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功能恢复的关键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兵 姚隆浩 +3 位作者 唐友盛 史俊 杨驰 王旭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对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收治的 18例 2 4侧髁状突骨折患者 ,经过病史、体格检查、X线片、CT及三维 CT诊断 ,选用开放性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不... 目的 对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收治的 18例 2 4侧髁状突骨折患者 ,经过病史、体格检查、X线片、CT及三维 CT诊断 ,选用开放性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不同的处理方法 ,并对患者术后髁状突的形态和功能加以分析对比。结果 开放手术经翼外肌解剖复位的病例在术后的解剖形态、咬合关系、尤其是下颌骨运动时偏斜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翼外肌游离复位的患者。结论 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选择翼外肌解剖复位 ,既可以增加髁状突复位的成功率 ,减少其可能引起的吸收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骨折 坚强内固定 翼外肌复位
下载PDF
比较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方法 100例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进行翼外肌解剖复位,B组进行游离复位,1年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A... 目的研究分析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方法 100例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进行翼外肌解剖复位,B组进行游离复位,1年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A组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价:A组治愈率为98%,B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A组的治愈率为98%,B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患者治疗中,选择翼外肌解剖复位,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复位 髁状突骨折 开放手术 游离复位 疗效
下载PDF
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云东 彭云烽 朱先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游离复位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 目的:探讨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游离复位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髁状突吸收、张口受限、开口偏斜、咬合关系紊乱、关节弹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应证广泛,而游离复位治疗更适于髁状突高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髁突-解剖复位 髁状突游离复位 髁突形态 下颌骨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对比
4
作者 马玉涛 《智慧健康》 2017年第7期118-11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观察组)与游离复位(对照组)治疗。术后12个... 目的对比分析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观察组)与游离复位(对照组)治疗。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治愈率为94%,对照组治愈率为7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6%。结论髁状突骨折的解剖复位治疗适应症广,有利于下颌骨局部结构形态及咀嚼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显著,而髁状突高位骨折患者则更适于采取游离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解剖复位 游离复位
下载PDF
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治疗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杨 王毅 +3 位作者 胡磊 孙大磊 赵玺 曹卫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317-2320,共4页
目的:比较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治疗髁状突骨折的疗效,促进髁突形态恢复。方法:收治的80例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B组行髁状突游离复位术,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髁突形态及下颌... 目的:比较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治疗髁状突骨折的疗效,促进髁突形态恢复。方法:收治的80例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B组行髁状突游离复位术,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髁突形态及下颌骨运动功能变化。结果:A组治愈率为90%,高于B组的70.00%(P<0.05);术后3个月A组髁状突吸收、张口受限、开口偏斜、咬合关系紊乱、关节弹响发生率分别为12.50%、15.00%、15.00%、7.50%、12.50%,均低于B组的32.50%、35.00%、37.50%、25.00%、35.00%(P<0.05);术后6个月A组张口受限、关节弹响发生率为5.00%、2.50%,均低于B组的20.00%、20.00%(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保留髁状突骨折患者骨折断端血运,髁突形态及下颌骨运动能力恢复良好,疗效优于髁状突游离复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髁突-解剖复位 髁状突游离复位 髁突形态 下颌骨 运动能力
原文传递
113例髁状突骨折不同复位方式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焦慧峰 韩新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髁状突骨折患者113例(146侧),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髁状突游离复位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后髁状突形态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疗效优者80侧,良者66侧。术后1 a髁突-... 目的:比较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髁状突骨折患者113例(146侧),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髁状突游离复位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后髁状突形态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疗效优者80侧,良者66侧。术后1 a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组髁状突吸收人数比例为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运动功能评价,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方式开口受限、开口偏斜、咬合关系紊乱、关节弹响人数均少于游离复位方式。结论: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较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效果好,能更好地恢复术后解剖结构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髁突-解剖复位 髁状突游离复位 疗效
下载PDF
解剖复位和游离复位治疗髁突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金鹏 杨国军 +3 位作者 黎昌学 陈筱雪 朱慧 赵格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7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髁突骨折后翼外肌解剖复位与髁突游离复位的骨折愈合情况。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下颌骨髁颈骨折模型,一组行髁突游离复位,另一组行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后2、4、6、8周动物颈部血管灌注墨汁后处死,测量两侧髁突前后... 目的比较髁突骨折后翼外肌解剖复位与髁突游离复位的骨折愈合情况。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下颌骨髁颈骨折模型,一组行髁突游离复位,另一组行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后2、4、6、8周动物颈部血管灌注墨汁后处死,测量两侧髁突前后径、内外径。术侧髁突切片、HE染色后观察分析髁突增殖层、微血管数目及骨参数的变化。结果术侧与健侧比较,髁突游离复位组髁突内外径4、6、8周术侧减小(P<0.05),翼外肌解剖复位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髁突前后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数目比较髁突游离复位组各时间点均少于翼外肌解剖复位组(P<0.05)。除2周时Tb.N外,两组其余骨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保留翼外肌对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髁突-解剖复位 髁状突游离复位 血供重建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