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人自死习俗:“鲧复生禹”神话与历史背后的真相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永安 杜高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剖析"鲧复生禹"神话,鲧-禹部落(家族)具有雨师职能。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鲧的被...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剖析"鲧复生禹"神话,鲧-禹部落(家族)具有雨师职能。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鲧的被杀背后真相是自死。"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是老人自死之后的"三年之丧"的仪式。仪式中鲧向禹转移的"神灵"形象、仪式的空间特性都体现了源自祖先颛顼的部落传统。"鲧复生禹"神话具有老人自死习俗与成人礼仪双重意象。以禹为核心,颛顼-鲧-禹部落在三代史的开端具有特殊地位与重要性,老人自死是那个时代的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自死 鲧复生禹 天问 巫术思维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老人自死习俗”的民俗信仰本质与文化价值——与基于“食物匮乏”基础上的“野蛮、不孝”说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永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人类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老人自死习俗"是基于原始巫术思维而形成的民俗信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其历史起因上的食物匮乏说,由这一认识引起的价值判断上的野...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人类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老人自死习俗"是基于原始巫术思维而形成的民俗信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其历史起因上的食物匮乏说,由这一认识引起的价值判断上的野蛮、不孝之道德说,是对该习俗的误读。解释"老人自死习俗"本质的理论应该是人类学,而不是伦理学;依从于民俗信仰的老人自死习俗没有因社会的主流文化进入文明时代而完全消失,而是在一些地区、某些民族中以不同的方式延续至今。自死窑及其传说是具有世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观 巫术思维 老人自死习俗 民俗信仰 唯物史观 人类学 伦理学 人类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中国“老人自死习俗”相关历史记忆重释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永安 《江汉学术》 201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中国早期文献记载了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老人自死习俗"的各种形式,但已失去了解释性。一些老人自死习俗在汉代之后的文献中始终被置于道德批判的视角下,另一些经过象征性仪式与文化解释的改变而得以在官方与民间同时延续下来;... 中国早期文献记载了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老人自死习俗"的各种形式,但已失去了解释性。一些老人自死习俗在汉代之后的文献中始终被置于道德批判的视角下,另一些经过象征性仪式与文化解释的改变而得以在官方与民间同时延续下来;在民间历史中则不同程度保留着有关习俗与解释性传说;无论在古代文献还是民间叙事中,这些事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性早已被割裂、打碎,甚至遗忘;借助经典人类学理论,针对文献记载和现实遗存,理清其演变的规律,还原其共同的文化本质,建立起内在的统一的解释,可导致对历史文献和现实认知两个层面的民族记忆的重新认识和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自死习俗 自死 巫术思维 民俗信仰 民间叙事
下载PDF
“老人自死习俗”口传文本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永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14-20,24,共8页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经典民俗学理论的研究表明,老人脱皮神话、食老传说、老人自死传说三种文本具有本土文化的根源性,其内涵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承继性。老人自死传说中,猫鼠相斗的核心情节及其反映的民...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经典民俗学理论的研究表明,老人脱皮神话、食老传说、老人自死传说三种文本具有本土文化的根源性,其内涵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承继性。老人自死传说中,猫鼠相斗的核心情节及其反映的民族冲突具有历史线索和民族情感的依据,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本土民间文学创造的产物。来自印度佛经的"弃老"故事与受其影响形成的文本,与本土产生的口传文本处于共存状态,但成型较晚的老人自死传说逐渐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自死习俗 口传文本 巫术思维 本土性
下载PDF
老人自死习俗:尧舜禹禅让的真相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永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从尧舜禅让中的舜囚尧,以及典籍中的类比性描述,对《尚书》中年龄数字的剖析,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尧舜禹禅让的真相...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从尧舜禅让中的舜囚尧,以及典籍中的类比性描述,对《尚书》中年龄数字的剖析,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尧舜禹禅让的真相是老人自死习俗,周期三年。商末周初,随着观念和习俗的演变,老人生命的终结,逐渐由自死的形式过渡到自然死亡的形式,该习俗已经在国家层面不复存在,并分别演化成"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官礼、"三年之丧"的丧礼。老人自死是那个时代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自死 尧舜禹禅让 巫术思维 道德化
下载PDF
汉水流域“自死窑”遗址类型及其传说的民俗信仰内涵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在汉水流域存在大量自死窑遗址,关于自死窑的传说广泛流传。通过实地调查,自死窑的形制类型主要有敞口纵进式结构、小门侧进式结构和小门纵进式结构。"老人自死"是基于民俗信仰的"神圣行为",自死窑的传说的确反映了... 在汉水流域存在大量自死窑遗址,关于自死窑的传说广泛流传。通过实地调查,自死窑的形制类型主要有敞口纵进式结构、小门侧进式结构和小门纵进式结构。"老人自死"是基于民俗信仰的"神圣行为",自死窑的传说的确反映了"老人自死习俗"的历史真实性,并且该传说是后人调和原始信仰之礼(有关老人死亡)与文明社会"孝"道之礼的产物,是在"敬老"、"孝道"的文明社会价值判断的视野下,对原始社会"老人自死仪式"内涵的传承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自死 老人自死习俗 信仰
下载PDF
“活人坟+竹王崇拜”:口头传说与仪式叙事的关联
7
作者 徐永安 杜高琴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9-29,共11页
贵州镇宁蒙正苗族的“活人坟”与汉水流域的“自死窑”,同属于老人自死习俗,本质都是原始灵魂信仰及“神灵转移”观念;活人坟传说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老人自死习俗传说”的异文类型。活人坟遗迹与有关文献、口述实例,说明这一习俗在... 贵州镇宁蒙正苗族的“活人坟”与汉水流域的“自死窑”,同属于老人自死习俗,本质都是原始灵魂信仰及“神灵转移”观念;活人坟传说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老人自死习俗传说”的异文类型。活人坟遗迹与有关文献、口述实例,说明这一习俗在蒙正苗族存在并延续到上世纪,并对汉水流域老人自死习俗下限年代有启示;竹(王)崇拜体现于生活中的“供竹祖”、丧礼用竹等仪式,保留了“神灵转移”等原始观念,与活人坟内涵相统一,并存在于活态民俗生活中;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来看,具有超出对其各自现有认识的新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正苗族 活人坟 竹王崇拜 神灵转移 老人自死
下载PDF
论蛊卦、同人卦之变:《易经》中的鲧复生禹神话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永安 《华中学术》 CSSCI 2018年第3期145-156,共12页
蛊卦、同人卦的同步变化包含鲧、禹之间的'神灵'转移仪式,即老人自死习俗。虞翻对蛊卦《彖》辞的解释是两卦变化的依据,按照'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时间顺序产生的变卦,与先天方位、后天方位等构成一定的空间关系卦象,... 蛊卦、同人卦的同步变化包含鲧、禹之间的'神灵'转移仪式,即老人自死习俗。虞翻对蛊卦《彖》辞的解释是两卦变化的依据,按照'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时间顺序产生的变卦,与先天方位、后天方位等构成一定的空间关系卦象,运用《易经》原理,与相关卦互为参照进行分析,显示以两卦为核心的卦象、爻象、卦辞、爻辞等结构中,存在着鲧复生禹神话中神灵转移仪式的记录体系。鲧、禹的名字在卦辞、爻辞中消失,使后人对相关文字的理解、解释出现了混乱与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蛊卦 同人卦 鲧复生禹 神灵转移 老人自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