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C测年和岩石学的基础上,对豫北平原全新世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发现了蒿属、藜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香蒲属6大科属草本,桦属、栎属、榆属3大科属阔叶类,以及裸子植物和蕨类各2种。孢粉含量具有6阶段的组合特征,分别对应...在^14C测年和岩石学的基础上,对豫北平原全新世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发现了蒿属、藜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香蒲属6大科属草本,桦属、栎属、榆属3大科属阔叶类,以及裸子植物和蕨类各2种。孢粉含量具有6阶段的组合特征,分别对应6个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10 200~8 200 cal BP,气候冷湿,8 200 cal BP处指示了一次较大的降温事件;8 200~4 000 cal BP,温湿条件有波动,整体上显示了全新世中期整体暖湿气候的特征;4 000~3 300 cal BP,湿度较4 000 cal BP时降低,气候由冷湿向冷干转变;3 300~2 400 cal BP,整体呈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2 400~1 350 cal BP,温度小幅回升,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变湿;1 350 cal BP迄今,温度小幅回落,气候较为干凉。总体上呈“凉湿-暖湿-凉干”的变化特征,各对应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别呈现出“欠兴旺-兴旺-衰落”的景象。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对古文化的兴衰演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升高时期,受水热配置影响,喜湿热动植物增多,植被茂盛,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上升,物质相对丰富,人口增加,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增大,显示出古文化兴旺的景象;反之,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下降,物质相对匮乏,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相对变小,显示出古文化衰落的景象。本文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原地区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与古文化兴衰之间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展开更多
随着本世纪60年代新考古学的兴起,在考古学领域里,欧美的研究者不断地开拓民族考古学这一分支研究.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伊思·荷德(Ian Hodder)就是其中富有声誉的一位.据统计,近十年来,荷德先后出版了专著三本,与他人合著二本,负...随着本世纪60年代新考古学的兴起,在考古学领域里,欧美的研究者不断地开拓民族考古学这一分支研究.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伊思·荷德(Ian Hodder)就是其中富有声誉的一位.据统计,近十年来,荷德先后出版了专著三本,与他人合著二本,负责主编专书五本.这本《从现代看过去》的专著(The Present past)是1982年继《在活动中的符号》(Symbols inAction-Ethonoarchaeolo-gyical Studies of Material Culture)之后的力作,其副标题是《考古人类学导论》(An Introductionto Anthropology for Archacologists).全书由十章组成,内含类比的使用、民族考古学、考古人类学原理以及研讨了应用于比较考古的材料之中的有关考古遗存的形成、技术与生产、生计策略、社会组织、礼仪、艺术等等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展开更多
冷战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人类学、考古学的影响是通过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形式在纯技术层面表现的。象文化唯物主义鼻祖莱利斯,怀特和新考古学的代表人物宾福德等均采用了马克思的方法作为研究远古文明的利器。缓和后,不讳言使用该...冷战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人类学、考古学的影响是通过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形式在纯技术层面表现的。象文化唯物主义鼻祖莱利斯,怀特和新考古学的代表人物宾福德等均采用了马克思的方法作为研究远古文明的利器。缓和后,不讳言使用该方法的西方学者更多了。我国随着开放,考古界对西方许多用过的方法——这对我们仍是新颖的——感兴趣,但对西方一些学者不满旧法而转向马克思求助却知之不多。’89年美国考古界为总结近几十年理论成就,由吉尔曼(An tonio Gillman)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影响作了概述(Archaeological thought in America剑桥)。这对我们了解美国现代考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无裨益。展开更多
文摘在^14C测年和岩石学的基础上,对豫北平原全新世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发现了蒿属、藜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香蒲属6大科属草本,桦属、栎属、榆属3大科属阔叶类,以及裸子植物和蕨类各2种。孢粉含量具有6阶段的组合特征,分别对应6个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10 200~8 200 cal BP,气候冷湿,8 200 cal BP处指示了一次较大的降温事件;8 200~4 000 cal BP,温湿条件有波动,整体上显示了全新世中期整体暖湿气候的特征;4 000~3 300 cal BP,湿度较4 000 cal BP时降低,气候由冷湿向冷干转变;3 300~2 400 cal BP,整体呈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2 400~1 350 cal BP,温度小幅回升,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变湿;1 350 cal BP迄今,温度小幅回落,气候较为干凉。总体上呈“凉湿-暖湿-凉干”的变化特征,各对应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别呈现出“欠兴旺-兴旺-衰落”的景象。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对古文化的兴衰演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升高时期,受水热配置影响,喜湿热动植物增多,植被茂盛,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上升,物质相对丰富,人口增加,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增大,显示出古文化兴旺的景象;反之,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下降,物质相对匮乏,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相对变小,显示出古文化衰落的景象。本文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原地区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与古文化兴衰之间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
文摘随着本世纪60年代新考古学的兴起,在考古学领域里,欧美的研究者不断地开拓民族考古学这一分支研究.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伊思·荷德(Ian Hodder)就是其中富有声誉的一位.据统计,近十年来,荷德先后出版了专著三本,与他人合著二本,负责主编专书五本.这本《从现代看过去》的专著(The Present past)是1982年继《在活动中的符号》(Symbols inAction-Ethonoarchaeolo-gyical Studies of Material Culture)之后的力作,其副标题是《考古人类学导论》(An Introductionto Anthropology for Archacologists).全书由十章组成,内含类比的使用、民族考古学、考古人类学原理以及研讨了应用于比较考古的材料之中的有关考古遗存的形成、技术与生产、生计策略、社会组织、礼仪、艺术等等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文摘冷战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人类学、考古学的影响是通过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形式在纯技术层面表现的。象文化唯物主义鼻祖莱利斯,怀特和新考古学的代表人物宾福德等均采用了马克思的方法作为研究远古文明的利器。缓和后,不讳言使用该方法的西方学者更多了。我国随着开放,考古界对西方许多用过的方法——这对我们仍是新颖的——感兴趣,但对西方一些学者不满旧法而转向马克思求助却知之不多。’89年美国考古界为总结近几十年理论成就,由吉尔曼(An tonio Gillman)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影响作了概述(Archaeological thought in America剑桥)。这对我们了解美国现代考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