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耐氟基因进行连锁定位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白会钗 徐安英 +7 位作者 李木旺 赵云坡 郭秋红 钱荷英 张月华 赵远 黄勇平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采用家蚕耐氟品系T6和敏感品系733新组配正反交群体(733新×T6)×733新和733新×(733新×T6),分别记作BC1F和BC1M。基于雌性家蚕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用已构建的家蚕SSR连锁图上的标记对耐氟基因(dominant endurangce to f... 采用家蚕耐氟品系T6和敏感品系733新组配正反交群体(733新×T6)×733新和733新×(733新×T6),分别记作BC1F和BC1M。基于雌性家蚕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用已构建的家蚕SSR连锁图上的标记对耐氟基因(dominant endurangce to fluoride,Def)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在28个连锁群上都找到了多态标记,其中只有3个位于12连锁群上的SSR标记与耐氟基因连锁。根据第12连锁群上已有的微卫星序列,寻找其所在的Scaffold上的其它SSR位点,并设计引物,找到一个新的多态性SSR标记。BC1F群中的所有耐氟个体均表现出与(733新×T6)F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敏感个体带型与亲本733新一致,均为纯合型,说明家蚕耐氟性状是由位于第12连锁群上单个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的。利用另一个群体BCM构建了耐氟基因的遗传连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基因 连锁 定位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家蚕耐氟基因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克隆(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庆刚 陈克平 +1 位作者 姚勤 刘晓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高敏感品种 73 3新为材料 ,并构建其近等基因系 ,采用 3 0 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 ,获得了与家蚕耐氟性有关的一个分子标记S2 0 7,并在F2 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 ,证明了此分子标记的可靠性 ,进而将此标记克隆进T载... 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高敏感品种 73 3新为材料 ,并构建其近等基因系 ,采用 3 0 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 ,获得了与家蚕耐氟性有关的一个分子标记S2 0 7,并在F2 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 ,证明了此分子标记的可靠性 ,进而将此标记克隆进T载体pUCm T中 ,完成了测序 ,分析发现此序列是新的未有报道的序列。计划下一步将此RAPD标记转化成SCAR标记 ,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耐氟基因 RAPD分子标记 筛选 克隆 近等基因
下载PDF
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强 徐安英 +4 位作者 李刚 张月华 钱荷英 孙平江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了获取与家蚕耐氟性状相关的基因信息,利用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3新建立耐氟近等基因系,以回交11代的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的耐氟个体和敏感个体的中肠为材料,构建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抑制消减杂交(SSH)cDNA文库。通... 为了获取与家蚕耐氟性状相关的基因信息,利用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3新建立耐氟近等基因系,以回交11代的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的耐氟个体和敏感个体的中肠为材料,构建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抑制消减杂交(SSH)cDNA文库。通过对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53个阳性克隆测序和聚类拼接,得到19个重叠群(con-tig)、47个已知功能基因(un igene)和28个未知功能基因。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经BLASTx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初步发现这些基因参与家蚕体内物质转运、能量代谢、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蛋白质加工、信号转导、机体免疫防御、细胞结构形成等诸多生物学过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基因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的耐氟个体和敏感个体的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磷酸根离子转运蛋白基因、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基因、液胞型H+-ATP酶基因、脂肪酶基因以及主要过敏原蛋白基因在耐氟个体的中肠、马氏管、脂肪体组织中的表达量有较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状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同源性分析 实时定量RT-PCR
下载PDF
家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sp的克隆及在不同耐氟性家蚕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4
作者 张华光 吴萍 +4 位作者 徐安英 钱荷英 张月华 孙平江 王小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5,共6页
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中发现一条差异表达的EST序列。以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的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Asp(GenBank登录号:JX312360)。该基因cDNA全长868 bp,包括20 bp的5&... 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中发现一条差异表达的EST序列。以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的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Asp(GenBank登录号:JX312360)。该基因cDNA全长868 bp,包括20 bp的5'-UTR和77 bp的3'-UTR,ORF为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该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蛋白质为亲水性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第17~18氨基酸残基处存在信号肽切割位点。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幼虫的中肠、脂肪体及马氏管中都有表达,以中肠的表达量最高,表达量因个体的耐氟性而存在差异:中肠中,敏感个体的表达量是耐氟个体的2.49倍;脂肪体中,敏感个体与耐氟个体之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马氏管中,敏感个体的表达量是耐氟个体的8.16倍。该基因在不同耐氟性家蚕品种5龄幼虫中肠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耐氟性品种的表达量是氟敏感品种的50倍。研究结果提示,该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可能与家蚕的耐氟性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近等基因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基因克隆 序列特征 组织表达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参与家蚕氟化物耐受性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王小强 +2 位作者 翁欣欣 钱荷英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3,共9页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解剖获取4龄3 d幼虫中肠组织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的结果显示,近等基因系群体中耐氟个体中肠的GST表达量比敏感个体明显上调。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T基因在耐氟个体与敏感个体中肠、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对5龄1~6 d幼虫中肠、血淋巴中的GST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对氟化物的抵抗力可能与体内GST酶活力的强弱有关,由于受氟化物刺激的诱导,可能导致GST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家蚕耐氟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近等基因 双向电泳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毛理纳 罗予 +3 位作者 卢泽恺 刘娜 赵汴霞 张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对河南省某医院在2014年—2015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PCR检测gyr A,qnr B基因。结果 2014年—2015年间,氟喹诺酮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7.27%...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对河南省某医院在2014年—2015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PCR检测gyr A,qnr B基因。结果 2014年—2015年间,氟喹诺酮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7.27%,碳靑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检出率为34.21%,以痰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多,占69.3%。氟喹诺酮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其gyr A基因检测2/5株有基因有突变,qnr B基因未检出。结论 2014年—2015年间,该院氟喹诺酮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87.27%),耐药机制与gyr A基因突变有关。碳靑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3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药性 喹诺酮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