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大肠杆菌O157∶H7体外氟苯尼考耐药诱导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世文 李军 +4 位作者 曾芸 杨威 陈泽祥 潘艳 彭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15-3322,共8页
为初步研究猪源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本研究采用亚抑菌浓度体外耐药诱导的方法将两株猪源大肠杆菌O157∶H7诱导成氟苯尼考高度耐药菌株,采用无氟苯尼考压力下连续传代培养的方法将获得... 为初步研究猪源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本研究采用亚抑菌浓度体外耐药诱导的方法将两株猪源大肠杆菌O157∶H7诱导成氟苯尼考高度耐药菌株,采用无氟苯尼考压力下连续传代培养的方法将获得的氟苯尼考耐药菌株的氟苯尼考耐药性消除,检测耐药诱导菌和耐药消除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菌株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经氟苯尼考耐药诱导,猪源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和头孢噻吩由敏感变为耐药,对头孢噻肟的敏感性由敏感变为中介,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由中介变为耐药;而经耐药消除后,菌株恢复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在菌株的质粒中检测到氟苯尼考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和β-内酰胺酶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结果表明,在氟苯尼考压力的长期存在下,猪源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产生耐药,且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在去除氟苯尼考压力下连续培养,可消除菌株的部分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大肠杆菌O157∶H7 氟苯尼考 耐药诱导 消除 交叉
下载PDF
14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乔昀 陈君灏 +2 位作者 罗云桃 赵英妹 张珏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以红霉...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以红霉素、克林霉素双纸片法(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146株SA中MRSA占57.5%。SA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的有82株,占5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有34株,其中D试验阳性26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76.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80.0%和71.4%。克林霉素耐药菌株主要由erm基因决定,结构型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为ermA,诱导型耐药菌株的主要耐药基因为ermC。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SA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基因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建文 万新亮 +5 位作者 任孔华 鲍玲玲 代龙 韩正周 方晓云 姜小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双纸片法(即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菌株占62.4%,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占21.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72.0%和57.1%。D试验阳性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8.8%。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下载PDF
多步法抗菌药物诱导性肠球菌耐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贵建 许淑珍 +1 位作者 马纪平 张淑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深入研究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指导临床及防疫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9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和7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进行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诱导性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用PCR法... 目的深入研究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指导临床及防疫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9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和7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进行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诱导性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用PCR法检测庆大霉素耐药基因,用PCR法扩增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5)后测定DNA序列. 结果 3株粪肠球菌和1株屎肠球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庆大霉素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2~32倍;4株粪肠球菌诱导出稳定的氨苄西林耐药菌株;与原株比较,诱导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8~64倍;进行了测序分析的3株诱导耐药菌中的2株,其所编码的PBP5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3~560位间有部分氨基酸被替代. 结论多步法抗菌药物诱导性耐药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肠球菌产生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抗菌 诱导 抗菌物压力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凤玲 李洪志 +1 位作者 陈洋 刘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菌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检测,采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 MRSA...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菌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检测,采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 MRSA检出率为53.7%(144/268),D-试验阳性率为20.9%(56/268);D-试验阳性菌株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3.6%(56/88)。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MR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D-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2.8%(27/43)和64.4%(29/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菌株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率较高;在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同时,应采用D-试验进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检测,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诱导 D-试验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关幼华 周金凤 +1 位作者 陈梅 区云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0-54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方法检测葡萄球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情况。结果 1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方法检测葡萄球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情况。结果 152株葡萄球菌中有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株)呈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其中31株D-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株),检出率分别为45.2%、45.9%,其他药敏表型未检出D-试验阳性菌株。结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发生率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常规进行D-试验,报道克林霉素诱导型结果,为临床医生正确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属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D-试验
下载PDF
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颖 宋明胜 +2 位作者 周建党 李翔 漆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推荐的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同时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推荐的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同时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310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的MRS、MSS分别为6.6%(12/183)、18.1%(23/127),MSS菌株明显高于MRS菌株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9,P<0.01)。51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菌株35株,检出率为68.6%(35/51)。对于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和万古霉素外,MRS对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应报告分离株对克林霉素耐药,可避免不适当使用克林霉素导致临床上的治疗失败,有助于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并且MRS的耐药性较高,对各类抗生素多重耐药,需加强其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性分析
下载PDF
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及其对氯霉素协同敏感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瑶 徐雯雅 +5 位作者 周翠 吴庆 陈栎江 徐春泉 叶建中 周铁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突变株对氯霉素协同敏感(collateral sensitivity,CS)的相关特性,为基于协同敏感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庆大霉素通过梯度浓度平板对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 目的通过研究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突变株对氯霉素协同敏感(collateral sensitivity,CS)的相关特性,为基于协同敏感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庆大霉素通过梯度浓度平板对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进行体外实验诱导耐药(experimental evolution);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后耐药突变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分析抗菌药物间交叉敏感性;PCR检测诱导耐药菌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耐药(evolved gentamicin-resistant)菌株和亲本菌株对其协同敏感药物(氯霉素)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最后,测定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结果显示4株粪肠球菌亲本菌株经过庆大霉素诱导后,对庆大霉素MICs升高了16~64倍,并对阿米卡星表现出交叉耐药;诱导耐药菌株及其亲本菌株均未检出aac(6’)-Ie-aph(2")-Ia。此外,研究发现诱导后菌株对氯霉素表现出协同敏感。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粪肠球菌及其亲本菌株的MPC均大于1024μg/mL,突变选择窗较宽;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当氯霉素浓度为亲本菌株的1/2×MIC或1/4×MIC时,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的生长被有效抑制,而亲本菌株则不能被抑制。结论基于协同敏感性制定抗菌药物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有效清除耐药病原菌并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协同敏感 庆大霉素 氯霉素 诱导
下载PDF
D-试验在葡萄球菌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剧亚崇 贾彬 薛伟彩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克林霉素提供依据。方法用D-试验检测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5株中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28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克林霉素提供依据。方法用D-试验检测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5株中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28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74株,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33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采用D-试验检测是否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以促进克林霉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D-试验 诱导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天然植物成分诱导耐药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小勇 邹全明 +3 位作者 郭刚 刘开云 李玉红 解庆华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是否会对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产生耐药。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进行HP的体外耐药试验,另选临床耐药率很高的甲硝唑和目前抗HP疗效好的克拉霉素作同步试验;观察在药物浓度逐渐增加的培养基上转种的HP最低抑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是否会对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产生耐药。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进行HP的体外耐药试验,另选临床耐药率很高的甲硝唑和目前抗HP疗效好的克拉霉素作同步试验;观察在药物浓度逐渐增加的培养基上转种的HP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将敏感性下降的诱导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3次后检测MIC值,测定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对甲硝唑敏感性下降诱导株的MIC值。结果在多步诱导培养过程中,未诱导出对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耐药的HP菌株,而在含64倍MIC甲硝唑的培养基上菌株仍能生长。在培养过程中,菌株对甲硝唑的敏感性逐渐下降,MIC值逐渐升高至64μg/mL;甲硝唑耐药株(MR)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10次后得到的MR'的MIC值不变。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对MR的MIC没有影响。结论HP对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不易产生耐药性,且甲硝唑耐药株对三者仍保持敏感。乳香胶、大蒜油和黄连提取物是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抗HP感染的天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胶 大蒜油 黄连提取物 幽门螺杆菌 体外诱导
下载PDF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明祥 武文君 +4 位作者 曾娇辉 梁伟 邬靖敏 刘文恩 范学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评价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评价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受试的23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大于50.0%的药物品种达14种。其中,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0%;其次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7%和68.7%;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分别为95.0%、93.9%和88.9%。MRSA和MSSA各为63株(63.6%)和36株(36.4%)。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共10株,且D试验均为阳性,占所有菌株的10.1%。所有D试验阳性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也均为阳性,两者符合率为100%。结论临床分离金葡菌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D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均可用于检测金葡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D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诱导
下载PDF
71株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瑾 王坚镪 蒋燕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布情况以及纸片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分离到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临床株71株,其中金葡菌1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5株...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布情况以及纸片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分离到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临床株71株,其中金葡菌1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5株。双纸片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对D试验阳性菌株再次用纸片边缘距离分别为10~15mm,16~20mm,21~25mm,26-28mm4组测定D试验结果,了解纸片距离对D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比例为45.1%,其中金葡菌组68.8%,CNS组38.2%,P〈0。0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纸片距离大于26mm会对D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实验室必须加强对葡萄球菌诱导耐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 葡萄球菌 诱导 D试验
下载PDF
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丽华 胡莉萍 许美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501-2502,共2页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做药敏试验,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检测红霉素对...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做药敏试验,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结果在159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比例为52.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UA)4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11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SUA组为75.0%,CNS组为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56株,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103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MRS组为87.5%,MSS组为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比较常见,建议临床微生物室应常规做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诱导 D试验
下载PDF
沧州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洪志 王凤岭 +2 位作者 侯振江 李红岩 陈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2253-2254,共2页
目的了解沧州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药表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常规方法分离、鉴定SA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54株SA进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检测,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 254株SA临床菌株中,... 目的了解沧州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药表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常规方法分离、鉴定SA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54株SA进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检测,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 254株SA临床菌株中,甲氧西林金耐药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3.4%;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54株SA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阳性)39株,占72.2%;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D-试验阳性率分别为83.3%和50.0%。结论 MRSA检出率较高,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较为严重;在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的同时,应通过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 红霉素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细菌 诱导 D-试验
下载PDF
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瑞珍 陈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7-979,共3页
目的应用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了解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4年推荐的标准,测定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77株葡萄球菌属... 目的应用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了解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4年推荐的标准,测定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77株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株)中,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者分别占50.0%和22.8%,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分别占20.0%和59.6%,其中D试验阳性分别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50.0%和61.8%。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B类链阳霉素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试验 葡萄球菌属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磊 荆鹏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敏感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耐药基因序列。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氟喹诺酮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32~3000倍;进行测序的6株诱导耐药菌株均发生gyrA的83Ser→Leu、87Asp→Asn和parC的80Ser→Ile突变,而测序的1株敏感菌株未发现基因突变。结论: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对氟喹诺酮类的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类 诱导 体外
下载PDF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葡萄球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状况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建军 颜秉兴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0-612,共3页
目的调查微量肉汤稀释法单个孔内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结合诱导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的能力,为仪器自动化检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红霉素/克林霉素在微量稀释板孔内有4种组合,浓度分别为4/0.5、6/1、8/1.5... 目的调查微量肉汤稀释法单个孔内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结合诱导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的能力,为仪器自动化检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红霉素/克林霉素在微量稀释板孔内有4种组合,浓度分别为4/0.5、6/1、8/1.5、0.5/2μg/mL,35℃24 h孵育,孔内有菌生长为诱导耐药阳性。菌株鉴定用API Staph。结果4/0.5、6/1、8/1.5μg/mL 3种红霉素/克林霉素联合浓度与"金标准"符合率分别为100.0%、99.0%和100.0%,其中D-试验阳性2株、克林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μg/mL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联合浓度为6/1μg/mL时孔内无菌生长。当联合浓度为0.5/2μg/mL时,与"金标准"符合率较低。结论4/0.5、6/1、8/1.5μg/mL3种红霉素/克林霉素联合浓度均可用于自动化仪器检测诱导克林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诱导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凌 罗湘蓉 陈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民医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结果 165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民医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结果 165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为14.6%(24/165)。对红霉素耐药同时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52株,D-试验阳性率为46.1%(24/5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的葡萄球菌为24株,D-试验均为阴性;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葡萄球菌89株,D-试验均阴性;D-试验阳性菌株分布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耐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SCNS)菌株中,阳性率分别为:MRSA为12.5%(5/40),MSSA为6.67%(1/15),MRSCNS为14.6%(15/103),MSSCNS为42.8%(3/7)。结论对表型为红霉素耐药同时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的诱导性耐药,避免不适当使用克林霉素导致临床上的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诱导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涛 张平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0-4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检出的S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双纸片法(D-抑菌圈试验)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检出的S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双纸片法(D-抑菌圈试验)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情况。结果共检出779株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4.20%。SA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有195株,占25.03%,其中D试验阳性147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75.38%,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D-抑菌圈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8.62%和61.11%。结论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选择克林霉素治疗红霉素耐药SA感染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红霉素 诱导 D-抑菌圈试验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外排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敬荣 沈定霞 +2 位作者 白立彦 宋海英 周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诱导作用及诱导耐药的外排机制。方法:多步诱导法对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诱导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萘酰胺)的最小抑...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诱导作用及诱导耐药的外排机制。方法:多步诱导法对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诱导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萘酰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PCR法检测外排泵基因oprM和mexB,并扩增mexR基因进行DNA测序。结果:3株菌均诱导出稳定的耐左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的耐药株,MIC值与原菌比较分别增加了16倍~64倍和2倍~16倍,加外排泵抑制剂后左氧氟沙星的MIC值降低了4倍~8倍;3株菌诱导前后均扩增出外排泵基因oprM和mexB,mexR测序结果与GenBankU23763比较,核苷酸序列第222位(C→T),氨基酸序列(CTG→TTG)均为LEU,为无义突变,核苷酸序列第436位插入1bp(A)移码框。结论:左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可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获得性耐药,其耐药机制与主动外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体外诱导 主动外排 左氧氟沙星 美洛培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