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考城隍》《司文郎》本事考辨 |
付永强
|
《蒲松龄研究》
|
2024 |
0 |
|
2
|
城市环境史视角下黄河改道对黄泛旧县的影响——以河南旧县考城为研究对象 |
吴朋飞
|
《鄱阳湖学刊》
|
2023 |
1
|
|
3
|
基于中国民俗文化视角的《聊斋志异·考城隍》要旨 |
李志红
|
《蒲松龄研究》
|
2023 |
0 |
|
4
|
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说《聊斋志异·考城隍》 |
于天池
王振全
|
《蒲松龄研究》
|
2006 |
5
|
|
5
|
论《考城隍》本文层次的典型特征 |
蔡相宗
吉立田
|
《蒲松龄研究》
|
2005 |
4
|
|
6
|
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以《考城隍》为例 |
包树望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2 |
2
|
|
7
|
开宗明义外,寄托蕴涵多——《考城隍》释解 |
岳巍
|
《咸宁学院学报》
|
2011 |
3
|
|
8
|
《聊斋志异》科举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以《考城隍》《司文郎》为例 |
李志红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6 |
0 |
|
9
|
从《考城隍》说起 |
侯岱麟
|
《蒲松龄研究》
|
1986 |
5
|
|
10
|
《考城隍》考释——兼谈《聊斋志异》之创作始期 |
蔡斌
王光福
|
《蒲松龄研究》
|
2015 |
2
|
|
11
|
《考城隍》“冥吏”故事新变研究 |
刘源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2
|
从《考城隍》看蒲松龄的救世情结 |
宋金民
朱秀敏
|
《蒲松龄研究》
|
2022 |
0 |
|
13
|
从《考城隍》看蒲松龄的仁孝思想 |
姚芳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4
|
试解开宗明义的《考城隍》——读《聊斋》札记 |
周先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黄河城市生命史:以兰考为中心的研究 |
吴朋飞
赵金华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3
|
|
16
|
明清河南漕粮探析 |
李留文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7
|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 |
周先慎
|
《蒲松龄研究》
|
2016 |
0 |
|
18
|
清初的文字狱和蒲松龄谈狐说鬼 |
王枝忠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3 |
4
|
|
19
|
《试论<聊斋志异>的成书及分卷和编次问题》 |
孙玉明
|
《蒲松龄研究》
|
1991 |
3
|
|
20
|
《聊斋志异》是按写作先后编次的吗?——与章培恒同志商榷 |
王枝忠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