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真正本色农民的典型——从与阿Q的比较看《春蚕》中的老通宝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敬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4-18,共5页
老通宝是一个真正本色的农民 ,他一生生活在作为农民主体的自耕农的地位上 ,保持着农民的基本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 ,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 ,既与阿 Q有许多内在的精神联系 ,又有阿 Q所不能涵盖和替代的意义。
关键词 老通宝 本色农民 典型
下载PDF
中国式老农民的艺术典型——试论老通宝、梁三老汉与许茂
2
作者 陈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27-33,共7页
在阅读文艺作品时,的确常常会遇见这种情形,每当文艺画廊中出现一个新鲜、动人的艺术形象,人们就会想起另一个被人公认的艺术典型。前一时期,当高晓声塑造了陈奂生(《陈奂生上城》),何士光塑造了冯么爸(《乡场上》),读者与评论者们想起... 在阅读文艺作品时,的确常常会遇见这种情形,每当文艺画廊中出现一个新鲜、动人的艺术形象,人们就会想起另一个被人公认的艺术典型。前一时期,当高晓声塑造了陈奂生(《陈奂生上城》),何士光塑造了冯么爸(《乡场上》),读者与评论者们想起了阿 Q。同样,周克芹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创造的许茂引人注目时,评论者在赞美之余,往往要带上一笔,“他不同于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创业史》)。这里强调的虽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三老汉 老通宝 艺术典型 艺术形象 农民利益 周克芹 共产党 中国农民 人物形象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一代农民的悲剧——老通宝形象浅析
3
作者 熊治梅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5-46,共2页
和《子夜》一样,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可以说大规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现象,全景式地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动乱,经济破产的现实。作者塑造了当时一代农民的典型——老通宝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揭示了30年代初... 和《子夜》一样,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可以说大规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现象,全景式地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动乱,经济破产的现实。作者塑造了当时一代农民的典型——老通宝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揭示了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破产的真实情况,且由此透视了30年代的社会,从特定侧面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农村的变化,显示出深厚的社会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通宝 中国农村 中国农民 农村三部曲 形象 近百年 思想内涵 破产 社会现象 社会政治
下载PDF
血肉丰满 生动传神——老通宝形象塑造琐谈
4
作者 吴松亭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3期82-84,71,共4页
《春蚕》是茅盾的短篇佳作之一,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发表,它和《秋收》、《残冬》是有内在联系的三个短篇小说,并合称为农村三部曲。在三十年代革命文艺创作中,《春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三十年代 老通宝 形象塑造 复杂性 农村三部曲 人物性格 短篇小说 文艺创作 时代背景 琐谈
下载PDF
宝石与璞玉——茅盾《春蚕》与叶紫《丰收》思想艺术比较
5
作者 孙永纯 《理论观察》 1989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对茅盾《春蚕》与叶紫《丰收》两个发表在同时代小说的思想艺术比较,说明了作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在作品艺术风格形成中的作用,进而指出《春蚕》与《丰收》在文学价值上是独到的,是宝石和璞玉。
关键词 《春蚕》 叶紫 茅盾 老通宝 思想艺术 云普叔 作家 丰收成灾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有关小说中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0
6
作者 申丹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7,共6页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人物话语 第一人称叙述者 自由直接引语 表达形式 引语形式 语法特征 叙述干预 音响效果 老通宝
下载PDF
恋土:中国农民的传统价值观──赛珍珠作品主题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尚营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70-74,共5页
恋土:中国农民的传统价值观──赛珍珠作品主题分析尚营林赛珍珠的多数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作品,如《大地》三部曲、《龙种》和《母亲》等,都深刻表现了中国农民与黄土地的血肉关系,她更以“大地”作为其代表作的标题。她在塑造王龙... 恋土:中国农民的传统价值观──赛珍珠作品主题分析尚营林赛珍珠的多数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作品,如《大地》三部曲、《龙种》和《母亲》等,都深刻表现了中国农民与黄土地的血肉关系,她更以“大地”作为其代表作的标题。她在塑造王龙(《大地》①)、凌丹(《龙种》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国农民 传统价值观 作品主题 《母亲》 《大地》三部曲 中国农村 阶级斗争 中国传统文化 老通宝
下载PDF
“经济破产”作为叙事来源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宏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关键词 经济破产 现实主义小说 有产者 叙事特点 老通宝 《林家铺子》 破产影像 作品 城乡经济 《子夜》
下载PDF
苦涩的姊妹花──《春蚕》、《丰收》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玲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茅盾的《春蚕》和叶紫的《丰收》是现代文学史两篇著名短篇小说,并因写“丰收成灾”这一畸形现象,深刻揭示旧中国农民日益贫困,乃至破产的社会根源而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和赞誉。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的比较,旨在更为深刻地了解这两部... 茅盾的《春蚕》和叶紫的《丰收》是现代文学史两篇著名短篇小说,并因写“丰收成灾”这一畸形现象,深刻揭示旧中国农民日益贫困,乃至破产的社会根源而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和赞誉。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的比较,旨在更为深刻地了解这两部作品,学习和把握两位作家的不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蚕 丰收 老通宝 云普叔 比较
下载PDF
三十年代反映“丰收成灾”的文学作品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邝中秋 《天津师大学报》 1983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种饶有兴味的现象,即在同一个时期,几个作家选择同样的题材,分别以不同的文体,不约而同地反映同一种社会现象,表现相同的主题。譬如,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洪深写了话剧《香稻米》(1931年),茅盾写了短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种饶有兴味的现象,即在同一个时期,几个作家选择同样的题材,分别以不同的文体,不约而同地反映同一种社会现象,表现相同的主题。譬如,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洪深写了话剧《香稻米》(1931年),茅盾写了短篇《春蚕》(1932年10月)、《秋收》(1932年11月),叶紫写了短篇《丰收》(1933年5月),叶绍钧写了短篇《多收了三五斗》(1933年7月),这些都是以描写“丰收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生活积累 文学作品 性格 地主 青年一代 中国现代文学史 老通宝 农民协会 丰收
下载PDF
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嘉良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19-25,共7页
在今天人民向作家们发出要注意农村题材呼吁的时候,我们很自然想起了茅盾。想起了这位前辈作家在农村题材耕耘中的辛勤劳绩,想起他所塑造的一系列成功的农民典型,想起他长期累积起来的描绘农村生活的艺术经验。 茅盾对农民问题的重视,... 在今天人民向作家们发出要注意农村题材呼吁的时候,我们很自然想起了茅盾。想起了这位前辈作家在农村题材耕耘中的辛勤劳绩,想起他所塑造的一系列成功的农民典型,想起他长期累积起来的描绘农村生活的艺术经验。 茅盾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在他专注于农村题材以前,就表现出来了。他早期从事文艺批评的时候,就强调了农村题材的重要,对当时“大多数创作家对于农村和城市劳动者的生活还很疏远,对于全般的社会现象不注意”的状况,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的处女作《蚀》三部曲之一的《动摇》,就描绘了“象粗大的栋柱”一样,迈着堂堂步武的农民自卫军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通宝 农村题材小说 茅盾 农民形象 独特价值 作家 农村生活 三十年代 当铺 作品
下载PDF
试论《农村三部曲》中的农民形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梓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完成于1932—1933年。这三个姊妹篇,由于背景和人物都一样,都是反映中国三十年代初农村生活的杰出短篇,既有独立性又有连续性,所以人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作者继承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革命现实... 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完成于1932—1933年。这三个姊妹篇,由于背景和人物都一样,都是反映中国三十年代初农村生活的杰出短篇,既有独立性又有连续性,所以人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作者继承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特别是在塑造农民形象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从而把我国“五四”新文学的短篇小说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部曲 老通宝 三十年代 农民形象 新文学 中国农民 鲁迅 革命 历史阶段 生活中
下载PDF
论茅盾小说中农村题材描写的得与失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继凯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7-51,46,共6页
本文主要从农民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茅盾小说中农村题材描写的得与失。不妨先作一纵向考察。 (一)且从“摸索而碰壁”①谈起。在茅盾最早的小说《蚀》三部曲所展示的大革命时期的巨幅画卷之中,便出现了农民的身影。如《动摇》就描写了... 本文主要从农民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茅盾小说中农村题材描写的得与失。不妨先作一纵向考察。 (一)且从“摸索而碰壁”①谈起。在茅盾最早的小说《蚀》三部曲所展示的大革命时期的巨幅画卷之中,便出现了农民的身影。如《动摇》就描写了农民们建立农会、抗租抗税,“肩着梭标”开进城镇以及斗争路入混乱、自戕的真实图景。如果说这还只是“采英拾贝”的背景式描写的话,那么《泥泞》(1929.4)这篇写于日本的小说,则是茅盾真正专写农村的作品;如果说《动摇》中的农民形象已带上了一些“阴影”,那么在《泥泞》中这种“阴影”又就有了扩大。清一色的落后不堪的农民形象使茅盾自己也意识到这“失败”②了。由此,也给他添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农民形象 茅盾小说 农村三部曲 得与失 描写 老通宝 中国农民 小说创作 水藻行
下载PDF
茅盾小说的语言艺术浅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森 《学术研究》 198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茅盾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理应得到重视和研究。这里想就茅盾的小说中的描写语言、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等方面谈些肤浅之见,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 茅盾小说 语言艺术 老通宝 叙述语言 人物语言 吴荪甫 语言风格 个性特征 场面描写 中国现代
下载PDF
难以逆转的悲剧与懵懂觉醒的反抗——浅析茅盾“农村三部曲”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形象
15
作者 吴思颖 《神州》 2012年第21期42-42,共1页
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正好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 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正好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动的历史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农村三部曲 老通宝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削枝强干──精讲精练之我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和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3-47,共5页
削枝强干──精讲精练之我见钟和精讲一、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看法现今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仍属“个体性”的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文选式教材,况且多而杂,加之课时有限,根本没法让人逐篇逐段、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只能按单元把教... 削枝强干──精讲精练之我见钟和精讲一、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看法现今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仍属“个体性”的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文选式教材,况且多而杂,加之课时有限,根本没法让人逐篇逐段、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只能按单元把教材分作三类(讲读课、自读课和课外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讲精练 “启发式”教学 老通宝 祥林嫂 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 课堂教学 客观色彩
下载PDF
茅盾的创作与中西文化借鉴
17
作者 曹万生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9-101,共3页
中国现代作家的历史贡献,与其借鉴中西文化的努力紧密相连。但每人的借鉴,却各有特点。作为作家和理论家的茅盾,其对中西文化的借鉴,呈现出一种复杂但又有序的态势。总的来讲,茅盾重社会——客体的理性精神,轻个体——主体的感性精神。... 中国现代作家的历史贡献,与其借鉴中西文化的努力紧密相连。但每人的借鉴,却各有特点。作为作家和理论家的茅盾,其对中西文化的借鉴,呈现出一种复杂但又有序的态势。总的来讲,茅盾重社会——客体的理性精神,轻个体——主体的感性精神。从对中国文化的借鉴而言,茅盾倾向儒家排斥道家,从对西方文化的借鉴而言,茅盾倾向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泰纳、左拉而排斥柏拉图、康德、乃至现代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茅盾 现代主义 历史贡献 中国现代作家 吴荪甫 创作观 老通宝 郭沫若 三十年代
下载PDF
论茅盾小说中的强人形象
18
作者 唐纪如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72-77,共6页
茅盾小说的人物品类繁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生活的强者。其中大多是作品的主人公,如娴娴、桂奶奶、梅行素、吴荪甫、林老板、老通宝、财喜、赵惠明等,也有如荷花这样一种点缀式的次要人物,还有如《蚀》三部曲中的知识青年群体。他们在... 茅盾小说的人物品类繁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生活的强者。其中大多是作品的主人公,如娴娴、桂奶奶、梅行素、吴荪甫、林老板、老通宝、财喜、赵惠明等,也有如荷花这样一种点缀式的次要人物,还有如《蚀》三部曲中的知识青年群体。他们在作品中大多举足轻重,或含义别致,引人注目。在这批人物形象上,凝聚着作者独特的美学理想,反映了他创作个性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曲 人生追求 荷花 茅盾小说 性格因素 生活经历 勇于实践 女子 老通宝 吴荪甫
下载PDF
从《泥泞》到《水藻行》
19
作者 孙中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1 作为小说家的茅盾,他的艺术世界在总体上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的。不用说,他的大多数长篇和短篇的空间范围,都是在都市的喧嚣和躁动中生成发展的。但是,他从未忘却乡村。他在“都市里饱尝了‘人间味’”,但血液里,仍“保留着乡村的‘... 1 作为小说家的茅盾,他的艺术世界在总体上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的。不用说,他的大多数长篇和短篇的空间范围,都是在都市的喧嚣和躁动中生成发展的。但是,他从未忘却乡村。他在“都市里饱尝了‘人间味’”,但血液里,仍“保留着乡村的‘泥土气息”。农村的母题,始终是他艺术追索中颇具特色的部分。这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牵制攸关,因为都市生活与人生,绝不是孤立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藻行 茅盾 农村三部曲 短篇小说 母题 社会关系 老通宝 作家 作品 小说家
下载PDF
众星拱月 星月交辉——《春蚕》的人物配置与形象塑造
20
作者 李琼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3-26,8,共5页
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的《春蚕》,是茅盾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篇成功之作,这篇小说,塑造了不下十个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以构成一幅三十年代农村丰收成灾图的人物画廊.谁是《春蚕》这幅丰收成灾图里的主角呢?... 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的《春蚕》,是茅盾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篇成功之作,这篇小说,塑造了不下十个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以构成一幅三十年代农村丰收成灾图的人物画廊.谁是《春蚕》这幅丰收成灾图里的主角呢?是老通宝.茅盾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众星拱月”的艺术手法和丰富多采的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通宝 《春蚕》 人物配置 荷花 形象塑造 丰收成灾 三十年代 布子 茅盾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