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主题

共找到97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唐小娜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发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照组行腰硬联合... 目的:分析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发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手术开始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操作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黄碱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麻醉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芬太尼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
下载PDF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45例)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8.89%)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有较高安全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脱位风险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李博 孙法瑞 +2 位作者 冯绍胜 黄纯谊 叶恒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比较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脱位风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57例高脱位风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双动... 目的比较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脱位风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57例高脱位风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组(研究组)21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后1年随访时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4.43±20.01)min、(378.09±152.89)mL、(218.57±129.74)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69±20.83)min、(143.06±71.23)mL、(154.44±62.3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1年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3.62±5.78)分、(90.67±3.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8±8.04)分、(84.17±4.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57±1.08)分、(1.10±0.7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16)分、(1.61±0.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略低于对照组的2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高脱位风险股骨颈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脱位率低、缓解髋关节疼痛明显、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双动全髋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脱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蔡蔚 胡文帅 赵进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21年9月—2023年5月)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实施全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21年9月—2023年5月)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各4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大,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势明显,其并发症更少,可缩短住院时间,但存在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等缺点,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高培培 张瑞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451-145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AFHR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FIC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AFHR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FIC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运动与感觉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 h、6 h、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对老年AFHR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可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晏显锋 高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7期54-57,共4页
目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FN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AFHR,干预组采用全髋置... 目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FN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AFHR,干预组采用全髋置换术,浅析组间总疗效与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情况。结果干预组总疗效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两组住院费用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相较于参照组均偏多,手术时间偏长(P<0.05)。术前,两组HHS髋关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HHS髋关节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对比偏低(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NFN患者较AFHR优势更高,AFHR术后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少,而全髋置换术治疗能够在强化临床整体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大燕 桂军云 +1 位作者 李海波 高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CSEA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轻比重和重比重两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1.2~1.6ml(重组)与0.375%轻... 目的探讨CSEA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轻比重和重比重两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1.2~1.6ml(重组)与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1.2~1.6ml(轻组).结果麻醉满意程度:重组优良率30例(100%),轻组优良率27例(97%)(P>0.05),两组病人均取得一个确切的术侧阻滞的麻醉效果.两组病人布比卡因用量:重组(5.3±1.2)mg,轻组(5.5±1.6)mg(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和术后头痛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轻比重与重比重单侧腰麻法均适合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腰麻醉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出院准备度评估及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分析
8
作者 林冰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出院准备度评估及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出院准备情况,并采用...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出院准备度评估及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出院准备情况,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髋关节功能Hqrris评分(HH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患者RHDS评分,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RHDS评分为(78.85±7.85)分;不同出院后去处、髋关节功能、社会支持的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RH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出院后回家、髋关节功能差、出院指导质量差、社会支持低是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出院准备度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出院准备度水平中等,而出院后回家、髋关节功能差、出院指导质量差、社会支持低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对比
9
作者 谢瑞堂 刁百新 莫似环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分析对比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A)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 目的分析对比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A)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DAA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6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功能评分、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OL-5D)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AA组各项手术基本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P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DAA组术后3 d、7 d VAS评分低于PA[(4.1±0.4)分vs.(5.0±0.7)分,(2.2±0.9)分vs.(3.6±0.8)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Harris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DAA组Harris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均显著高于PA组[(74.6±7.6)分vs.(68.3±6.6)分,(85.9±9.7)分vs.(79.8±7.4)分,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EQ-V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DAA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低于PA组(20.6%,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DAA术式比PA术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早期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早期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观察
10
作者 吴晓慧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和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和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生活能力、情绪状态及关节活动度。结果:2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H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期间,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快速康复护理 效果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11
作者 谢斌 孙海霞 王振兴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博兴县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博兴县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和髋关节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长征 刘振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山东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抽取76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 目的:分析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山东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抽取76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相关指标、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麻醉后5 min,两组血糖、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5 min,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及72 h,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采取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在取得良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效果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李兆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比较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AFHR的老年患者76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行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 目的比较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AFHR的老年患者76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行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予以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检测2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1 h(T_(2))、手术结束时(T_(3))的HR、MAP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诱导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等麻醉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T_(0)、T_(1)、T_(2)、T_(3)时的HR、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AFHR患者,均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中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缩短诱导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比重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翁张涛 李孝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9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渭南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渭南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01)。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描绘评分法评分均低于术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均较优,但人工关节置换更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于西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7-0060,共4页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应用水平。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应用水平。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运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量表在术前及术后3天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比较了两组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术后12个月,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两组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同时手术及住院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疼痛评分相较于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时的BALP、BGP、ALP和TRACP-5b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在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AFHR手术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缩减手术及住院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而ATHR手术则更有利于骨代谢指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应用
下载PDF
SPAI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温国洪 韩嘉跞 +2 位作者 利洪艺 杨浪 王湘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25-0028,共4页
探讨SPAI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NOF)患者,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研究时间选定为2021.6-2023.6(两年),针对广州医科... 探讨SPAI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NOF)患者,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研究时间选定为2021.6-2023.6(两年),针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NOF患者以入组标准(纳排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105例患者临床资料配合研究,根据手术入路差异将其筛选分组,以SPAIRE入路的手术组设为“SPAIRE入路组”(50例),以后外侧入路的手术组设为“PLA入路组” (55例)。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与操作团队均为同一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执行。根据资料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的手术相关指标作为评估手术对患者刺激性的指标,以髋关节Harris在术后不同阶段的评估分数作为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以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情况作为评估手术安全性的指标。结果 SPAIRE入路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不同阶段髋关节Harris分数(术后1/3月)、术后并发症情况(关节脱位)均优于PLA入路组(p<0.05);SPAIRE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髋关节Harris分数(术后6个月)与PLA入路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NOF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时,其手术方案选择以SPAIRE入路方式能更好地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刺激作用,并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的恢复,还可以通过减少术后关节脱位情况来提高手术安全性,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IRE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7
作者 陆日琨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隆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隆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置换术组和髓内钉组,每组32例。置换术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髓内钉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置换术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术组(均P<0.05)。术后7d,两组患者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髓内钉组均低于置换术组(均P<0.05)。髓内钉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置换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置换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置换术组(均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更好,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崔光友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功能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378.450,P_(时间)<0.001;F_(组间)=21.448,P_(组间)<0.001;F_(交互)=4.922,P_(交互)=0.011)。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髋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一定临床效果,骨折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并发症较骨折内固定术更低,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恢复情况优于骨折内固定术,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陈泷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20
作者 祝建峰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4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海虞中心卫生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海虞中心卫生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n=31)与FHR组(n=30)。PFNA组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FHR组采用FHR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FHR组,术中出血量少于FHR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FHR组(P<0.05)。PFNA组术后引流量少于FHR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晚于FHR组,住院时间长于FHR组(P<0.05)。FH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P=0.041)。术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升高(P<0.05);术后1、3个月,FHR组Harris评分均高于PFNA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FHR治疗的效果更佳,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效果更好,但PFNA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