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7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和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秦世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689-269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原发胆管细胞肝癌 细胞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对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
2
作者 付慧英 章柏平 +2 位作者 吴文清 张浩利 柯传庆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对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对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A组应用仑伐替尼治疗,B组应用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中位生存期及毒性反应。结果B组客观缓解率、局部控制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A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性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中晚期原发肝癌 PD-1抑制剂 仑伐替尼
下载PDF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杨 侯婧悦 +2 位作者 梁东如 李洁 纪虹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 分析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风险评估且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原发性... 目的 分析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风险评估且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给予多学科个体化动态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评分、术后恢复速度指标及护理前后患者的衰弱程度、绝望量表评分和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达到目标70%进食量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者术后7 d恢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自制力、情绪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 <0.05),且干预组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未来感觉评分和对未来期望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 <0.05),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促进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老年 多学科个化动态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清清 陆伦根 《肝脏》 2024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特征为多灶性胆管狭窄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PSC的药物。PS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诸多研究揭示了PSC与结肠炎和肠-肝轴的破坏密切相关,巨噬细胞参与PS...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特征为多灶性胆管狭窄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PSC的药物。PS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诸多研究揭示了PSC与结肠炎和肠-肝轴的破坏密切相关,巨噬细胞参与PSC的发病过程。本文就巨噬细胞在PSC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硬化胆管 巨噬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万品文 万春 闪海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61-764,769,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将疾病进展、疾病稳定者纳入无效组(n=4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8(IL-18)]、VEGFR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上述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预测分析上述指标术后水平对疗效的预测效能,比较各指标术后不同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IL-2、IL-4和VEGFR均较术前下降,且有效组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IL-18均较术前显著上升,且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IL-2、IL-4、IL-18和VEGFR均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IL-2、IL-18、VEGFR的AUC值均有评估价值(P<0.05),而IL-4的ROC曲线AUC值评估价值不高(P>0.05)。IL-2、VEGFR高水平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2、VEGFR低水平患者(P<0.05),IL-18低水平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18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得以纠正,VEGFR水平表现出下降,其中血清IL-2与VEGFR水平均与疗效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可在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H1/TH2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胡震霆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肝癌标志物(G73、AFP-L3及AFP)及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L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肝癌标志物及sFas、sFas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贝伐珠单抗 信迪利单抗 肝癌标志物 细胞凋亡因子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巨噬细胞参与PBC发病机制的可能方式,讨论了其对PBC的影响及相关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指出巨噬细胞主要参与了PBC损伤中的先天性免疫,且与肠道微生物失调相联系,在疾病后期与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 巨噬细胞 病理过程
下载PDF
抑癌止痛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疗效、肝癌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安颂歌 王馨曼 +3 位作者 魏方 段倩倩 陈琳 张海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抑癌止痛散联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原发性肝癌轻中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肝癌标志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的原发性肝癌轻中度癌性疼痛住院患者60例,按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抑癌止痛散联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原发性肝癌轻中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肝癌标志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的原发性肝癌轻中度癌性疼痛住院患者60例,按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抑癌止痛散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共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NRS)评分、生活质量(QOL-LC)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及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平均剂量,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疼痛总缓解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L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AFP-L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D4^(+)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D8^(+)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平均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止痛散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轻中度癌性疼痛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止痛散 原发肝癌 肿瘤标志物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免疫治疗中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周凯 李智强 +3 位作者 李荣富 谢刚 高再德 罗光茂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52-1354,1358,共4页
目的针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免疫治疗中调控机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诊断为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的就诊人员30例,不可... 目的针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免疫治疗中调控机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诊断为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的就诊人员30例,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对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清AFP、CA199、CEA、IL-6进行检测;检测病例组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肝功能、肿瘤标记物、IL-6等相关指标变化。观察肝脏肿瘤大小变化,追踪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AFP、IL-6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免疫治疗后血清AFP、IL-6显著低于免疫治疗前(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及IL-6水平对评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原发细胞肝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增强CT直方图特征分析
10
作者 赵万家 徐杰 +2 位作者 朱建国 李海歌 吕牧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评价CT直方图分析(CT histogram analysis,CTHA)方法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共纳入经手术病理确诊的HCC患者60例(男/女=50/10,平... 目的:评价CT直方图分析(CT histogram analysis,CTHA)方法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共纳入经手术病理确诊的HCC患者60例(男/女=50/10,平均年龄47.10±9.31岁),所有病例术前接受腹部三期CT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两位放射医师分别使用GE公司Ommi-Kinetics,Version V2.1.0 R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获取直方图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直方图参数及多参数联合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参数Kurtosis、Relative deviation,静脉期参数Uniformity、Relative deviation,延迟期参数Relative deviation可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用于HCC的诊断,多参数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0.989)。结论:CTHA方法可于HC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肝癌 CT 直方图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作者 邓宗柒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4-1928,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持续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炎症损伤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目前,PB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致认为PBC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与PBC相关的免疫和炎症级联反应中,巨噬细胞作为...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持续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炎症损伤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目前,PB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致认为PBC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与PBC相关的免疫和炎症级联反应中,巨噬细胞作为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出现,积极参与对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本文介绍了巨噬细胞在PBC中的来源定位及异质性变化,综述了巨噬细胞在PBC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病理过程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淋巴细胞、AFP-L3等的影响
12
作者 闫雷 芦亚楠 +1 位作者 李红 骆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淋巴细胞、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治疗的晚期HCC患者108例,按...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淋巴细胞、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治疗的晚期HCC患者108例,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AFP-L3、甲胎蛋白(AFP),以及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44%和8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93%、7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D3^(+)和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68.82±6.40)%和(41.22±5.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24±6.15)%、(37.73±6.00)%],而CD8^(+)T淋巴细胞为(25.53±2.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05±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AFP-L3、AFP水平分别为(63.34±15.52)、(11.54±3.32)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11±5.00)、(110.20±23.3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95%CI:7.284~8.726)和15个月(95%CI:14.511~15.489),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有较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AFP-L3等指标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晚期原发肝癌 临床效果 T淋巴细胞 甲胎蛋白异质体-L3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胆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任茜茜 邓志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62-1266,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胆管特异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就出现小叶间胆管和间隔胆管的炎症和破坏。miR-506的过表达导致碳酸氢盐伞受损,毒性胆汁酸和自身免疫损伤胆管上皮...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胆管特异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就出现小叶间胆管和间隔胆管的炎症和破坏。miR-506的过表达导致碳酸氢盐伞受损,毒性胆汁酸和自身免疫损伤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胆管细胞衰老,释放SASP、VDR表达降低,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免疫细胞的激活均导致炎症持续和纤维化,促进病程进展。本文阐述了胆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 胆管上皮细胞 维生素D miR-506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研究
14
作者 曹峥 申慧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本文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叙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原发胆汁胆管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祎 王旭 +1 位作者 王立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测序只能得到细胞群体平均值的局面,使获取单个细胞的生物信息成为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单阐述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测序只能得到细胞群体平均值的局面,使获取单个细胞的生物信息成为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单阐述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机制研究与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测序 原发胆汁胆管 转录组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赵敏 祝涛 黄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测评量表(ESCA)及欧洲癌症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OL-C30)调查患者术前及术后出院3个月回院复诊时负面情绪、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对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SAS及SDS评分降低;ESCA及QOL-C30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肝癌切除手术史、疾病知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320;P<0.001)、肝癌切除手术史(β=-0.245;P=0.001)及疾病知情情况(β=-0.290;P=0.001)均可显著影响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共同解释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69.30%的变异度(F=35.128;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PHC患者术后QOL-C30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r=-0.627,-0.609;P<0.05);与ECSA评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老年PHC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但整体水平依旧不佳,而年龄≥75岁、既往肝癌切除史及不知晓自身病情的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差,且具有以上特征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自护能力更差,建议临床关注具有以上特征的老年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注重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及自护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张超 戴钰辉 +1 位作者 赵婷 袁泽龙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54)、预后不良组(n=35),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GDF15、SOCS3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OCS3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下降(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降低(均P<0.05)。血清GDF15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SOCS3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GDF15、SOCS3二者联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优于血清GDF15、SOCS3各自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GDF15)=2.074、Z_(二者联合-SOCS3)=2.794,P=0.038、P=0.005)。结论血清GDF15表达水平较高和血清SOCS3表达水平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较差,血清GDF15、SOCS3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原发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预后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
18
作者 张玲玲 张会品 +2 位作者 李桂英 孔燕 马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应答结局将其分为应答良好组60例和应答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的AMA、RDW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A、RDW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答不良组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RDW水平均高于应答良好组,AMA阳性率低于应答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T(OR=1.941,95%CI:1.157~3.256)、GOT(OR=1.808,95%CI:1.073~3.045)、GGT(OR=1.504,95%CI:1.028~2.200)、TBil(OR=2.088,95%CI:1.279~3.408)、DBil(OR=1.735,95%CI:1.112~2.707)、RDW (OR=1.562,95%CI:1.091~2.236)、AMA阳性率(OR=0.584,95%CI:0.399~0.854)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增高、AMA阳性率降低是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应答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细胞分布宽度 原发胆汁胆管 应答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姣姣 杨会会 霍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8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81)和死亡组(n=19)。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测定胆碱酯酶、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分析细胞形态,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病理组织类型、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术后靶向药物或联合PD-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肿瘤大小中>5 cm、BCLC分期中C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7.04%、13.58%,均低于死亡组(63.16%、3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胆碱酯酶、DBil、白蛋白、IBil、ALT、AST水平分别为(3056.38±198.76)U/L、(15.43±3.31)μmol/L、(43.98±5.07)g/L、(15.87±2.29)μmol/L、(44.39±6.91)U/L、(39.76±6.04)U/L,均低于死亡组[(3169.87±203.87)U/L、(17.46±4.14)μmol/L、(46.67±5.57)g/L、(17.18±2.45)μmol/L、(49.03±7.02)U/L、(42.87±6.1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红细胞异常、空泡样变性比例分别为9.88%、23.46%,均低于死亡组(47.37%、26.32%),核右移、核左移比例分别为27.16%、39.51%,均高于死亡组(10.53%、1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BCLC分期、红细胞异常、空泡样变性、核右移、核左移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生存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临床特征为肿瘤>5 cm,BCLC分期中C级的病例较少,细胞形态呈核右移、核左移较多,红细胞异常、空泡样变性则较少,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瘤大小、BCLC分期、红细胞异常、空泡样变性、核右移、核左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临床特征 细胞形态学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胡刘平 李月 +3 位作者 成斌 韦宝生 蔡建雷 杜玉珍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10-512,共3页
治疗相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t-AML)是在初发癌(血液恶性肿瘤、实体肿瘤)治疗后续发的晚期合并症之一,而治疗相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t-APL... 治疗相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t-AML)是在初发癌(血液恶性肿瘤、实体肿瘤)治疗后续发的晚期合并症之一,而治疗相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t-APL)是t-AML的一个亚型,发病率占t-AML的2%左右[1]。目前,t-APL继发初始疾病散在报道有乳腺癌、恶性血液病、多发性硬化和生殖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等[2-3],但原发性肝癌经过放疗和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后继发t-APL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收治的1例原发性肝癌t-APL患者的诊治体会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放射治疗 靶向治疗 治疗相关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