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研究
1
作者 钟明琳 李荔 +4 位作者 张文婕 晏嘉 陈旋 温伟洪 徐令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5-21,共7页
目的比较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产ESBL大肠埃希菌(ESBL-ECO)以及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non-ESBL-ECO)的耐药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清远市人民医院(下称该院)临床分离的CRECO、ESBL-ECO、非产ESBLECO... 目的比较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产ESBL大肠埃希菌(ESBL-ECO)以及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non-ESBL-ECO)的耐药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清远市人民医院(下称该院)临床分离的CRECO、ESBL-ECO、非产ESBLECO菌株各20株,用BD Phoenix-M5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CR)检测碳青霉烯酶、ESBL酶、AmpC酶和膜孔蛋白等13种相关耐药基因,菌株间同源性采用ERIC-PCR进行分析。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中,携带率较高的基因有blaGES 44株(73.3%),blaTEM 37株(61.7%),blaDHA 31株(51.7%),携带率较低的基因有blaIMP 10株(16.7%),blaNDM 3株(5.0%),blaSHV 2株(3.3%)。其中CRECO组主要携带blaGES(75.0%),其次为blaTEM(70.0%),blaKPC(60.0%),ESBL-ECO组主要携带blaGES(85.0%),其次为blaTEM(70.0%);非ESBL-ECO组主要携带blaG ES(60.0%)和blaDHA(60.0%),其次为blaVIM(55.0%)。膜孔蛋白基因中OMPF、OMPC缺失/突变率分别为38.3%、1.7%,OMPK35、OMPK36缺失/突变率分别为5.0%、100.0%;其中CRECO组5株OMPF缺失或突变(25.0%);ESBL-ECO组3株OMPF缺失或突变(15.0%);非产ESBLECO组3株OMPF缺失或突变(15.0%)。ERIC-PCR显示,CRECO组主要为B型5株(25.0%),F型3株(15.0%),ESBL-ECO组主要为A型(30.0%)、B型(20.0%)和E型(20.0%);非ESBL-ECO组主要为A型(35.0%)和C型(30.0%)。药敏结果分析发现,在20株CRECO中,仅对阿米卡星和氨曲南耐药率较低(25.0%~35.0%);在20株ESBL阳性菌中,对青霉素类和除头孢他啶外头孢霉素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在20株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中,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65.0%)。结论该院ECO主要携带blaGES、blaTEM、blaDHA;CRECO组多携带blaKPC,菌株间水平传播现象较严重,耐药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情况多见,且均合并一种或两种膜孔蛋白基因突变或缺失,可见CRECO耐药机制与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并膜孔蛋白缺失或突变有关。ESBL-ECO组携带blaTEM多见,且存在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情况。ERIC-PCR可用于细菌同源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 ESBL 膜孔蛋白 同源性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
作者 黄伟斌 吴宏仲 +2 位作者 罗慎颖 黄云青 黄海涛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8期795-80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所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过程,为临床药师参与类似患者的MDT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该患者因“突发寒战发热,腰部酸胀,排... 目的:分析1例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所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过程,为临床药师参与类似患者的MDT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该患者因“突发寒战发热,腰部酸胀,排尿不畅”至医院急诊就诊,入院检查显示较为明显的尿路感染指征,并且NIHSS评分显示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果:针对患者的尿路感染,临床先经验性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但治疗数日后感染指征未见好转且有加重趋势,加之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其对左氧氟沙、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均耐药;遂于入院第5天组织多学科会诊,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患者有感染加重为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的风险,于是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美罗培南(0.5 g,q8h)+复方磺胺甲噁唑(0.96 g,q12h);治疗2 d后,感染指征仍未见好转,遂再组织多学科会诊,认为感染已进展为脓毒血症,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美罗培南(首剂2 g,维持1 g,q8h)+阿米卡星(0.3 g,q24h);1周后,患者感染指征明显好转,遂仅保留美罗培南(1 g,q12h);又1周后,患者感染指征基本消失,遂停用所有抗菌药物,患者也顺利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到患者的MDT过程中,为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持,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尿路感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学监护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邱小梅 陈昂 +3 位作者 谢广清 刘莉 赵芳 邹剑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分析0~14岁儿童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其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某院2016年6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为观察组,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 目的分析0~14岁儿童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其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某院2016年6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为观察组,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为集束化管理组。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发生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结果调整集束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观察组343例患者,集束化管理组328例患者。观察组中有70例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非ICU住院时间≥14 d、ICU住院时间≥7 d、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机械通气≥7 d、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均为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集束化管理组患者手卫生依从率(95.99%)高于观察组(94.39%),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在感染病例中所占比率(14.02%)低于观察组(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束化管理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用集束化管理可减少其感染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儿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耐药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原鸿雁 郭兵方 +6 位作者 尹晶平 孙强 高晶晶 苏兆亮 王胜军 许化溪 糜祖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19-422,431,共5页
目的:了解耐药大肠埃希菌(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DR-ECO)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探讨该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检测20株DR-ECO中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7种16S rRNA... 目的:了解耐药大肠埃希菌(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DR-ECO)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探讨该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检测20株DR-ECO中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7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并用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结果:20株DR-ECO中,18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Ⅱ、aac(6')-Ⅰb、ant(3″)-Ⅰ、aadA4/5和aph(3')-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25%、5%、65%和55%;只有1株检出rmtB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率为5%,其余基因型均未测出。结论:本组DR-ECO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主要与aadA4/5和aph(3')-Ⅰ等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相关,而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剑 陈新年 +2 位作者 李娟 陈逸轩 陈文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4-706,711,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的COS-7细胞株,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重组hBD2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BD2单克隆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后...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的COS-7细胞株,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重组hBD2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BD2单克隆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后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稳定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结果筛选出稳定表达hBD2的COS-7细胞株,检测到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且其表达产物使耐药大肠埃希菌存活率降至15%。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hBD2的COS-7细胞株,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2 稳定表达 耐药大肠埃希菌 活性
下载PDF
临床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磷霉素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桃红 田凤喜 +2 位作者 高灵宝 朱晓丽 陈亚宝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7-18,135,共3页
目的评价磷霉素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效应。方法应用K-B法对临床分离出的24株多重耐药菌进行磷霉素和亚胺培南(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舒谱深的敏感率分别为9... 目的评价磷霉素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效应。方法应用K-B法对临床分离出的24株多重耐药菌进行磷霉素和亚胺培南(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舒谱深的敏感率分别为91.7%、95.8%、95.8%。结论磷霉素可以成为治疗临床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亚胺培南 舒普深
下载PDF
院内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的耐药现状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婷 徐建秀 +2 位作者 杨春莉 徐丽娜 刘春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分析院内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肺炎的耐药现状及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发生MDR-EC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07-01~2020-06-30潍坊市人民医院经呼吸道或者血标本分离检测确认的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者178例... 目的分析院内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肺炎的耐药现状及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发生MDR-EC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07-01~2020-06-30潍坊市人民医院经呼吸道或者血标本分离检测确认的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者178例的病历资料,根据致病菌是否为多重耐药菌将其分为MDR-ECO组(153例)和非MDR-ECO组(25例)。分析其耐药情况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发生MDR-EC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78例标本中共检出MDR-ECO标本153株(85.9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MDR-ECO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青霉素类耐药率达95%以上,对庆大霉素、氨曲南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均高达50%以上,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6.41%和83.01%,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0.07%。MDR-ECO对厄他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65%。与非MDR-ECO组比较,MDR-ECO组病变多累及双侧肺部,有斑片渗出、实变、间质改变、空洞的比例以及无结节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入住ICU是发生MDR-EC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DR-ECO所致HAP的耐药现状严峻,临床医师应根据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院内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双黄连及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的消除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雷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0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双黄连及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的消除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临床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采取对比试验方法,对照组应用中肉汤菌,试验组应用应用中药双黄连及清开灵;并应用试剂盒提取质粒后...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双黄连及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的消除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临床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采取对比试验方法,对照组应用中肉汤菌,试验组应用应用中药双黄连及清开灵;并应用试剂盒提取质粒后,并采用成像仪进行检查,分析观察采用中药双黄连及清开灵前后质粒的消除情况,并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结果应用中药双黄连、清开灵后,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图谱中丢失一条质粒带;细菌β-内酰胺酶活性发生改变,与常规药物应用组对比产生一定差异,双黄连、清开灵可以降低酶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中药双黄连与清开灵可以消除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具有实际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耐药大肠埃希菌 清开灵 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不同浓度EDTA对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作用
9
作者 温庆辉 黎凤英 +2 位作者 李燕嫦 黄金印 王凤平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分离自临床样本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240株,测定其添加低浓度(0.5 mg/mL)、标准浓度(1.0 mg/mL)、高浓度(2.0 mg/mL...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分离自临床样本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240株,测定其添加低浓度(0.5 mg/mL)、标准浓度(1.0 mg/mL)、高浓度(2.0 mg/mL)EDTA前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结果对于产ESBL大肠埃希菌,使用单纯药物的MIC与联合应用EDTA的MIC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MIC变化最明显,其次是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氨曲南变化较小,头孢噻肟无变化。抗菌药物联合标准浓度和高浓度EDTA时,其抗菌药物MIC变化较联合低浓度EDTA时更为显著,但联合标准浓度与高浓度EDTA之间无差异。3个浓度EDTA对头孢噻肟的MIC均无影响。结论不同浓度的EDTA对大多数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能明显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物敏感性 恢复作用
下载PDF
33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志红 任建敏 黄金伟 《海峡药学》 2012年第7期203-205,共3页
观察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住院病房治疗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患者33例,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特点、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 耐药大肠埃希菌 尿路感染
下载PDF
1例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莹 崔亚娟 于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35,共4页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理;针对术后不同阶段的营养状态,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结合,分段式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加强代谢和营养支持;同时做好腹胀及腹部切口的护理。经过23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一般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活体肝移植 耐药大肠埃希菌 腹腔感染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对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PK/PD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俊芳 武晓捷 +3 位作者 王明华 徐晓刚 王明贵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93-1193,共1页
AIM: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 has traditionally mediated by alteration of the quinolone targets and/or overproduction of efflux pump. Recently, a new mechanism, the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name... AIM: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 has traditionally mediated by alteration of the quinolone targets and/or overproduction of efflux pump. Recently, a new mechanism, the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named qnr, has been clarified. Qnr and its homologu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e presence of qnr only slightly elevates the resistance level, however it facilitates the selection of highly resistant strains. In our study, we examined the probable influence of such phenomenon to the clinical regimens of levofloxacin. METHODS: In-vitro hollow fiber infection model simulating oral two-compartment pharmacokine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e model, bacteria was incubated in the peripheral compartment without ‘washout effect’. We designed two therapeutic regimens of levofloxacin, including 500 mg qd (peak 5.12 mg/L; half-time 6.9 h) and 700 mg qd (peak 9.46 mg/L; half-time 6.9 h) for 3 days against E.coli J53 and E. coli 6503, which carrying qnr positive plasmid. RESULTS: Although 500 mg qd regimen could decrease the bacteria density of E. coli 6503 at the beginning, the bacteria population bounced back when the drug concentration was drecreased below 2 mg/L, and the regrowth bacteria had higher MICs than the parental strains. 700 mg qd for 3 days could inhibit the outgrowth of E. coli 6503 all the time. E. coli J53 was well inhibited by both the mentioned therapeutic regimens. DNA sequencing found the mutations in QRDR of E. coli 6503. CONCLUSION: We conclude that 500 mg qd 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regimen is at risk of selecting resistant mutations and treatment failure while treating the infections caused by qnr positive E. coli, and 750 mg qd might be preferred. In vivo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to support our findings are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质粒介导 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 体外研究 效学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中药扶正祛邪法治疗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肛周脓肿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善超 刘江涛 +1 位作者 朱德全 衡雪源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配合扶正祛邪中药与传统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差异。方法:选取160例由多重耐药大肠希菌所致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配合扶正祛邪中药与传统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差异。方法:选取160例由多重耐药大肠希菌所致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意愿分成治疗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中药扶正祛邪方法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肛周脓肿切除术配合抗生素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感染控制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对比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VSD技术联合中药扶正祛邪方法治疗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的肛周脓肿疗效确切,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多重大肠 VSD
下载PDF
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基因分析
14
作者 彭文莉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细菌的耐药基因。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43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细菌的耐药基因。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43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CREC感染情况和耐药基因,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4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24例(占16.78%)发生CREC感染为感染组,其余的为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分级、有无侵入性操作、有无腹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住院时间、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发生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16)、肝功能分级为C级(OR=4.363)、有侵入性操作(OR=5.332)、有腹水(OR=2.769)、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数量<1种(OR=3.562)、住院时间>3 d(OR=6.731)、白蛋白水平≤35 g/L(OR=4.130)是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CREC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离出的24株CREC中,经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含NDM-1基因11株(占45.83%)、CTM-M1基因8株(占33.33%)、TEM基因6株(占25.00%)、CTM-M9基因4株(占16.67%)、SHV基因2株(占8.33%)和KPC-2基因1株(占4.17%),未检出OXA48基因和IMP-4基因。结论:年龄、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腹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白蛋白水平均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CREC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耐药基因以NDM-1、CTM-M1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 慢性乙肝肝硬化 碳青霉烯类 耐药大肠埃希菌 基因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基因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新勇 栗朋辉 +2 位作者 郭改玲 王晓佳 申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 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为病例组,100例碳青霉烯类敏感大肠埃希菌感染为对照组,分析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腹水是影响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均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以NDM-1(43.75%)、CTM-M1(32.82%)为主;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显示,6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共分为5个ST型,其中33株为ST167型。结论 侵入性操作、腹水是影响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以NDM-1和CTM-M1为主,临床应加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检测和监控,以防止耐药基因的克隆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 医院感染 失代偿期 乙肝肝炎 肝硬化 基因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江硕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大肠埃希菌(CR-EC)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CR-KP及CR-EC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至6月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微生物培养标本所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 目的:分析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大肠埃希菌(CR-EC)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CR-KP及CR-EC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至6月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微生物培养标本所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采用微量肉汤法对试验菌株进行药敏测试,根据2017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全院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224株,其中CR-KP 67株;大肠埃希菌193株,其中CR-EC 4株。CR-EC全部来源于痰液;CR-KP主要来自于痰液。CR-KP在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率最高,为37.31%,其次是呼吸科,检出率为29.85%;ICU未检出CR-EC。全院分离到的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2.54%、89.55%、100%;CR-EC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ICU分离到的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CR-KP及CR-EC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性,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医生对抗感染药物的选择。CR-KP及CR-EC在ICU及呼吸科检出较集中,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其在医院其他科室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柴芩通淋片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逆转作用
17
作者 周金鹤 杨伟峰 +2 位作者 王毅 童倩 何忠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1-1905,1933,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而后用1/4 MIC浓度的柴芩通淋片对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连续用药5代,分别检测5次用药后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各类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变化,选择前后药物敏感性变化显著的细菌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连续10代培养,通过测定常用抗生素MIC值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结果:常用抗生素MIC值测定结果表明20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柴芩通淋片在0.24 g/mL时为20株中9株菌的最低抑制耐药菌株浓度。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对20株大肠埃希菌连续作用后,其中3株出现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对出现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的菌株连续空白培养10代,其MIC值未发生变化。结论: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连续作用后,可恢复部分临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药物敏感性作用,其耐药性的恢复具有稳定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耐药大肠埃希菌 柴芩通淋片 逆转
下载PDF
扶正清热通淋汤对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小全 粟宏伟 +4 位作者 李兴宇 杜明月 朱永生 刘樊 刘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584-3588,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清热通淋汤对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8株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筛选出强成膜菌备用。经尿道置入自制环形硬膜外导管于大鼠膀胱内,并注入强成膜菌,建立大鼠体... 目的探讨扶正清热通淋汤对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8株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筛选出强成膜菌备用。经尿道置入自制环形硬膜外导管于大鼠膀胱内,并注入强成膜菌,建立大鼠体内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生物被膜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扶正清热通淋汤组,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汤组;并另设空白对照组。造模后第5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取大鼠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取出的各组膀胱内异物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异物表面细菌形态及生物被膜结构情况,同时采用积分法定量比较各组生物被膜产生量。结果 18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有13株产生物被膜,占比72.22%,其中强产膜菌3株、中产模菌4株、弱产膜菌6株;空白对照组尿培养结果阳性率为0、模型组100.00%、扶正清热通淋汤组为66.67%、左氧氟沙星组为66.67%、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汤组为37.50%;膀胱内异物生物被膜观察:扶正清热通淋汤组、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汤组同模型组生物被膜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显示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物被膜比例较高;扶正清热通淋汤具有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扶正清热通淋汤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对被膜游离菌有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清热通淋汤 耐药大肠埃希菌 生物被膜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11种外排泵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国忠 汪一萍 +5 位作者 鲁勇 应建飞 俞燕红 安敏飞 周成杰 贺明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sugE、mdtI、tehA、oqxA、qacE△1、qacE、smr-2),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1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sugE、mdtI、tehA、oqxA、qacE△1、qacE、smr-2),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emrB、emrD、emrE、mdfA、sugE、mdtI、qacE△1、tehA、oqxA9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95.0%、100.0%、100.0%、100.0%、75.0%、100.0%、20.0%,未检测到qacE、smr-2基因;每株细菌中均检测到了6~9种基因。结论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外排泵基因携带率较高,或许是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大肠埃希菌 外排泵基因
原文传递
地榆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凯睿 刘增援 +7 位作者 王利利 梁悦 贺涛涛 范云鹏 刘迎秋 麻武仁 张为民 宋晓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65,共5页
为探讨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MDR E.coli)体外抑菌效果及抑菌机制,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活性,筛选最佳抑... 为探讨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MDR E.coli)体外抑菌效果及抑菌机制,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活性,筛选最佳抑菌活性部位提取物,并通过对MDR E.coli的细胞壁、细胞膜、菌体总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 mg/mL,在浓度为MIC和0.5×MIC时作用菌体12 h,MDR E.coli菌量分别为(2.37±0.59)×10^(6) CFU/mL和(2.05±0.57)×10^(8) CFU/mL;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为(1.498±0.023)U/L和(0.768±0.088)U/L;在260 nm处培养基上清液OD值分别为0.363±0.003和0.168±0.009,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菌体总蛋白条带出现明显缺失。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总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多重大肠 活性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