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9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技巧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后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晓苑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3154-3155,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后,移动技巧训练对其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的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基础上,另外再进行系统化移...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后,移动技巧训练对其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的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基础上,另外再进行系统化移动技巧训练。并在术后1年内对两组患者的再骨折例数进行比较。结果:在出院后1年内对照组患者发生再骨折8例,而观察组仅发生3例,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移动技巧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技巧训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术 骨折发生率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洛锋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以乱数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洛宁县人民医院收入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43例]、观察组(PFNA,43... 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以乱数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洛宁县人民医院收入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43例]、观察组(PFNA,43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及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PFNA内固定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PFNA内固定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老年人群 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
3
作者 李刚 贾健 王宏川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本文综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介绍骨质疏松及其对骨折的影响,详细阐述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等,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参考... 本文综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介绍骨质疏松及其对骨折的影响,详细阐述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等,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参考依据,以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 抗骨质疏松治疗
下载PDF
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4
作者 倪博文 于洋 刘希伟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活动能力及髋部骨密度。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2 d、3 d的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行走活动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应用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行走活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骨化三醇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 老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FNA联合术后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侯仰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术后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540例接受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术后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540例接受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0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接受PFNA治疗时,术后采用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能促进其术后及早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能使术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运动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 实施效果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4 位作者 汪军 宋晓飞 龙俊任 田龙 赵芮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50例)与FHR组(采用FHR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50例)与FHR组(采用FHR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6~12(6.63±2.2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PFNA组均短(少)于FHR组(P<0.05)。住院时间FHR组短于PFNA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FHR组高于PFNA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FHR组低于PFNA组(P<0.05)。结论与PFNA相比,FH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更适合骨质疏松、不能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可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更快,但创伤较大。应根据患者病情、骨折类型及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下载PDF
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观察
7
作者 李印鹏 王寅 +2 位作者 郝明 曹斌 李熙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56-62,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作为微创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关节置换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内固定组。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Harri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再入院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和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关节置换组缩短或减少(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微创组、内固定组ACTH、NE、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3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评分比较:微创组>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12个月,3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P<0.01)。结论相较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能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再入院风险,并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骨折愈合,且前者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 人工关节置换 微创半髋置换 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后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阳杰 王叶武 +2 位作者 朱博 贺天磊 李智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为AFHR、PFLP、PFNA)。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优良率。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少于PFLP组和AFHR组(120.39±49.76)mL VS(243.53±102.22)mL VS(194.62±65.62)mL,(P<0.01)。三组手术耗时无差异(78.07±7.26)min VS(86.59±9.55)min VS(82.66±13.38)min,(P>0.05)。AFHR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1.88±0.65)d VS(4.03±0.78)d VS(6.00±1.00)d,(P<0.01)。AFHR组术后负重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0.40±0.13)W VS(7.26±2.15)W VS(10.24±1.72)W,(P<0.01)。随访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AFHR和PFNA组优于PFLP组(84.6%VS 84.2%VS 76.5%,P<0.05),AFHR组与PFNA组无差异(84.6%VS 84.2%,P>0.05)。结论AFHR、PFNA和PFLP三种手术策略均属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疗法。AFHR策略手术耗时短、术后下床早、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 关节置换 方式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与传统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研究
9
作者 荆俊清 邵佳 杨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5—2023-12沈丘县职工医院骨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98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改良小切口(A组)49例,行传统切口(B组...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5—2023-12沈丘县职工医院骨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98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改良小切口(A组)49例,行传统切口(B组)49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复位质量;依据Parker-Palmer活动度(PPM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以及骨钙素(sOC)、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骨代谢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后第1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A组患者的PPMS评分、Harris评分,血清sOC、BMP-2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与改良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IFF的骨折复位质量效果相当,但后者在优化围术期相关指标、调节骨代谢水平、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切口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改良小切口 pfnA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10
作者 令狐克成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讨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剑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46例。... 讨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剑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46例。参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凝血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SF-36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活动度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杨俊 李剑 +5 位作者 姜定君 路晓 花萍 周铭剑 何洲 侯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7-60,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髋关节活动角度、手术及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D-5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能提高治疗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髋关节活动角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赵国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样本均由通化县人民医院提供,共计70例患者,均确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接受PFNA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2022年1月~12月,统计治疗效果。并予以持续6个月的随... 探究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样本均由通化县人民医院提供,共计70例患者,均确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接受PFNA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2022年1月~12月,统计治疗效果。并予以持续6个月的随访,依照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组,分良好组、欠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PFNA髓内钉治疗,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治疗后Harris得分较治疗前高(P<0.05)。而良好组年龄、骨质疏松重度率较欠佳组低,ASA分级Ⅱ级占比、骨折分型稳定型占比、TAD≤25 mm率、外侧壁分型Ⅰ型占比较欠佳组高,下床负重时间较欠佳组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骨折分型、下床负重时间、外侧壁分型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PFNA髓内钉治疗效果良好,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但疗效会受到患者年龄、骨折分型、下床负重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需予以重视,术后予以及时的针对性干预对策,以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 pfnA髓内钉治疗 临床疗效 疗效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13
作者 杨小辉 辛晓锋 姚海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40-94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AFHR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组(PFNA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AFHR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AFHR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组(PFNA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AFH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PFNA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FHR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AFHR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短,首次下地负重锻炼较早,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
下载PDF
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14
作者 李黎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黔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黔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时间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更有助于缩短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势和安全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15
作者 崔奎 高进 徐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UITFF)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UITFF)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3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UITFF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持续随访3个月。对比2组围手术期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175.74±19.62)mL,多于对照组的(110.06±20.68)mL;手术时间为(63.69±7.11)min,长于对照组的(58.56±5.60)min;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33±1.22)d、(7.65±1.0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44±1.75)d、(10.78±1.46)d(P<0.05)。观察组治疗后HHS量表评分为(72.75±5.66)分,高于对照组的(61.45±4.78)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UITFF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pfnA内固定 围手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16
作者 方向阳 张礼涛 郭坤报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水泥型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组(n=53)与生物型...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水泥型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组(n=53)与生物型组(n=51)。两组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水泥组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生物型组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生物型加长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组手术时间长于生物型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均少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1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BI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且骨水泥组高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内收、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减少手术失血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 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 可行性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程正月 姜文辉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受伤...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96h)和对照组(受伤至手术时间>96h),每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7.78±1.64)d和住院费用(1.59±0.23)万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73±1.87)d和住院费用(1.77±0.26)万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89%(34/3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8%(28/3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均未出现患者死亡情况,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并不会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长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情况,但尽早手术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促进短期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手时机 老年 股骨转子骨折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围手术期运动疗法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骨折修复、生活活动自理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黑如娅 陈慧慧 任军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运动疗法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运动疗法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运动疗法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生活活动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运动疗法护理可有效减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活动自理能力,从而促进骨折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骨折 运动疗法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9
作者 胡小连 陈凤翔 +4 位作者 杨开惠 沈顺连 刘湘萍 丁银丽 肖华强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后便秘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9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便秘将其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 目的构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后便秘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9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便秘将其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后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共调查92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8.11%。自理能力评分、糖尿病、高血压、手术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观察时间、输血与非便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自理能力评分、高血压、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长、ICU观察时间是术后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感受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684。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后便秘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便秘风险的个体化识别。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评估中,可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起来,共同作为参考,为临床医护人员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筛查和及早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 便秘 神经网络 预测 护理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短钉与长钉行内固定术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蔡崇辉 李建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7,共3页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短钉,长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长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短钉组低于长钉组(P<0.05);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与术前比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时,选短钉或长钉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对患者近远期髋关节功能影响也无明显差异,但短钉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患者住院时间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短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长钉 内固定 失血量 后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