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铌钒微合金化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勐
陈辉
+5 位作者
汪杰
邢军
黄琦
彭林
何军委
沈千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3,共4页
通过试验对比了铌微合金化与钒微合金化成分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铌微合金化能够获得相对细小且均匀的显微组织,明显改善低温韧性,提升塑性指标,且对提升强度更有利。
关键词
耐候热轧h型钢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轧制温度对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夏勐
陈辉
+4 位作者
汪杰
彭林
何军委
邢军
彦井成
《钢结构(中英文)》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根据热轧H型钢翼缘厚度方向变形集中在万能轧制阶段的特点,将万能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800~1000℃,其余主要工艺参数不变。通过对热轧H型钢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显微组织对比分析,发现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对产品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热轧H型钢翼缘厚度方向变形集中在万能轧制阶段的特点,将万能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800~1000℃,其余主要工艺参数不变。通过对热轧H型钢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显微组织对比分析,发现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对产品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万能阶段开轧温度对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存在显著影响。当开轧温度在1000~950℃时,虽然能够实现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但在轧后分别从900和850℃空冷时,再结晶晶粒长大迅速,也易出现反常长大。当开轧温度为1000℃时,铁素晶粒尺寸不一,存在明显的混晶,当温度降低至950℃时,虽然混晶情况有所改善,但依然无法消除。在温度降低至900℃时,不仅能够完成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而且轧后空冷起始温度降低至800℃,再结晶晶粒长大被抑制,形成了细小且均匀的初始奥氏体组织,此时的铁素体晶粒为10~30μm的等轴状。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至850~800℃时,因无法达到促进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的热激活能需求,仅在未再结晶区进行了变形,最终形成扁平状铁素体晶粒,长轴与短轴尺寸比例接近2∶1,长轴尺寸减小不明显,短轴尺寸进一步减小。正因为如此,随着开轧温度从1000℃降低至900℃,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从而增加了晶界面积,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增大了瞬时变形的均匀分配能力,使得产品屈服强度从369 MPa升高至415 MPa,抗拉强度从508 MPa升高至546 MPa,断后伸长率从30.0%升高至31.5%,低温冲击功均值从36 J提升至99 J;当温度降低至850~800℃时,扁平状铁素体晶粒进一步增大了晶界面积,使得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布进一步升高至468 MPa和567 MPa,但由于长、短轴差距增大,导致塑性变形时需要协调转动而产生畸变能,断后伸长率降低至27.5%,低温冲击功均值提升至109 J,此时屈强比已达到0.83。鉴于降低开轧温度影响生产节奏,同时考虑万能轧机负荷、能耗及辊耗等经济因素,900~850℃是较为理想的开轧温度区间,此时产品不仅强度及塑性指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且韧性指标大幅提升,耐候热轧H型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热轧h型钢
轧制温度
力学性能
铁素体晶粒
原文传递
题名
铌钒微合金化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勐
陈辉
汪杰
邢军
黄琦
彭林
何军委
沈千成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B0304700,2017YFB0304703)。
文摘
通过试验对比了铌微合金化与钒微合金化成分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铌微合金化能够获得相对细小且均匀的显微组织,明显改善低温韧性,提升塑性指标,且对提升强度更有利。
关键词
耐候热轧h型钢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Keywords
weat
h
ering
h
ot-rolled
h
-section steel
microalloying
mec
h
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335.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轧制温度对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夏勐
陈辉
汪杰
彭林
何军委
邢军
彦井成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钢结构(中英文)》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304700,2017YFB0304703)。
文摘
根据热轧H型钢翼缘厚度方向变形集中在万能轧制阶段的特点,将万能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800~1000℃,其余主要工艺参数不变。通过对热轧H型钢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显微组织对比分析,发现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对产品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万能阶段开轧温度对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存在显著影响。当开轧温度在1000~950℃时,虽然能够实现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但在轧后分别从900和850℃空冷时,再结晶晶粒长大迅速,也易出现反常长大。当开轧温度为1000℃时,铁素晶粒尺寸不一,存在明显的混晶,当温度降低至950℃时,虽然混晶情况有所改善,但依然无法消除。在温度降低至900℃时,不仅能够完成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而且轧后空冷起始温度降低至800℃,再结晶晶粒长大被抑制,形成了细小且均匀的初始奥氏体组织,此时的铁素体晶粒为10~30μm的等轴状。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至850~800℃时,因无法达到促进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的热激活能需求,仅在未再结晶区进行了变形,最终形成扁平状铁素体晶粒,长轴与短轴尺寸比例接近2∶1,长轴尺寸减小不明显,短轴尺寸进一步减小。正因为如此,随着开轧温度从1000℃降低至900℃,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从而增加了晶界面积,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增大了瞬时变形的均匀分配能力,使得产品屈服强度从369 MPa升高至415 MPa,抗拉强度从508 MPa升高至546 MPa,断后伸长率从30.0%升高至31.5%,低温冲击功均值从36 J提升至99 J;当温度降低至850~800℃时,扁平状铁素体晶粒进一步增大了晶界面积,使得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布进一步升高至468 MPa和567 MPa,但由于长、短轴差距增大,导致塑性变形时需要协调转动而产生畸变能,断后伸长率降低至27.5%,低温冲击功均值提升至109 J,此时屈强比已达到0.83。鉴于降低开轧温度影响生产节奏,同时考虑万能轧机负荷、能耗及辊耗等经济因素,900~850℃是较为理想的开轧温度区间,此时产品不仅强度及塑性指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且韧性指标大幅提升,耐候热轧H型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耐候热轧h型钢
轧制温度
力学性能
铁素体晶粒
Keywords
weat
h
ering resistant
h
ot-rolled
h
-section steel
rolling temperature
mec
h
anical property
ferrite grain
分类号
TU39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铌钒微合金化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夏勐
陈辉
汪杰
邢军
黄琦
彭林
何军委
沈千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轧制温度对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夏勐
陈辉
汪杰
彭林
何军委
邢军
彦井成
《钢结构(中英文)》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