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no模型的兰州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健康需求评价分析研究
1
作者 毕晓莉 龚美玲 李钰馨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9-39,共11页
基于Kano模型,以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兰州市主城四区内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其健康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分析研究,建立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大维度下21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Kano模型,以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兰州市主城四区内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其健康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分析研究,建立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大维度下21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Kano模型分析统计影响公共空间健康需求满意度的各指标需求属性,通过Better-Worse系数聚类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精准确定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优化和改造设计重点,预期结果将为住区规划和设计人员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老旧住区公共空间 健康需求 Better-Worse系数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风环境模拟评估的老旧住区更新路径研究——以雅安市西城街道为例
2
作者 陈岚 游文娟 +2 位作者 谭林 江歆琪 陈春华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1期41-48,共8页
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老旧住区成为重点更新对象,良好风环境的营造作为影响居民室外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有重要意义。选取雅安市西城街道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使用Phoenics软件对其夏季风速、风压等风环境参数进行数值... 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老旧住区成为重点更新对象,良好风环境的营造作为影响居民室外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有重要意义。选取雅安市西城街道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使用Phoenics软件对其夏季风速、风压等风环境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识别场地内静风、涡旋等不良风场,总结场地风环境特征与现存问题,研究发现:(1)西城街道老旧住区整体存在建筑排列密集、街道停车拥挤、住区内部空间狭窄、开敞空间缺乏的现状问题。(2)通过Phoenics模拟场地风环境可知,在夏季主导风向条件下,场地呈现四周多轻风区、内部多无风与软风区且出现涡旋的风速特征,以及整体为低风压、内部建筑群前后风压差大都不足1.5 Pa的风压特征。(3)场地内近五分之四的风速低于最低的基本舒适风速(1.0 m/s),无法满足人的风舒适度需求,整体通风环境亟须改善。(4)研究区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与风速比呈中等负相关关系,迎风面建筑密度与风速比呈低等负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综合分析结果,从建筑布局、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绿化配置4个方面提出该住区风环境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风环境模拟 Phoenics 雅安西城街道
下载PDF
居家养老背景下老旧住区室内无障碍改造研究
3
作者 王利华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38-42,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使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身体尺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文章在居家养老背景下,通过对老年人状态的分析,总结出室内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及改造原则,从玄关、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使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身体尺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文章在居家养老背景下,通过对老年人状态的分析,总结出室内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及改造原则,从玄关、客餐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几个室内空间主要活动场所入手,给出无障碍改造建议,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居家养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 老旧住区 无障碍改造
下载PDF
哈尔滨老旧住区户外坐具适老化指标的构建与分析
4
作者 刘杰 薛婧嘉 缪张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
户外坐具适老化指标的构建,为哈尔滨老旧住区户外活动和景观品质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文中首先对哈尔滨老旧住区的户外坐具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群体对户外坐具的满意度;之后结合国内外的指标体系,确定预... 户外坐具适老化指标的构建,为哈尔滨老旧住区户外活动和景观品质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文中首先对哈尔滨老旧住区的户外坐具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群体对户外坐具的满意度;之后结合国内外的指标体系,确定预设指标并对它进行修正,构建出老旧住区户外坐具适老化更新指标;最后运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研法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老旧住区户外坐具适老化更新的建议,构建的指标可以有效指导哈尔滨老旧住区户外坐具适老化更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户外坐具 化指标 指标构建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理论的老旧住区更新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雨 连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92-194,共3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进入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适当减量的规划新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居住区,它们面临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文章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视角,分析空间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进入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适当减量的规划新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居住区,它们面临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文章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视角,分析空间正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在城市规划的新时期实现空间正义对于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重要意义,提出更新过程中存在权力参与更新方式不正义、市民权利表达不正义、更新结果不正义的现象,并从政策正义、过程正义、结果正义三个方面提出优化老旧住区更新机制的若干策略,以期为老旧住区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老旧住区 城市更新 实施机制
下载PDF
老旧住区社会向心空间与公共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以大连市沙园社区为例
6
作者 李翥彬 王福俊 +1 位作者 王琨 张雅 《景观设计》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影响住区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但老旧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往往不是居民自发选择的活动场所。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空间句法理论,解析这种现象的起因及影响因素,提出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 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影响住区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但老旧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往往不是居民自发选择的活动场所。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空间句法理论,解析这种现象的起因及影响因素,提出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既要关注其物质属性,也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征及居住人群的生活习惯等,为提升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品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社会向心空间 公共空间 差异性
下载PDF
城市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对策初探
7
作者 刘怡敏 胡敏 +2 位作者 吴健 王玥 裘知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户外空间 更新 居民需求 居民行为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下南京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东升沿一村等三个住区为例
8
作者 蔡雨辰 胡振宇 宁娇荣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4期63-65,共3页
文章聚焦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选取南京市三个典型的老旧住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与问题。依据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理论,探讨公共空间改造成儿童友好空间的可能性,进而提出改造策略。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改造策略 儿童友好 老旧住区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老旧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9
作者 陈欣荣 徐晓燕 《住区》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旧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的设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选取合肥市四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为研究样本,在参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老旧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老年人满意度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层次分析...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旧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的设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选取合肥市四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为研究样本,在参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老旧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老年人满意度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层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老旧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老年人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环境、棋牌空间、配套设施、广场空间、健身空间。对这5项一级指标所包含的23项二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老旧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法 老旧住区 户外交往空间 化改造
下载PDF
基于居民环境感知与智能技术的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设计——以扬州市美琪小区为例
10
作者 冯子伦 丁炜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通过对老旧住区居民环境感知度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智能技术的运用,在分析现状问题和关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在整体和细节上同步提升老年居民的环境质量与使用效率。
关键词 老旧住区 环境感知 智能技术 化改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的南京老旧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11
作者 王淼 陈彦均 +2 位作者 赵一格 尤艺婷 胥晨晨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该文基于“双减”政策提出的背景,以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片区老旧居住区的儿童公共活动场所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发放、对比分析、摄影分析和空间分析五类研究方法对其儿童活动地点的分布情况及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双... 该文基于“双减”政策提出的背景,以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片区老旧居住区的儿童公共活动场所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发放、对比分析、摄影分析和空间分析五类研究方法对其儿童活动地点的分布情况及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双减”前儿童更关注户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和丰富度,“双减”后儿童更偏向关注户外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生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城市居住区儿童公共活动场所现存问题,对户外空间提出了空间改造方案,从而更好地营造居住区高品质的儿童友好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户外活动空间 老旧住区 空间规划
下载PDF
湖湘地区老旧住区适老化环境策略研究
12
作者 赵旭菁 肖慧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正在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因此亟须对住宅区适老化改造进行探索与研究。文章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景观需求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与现状,基于湖湘地区视角,对长沙老旧住区的老年居民进...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正在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因此亟须对住宅区适老化改造进行探索与研究。文章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景观需求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与现状,基于湖湘地区视角,对长沙老旧住区的老年居民进行了调研访谈,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规划布局、步行交通系统和空间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老旧住区适老化环境改造设计策略,以供城市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地 老旧住区改造 化环境
下载PDF
老年步行友好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影响域评价——以郑州市管城区陇海街道老旧住区为例
13
作者 吴岩 刘艺琪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4,共7页
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老年人步行能力,精准划定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影响范围并对其服务性能进行评价,探索科学高效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选取郑州市某老年步行友好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构建步行行为-城市空间关联模型,对老年人的步行行为进... 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老年人步行能力,精准划定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影响范围并对其服务性能进行评价,探索科学高效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选取郑州市某老年步行友好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构建步行行为-城市空间关联模型,对老年人的步行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合路网形态、住区分布划定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影响域,对其覆盖能力、均衡性、可达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步行友好区域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能满足使用,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均衡性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差;不同路段可达性差异较大。通过增设卫生服务设施、加强周边养老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网络密度等策略进行优化,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步行友好 行为模拟 老旧住区 卫生服务设施 影响域 评价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老旧住区景观环境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春市宽城区轮胎小区为例
14
作者 林慧颖 严丽 +1 位作者 韩晓玉 李慧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已从增量转向存量规划,老旧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且覆盖范围广泛,且存在交通组织无序、设施过时等问题,景观环境急需优化和更新,因而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老旧住区的景观环境是本文的研究...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已从增量转向存量规划,老旧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且覆盖范围广泛,且存在交通组织无序、设施过时等问题,景观环境急需优化和更新,因而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老旧住区的景观环境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选择长春市宽城区轮胎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老旧住区景观环境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筛选出13个要素对老旧住区景观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本研究不仅分析了轮胎小区的环境现状,还探讨了提升居住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景观环境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代谢理论的老旧住区绿色化改造策略研究及设计应用
15
作者 丁潇颖 王谷一心 +1 位作者 张泽宇 马之彤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2期11-14,共4页
本文基于资源代谢理论,在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开放数据分析法和物质流分析法,选取代表性住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住区周边公共设施和住区单元资源代谢现状,提出构建资源循环型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完善住区单元... 本文基于资源代谢理论,在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开放数据分析法和物质流分析法,选取代表性住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住区周边公共设施和住区单元资源代谢现状,提出构建资源循环型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完善住区单元内部资源循环代谢流的改造策略,并进行设计应用。研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代谢 老旧住区 绿色化改造
下载PDF
“新一线城市”老旧住区有机更新的改造模式及技术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16
作者 姜传鉷 李盈 《当代建筑》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在城市存量发展与更新的背景下,本文选取新一线城市杭州市为样本,以城市老旧住区的有机更新为切入点,探讨以提升房屋综合价值为导向的住区有机更新改造模式及对应技术策略的可行性,并以杭州市采荷东区为例,进行理想条件下的验证。
关键词 老旧住区 有机更新 改造模式 新一线城市 杭州
下载PDF
城市老旧住区小尺度街道的建筑小品设计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长融西一路为例
17
作者 叶菲 连德 +1 位作者 夏晨晨 刘晓娜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178-181,共4页
在当前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向存量更新转变。由于不提倡大拆大建,因此着眼于老旧住区小尺度街道中的建筑小品设计,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激活老旧社区活力、塑造城市新风貌的有力手段。文章以成都市成华区长融西一路为例,从老旧住... 在当前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向存量更新转变。由于不提倡大拆大建,因此着眼于老旧住区小尺度街道中的建筑小品设计,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激活老旧社区活力、塑造城市新风貌的有力手段。文章以成都市成华区长融西一路为例,从老旧住区中居住主体的需求出发,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对老旧住区小尺度街道进行调研,提取人群活动在其中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部品化设计、可持续设计、尊重地域文脉这五条设计原则,并在其指导下生成详细的建筑小品设计内容。本设计研究成果充分尊重社区居民意志,兼顾便民性、实用性、经济性,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对老旧住区小尺度街道的建筑小品设计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老旧住区 街道 建筑小品
下载PDF
基于承洪韧性的老旧住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天津川府新村住区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睿 臧鑫宇 陈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当前城市中老旧住区面临的雨洪灾害日益严重的问题,梳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相关研究,探讨承洪韧性的内涵与作用,建立了城市老旧住区雨洪管理影响要素与承洪韧性的关联框架。根据城市老旧住区的基本特征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提... 针对当前城市中老旧住区面临的雨洪灾害日益严重的问题,梳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相关研究,探讨承洪韧性的内涵与作用,建立了城市老旧住区雨洪管理影响要素与承洪韧性的关联框架。根据城市老旧住区的基本特征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提升可浸区百分比、提升雨水贮存率,以及提升雨水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承洪韧性理念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策略。再以天津川府新村为例,针对该住区现状存在的雨洪灾害问题,模拟验证了相关策略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旧住区 承洪韧性 更新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国内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文献调查与综述 被引量:26
19
作者 裘知 楼瑛浩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广大中低收入老人所居住的老旧住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以国内近三十年以来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的CNKI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以及图书馆馆藏书籍为资料源,以建筑学为主要视角,... 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广大中低收入老人所居住的老旧住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以国内近三十年以来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的CNKI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以及图书馆馆藏书籍为资料源,以建筑学为主要视角,对国内该领域的既有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来寻求该领域研究的切入点,并促进对建设现状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改造 文献调查 综述
下载PDF
上海老旧住区室外物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以三个老公房小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德萱 卜梅梅 周伊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4期84-92,共9页
物理环境是保证住区环境品质的必要条件。城市老旧住区环境存在生态受损和退化现象,美好生活与现有环境矛盾较为突出,无法满足健康舒适的生活要求。本文尝试对城市老旧住区物理环境进行定量评判,以上海中心城区的典型老旧住区为例,系统... 物理环境是保证住区环境品质的必要条件。城市老旧住区环境存在生态受损和退化现象,美好生活与现有环境矛盾较为突出,无法满足健康舒适的生活要求。本文尝试对城市老旧住区物理环境进行定量评判,以上海中心城区的典型老旧住区为例,系统调查其物理环境现状,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老旧住区涵盖声、光、热、风等方面的物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系统权重。通过现场实测、软件模拟和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老旧住区物理环境的各类参数数据并进行综合评价运算,就老旧住区室外物理环境的总体评价、要素耦合、修复重点与修复限度进行讨论,并提出若干改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老旧住区的各环境要素存在一定耦合关系,系统关系较为复杂。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结论可为城市老旧住区改造与更新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环境 老旧住区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