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义、边界、时代的超越——基特勒思想的再考证
1
作者 陈思甜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从宏观思路和整体视角出发,明晰贯穿德国媒介研究奠基人基特勒思想理论的线索,进而探索这位学者超越定义、超越边界及超越时代的独特价值。对基氏“媒介决定论者”的定义实质为学术话语博弈的产物,其媒介本体论继承了海德格尔对于人和... 从宏观思路和整体视角出发,明晰贯穿德国媒介研究奠基人基特勒思想理论的线索,进而探索这位学者超越定义、超越边界及超越时代的独特价值。对基氏“媒介决定论者”的定义实质为学术话语博弈的产物,其媒介本体论继承了海德格尔对于人和技术的思考,秉持后人类主义立场。基氏以后诠释学批评促成了日耳曼学的现代化学科转型及媒介研究的出现,并以“媒介—技术”转向打破了人们的媒介认知边界。而基氏晚期的古希腊情结意在唤醒德国学界的自我意识,其超前的“文化技艺”概念更让媒介技术哲学确立了新的方向。基特勒的学术实践为当下我国学界带来的启示在于:重思媒介本质与“人—技术”辩证关系,以开拓视野开展跨学科研究,并聚焦基于本国语境、本土问题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特勒 媒介哲学 跨学科 思想考古
下载PDF
作为方法论的思想考古学 被引量:7
2
作者 康洁 熊和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102,112,共5页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与库恩的科学哲学分别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揭示了知识话语的冲突机制,因而可视为思想考古学的两个来源。他们的研究存在几个共同的前提性观点:非连续性历史观、非中心化的主体观、实践性的知识观、不确定性的语言观和...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与库恩的科学哲学分别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揭示了知识话语的冲突机制,因而可视为思想考古学的两个来源。他们的研究存在几个共同的前提性观点:非连续性历史观、非中心化的主体观、实践性的知识观、不确定性的语言观和微观性的权力观。这些前提性观点使思想考古学成为当代学者分析与解读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思想考古 福柯 库恩
下载PDF
思想考古方法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晓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80,共7页
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长期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经典的解读及理论的分析,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惟一的、完全没有问题或缺陷的,所以,必须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如思想考古的方法予以补充。所谓思想考古,即是借鉴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方法,... 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长期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经典的解读及理论的分析,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惟一的、完全没有问题或缺陷的,所以,必须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如思想考古的方法予以补充。所谓思想考古,即是借鉴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方法,去思想家生活、求学、家居、从业的地方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以感受和体验研究对象的情感、思绪,把思想家的思想还原为在具体情境中的思想,找到其思想学说或行为的外在根据,并进而印证或质疑某些史书中对思想家的言行记载,对某些语焉不详的史料或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研究方法 思想考古
下载PDF
思想是考古学的工具——论俞伟超的考古学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爱冰 《东南文化》 2004年第6期6-15,共10页
俞伟超考古学思想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考古学解释体系的初步探索;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文献与实物的二重证据推定;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技术、社会和观念的三重解读以及以此为方法论核心的考古学新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俞伟超 考古思想 考古学理论
下载PDF
文化语境的逃离与回归——思想考古学视域下的心理学
5
作者 孟维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6-161,共6页
将思想考古学这一方法论引入心理学,会带给学界审视和理解心理学视角的深刻转换。以思想考古学方法论为镜,通过对心理学概念系统、基本命题、逻辑推理、话语方式等进行"考古"分析,描述和解构其已有的话语形态,从中会发现和建... 将思想考古学这一方法论引入心理学,会带给学界审视和理解心理学视角的深刻转换。以思想考古学方法论为镜,通过对心理学概念系统、基本命题、逻辑推理、话语方式等进行"考古"分析,描述和解构其已有的话语形态,从中会发现和建构新的话语实践。心理学文化品性的揭示与凸显,为心理学中人的形象回归和对心理学科学的理性辩护与重新解读提供了逻辑前提与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考古 文化品 方法论 文化语境
下载PDF
思想考古:学术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兼评郑晓江教授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6
作者 彭红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09-111,共3页
思想考古,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探索,无疑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情怀。这种学术方法不仅因其鲜明的针对性而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而且由于它植根于中今中外学术研究的理论资源沃土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思想考古 学术方法 整合 创新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下载PDF
考古学思想史背景下环境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兼谈中国环境考古学
7
作者 彭博 《黑龙江科学》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面对中国环境考古学发展的滞后,我们需要站在考古学发展的宏观框架下重新认识环境考古学的学科定位和作用意义。《考古学思想史》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思想演变来观察学科的发展。笔者将世界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分为萌芽期、... 面对中国环境考古学发展的滞后,我们需要站在考古学发展的宏观框架下重新认识环境考古学的学科定位和作用意义。《考古学思想史》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思想演变来观察学科的发展。笔者将世界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分为萌芽期、蓄势期、成熟期,从这一学科的成长史中为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寻找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思想 环境考古 中国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常态研究——劝导性方法和思想考古方法的教学应用
8
作者 赵瑞雪 姚爱琴 《发展》 2016年第5期82-84,共3页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借鉴当代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劝导性方法和思想考古方法,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情补理、情理结合的改革思路,围绕体验性认知探索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借鉴当代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劝导性方法和思想考古方法,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情补理、情理结合的改革思路,围绕体验性认知探索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导性方法 思想考古方法 以情补理 体验性认知
下载PDF
对思想考古的探索与思考
9
作者 王申刚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11期76-77,共2页
思想考古,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探索,无疑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情怀。这种学术方法不仅因其鲜明的针对性而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而且由于它植根于中今中外学术研究的理论资源沃土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思想考古 学术方法 整合 创新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下载PDF
大传统的思想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周宽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从叶舒宪大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思想谱系出发,运用观念阐释的方法归纳了这一观念在文学人类学和人文学学科整体中的启发意义。分析认为,这一观念将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价值评判问题,示范性阐明人文学科中实证性与阐释的关系,为文... 从叶舒宪大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思想谱系出发,运用观念阐释的方法归纳了这一观念在文学人类学和人文学学科整体中的启发意义。分析认为,这一观念将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价值评判问题,示范性阐明人文学科中实证性与阐释的关系,为文化起源之谜的解决提供新的求解思路,在文化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具有批判意义的省思,并开拓出思想考古的新田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起源 思想考古
下载PDF
苏秉琦考古公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蒙河 麻赛萍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苏秉琦先生是中国公众考古事业的先驱,本文回顾了他考古学公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他的这种思想缘起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大成于90年代,并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得以集中体现。
关键词 苏秉琦 考古学公众化思想
原文传递
信而有征: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徐旭生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旻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20,共16页
在发掘方法、分析手段与解释体系的完善之外,现代考古学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考古学思想史的自觉。20世纪前期形成中的中国考古学,如何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大时代中定义自己的使命?在现代学术形成的过程中,中国考古学如何在历史与哲学、... 在发掘方法、分析手段与解释体系的完善之外,现代考古学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考古学思想史的自觉。20世纪前期形成中的中国考古学,如何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大时代中定义自己的使命?在现代学术形成的过程中,中国考古学如何在历史与哲学、在静止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古代社会之间架设桥梁?如何在中西思想体系的折冲中营造一套文明观来诠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古今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旭生 考古思想 传说时代 疑古 信古 夏文化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周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6,共7页
"玉教说"将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在驱动力探究聚焦于物质—精神一体化的巫教氛围中。"玉教说"为文明源点的复杂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模型,并以大小传统双向互释的方法,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质做出深度阐释。&qu... "玉教说"将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在驱动力探究聚焦于物质—精神一体化的巫教氛围中。"玉教说"为文明源点的复杂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模型,并以大小传统双向互释的方法,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质做出深度阐释。"玉石之路"不仅具有思想考古的意义,更是一种勾画中华文明精神发展"路线图"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探源 玉教说 文明动力学 思想考古 玉石之路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张义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0,共6页
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成为其突出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品位的提升、话语的个性化以及国际对话的加强。文本学研究、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的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热点研... 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成为其突出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品位的提升、话语的个性化以及国际对话的加强。文本学研究、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的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热点研讨,使马克思哲学的意义与性质得到重新审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批判理论得到富有时代感的发掘。从研究动向看,基于原文语境的思想考古将再度启程,同时跨学科视角和国际化视野下对中国问题的进一步聚焦,将推动学界实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范式创新 文本学 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考古
下载PDF
信而有征: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徐旭生
15
作者 李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10期23-24,共2页
在发掘方法、分析手段与解释体系的完善之外,现代考古学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考古学思想史的自觉。徐旭生先生(1888-1976)的学术生涯,以其非凡的时空跨度、思想深度以及对现当代中国考古学思想深远的影响,成为探索这些问题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考古思想 现代考古 发掘方法 思想深度 解释体系 问题的核心 信而有征 徐旭生
原文传递
中外学者研究中国青铜器之比较
16
作者 田若微 《沧桑》 201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青铜器以及青铜器纹饰历来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在东西方不同的学术背景下,对青铜器及其纹饰的研究方向和解读也各有千秋。中西方学者本质上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眼光,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关注点和不同的思维... 青铜器以及青铜器纹饰历来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在东西方不同的学术背景下,对青铜器及其纹饰的研究方向和解读也各有千秋。中西方学者本质上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眼光,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关注点和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学者不同于中国学者的独特见解和另辟蹊径,也给我们开启了别样的思维之门,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纹饰 考古思想 比较
下载PDF
考古学在丹麦 被引量:2
17
作者 克劳斯·韩斯堡 施劲松(翻译)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3,共5页
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在整个历史上,丹麦有着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牧场、森林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因此它有能力养育众多的人口。燧石和沼泽中的铁矿常见,此外没有其他金属。今天的丹麦是一个高效有序的、有着灵活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的现... 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在整个历史上,丹麦有着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牧场、森林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因此它有能力养育众多的人口。燧石和沼泽中的铁矿常见,此外没有其他金属。今天的丹麦是一个高效有序的、有着灵活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的现代化国家,丹麦人对生活方式、文化乃至历史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考古学史 考古思想 年代学历史意识
原文传递
回顾与展望:数学模型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臻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9,152,共9页
本文介绍了考古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并从考古学思想史的角度追溯了其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进而,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若干个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考古学研究的经典案例,对该方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考古思想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为例
19
作者 赵瑞雪 贺泉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6-37,共2页
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因素,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主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有效运用劝导性原则、借鉴思想考古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以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 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因素,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主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有效运用劝导性原则、借鉴思想考古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以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导性原则 思想考古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制度与经义之间:论汉代国三老及其思想形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百川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历时性视角与思想史考古是目前汉代三老研究的两个薄弱之处。国三老制度的直接渊源是战国、西汉的地方三老制度。辟雍三老礼始于汉明帝,由于场址的迁移而蜕变为富于视觉性、公开性的帝国盛典,天子以周密得体的演出营造了隆重的文化景观... 历时性视角与思想史考古是目前汉代三老研究的两个薄弱之处。国三老制度的直接渊源是战国、西汉的地方三老制度。辟雍三老礼始于汉明帝,由于场址的迁移而蜕变为富于视觉性、公开性的帝国盛典,天子以周密得体的演出营造了隆重的文化景观,实现了"率天下为人子弟"的教化目标。此过程的本质是以《孝经纬》《白虎通》为代表的经学知识、话语对现实政治的规约与形塑,是汉儒对述旧礼以兴礼乐之王道理想的具体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老 辟雍 述旧礼 兴礼乐 思想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