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浅近文言翻译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杨 梁燕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5-91,共7页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转喻思维为原文信息空间发生的信息重组提供认知理据,重组信息经由概念整合过程参与译文构建,由此建构的译文的部分文本内容承继转喻特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潜意识调用了转喻思维。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识解译文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涉及的认知选择,另一方面可促进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转喻翻译模型 概念整合 转喻 浅近文言翻译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双视域下翻译转喻认知机制研究--以《我写小说的道路》张培基译文为例
2
作者 史旭卿 王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02-207,共6页
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概念信息关联和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两者作用于同一认知过程时,前者为远景,后者为特写,将两者结合有助于充分展现过程性和整体性。本文讨论构建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探究翻译转... 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概念信息关联和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两者作用于同一认知过程时,前者为远景,后者为特写,将两者结合有助于充分展现过程性和整体性。本文讨论构建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探究翻译转喻认知机制,以张培基译《我写小说的道路》为例,探讨在原文非转喻表达的情况下形成的转喻式翻译,探究其中触发的转喻邻接关系及其认知操作。借助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对原文非转喻表达情况下形成的转喻式翻译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加具象地识解转喻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探索译文与原文之间形成的“元转喻语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喻 原文非转喻表达 转喻翻译 翻译转喻的概念整合模型
下载PDF
概念整合六空间翻译模型对译者认知的阐释力——以《文心雕龙》杨国斌译本为例
3
作者 付海玉 王湘云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9-124,136,共7页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以揭示译者的认知过程。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对孙亚等人提出的四空间翻译模型和陈吉荣等人提出的七空间翻译模型的质疑,提出了概念整合的六空间翻...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以揭示译者的认知过程。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对孙亚等人提出的四空间翻译模型和陈吉荣等人提出的七空间翻译模型的质疑,提出了概念整合的六空间翻译模型,并尝试验证此模型在《文心雕龙》的翻译过程中对译者认知的阐释力。结果显示:六空间翻译模型可以更加合理地展示整个翻译过程,完整地还原译者的认知活动,同时还可以充分体现译者的主体作用,是一种具有较大优势的翻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 概念整合 六空间翻译模型 《文心雕龙》英译
下载PDF
概念整合视角下的翻译认知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217-218,共2页
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了一个“四空间”交互作用的语义认知模型,并论述了各心理空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认知机制;翻译的认知过程也是概念整合的过程,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尤其是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 概念整合 "四空间"模型 翻译认知机制
下载PDF
《大清律例》英译本中概念转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谈耀文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作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一种形式,概念转喻指的是在同一ICM中,一个概念实体(转喻喻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操作过程。ICM在转喻的生成与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大清律例》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英... 作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一种形式,概念转喻指的是在同一ICM中,一个概念实体(转喻喻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操作过程。ICM在转喻的生成与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大清律例》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英译本中概念转喻的表征形式。研究发现,《大清律例》英译本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概念转喻,如整体与部分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成员转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英译本 概念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翻译
下载PDF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晋 廖巧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5,共10页
本文在心智哲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语法转喻理论对"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方案进行修补,构建出分析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的"正反意象模型"(PNIM)。羡余否定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语境作用和意向性操控下,依靠语法转喻手段形成... 本文在心智哲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语法转喻理论对"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方案进行修补,构建出分析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的"正反意象模型"(PNIM)。羡余否定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语境作用和意向性操控下,依靠语法转喻手段形成正反两个意象,通过正反意象的叠加与整合最终生成羡余否定表达式的过程。其中,语法转喻是概念叠加能够有效发生的手段,正反意象的叠加与整合是最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正反意象模型 生成机制 语法转喻 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