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耕作地块调查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太康县王盘村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蚌蚌 王数 +3 位作者 张凤荣 徐艳 郧文聚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4-50,共7页
研究目的:探究耕作地块调整及其规划设计,破解耕地细碎化,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提供支撑。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当前耕地破碎表现为自然破碎和权属破碎,即田块破碎和耕作地... 研究目的:探究耕作地块调整及其规划设计,破解耕地细碎化,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提供支撑。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当前耕地破碎表现为自然破碎和权属破碎,即田块破碎和耕作地块破碎,"肥瘦搭配"承包分割是造成耕地破碎的主要原因;(2)耕作地块破碎会造成耕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农业机械应用、灌溉排水不便、田间管理困难等问题;(3)开展耕作地块调整过程中征求村民意见,是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有效途径;(4)总结归纳耕作地块调整的指导原则和程序,并以王盘村为例探究耕作地块调整的规划设计方案;(5)开展基于耕作地块调整的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降低耕地破碎化程度,优化耕地景观格局,提高耕地耕作效率。研究结论:开展基于耕作地块调整的土地整理是减少耕地破碎化,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助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作地块调整 指导原则 程序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秸秆还田地块耕作管理“三要”
2
作者 薛玉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3年第4期20-20,共1页
1 要补充养分 一般的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大约为80~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30:1,如果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分解秸秆必然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与水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在秸秆还田的... 1 要补充养分 一般的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大约为80~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30:1,如果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分解秸秆必然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与水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补施养分外,还应趁早春土壤返浆时再补施碳铵10~15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地块耕作管理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田块空间和权属信息的耕地细碎化MAVF评价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彭思卿 陈文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5,共8页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整治内容提出田块尺度多属性耕地细碎化评价体系,完善耕地细碎化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乐平市双田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上河村片为研究对象,选择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潜力的田块细碎化待整治特征为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整治内容提出田块尺度多属性耕地细碎化评价体系,完善耕地细碎化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乐平市双田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上河村片为研究对象,选择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潜力的田块细碎化待整治特征为指标,采用AHP和MAVF法制定评价体系,测算研究区的细碎化程度。研究结果:(1)将田块空间信息叠加非空间权属信息后,基于多属性价值函数和权重测算得出251户农户细碎化指数最低为0.170,最高为0.870,中位数为0.469,平均数为0.493,细碎化指数呈现右偏态;(2)研究区耕地细碎化综合指数为0.493,细碎化程度处于中差水平.研究结论:基于田块空间和权属信息,采用MAVF法构建的田块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指标体系,较传统耕地权属破碎评价指数更科学全面地反映了耕地细碎程度,本研究为完善耕地细碎化评价理论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细碎化 多属性价值函数 耕作地块 评价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耕作单元地块几何特征及其对机械耕作的影响——基于河北省曲周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振宇 郝晋珉 牛灵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揭示平原地区耕作单元地块的几何特征及其对机械耕作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曲周县为样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耕作单元地块的平均面积、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分别为0.16hm2、102.2m、17.1m,且其面积、长度、宽度的数值均分布离散。... 为揭示平原地区耕作单元地块的几何特征及其对机械耕作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曲周县为样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耕作单元地块的平均面积、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分别为0.16hm2、102.2m、17.1m,且其面积、长度、宽度的数值均分布离散。耕作单元地块的长度与面积呈显著(P<0.01)正相关,函数关系呈幂函数特征。耕作单元地块长度与宽度呈显著(P<0.01)负相关。每公顷耕地因耕作单元地块田埂边界的存在会产生非有效耕地0.03hm2。耕作单元地块的边界密度、平均宽度之间呈显著(P<0.01)负相关,函数关系呈幂函数特征。耕作单元地块的形状呈狭长形,其长边方向不一致,且交通不便。单个农户耕作单元地块的位置分布离散。因耕作单元地块的面积较小、长度较短,其平均机耕效率、平均机耕工作行程率均较低。在黄淮海平原农用地整治中,应切实进行耕作单元地块归并及耕地规模化流转,以增加耕作单元地块的面积、长度,改善耕作单元地块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单元地块几何特征 耕作田块 机械耕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