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PB的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特征研究
1
作者 卢宗亮 潘星辰 +1 位作者 黄坛俊 张耀楠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探究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17个城镇近郊乡村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边际化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意愿和... 为探究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17个城镇近郊乡村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边际化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主要青壮年供职于非农产业部门,具有一定学历和工作年限的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明显,表现为减少务农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由于耕地经营条件不佳,这些农户一般对务农持负面评价,认为能够从耕地边际化得益,也不会轻易受到舆论环境影响。建议统筹引入城镇农业企业,既改善耕地经营条件,又为村民提供收入稳定、有前景的农业技术岗位,重构城镇近郊农户对务农的生计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城镇近郊 计划行为理论 农户决策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耕地边际化评价与转移的生态价值评估——以三峡库区涪陵段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江汶静 田永中 +4 位作者 唐君桃 龙宓 吴晶晶 许文轩 肖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7,共7页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耕地完全边际化影响较大;(2)研究区共有21 455.78hm2耕地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林地9 519.73hm2,园地47.01hm2,草地11 889.04hm2;且转移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转移前上涨17.09千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边际化 耕地转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峡库区 涪陵区
下载PDF
大都市近郊乡村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市近郊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宗亮 潘星辰 +5 位作者 周国林 汤泽桐 李晓纯 郭宇娟 黄俊滔 庄大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4,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大都市近郊乡村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认识发达地区的耕地边际化形成,以及制定区别于丘陵山区的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农户视角,构建耕地边际化的认定和因素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进行假设验... 研究目的:探索大都市近郊乡村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认识发达地区的耕地边际化形成,以及制定区别于丘陵山区的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农户视角,构建耕地边际化的认定和因素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进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1)近郊乡村的耕地边际化正在处于从“隐性边际化”向“显性边际化”过渡的“中期边际化”阶段;(2)近郊乡村耕地边际化与耕地区位条件低度相关,但与耕地的种植条件、农户家庭及职业条件显著相关,且农户家庭及职业条件更显著。研究结论:近郊乡村的耕地边际化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建议因地制宜从经济补贴、改善灌排条件、吸引原籍农户回流、市场化4个方面制定政策,破解耕地边际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近郊乡村 耕地边际化 影响因素 农户
下载PDF
农户视角下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多重并发因果链研究——基于定性比较(QCA)的调查分析
4
作者 潘星辰 卢宗亮 +2 位作者 刘慧岭 林晓琼 王梁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年第9期47-51,共5页
为准确把握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和内在机理,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耕地边际化的QCA度量体系,基于广州市11个近郊乡村的调查分析,研究农户视角下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多重并发因果链。结果表明,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存在三种多重... 为准确把握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和内在机理,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耕地边际化的QCA度量体系,基于广州市11个近郊乡村的调查分析,研究农户视角下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多重并发因果链。结果表明,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存在三种多重并发因果链,验证了“外部因素→农户生计选择→耕地边际化”的作用机制。其中耕作距离、政府支持、农户务工总收入为关键影响因素。城镇近郊的耕地边际化现象存在着多元化的条件组合以及非线性的因果效应,应重视引进农业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合理布局耕地设施,以破解耕地边际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近郊 耕地边际化 影响因素 QCA
下载PDF
村域耕地边际化诊断及空间分异研究
5
作者 辜磊 冯应斌 +3 位作者 冯德东 李静静 吴爽 杨溪源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20,共16页
耕地边际化的诊断识别对于建立山区粮食与生态安全间的适度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边际化类型划分及传统诊断思路,尝试构建“时间诊断—显隐交互—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框架,以“三变”改革①发源地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为例,采用... 耕地边际化的诊断识别对于建立山区粮食与生态安全间的适度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边际化类型划分及传统诊断思路,尝试构建“时间诊断—显隐交互—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框架,以“三变”改革①发源地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为例,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类型耕地边际化的时空分布情况及特征。研究表明:耕地边际化时间上可以“纯收益”年际变化作为关键指标进行诊断,空间上能以耕地向其他地类转移趋势进行表达;2000—2020年间舍烹村耕地出现了两次明显的边际化现象,分别出现在2013—2014年与2016—2017年,后者程度较深;2010—2015年期间舍烹村耕地边际化显隐交互特征最为明显,显性特征中耕地物理、自然及经济边际化分别发生了7.13、0.99、33.27 hm^(2),隐性特征中边际化程度在“三变”改革前后呈现相互融合、交替变化特征。研究围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思路提出政策建议,可为促进山区耕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复杂适应系统 诊断 空间分异 舍烹村
原文传递
我国耕地边际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可超 肖武 +2 位作者 余晨 陈航 谭永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94,共12页
为评述耕地边际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首先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分别以“边际化”、“耕地+边际化”、“土地+边际化”、“农地+边际化”以及“cultivated land marginalization”、“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为关键词,... 为评述耕地边际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首先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分别以“边际化”、“耕地+边际化”、“土地+边际化”、“农地+边际化”以及“cultivated land marginalization”、“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数据库,获得154篇中文文献及427篇英文文献;基于获得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通过“定义-分类-驱动机制-监测方式-影响评价”框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边际化是指耕地粮食作物生产能力下降,表现形式有撂荒、耕地非粮化和生态退耕;耕地边际化监测与评价包括入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荟萃分析和遥感提取,如何融合宏观监测与微观驱动进行分析是未来的重要方向;现有研究普遍关注耕地边际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需对其综合影响机制进行探讨;耕地边际化的驱动机制与影响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后续研究应关注多因素多场景下的分区化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边际化 综述 文献计量可视化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山区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动因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63
7
作者 邵景安 张仕超 李秀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42,共16页
利用SPOT-5影像、1:1万地形图、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图、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石柱县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和发生原因。结果发现:①10年间研究区耕地边际化率16.18%,主要分布于七曜山的北部高山区和南部中山区,而且伴随农村劳动... 利用SPOT-5影像、1:1万地形图、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图、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石柱县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和发生原因。结果发现:①10年间研究区耕地边际化率16.18%,主要分布于七曜山的北部高山区和南部中山区,而且伴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留守劳动力的老龄化,边际化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加剧。②海拔、地块相对村庄的分布半径和道路连接度对耕地边际化的发生影响较大。边际化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特别是≥1000 m集中边际化的60.88%,在坡度和地块相对村庄的分布半径上也有类似规律。③劳均耕地面积和务农劳均年龄是影响耕地边际化的主要因素,耕地流转和微型农机台数是从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影响耕地边际化。④"比较劣势主导边际化"分布最广,占总边际化的55.32%,其次是"区位主导边际化",占33.80%。⑤"地形主导边际化"实施类似退耕还林继续扩大的"顺边际化"政策,"区位主导边际化"从合理安排新居点、完善农村道路体系上实施"反边际化","比较劣势主导边际化"从提高适度规模经营、微型机械化程度上开展"反边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特征 动因 政策含义 山区
原文传递
山区耕地边际化及其政策启示——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宇鸾 张蒙 +2 位作者 李秀彬 董顺舟 黄登科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1期61-67,共7页
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山区耕地利用变化意义重大。采用土地空间数据、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仁怀市2005-2011年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6年间仁怀市有3095.76 hm2的耕地向林地... 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山区耕地利用变化意义重大。采用土地空间数据、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仁怀市2005-2011年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6年间仁怀市有3095.76 hm2的耕地向林地、自然保留地转移,占耕地面积的5.45%,耕地边际化特征显著。2)山区耕地边际化受地形、劳动力、经济等因素影响。坡度大的耕地更易发生退耕,仁怀市发生边际化的耕地中坡度>15°的占62.26%;山区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和农民年人均收入越高,耕地边际化发展速度越快;经营效益低是耕地边际化的根本原因。3)耕地边际化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但导致坡耕地低效利用,应探索一种达到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双赢的坡耕地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驱动因素 政策启示 山区
原文传递
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数据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升发 李秀彬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4期404-410,522-528,共14页
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5年间隔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集,对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数据集。数据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在务农机会成... 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5年间隔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集,对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数据集。数据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在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和地形条件约束共同作用下,我国山区农业劳动力成本比重明显上升,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从而导致以玉米为代表的种植业净利润在2013年普遍降至零以下,耕地利用边际化特征明显,并与2000年以来中国山区耕地面积减少、森林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相一致。该数据集包括山区县地理边界数据,中国山区县1990-2000和2000-2010年间耕地和林地面积变化数据。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学报》2018年第73卷第5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农业劳动力成本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山区
原文传递
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非边际化特征分析——基于规模与收益水平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天柱 赵晓宇 徐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方法和耕地变化重要性指数模型,分析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并结合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综合平衡法从农户耕种规模与收益水平视角探讨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的动因。结果表明:1)随着农村劳...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方法和耕地变化重要性指数模型,分析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并结合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综合平衡法从农户耕种规模与收益水平视角探讨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的动因。结果表明:1)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面积不降反增,草地被开垦为耕地现象明显;2)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边际化现象不明显,单位耕地面积平均纯收益为5 412.60元/hm^2,农民为了增加收入而扩大耕种规模。研究认为,虽然农牧交错区单位面积耕种收益水平不高,但由于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农民通过人为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而使劳均耕种收益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是造成边际耕地呈现非边际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农牧交错区边际耕地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并针对农牧交错区进一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降低耕地扩展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耕地边际化 农地经营规模 生态保护 农牧交错区
原文传递
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 被引量:80
11
作者 李升发 李秀彬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3-817,共15页
耕地利用边际化是当前中国山区土地利用主要变化趋势。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本文首先分析2003年以来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结构变化以及农户的响应,并对比平原和山区农户对劳动力成本... 耕地利用边际化是当前中国山区土地利用主要变化趋势。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本文首先分析2003年以来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结构变化以及农户的响应,并对比平原和山区农户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响应方式及程度的差异,发现平原地区能够通过大规模的农业机械替代减少劳动投入,进而有效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而山区因地形条件限制,劳动生产率提升相对缓慢,并与平原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占比不断上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中国山区耕地边际化特征明显,以玉米为代表的种植业净利润在2013年普遍降至零以下。2000年以来,中国山区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森林面积增加、NDVI指数增强,而且在省级层次上,山区县范围NDVI变化率与耕地和森林面积变化率分别具有很强的负相关(r=-0.70)和正相关(r=0.91),证实了中国山区耕地当前边际化的发展态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对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农业劳动力快速析出背景下的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机理进行了总结。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山区耕地撂荒和森林转型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边际化 耕地撂荒 农业劳动力成本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山区
原文传递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81
12
作者 李升发 李秀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0-389,共20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发生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土地利用现象,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景观。本文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环境效应—政策响应"的框架系统梳理耕地撂荒主要研究进展。研究...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发生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土地利用现象,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景观。本文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环境效应—政策响应"的框架系统梳理耕地撂荒主要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全球耕地撂荒仍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但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很大;2社会经济要素变化是耕地撂荒最主要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等原因引起的耕地边际化是撂荒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劳动力析出是造成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3耕地撂荒与否、撂荒程度以及撂荒地空间分布受村镇、农户、地块三个尺度的自然条件、劳动力特征、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4生态环境效应是当前撂荒效应研究的焦点,但该效应是以积极还是消极为主仍存争议;5增加农业补贴是当前减缓耕地撂荒的主要措施,但并非唯一和最合理的措施。未来,快速城镇化进程将促使中国耕地撂荒现象愈演愈烈,所以当前研究有待加强,本文认为应加强大范围耕地撂荒信息提取和监测、撂荒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社会经济效应评估及政策设计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耕地边际化 土地利用变化 研究进展 展望
原文传递
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 被引量:117
13
作者 李升发 李秀彬 +5 位作者 辛良杰 谈明洪 王学 王仁靖 蒋敏 王亚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1-1811,共11页
耕地撂荒是当前全球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它深刻地改变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业景观和农户生计,并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析出,中国山区农业因地... 耕地撂荒是当前全球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它深刻地改变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业景观和农户生计,并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析出,中国山区农业因地形限制,机械化发展受阻,耕地面临着较大的撂荒风险。越来越多的案例研究和报道表明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现象越演越烈。中国山区面积广、坡耕地比重大,耕地撂荒不仅关系到山区农地的合理利用政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并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问题,但目前仍缺少全国层面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大范围的抽样调查对中国山区县撂荒规模进行了推算,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以及耕地边际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35个调查村庄中,78.3%的村庄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基于县样本统计的2014-2015年全国山区县耕地撂荒率为14.32%;山区耕地撂荒率在省级尺度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其中,长江流域一带的山区耕地撂荒率最高,东北的长白山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耕地利用边际化 习惯亩 中国山区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殷格兰 邵景安 +2 位作者 郭跃 党永峰 徐新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9,共11页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淅川县为例,选取2004年TM、2014年GF1号影像等数据,解译获取了淅川县土地利用数据,对2004-2014年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选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对研究期内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淅川县为例,选取2004年TM、2014年GF1号影像等数据,解译获取了淅川县土地利用数据,对2004-2014年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选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对研究期内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导致淅川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在林地资源演化趋势上,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苗圃地与林地资源的整体演化格局一致,而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呈减少的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坡度较陡的北部山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密集分布于海拔低、相对平缓的东南部地区;(3)2004年和2014年2期生态环境质量均在县域内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研究期内淅川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443上升至0.6039,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其中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转化为有林地、退耕还林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贡献最大;(4)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对森林资源采取掠夺式开采和粗放型管理、毁林开地对县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深刻。(5)2004-2014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主要由政策和居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森林转型 耕地边际化 生态环境效应 淅川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