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思考——以体素模型应用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博
杨晓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1,共9页
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田野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数字化实验,也成为理论与实践之外,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此前以考古发掘为内容的虚...
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田野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数字化实验,也成为理论与实践之外,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此前以考古发掘为内容的虚拟仿真工作中往往只能提供某一特定状态下的静态展示,无法全面反映古遗址整体的堆积情况,而据此开发的考古发掘实验中也难以实现对发掘工作过程的模拟。究其原因,三维模型是虚拟仿真工作的核心基础,而传统建模方法一般只能得到模拟建模对象外表面特征的“面模型”,却缺失内部数据,因此难以实现对古遗址等内部结构复杂对象的模拟,也难以实现高水平的仿真互动以模拟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体素模型,也称三维栅格模型,是通过三维空间中一系列连续排列的基元矩阵实现对立体对象的表达。这些基元被称为体素,如同海量的像素有序排列可以构成精细的二维图像,当海量的体素如积木般被拼搭起来则可以最大限度还原立体对象的整体特征。近年来,体素模型已开始应用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相关工作充分展示出体素模型技术在考古发掘实验领域的技术优势:首先,体素模型可以实现对空间实体由表及里的整体模拟,所以在表达如古遗址等非均质对象复杂的内部结构关系时,在仿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次,通过对体素单元的编辑,可以实现模型分解、重塑等面模型无法支持的互动操作,从而满足模型根据用户的随机操作实时呈现非预设的高自由度变化的效果。应用体素模型技术,以真实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数据为基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开发的“田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精细的遗址模型设计与操作设计,实现了对地层堆积情况较为复杂的古代遗址的高准确度模拟以及对于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与技术要点的高仿真度模拟。该实验已经应用于考古文博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作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而该实验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开放,也可成为公众考古宣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模型
古遗址虚拟仿真
考古发掘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市唐代李倕墓冠饰的室内清理与复原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杨军昌
安娜格雷特.格里克
侯改玲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45,共10页
2001年11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的唐代李倕墓中发现一件由数百件不同材质构件组成的冠饰,为全面提取冠饰的信息并进而对其进行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李倕冠饰从考古现场搬迁至实验室内,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清理并完成保护修复和复...
2001年11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的唐代李倕墓中发现一件由数百件不同材质构件组成的冠饰,为全面提取冠饰的信息并进而对其进行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李倕冠饰从考古现场搬迁至实验室内,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清理并完成保护修复和复原工作,为考古发掘出土的结构复杂的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李佳墓唐代冠饰
实验
室
考古
微型
发掘
原文传递
题名
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思考——以体素模型应用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博
杨晓庆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1,共9页
基金
郑州大学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资助(2020ZZUJ XLX110)
2019年度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资助[(豫)教高(2019)672号-118]。
文摘
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田野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数字化实验,也成为理论与实践之外,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此前以考古发掘为内容的虚拟仿真工作中往往只能提供某一特定状态下的静态展示,无法全面反映古遗址整体的堆积情况,而据此开发的考古发掘实验中也难以实现对发掘工作过程的模拟。究其原因,三维模型是虚拟仿真工作的核心基础,而传统建模方法一般只能得到模拟建模对象外表面特征的“面模型”,却缺失内部数据,因此难以实现对古遗址等内部结构复杂对象的模拟,也难以实现高水平的仿真互动以模拟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体素模型,也称三维栅格模型,是通过三维空间中一系列连续排列的基元矩阵实现对立体对象的表达。这些基元被称为体素,如同海量的像素有序排列可以构成精细的二维图像,当海量的体素如积木般被拼搭起来则可以最大限度还原立体对象的整体特征。近年来,体素模型已开始应用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相关工作充分展示出体素模型技术在考古发掘实验领域的技术优势:首先,体素模型可以实现对空间实体由表及里的整体模拟,所以在表达如古遗址等非均质对象复杂的内部结构关系时,在仿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次,通过对体素单元的编辑,可以实现模型分解、重塑等面模型无法支持的互动操作,从而满足模型根据用户的随机操作实时呈现非预设的高自由度变化的效果。应用体素模型技术,以真实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数据为基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开发的“田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精细的遗址模型设计与操作设计,实现了对地层堆积情况较为复杂的古代遗址的高准确度模拟以及对于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与技术要点的高仿真度模拟。该实验已经应用于考古文博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作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而该实验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开放,也可成为公众考古宣传的新途径。
关键词
体素模型
古遗址虚拟仿真
考古发掘实验
Keywords
Voxel model
Virtual simulation of ancient sit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K85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市唐代李倕墓冠饰的室内清理与复原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杨军昌
安娜格雷特.格里克
侯改玲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45,共10页
文摘
2001年11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的唐代李倕墓中发现一件由数百件不同材质构件组成的冠饰,为全面提取冠饰的信息并进而对其进行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李倕冠饰从考古现场搬迁至实验室内,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清理并完成保护修复和复原工作,为考古发掘出土的结构复杂的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西安市李佳墓唐代冠饰
实验
室
考古
微型
发掘
Keywords
Xi' an City Li Chui' s Tomb Headgear Ornaments of the Tang Dynasty LaboratoryArchaeology Micro-excavation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思考——以体素模型应用为中心
陈博
杨晓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安市唐代李倕墓冠饰的室内清理与复原
杨军昌
安娜格雷特.格里克
侯改玲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