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细菌耐药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淑芳 王岩 +4 位作者 孙洪涛 刘陆世 王媛媛 魏荣 黄保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36-39,共4页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及动物安全的重大问题,多个世界组织及发达国家已发出实施干预控制的倡议或已制定行动计划。本文分析了细菌耐药性的遗传学发生机制、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及控制传播的措施,以期对制定和完...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及动物安全的重大问题,多个世界组织及发达国家已发出实施干预控制的倡议或已制定行动计划。本文分析了细菌耐药性的遗传学发生机制、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及控制传播的措施,以期对制定和完善细菌耐药性干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病原体 基因转移 干预措施 公共卫生 细菌 抗生素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2.22%,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52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35株,占67.31%,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1株,占21.15%,另6株为真菌,占11.54%。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3例,死亡13例,死亡的13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未经治疗的儿童体内发现环丙沙星耐药菌株
3
作者 曹振环(编译)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1期2-2,共1页
在近期没有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一些儿童粪便微生物群中,分离出对环丙沙星耐药的格兰氏阴性杆菌。研究者指出,这个发现证明可能存在一些可以引起潜在耐药病原体的储存库,这也同时提出了公共健康安全问题。
关键词 抗生素治疗 菌株 环丙沙星 儿童 格兰氏阴性杆菌 体内 耐药病原体 微生物群
下载PDF
抗生素耐药的决定因素及相应对策(二)
4
作者 Stephan Harbarth +4 位作者 Matthew H. Samore 崔丹(编译) 杨月(审校)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5年第10期43-44,共2页
旅行和全球化 全球化和迁入大城市已经导致抗生素抵抗的交叉传播出现新的可能性。最近的一些事件如,巴厘岛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和南亚海啸已经导致很多患者感染具有广泛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和不动杆菌属,导致全球的其它地区爆发性... 旅行和全球化 全球化和迁入大城市已经导致抗生素抵抗的交叉传播出现新的可能性。最近的一些事件如,巴厘岛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和南亚海啸已经导致很多患者感染具有广泛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和不动杆菌属,导致全球的其它地区爆发性流行,引起了公众对卫生健康的广泛关注。在未来的20年里,全球各种情况混杂,人口密度增加和旅行时间减少将促进耐药病原体的广泛传播,如耐氟喹林的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革兰氏阴性菌 不动杆菌属 伊拉克战争 耐药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 全球化 恐怖袭击 卫生健康
下载PDF
泛耐药菌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瞿介明 宋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菌感染 治疗策略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假单胞菌属 诊断 肺炎 不动杆菌属 碳青霉烯酶 耐药病原体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避免或减少抗生素滥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琳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物滥用 耐药病原体 联合用
下载PDF
2019年全球卫生面临的10大威胁(上)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昕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世界正面临着多重健康挑战: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疫情的暴发、耐药病原体报告的增多、运动量缺乏的加剧,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及多种人道主义危机,不一而足。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 世界正面临着多重健康挑战: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疫情的暴发、耐药病原体报告的增多、运动量缺乏的加剧,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及多种人道主义危机,不一而足。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9年启动了新的五年战略计划——《第十三个工作总规划》。该规划侧重于三个“十亿”目标:全民健康覆盖受益人口新增10亿;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受到更好保护的人口新增10亿;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亿。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从各个角度出发应对健康威胁。以下是WHO及其合作伙伴在2019年需要关注的10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全民健康 突发卫生事件 耐药病原体 人道主义 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 合作伙伴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与预防指南草案
8
作者 Haimworth T +4 位作者 郑冬燕(摘) 王丽芹(摘) 于莹(摘) 侯景霞(摘) 白秉学(校)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26-327,共2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经受到了媒体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减少MRSA感染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目标,正如Shiltlleworth 2004年在《护理时报》上提倡的“保持清洁”运动,目标就是控制感染,尤其是对耐药病原体的控制。这是一...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经受到了媒体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减少MRSA感染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目标,正如Shiltlleworth 2004年在《护理时报》上提倡的“保持清洁”运动,目标就是控制感染,尤其是对耐药病原体的控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指南 预防 治疗 MRSA感染 耐药病原体 控制感染 管理层
原文传递
感染性疾病防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7
9
作者 翁心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8-708,共1页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防治 流行病学 耐药病原体
原文传递
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检验医学微生物学组(科)建设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0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1-584,共4页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病原体和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出现,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Et益凸显。临床微生物专业是检验医学重要专业之一,对实验室建筑设计、安全防护设施、实验操...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病原体和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出现,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Et益凸显。临床微生物专业是检验医学重要专业之一,对实验室建筑设计、安全防护设施、实验操作规程和人员专业水平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医院检验 三级甲等 专家 中国 微生物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耐药病原体
原文传递
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新杨 陈敏 +4 位作者 王铎 陈向东 凌勇 王晓丽 汪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97-1304,共8页
通过将含氮杂环与WL001的2-氨基噻唑侧链相连,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用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合成的大多数化合物不仅在药物敏感菌株中表现出抗菌活性,而且在耐药菌株中也有相同效... 通过将含氮杂环与WL001的2-氨基噻唑侧链相连,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用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合成的大多数化合物不仅在药物敏感菌株中表现出抗菌活性,而且在耐药菌株中也有相同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饱和氮杂环的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0.062 5~8μg·m L-1),优于或类似于阿莫西林、泰妙菌素和左氧氟沙星。此外,15a和15b含有哌啶或吗啉的化合物同样能够有效的抑制革兰阴性菌。本研究为相关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视野,为进一步研究治疗耐药性致病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衍生物 抗菌活性 含氮杂环化合物 的革兰阳性病原体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香桂 吴国芳 熊旭东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近年来,CAP的诊治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原因...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近年来,CAP的诊治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原因可能为日趋老龄化的社会、逐渐增多的免疫损害宿主的出现、病原体变迁和逐步上升的抗菌药物耐药率等[1]。2011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测,目前在各类疾病致死和伤残比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 病原体 肺炎评估系统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