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戏曲起源字义考
1
作者
冯健民
陈建华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关于戏曲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具影响力者乃歌舞说。然而,此说不实。本文以古汉字中"戏""剧"二字为据,以训诂、考释之方法,对此问题重做解析,希冀能还戏曲起源之本来面目。
关键词
戏曲起源
戏剧训诂
字义
考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金文中“肇”字的字义
被引量:
15
2
作者
朱凤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5,共8页
周代金文中的“肇”字,汉人作实词解释,定义为“始”或“敏”,但何以如此,语焉不详。近人杨树达氏则认为置于语首者为发声虚词。实则,“聿”与“始”义接近,由引申而有“始”义,两个义待会合,造成“肇”字,用以表示语言中始的...
周代金文中的“肇”字,汉人作实词解释,定义为“始”或“敏”,但何以如此,语焉不详。近人杨树达氏则认为置于语首者为发声虚词。实则,“聿”与“始”义接近,由引申而有“始”义,两个义待会合,造成“肇”字,用以表示语言中始的意义。此字不见于殷虚甲骨刻辞,有可能是西周初期新生的字,有当时许多器铭为证。总之,“肇”字在金文中有其实义,并非语首虚词。了解其确切用法,有助于读懂许多具有重要社会史料性质的周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肇"
字义
考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枝”“条”“萌”“耑”“倒”考辨
3
作者
韩江苏
《殷都学刊》
2021年第2期18-29,共12页
甲骨文枝字,作■、■等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符号。指从树木主干上分出的比主干水嫩的枝(条)。甲骨文条字,作■形,上从倒立之止,下从木枝条柔弱无力之形体。它像树木等禾本植物枝条上的枝杈呈倒立状之形,是条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萌字...
甲骨文枝字,作■、■等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符号。指从树木主干上分出的比主干水嫩的枝(条)。甲骨文条字,作■形,上从倒立之止,下从木枝条柔弱无力之形体。它像树木等禾本植物枝条上的枝杈呈倒立状之形,是条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萌字作■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一斜竖及小点,像种子发芽、上面长出枝杈、下面是一根直直的根形。它是萌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耑字,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须形符号或从根从小点符号,像植物上部渐生歧叶之状,下像植物根须之形。甲骨文倒字,正是耑字的倒立,上从倒立的根须形,下从倒立的植物枝杈形体,像植物之头与根须上下颠倒、翻转之形。倒的古文是到,到的金文是从人从至(■)偏旁。至的字义是到,甲骨文字形是倒立之矢——■,与甲骨文倒字(■)字在上下颠倒、方向倒转上含义相同,故甲骨文倒(■)字后世废而倒(到)字流行至今。对甲骨文枝、条、萌、耑、倒五字的考证与辨析,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止这一偏旁既是来源于人体之足的象形,还是来源于草木枝杈的形体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文字形体与实物对比分析
考释字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读《离骚》─—谈《离骚》中的关键字“灵”
被引量:
7
4
作者
饶宗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2,共2页
本文运用出土文物材料与楚辞文本相印证的方法,重点考释屈赋“扬灵”及“灵”的含义。
关键词
《离骚》
"灵"字
"扬灵"
字义
考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起源字义考
1
作者
冯健民
陈建华
机构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泰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文摘
关于戏曲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具影响力者乃歌舞说。然而,此说不实。本文以古汉字中"戏""剧"二字为据,以训诂、考释之方法,对此问题重做解析,希冀能还戏曲起源之本来面目。
关键词
戏曲起源
戏剧训诂
字义
考释
Keywords
operas' origin
gloss explanations
textual research of literal meanings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金文中“肇”字的字义
被引量:
15
2
作者
朱凤瀚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5,共8页
文摘
周代金文中的“肇”字,汉人作实词解释,定义为“始”或“敏”,但何以如此,语焉不详。近人杨树达氏则认为置于语首者为发声虚词。实则,“聿”与“始”义接近,由引申而有“始”义,两个义待会合,造成“肇”字,用以表示语言中始的意义。此字不见于殷虚甲骨刻辞,有可能是西周初期新生的字,有当时许多器铭为证。总之,“肇”字在金文中有其实义,并非语首虚词。了解其确切用法,有助于读懂许多具有重要社会史料性质的周金文。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肇"
字义
考释
Keywords
zhao
Western Zhou
bronze-ware inscriptions
meaning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枝”“条”“萌”“耑”“倒”考辨
3
作者
韩江苏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殷都学刊》
2021年第2期18-2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之子项目“甲骨文已释字与未释字整理、分析与研究”(项目号:16@ZH017A9)阶段性成果。本文作者是“甲骨文与传统文化研究”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员(编号2017-CXTD-10)
文摘
甲骨文枝字,作■、■等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符号。指从树木主干上分出的比主干水嫩的枝(条)。甲骨文条字,作■形,上从倒立之止,下从木枝条柔弱无力之形体。它像树木等禾本植物枝条上的枝杈呈倒立状之形,是条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萌字作■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一斜竖及小点,像种子发芽、上面长出枝杈、下面是一根直直的根形。它是萌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耑字,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须形符号或从根从小点符号,像植物上部渐生歧叶之状,下像植物根须之形。甲骨文倒字,正是耑字的倒立,上从倒立的根须形,下从倒立的植物枝杈形体,像植物之头与根须上下颠倒、翻转之形。倒的古文是到,到的金文是从人从至(■)偏旁。至的字义是到,甲骨文字形是倒立之矢——■,与甲骨文倒字(■)字在上下颠倒、方向倒转上含义相同,故甲骨文倒(■)字后世废而倒(到)字流行至今。对甲骨文枝、条、萌、耑、倒五字的考证与辨析,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止这一偏旁既是来源于人体之足的象形,还是来源于草木枝杈的形体符号。
关键词
甲骨文
文字形体与实物对比分析
考释字义
分类号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读《离骚》─—谈《离骚》中的关键字“灵”
被引量:
7
4
作者
饶宗颐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出处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2,共2页
文摘
本文运用出土文物材料与楚辞文本相印证的方法,重点考释屈赋“扬灵”及“灵”的含义。
关键词
《离骚》
"灵"字
"扬灵"
字义
考释
Keywords
Ling
Shaman
Yangli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H1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戏曲起源字义考
冯健民
陈建华
《文化艺术研究》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周金文中“肇”字的字义
朱凤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甲骨文“枝”“条”“萌”“耑”“倒”考辨
韩江苏
《殷都学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读《离骚》─—谈《离骚》中的关键字“灵”
饶宗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