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老君音诵诫经》中的“刘举”
- 1
-
-
作者
刘陶
-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共7页
-
文摘
《老君音诵诫经》中的"刘举"并非特指某一位具体人物,而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源于王莽代汉之际出现的"卯金修德为天子"、"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等植根于谶纬神学的古老谶记。东汉灭亡后,民间道教教团将刘氏谶记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以末世论对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具有道教特色的谶记。
-
关键词
刘举
谶纬之学
道教
老君音诵诫经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老子和李弘:早期道教救世论中的真君形象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塞德尔
王宗昱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国际汉学》
2004年第2期185-206,共22页
-
文摘
有组织的道教是在两汉时期形成并在汉朝崩溃的危机中问世的。道教的信仰在公元2世纪刺激了两个大的政治兼宗教性的教团——太平道和天师道。这两个教团都有救世主义的因素,也就是说,它们都反映了人民企盼着依靠一个超自然的救星把他们从动乱和困苦的社会带进太平时代。有人或许要把这些运动称为millenial。
-
关键词
早期道教
道教思想
救世
教团
老子变化经
宗教性
老君音诵诫经
大渊忍尔
两汉时期
张道陵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
- 3
-
-
作者
丁常云
-
机构
中国道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
上海市道教协会
-
出处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和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党和国家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
宗教界人士
国家继承
国家宗教事务局
宗教思想
最高价值追求
时代精神
老君音诵诫经
人类社会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古代少数民族与道教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泽洪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0年第1期36-39,33,共5页
-
文摘
《道藏》《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载: “四夷云:某东西南北四方荒外,或某州郡县山川界内夷狄羌戌姓名,今居某处,改姓某,易名某,年岁月日时生。叩搏奉辞:先因丑恶生出边荒,不识礼法,不知义方,亹秽之中,善根未绝。某年月日时为(某事)随某事得真乞国,闻见道科,弥增喜跃。含炁愿活,凭来中生,依法赍信,奉辞以闻。伏愿明师特垂矜副,谨辞。”这段道经“四夷云”以下是申请入道之“四夷”的“身分简介”,“叩搏奉辞”以下则是“四夷”申请入道者的“誓词”。关于这段科仪的内容,我们这里不具体讨论。魏晋南北朝道经中的这段科仪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早期道教并不单纯是汉民族的宗教。
-
关键词
科仪
四夷
善根
边荒
经中
张昌起义
武当福地总真集
易名
老君音诵诫经
《道藏》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天师道发展更新的四个重要阶段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继禹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4年第1期16-21,共6页
-
文摘
天师道,初创时俗称“五斗米道”。教内则称“正一盟威之道”。因道教尊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主领道教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诸派,统称“正一道”,以区别于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
关键词
师道
张道陵
全真道
皂山
盟威
正一道
老君音诵诫经
道门科略
著名道士
炼养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文化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邓学林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道教协会
-
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5,共2页
-
文摘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土生土长的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既表现在道教的教义、哲理等思想层面,又表现在道教宫观、道教仪式等宗教层面,同时也表现在具体的世俗生活层面。相较而言,道教对于世俗生活的影响,与大众的关系最为紧密,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中国民俗的影响。道教文化的元素已经融入到中国人娱乐节庆、婚丧嫁娶等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
-
关键词
道教文化
中国民俗
世俗生活
根柢
老君音诵诫经
生活起居
北京白云观
著名道士
聪明正直
三元说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传播与发展——道教史讲义第四章
- 7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6年第19期1-33,共33页
-
文摘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道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载,略述梗概。一、曹魏之制约天师道及天师道之传播曹魏时,太平道随黄巾起义的被镇压而衰微;天师道(即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之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社会历经黄巾起义之后,魏统治者深知对方士。
-
关键词
道教史
陆修静
上清经
杨羲
老君音诵诫经
三皇文
三皇经
三洞经书目录
寇谦之
真灵位业图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