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朝更迭、族群心理与考古学文化变迁——对山东地区商周腰坑葬俗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婷 《焦作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腰坑葬俗几乎可以说是商代殷人墓的标志性要素之一,这种葬俗伴随着商族的征伐、统治,逐渐在中原地区、山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流行。西周中期,山东地区的腰坑葬俗出现了暂时的消衰,西周晚期重新盛行,范围扩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腰坑葬俗几乎可以说是商代殷人墓的标志性要素之一,这种葬俗伴随着商族的征伐、统治,逐渐在中原地区、山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流行。西周中期,山东地区的腰坑葬俗出现了暂时的消衰,西周晚期重新盛行,范围扩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山东地区腰坑葬俗最为盛行的时期,战国中期以后逐渐消失。这些变化以商周王朝更迭为背景,体现了商周文化不同的政治风格、族群文化心理和交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变迁 山东地区 商周时期腰坑葬俗 王朝更迭
下载PDF
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食物资源初探--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
2
作者 邱振威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7,共15页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新石器时代 稻作农业体系 植被历史 考古学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