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翻转覆盖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赵晓春 陈玮 郭颖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翻转覆盖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LIMH)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州东南眼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80眼)LI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4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分析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翻转覆盖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LIMH)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州东南眼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80眼)LI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4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25G切口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翻转覆盖术。观察2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函数的1~2环P1波反应密度和并发症,对比2组术后裂孔闭合率。结果手术6个月后,2组BCVA和、眼压升高,且研究组BCVA和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裂孔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6个月后,2组mfERG一阶函数的1~2环P1波反应密度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翻转覆盖术能够改善LIMH患者视功能,促进黄斑裂孔闭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翻转覆盖 BCVA MFERG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朱忠桥 +1 位作者 白淑玮 周卓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只眼)大直径MH(最小直径>400μ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翻转组(n=20,20只眼)和移植组(n=20,20只眼)。翻转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移植组采用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术前和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最小视角对数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 BCVA)、眼压的水平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6个月的裂孔复发情况。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的图像观察MH直径(测量MH最小直径及基底部最大直径)及MH是否闭合。结果术后2周翻转组裂孔闭合率为100.0%,移植组为95.0%。2组术后2周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 MAR BCVA:翻转组术前为1.01±0.24,术后2周为0.82±0.32和术后1个月为0.72±0.45、术后3个月为0.52±0.25、术后6个月为0.53±0.42;移植组术前为1.09±0.32,术后2周为0.95±0.45和术后1个月为0.93±0.14、术后3个月为0.81±0.24、术后6个月为0.70±0.23。2组术后log MAR 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log MAR BCVA均较移植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周和术后1、3、6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均随访6个月,均无裂孔复发。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大直径MH效果与PPV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相当,但翻转组术后log MAR BCVA优于移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大直径 内界膜翻转覆盖 游离内界膜移植术 玻璃体切割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啸 贺涛 +1 位作者 程谷萌 邢怡桥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观察术后黄斑裂孔解剖结构及视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临床确诊IMH患者31例(31只眼),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23例(23只眼),患者年龄范围:42~82岁,平均(65.68±8.39... 目的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观察术后黄斑裂孔解剖结构及视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临床确诊IMH患者31例(31只眼),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23例(23只眼),患者年龄范围:42~82岁,平均(65.68±8.39)岁,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注气术。于术后5 d,2周,1、3、6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患眼手术前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底广角眼底照相,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检查。观察手术后患者黄斑裂孔愈合率,手术前后BCVA变化情况,黄斑裂孔的愈合类型,翻转覆盖的内界膜与裂孔的位置关系,椭圆体区缺损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率为100%。手术前后BCVA有显著性差异(t=8.50,P<0.05),术后视力提高。30例裂孔呈"U"型愈合,1例裂孔呈"V"型愈合。29例内界膜瓣完全贴附于视网膜,2例内界膜未完全贴附视网膜并成桥样附着在裂孔正上方。术后椭圆体缺失直径逐渐减小。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瓣翻转覆盖术治疗IMH可以取得较高的解剖学复位率和裂孔愈合率,提高视力患者视力,是治疗IMH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覆盖 相光干断层扫描 椭圆体区
下载PDF
PPV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或填塞术治疗大底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勇群 黄进渠 +2 位作者 吴涵夫 李东洁 张贵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术或填塞术治疗底径大于10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8-01/2020-12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IMH底径大于1000μm的56例患者57眼作为...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术或填塞术治疗底径大于10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8-01/2020-12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IMH底径大于1000μm的56例患者57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PPV联合ILM翻转覆盖组30例30眼(组1),PPV联合ILM填塞组26例27眼(组2)。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wk,1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情况、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并发症,并探讨术后BCVA与术前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别、病程、术前BCVA、裂孔分期、术前裂孔底径及眼轴长度均无差异(P>0.05)。组1患者裂孔闭合率为97%,其中1型闭合为80%;组2患者裂孔闭合率为100%,其中1型闭合为78%,两组患者裂孔闭合率的比较无差异(P=0.99),1型闭合率也无差异(χ^(2)=0.04,P=0.84)。两组患者术后1wk,1mo BCVA均优于术前(均P<0.01),术后1mo组1的BCVA优于组2(t=-2.20,P=0.03)。术后1mo两组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无差异(t=0.407,P=0.69)。术后1mo患者的BCVA与裂孔底径及术前BCVA呈正相关(r=0.435,P=0.004;r=0.440,P=0.001)。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结论:PPV联合ILM翻转覆盖术及ILM填塞术治疗大底径IMH裂孔闭合率高,PPV联合ILM翻转覆盖术后BCVA可能优于ILM填塞组;术后BCVA与术前裂孔底径及术前BCVA呈正相关,术前裂孔底径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大底径 内界膜翻转覆盖 内界膜填塞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许伊勒 丁文婷 胡勇平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的基础上实施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63例(63眼),其中35例(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的基础上实施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63例(63眼),其中35例(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及眼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视网膜均解剖复位;黄斑裂孔未闭合率观察组(5.71%)低于对照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的基础上实施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不仅能缩短眼轴,改善视力,且提高了黄斑裂孔的闭合率,使视网膜复位良好,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覆盖 改良式后巩膜加固
下载PDF
内界膜填塞与翻转覆盖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王爱芹 高自清 张锐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内界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手术前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直径(>6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7例(27只眼)进行研究。随... 目的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内界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手术前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直径(>6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7例(27只眼)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和B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转覆盖+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外界膜(ELM)缺损直径、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变化及裂孔愈合形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翻转覆盖组术后BCVA优于填塞组,术后1个月(t=2.298,P=0.030),术后3个月(t=2.196,P=0.038)。两组患者术后ELM缺损直径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t=0.440,P=0.664),术后3个月(t=1.894,P=0.07)。两组患者术后FAZ面积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t=-0.543,P=0.592),术后3个月(t=-0.376,P=0.710)。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均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是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视力及裂孔闭合形态优于内界膜填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填塞 内界膜翻转覆盖 黄斑结构
下载PDF
内界膜填塞与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刘卫东 展天寅 白赫南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0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内界膜填塞与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78例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内界膜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翻转覆盖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内界膜填塞与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78例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内界膜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翻转覆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裂孔闭合情况、内界膜处理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结果观察组裂孔闭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4.36%);内界膜处理时间为(617.27±60.57)s,长于对照组[(455.38±43.9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BCVA水平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覆盖治疗能够提升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的裂孔闭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BCVA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黄斑裂孔 内界膜填塞 翻转覆盖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梁康福 程红丽 李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2-0045,共4页
探讨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使用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内界膜填塞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病房收治的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内界膜翻转覆盖组(33例)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 探讨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使用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内界膜填塞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病房收治的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内界膜翻转覆盖组(33例)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消毒空气眼内填充,内界膜填塞组(44例)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消毒空气眼内填充,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时长。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裂孔闭合率相当,无差异性(P>0.05);两组术后BCVA均明显比术前要高,有差异性(P<0.05);两组术后BCVA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手术时长不一,覆盖组的手术时长较填塞组稍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使用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或填塞术均能提高视力及裂孔闭合率,两种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以明显改善BCVA及裂孔闭合率,覆盖组的手术时间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覆盖 内界膜填塞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覆盖与内界膜多层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观察
9
作者 潘奕吉 杨家翼 +3 位作者 易贝茜 李璐 苏钰 贺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64-968,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内界膜(ILM)翻转覆盖与ILM多层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连续MHRD患者53例5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21只... 目的对比观察内界膜(ILM)翻转覆盖与ILM多层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连续MHRD患者53例5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21只眼,女性32例32只眼;年龄(55.28±11.40)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ILM覆盖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ILM多层填塞组(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分别为11例11只眼、42例42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均接受标准经睫状平坦部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手术。ILM覆盖组联合行上方ILM翻转覆盖;ILM多层填塞组联合行保留黄斑区ILM的环形ILM剥离,并将裂孔周围的ILM翻转行多层ILM填塞。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以及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黄斑区增生情况。结果ILM覆盖组11只眼中,手术后1周时,裂孔闭合7只眼;1个月时,所有患眼裂孔均闭合;6个月时,裂孔闭合9只眼,裂孔再次开放2只眼。ILM多层填塞组42只眼中,手术后1周及1、6个月时,裂孔闭合41只眼;裂孔未闭合1只眼。手术后6个月时,ILM覆盖组、ILM多层填塞组患眼BCVA分别为0.91±0.29、1.05±0.39;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P=0.260);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眼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13.840,P<0.0001)。手术后6个月时,ILM覆盖组11只眼中,视网膜复位10只眼;所有患眼均未见明显黄斑区增生。ILM多层填塞组42只眼视网膜均复位,其中明显黄斑区增生19只眼。结论ILM翻转覆盖或ILM多层填塞均有助于高度近视MHRD患眼裂孔闭合,改善视力。与ILM翻转覆盖比较,ILM多层填塞手术后裂孔闭合时间更早且闭合率更高,裂孔再次开放率更低;ILM多层填塞可能会导致较高比例的黄斑区增生形成,但对手术后6个月视力恢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内界膜翻转覆盖 内界膜多层填塞
原文传递
SD-OCT评估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瓣翻转覆盖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
10
作者 梁四妥 胡晓娟 +2 位作者 卢丽丽 强军 刘雅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5-18,共4页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瓣翻覆覆盖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 Cangzhou Aier Eye Hospital 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 ILM 瓣翻转覆盖术治疗治疗的 IMH 患者的临床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瓣翻覆覆盖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 Cangzhou Aier Eye Hospital 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 ILM 瓣翻转覆盖术治疗治疗的 IMH 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患者25例(25眼)沧州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IMH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ILM瓣翻转覆盖术治疗的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术前椭圆体带中断宽度均大于550um,术后随访6mo。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并使用SD-OCT评估术后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及黄斑裂孔修复情况。结果 术前椭圆体带中断宽度为556.00~935.00(平均720.33±135.68)μm。术前BCVA(LogMAR)为1.07±0.16,术后6mo BCVA(LogMAR)为0.53±0.22,术后6mo 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术后6mo 24例(24眼,96%)黄斑裂孔闭合且未见复发。1例黄斑裂孔术后1周未闭合,ILM瓣移位,未覆盖裂孔区,术后1.5mo再次手术行ILM填塞手术,术后黄斑裂孔闭合。裂孔闭合患者术后SD-OCT黄斑区微结构改变:(1)术后早期黄斑中心凹形态未完全恢复,黄斑囊样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凹下可见囊腔样弱反射区,中心凹内表面欠光滑,可见不规则的ILM瓣覆盖于裂孔上。(2)随时间延续黄斑区内层视网膜逐渐恢复连续性,至末次随访外界膜恢复连续性19眼(76%),椭圆体带恢复连续性12眼(48%),其余仍存在外界膜和/或椭圆体带的中断。(3)En face OCT发现9例术后1mo后可以观察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分离(DONFL)。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ILM瓣翻转覆盖术治疗IMH成功率高,安全有效。SD-OCT对临床观察IMH术后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及黄斑裂孔修复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瓣翻转覆盖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蕴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71-71,共1页
探究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对象为笔者单位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收治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共计54例(54眼),依据电脑抓阄方式划分小组,常规组27例,予以玻璃体切除术,试验组27例,联合... 探究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对象为笔者单位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收治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共计54例(54眼),依据电脑抓阄方式划分小组,常规组27例,予以玻璃体切除术,试验组27例,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结果:试验组黄斑孔封闭率、视力矫正情况异于常规组(P<0.05)。结论: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中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翻转覆盖 特发性黄斑裂孔 疗效
下载PDF
睾丸鞘膜覆盖在预防Duckett术后尿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海燕 田军 +4 位作者 张潍平 宋宏程 孙宁 李明磊 李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分析睾丸鞘膜覆盖对降低 Duckett 术后尿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经手术治疗Ⅲ度尿道下裂166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2.6岁。矫正阴茎下弯后成型尿道3~4 cm,包皮岛状皮瓣的宽度1.2 cm。手术由具有... 目的:分析睾丸鞘膜覆盖对降低 Duckett 术后尿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经手术治疗Ⅲ度尿道下裂166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2.6岁。矫正阴茎下弯后成型尿道3~4 cm,包皮岛状皮瓣的宽度1.2 cm。手术由具有泌尿外科丰富经验的同一专家操作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 组:Duckett 术式+皮下筋膜覆盖,83例;B 组:Duckett 术式+睾丸鞘膜翻转覆盖术,83例,比较两组拔管后尿道瘘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至1年,平均9个月,A 组患儿术后出现尿瘘15例(15/83,18.07%),其中尿瘘位于阴茎根部8例(8/83,9.6%),位于阴茎体中部4例(4/83,4.8%),位于冠状沟处3例(3/83,3.6%);B 组术后出现尿瘘6例(6/83,7.22%),其中尿瘘位于阴茎根部3例(3/83,3.61%),位于阴茎体中部2例(2/83,2.41%),位于冠状沟处1例(1/83,1.20%)。比较两组尿瘘发生率,P =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睾丸鞘膜覆盖术可以有效降低尿道下裂 Duckett 术后尿道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瘘 睾丸鞘膜翻转覆盖
下载PDF
玻璃体联合内界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的效果
13
作者 张丽娜 黄武 +2 位作者 邵慧 李俊 刘青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底径>8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6例底径>8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53眼)采用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观...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底径>8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6例底径>8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53眼)采用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观察组53例(54眼)采用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对比治疗后裂孔闭合率、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裂孔闭合率98.15%(53/54)明显高于对照组裂孔闭合率79.25%(42/53)(χ^(2)=9.599,P<0.05);术前两组BCVA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浑浊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底径>8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裂孔闭合率,还能改善患者视力,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黄斑裂孔 大底径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翻转覆盖 裂孔闭合率
下载PDF
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芯片功能验证自动测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琳琳 张晓林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1-636,共6页
针对芯片功能验证中存在的验证时间长以及与被测系统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芯片功能验证自动测试方法.定义了事件的功能覆盖率和翻转覆盖率,分析了两种覆盖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种覆盖率共同构造适应函数,提高了验... 针对芯片功能验证中存在的验证时间长以及与被测系统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芯片功能验证自动测试方法.定义了事件的功能覆盖率和翻转覆盖率,分析了两种覆盖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种覆盖率共同构造适应函数,提高了验证的可靠性.与采用经典遗传算法的验证方法相比较,能达到相同的覆盖率,同时可减少25%~30%的测试时间,提高不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验证 自适应遗传算法 功能覆盖 翻转覆盖 自动测试
下载PDF
阴茎部分切除术中舌形皮瓣尿道外口成形
15
作者 汤先亮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11-111,共1页
近五年来,在阴茎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腹侧阴茎舌形皮瓣翻转,作尿道外口成形34例,术后无1例发生外口狭窄。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阴茎部分切除术 尿道外口 皮瓣 阴茎海绵体 舌形 拔除尿管 尿道粘膜 吻合口 阴茎皮肤 翻转覆盖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静态形式验证的I/O复用电路高效验证方法
16
作者 段丽莹 胡毅 +3 位作者 郝燚 甘杰 冯文楠 唐晓柯 《电子世界》 CAS 2021年第3期91-94,共4页
随着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输入/输出(I/O)接口数量和复用功能的不断增加,I/O复用电路的验证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本文针对I/O复用电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静态形式验证的高效验证方法,在验证早期对I/O复... 随着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输入/输出(I/O)接口数量和复用功能的不断增加,I/O复用电路的验证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本文针对I/O复用电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静态形式验证的高效验证方法,在验证早期对I/O复用进行了复用功能验证和连接性验证,同时也进行了翻转覆盖率收集。与传统基于动态验证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将验证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显著提升了设计质量和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复用 动态验证 验证方法 系统级芯片 验证时间 连接性 功能验证 翻转覆盖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对比
17
作者 梁卫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0例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 目的:比较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0例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分别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眼轴短于对照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患者,其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血流面积和血流密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功能量表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相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降低其眼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翻转覆盖 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