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aMCI患者的ADAS-COG-DVR量表的影响
1
作者 赵丽华 孙莉 +2 位作者 项颗 张水生 董光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对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施以补虚祛浊通络治疗方法,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ADAS-COG-DVR量表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纳入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a 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 目的对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施以补虚祛浊通络治疗方法,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ADAS-COG-DVR量表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纳入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a 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施以补虚祛浊通络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患者的ADAS-Cog变化情况。结果经对比显示,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除腰膝酸软之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DAS-COG-DVR量表,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对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施以补虚祛浊通络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认知损害方面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祛浊通络法 老年2型糖尿病amci患者 ADAS-COG-DVR量表
下载PDF
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文博 郭宇 +1 位作者 袁园 胡建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血...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胰岛素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强化患者血糖调控,改善胰岛功能,安全可靠,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甘精胰岛素 老年2糖尿病 胰岛素
下载PDF
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凤 蔡维敏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干预效果,为推进体医融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43名45~65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周体医融合干预。分别测试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4周受试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身体成分... 目的:研究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干预效果,为推进体医融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43名45~65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周体医融合干预。分别测试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4周受试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身体成分、最大摄氧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等健康体适能,并使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后男性糖尿病患者体重、BMI、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干预8周与1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上述指标干预14周较干预前下降(P<0.05)。(2)干预后糖尿病患者VO_(2)max较干预前增加(P<0.05),但干预8周与14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后女性握力和男性坐位体前屈,干预14周女性坐位体前屈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8周男性坐位体前屈与1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闭眼单足站立时间较干预前延长,男性选择反应时较干预前缩短(P<0.05),女性干预14周选择反应时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女性血糖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体医融合干预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健康体适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干预 老年2糖尿病患者 健康体适能 血糖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住院跌倒风险的相关性
4
作者 缪婕 计莹 +3 位作者 沈琳辉 何玉婷 曹伟伟 李艳莉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跌倒风险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评估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的132例老年男性T2DM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7...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跌倒风险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评估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的132例老年男性T2DM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72 h动态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并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估其跌倒风险等级。比较跌倒中高风险组及跌倒低风险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①跌倒中高风险组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及使用胰岛素比率均高于低风险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HbA_(1c)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跌倒低风险组患者相比,跌倒中高风险组患者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明显降低[(49.8±5.1)%vs(68.8±6.4)%],而葡萄糖低血糖时间(TBR)[(20.8±3.9)%vs(6.3±1.9)%]、血糖变异率(CV)[(45±3.9)%vs(34±4.5)%]、平均血糖(MAGE)[(5.6±1.8)mmol/L vs(4.1±1.2)mmol/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胰岛素、TIR、TBR、CV、MAGE均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跌倒中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跌倒中高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该类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准确评估其跌倒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老年男性 住院 血糖波动 跌倒 风险
下载PDF
自我管理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管理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静 孙瑗琨 +2 位作者 马静 刘春梅 赵诺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出院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拟出院的老年T2DM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7)。住院...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出院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拟出院的老年T2DM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7)。住院期间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标准化治疗方案。出院后,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系统”进行出院管理,对照组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和健康合作者量表(partners in health scale,PIH)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自我效能感和PIH得分。结果72例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60~72岁,平均(66.8±4.2)岁。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自我效能感和PIH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低,自我效能感得分较高,PIH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系统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自我管理 2糖尿病 老年
下载PDF
持续血糖监测评估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宋静 卢叶 +3 位作者 王文婕 李丽 杜炜 万静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99)、微量...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99)、微量蛋白尿组(n=51)和大量蛋白尿组(n=26),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持续血糖监测指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及多元序回归分析TIR四分位数与糖尿病蛋白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性别、T2DM病程、高血压构成比、吸烟史、胰岛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TIR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四分位数与蛋白尿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07,P<0.001)。TIR越高,老年T2DM患者发生蛋白尿风险降低。结论TIR可能与老年T2DM患者蛋白尿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糖尿病 持续血糖监测 目标范围内时间 蛋白尿
下载PDF
红光照射联合活血热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芳 丁易云 +3 位作者 谢芳 谢小美 赵燕群 李小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究红光照射联合活血热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红光... 目的 探究红光照射联合活血热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红光照射联合活血热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为(11.03±1.53)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总症状评分(TSS)为(18.02±1.78)分,均小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红光照射联合活血热熨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老年患者 周围神经病变 预防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淀粉样蛋白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8
作者 陈雅雯 尹翰林 王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9期26-29,4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18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18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斑块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7例,稳定斑块组32例,无斑块组97例。回顾性分析受试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及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法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Hcy、SAA、S100β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高于对照组(t=28.737、40.946、57.982,P<0.05);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三组间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SAA、S100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均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0.802、0.669、0.745,P<0.01);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Hcy、SAA、S100β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84、1.582、2.147、2.560、2.309、3.728,P<0.05);Hcy、SAA、S100β均可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三项联合评估的效能优于单项评估(Z=2.217、1.995、1.986,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三项联合评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效能优于单项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糖尿病 半胱氨酸 血清淀粉样蛋白A S100Β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对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卓莉莉 黄艳秋 +1 位作者 朱毅 何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9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对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T2DM合并HFpEF患者64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联合达格列净组(n=32...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对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T2DM合并HFpEF患者64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联合达格列净组(n=32)和二甲双胍组(n=32)。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二甲双胍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治疗,联合达格列净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E值)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达格列净组低于二甲双胍组(P<0.01);2组HbA_(1c)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达格列净组低于二甲双胍组(P<0.01);2组LVEDD较治疗前缩小,E值较治疗前升高,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达格列净组变化程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1),2组LVEF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达格列净能够有效降低老年T2DM合并HFpEF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调节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老年 达格列净 炎性反应 血糖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衰弱前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闫丽娟 王瑞 刘海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4-17,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衰弱前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护理干预方案以减少该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内分泌科收治的17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r...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衰弱前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护理干预方案以减少该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内分泌科收治的17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ried衰弱表型定义量表将患者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剔除已经发展到衰弱的患者,保留无衰弱和衰弱前期的患者。收集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患者的资料,探讨老年T2DM患者发生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170例老年T2DM患者中,剔除已经发展到衰弱的40例患者,其余58例无衰弱,72例为衰弱前期。无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的性别、婚姻状况、T2DM病程、合并其他疾病及老年抑郁量表-15(GDS-1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LF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T2DM病程及GDS-15、GLFS评分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衰弱前期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女性、离婚/丧偶、T2DM病程长、有抑郁症状和运动障碍综合征的患者,针对此类人群制定精准护理干预方案,以延缓其发展到衰弱前期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前期 2糖尿病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与性腺激素相关性的分析
11
作者 李敏 孙剑 +5 位作者 张立飞 朱宏伟 赵媛媛 曹庆 田艳霜 郭小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对性腺激素、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并对影响睾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收集30例糖化血红蛋白<7%、30例糖化血红蛋白7%~9%...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对性腺激素、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并对影响睾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收集30例糖化血红蛋白<7%、30例糖化血红蛋白7%~9%、30例糖化血红蛋白>9%,分别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性腺激素,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根据睾酮大于中位数(>4.08 ng/mL)及小于等于中位数(≤4.08 ng/mL)分为两组,对两组之间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睾酮呈负相关(P<0.05),而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雌二醇呈正相关(P<0.05),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水平无关(P>0.05)。睾酮与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内脏脂肪面积、体重指数、血脂异常是睾酮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减少男性睾酮下降,促进机体脂质代谢;较高的睾酮水平对血糖、血脂代谢亦起到积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内脏脂肪面积、体重指数、血脂异常是睾酮减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2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性腺激素 体重指数 内脏脂肪面积 血脂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刘富 苏静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35-37,44,共4页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4—7月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4—7月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06%(33/34),优于对照组的85.29%(2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P<0.05)。研究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应用于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30 二甲双胍 老年初诊2糖尿病 价值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百华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37-38,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临床常见,众多因素影响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由于该病病程长、难治愈,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部分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不仅影响疗效,且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 2型糖尿病(T2DM)临床常见,众多因素影响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由于该病病程长、难治愈,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部分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不仅影响疗效,且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循证护理属于现代护理学中的新型模式,其核心是在制定护理计划阶段要用严谨的态度融合患者的护理愿望和需求、过去的临床经验、科研结论而得到有关研究结果的证据支持,提供护理决策[1]。本研究将其应用于T2DM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糖尿病 心理状态 自护能力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隔离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静 刘宇 +3 位作者 张文娟 林可可 白小燕 赵欣然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8,72,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社会隔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问卷调查2023年5-8月在北京市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的社会隔离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及各维度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社会隔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问卷调查2023年5-8月在北京市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的社会隔离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及各维度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97例老年T2DM患者中189例发生社会隔离,发生率为47.61%,其中家庭维度、朋友维度社会隔离的发生率分别为15.11%、49.37%。女性、退休、自理障碍、认知障碍、孤独感及中水平社会参与为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吸烟与中/高水平社会支持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朋友维度社会隔离发生率高于家庭维度。需关注女性、退休、有自理障碍、认知障碍、孤独感、低水平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的患者,采取措施减少其社会隔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老年 社会隔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bA1C联合血脂指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评估
15
作者 杨海涛 王冠 邱良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脂指标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56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为观察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对照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HbA1C和血脂...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脂指标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56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为观察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对照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HbA1C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HbA1C和血脂指标水平对老年T2DM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HbA1C、TC、TG、LDLC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HbA1C、TC、TG、LDLC是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HbA1C联合血脂指标预测老年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HbA1C联合血脂指标对老年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糖尿病 HBA1C TC TG LDLC HDLC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
16
作者 李慧 罗谷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74-0177,共4页
探究糖尿病(2型,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血糖水平、评分指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 探究糖尿病(2型,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血糖水平、评分指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血糖控制佳,睡眠质量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2糖尿病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环 刘慧芳 +5 位作者 何荣莉 张雅萍 巩昕 周良 王朝昕 张瑞凤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通过组建叙事护...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通过组建叙事护理小组、制订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第1天和入组第8周的血糖指标达标情况、糖尿病痛苦评分和胰岛素抵抗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痛苦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缓解糖尿病痛苦,有效降降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痛苦 老年患者 2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静 张金成 +2 位作者 史亚男 张慧芹 吴岩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HUDR组;将100例T2DM伴DR且SUA≤...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HUDR组;将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DR组;将100例T2DM不伴DR患者设为T2DM组,比较各组SU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HUDR组和DR组DR分期构成。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UA水平对DR发生的影响。结果:各组SUA、VEGF及hs-CRP水平比较:HUDR组>DR组>T2DM组(P<0.05)。DR组与HUDR组DR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SUA水平按四分位数分组,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SUA≤221μmol/L不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SUA>221μmol/L时开始对DR的发生有影响,且SUA水平越高,影响程度越大[221μmol/L≤SUA<350μmol/L(OR=2.069,95%CI:1.492~3.559)、350μmol/L≤SUA<438μmol/L(OR=3.270,95%CI:1.908~5.173)、SUA≥438μmol/L(OR=3.802,95%CI:2.163~7.091)]。结论:T2DM伴DR患者SUA水平高于T2DM不伴DR患者,SUA水平升高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DR进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老年 血尿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白波 闫红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在本文实验中,探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总共60例,病患在本院就医的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通过应用双盲法对选中的患者进行分组,... 在本文实验中,探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总共60例,病患在本院就医的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通过应用双盲法对选中的患者进行分组,两组人数相同3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本次实验中,采取的是传统的护理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本次实验中采取的是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治疗。结果 观察组病患通过规范化的护理之后,使用医院的仪器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进行进一步检测,重点检测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指标,两组患者数据差异较大。经数据检验,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病患通过规范化的护理之后,使用医院的仪器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进行进一步检测,对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患者异常高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情况。使用检验工具进行检验,与对照组有着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病患通过规范化的护理之后,使用医院的仪器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进行进一步检测,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为66.66%,观察组为96.66%;使用检验工具进行检验,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在经过了科学治疗之后,重点对患者的健康锻炼、情绪管理以及合理饮食这几方面指标进行检测;经数据检验,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科室医护一体化医疗模式 老年2糖尿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农村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振威 张菱 +9 位作者 张浩然 肖伟军 王浩 黄依漫 荆舒 陈旭 付佳琪 吴奕锦 高磊 苏小游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4-1200,共7页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10%,良好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可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较差。目的调查河南省中牟县农村...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10%,良好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可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较差。目的调查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情况,探索影响其血糖监测依从性及监测次数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干预试验以提高农村中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11-02—12选取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的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监测情况等,使用五条目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S)调查患者的正念水平、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负二项回归分析探索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及监测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84份,录入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469例患者中,不能每月监测血糖者占58.8%(276/469),193例监测血糖者每月测量血糖的频次范围为1~60次,中位数为2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存在抑郁(AOR=1.127,P=0.005)、高信息水平(AOR=0.133,P=0.023)、高动机水平(AOR=1.093,P=0.002)为血糖监测的促进因素,高年收入(AIRR=2.063,P<0.001)、过去1年内饮酒(AIRR=1.569,P=0.011)为血糖监测次数的促进因素;而近6个月吸烟(AOR=0.559,P=0.043)为血糖监测的阻碍因素;年龄>60岁(AIRR=0.668,P=0.024)为血糖监测次数的阻碍因素。结论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状况较差,建议有关卫生部门加强血糖监测知识及技能等健康教育,对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财政等社会支持,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以实现对T2DM的有效控制、治疗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老年 农村人口 血糖自我监测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