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转指的语义关系;(3)翻译转喻理论主张转喻是替换等翻译技巧背后的一种重要的动因和认知机制,并将翻译过程中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的关系纳入了统一的解释框架,这对于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翻译转喻 动因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