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敬天勤民:耕耤典礼与十八世纪清王朝治国理念的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洪兵 张松梅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81-91,158,共12页
清代耕耤典礼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礼仪,在18世纪的中国,随着民族、民生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统治者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在吸收借鉴传统耕耤典礼的基础上,围绕“敬天勤民”的治国理念,恢复重建有本朝特色的耕耤典礼。清代重视发挥耕... 清代耕耤典礼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礼仪,在18世纪的中国,随着民族、民生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统治者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在吸收借鉴传统耕耤典礼的基础上,围绕“敬天勤民”的治国理念,恢复重建有本朝特色的耕耤典礼。清代重视发挥耕耤典礼的社会教化作用,在利用亲耕仪式塑造圣君形象、培养帝王德行的同时,将其推广至各省府州县各级衙门,耕耤典礼由此演变成为一场全民性的劳动教育仪式,从而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规范,并为中国文明的发展、延续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耤典礼 敬天勤民 政治仪式 国家治理 劳动教育
下载PDF
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耕耤制度与十八世纪清王朝国家治理的文化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兵 张松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在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耕耤典礼作为延续数千年的一项礼仪传统,承载着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十八世纪的国家治理实践中,清王朝统治者意识到耕耤典礼是中国传统文化连绵不断的一项符号象征,有助于建构文化认同,从而实现国家认同,... 在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耕耤典礼作为延续数千年的一项礼仪传统,承载着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十八世纪的国家治理实践中,清王朝统治者意识到耕耤典礼是中国传统文化连绵不断的一项符号象征,有助于建构文化认同,从而实现国家认同,因此突破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将耕耤典礼纳入到国家祭祀体系,并不断提升其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以此为清王朝的国家治理提供合法依据。在十八世纪的中国,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乾隆,都充分利用耕耤典礼所阐发的勤劳奋斗、天人合一、以德治国、重农固本等民族精神,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进程走向深入,从而为十八世纪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耤典礼 政治仪式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国家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