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得黏土中爆炸成坑体积与耦合地冲击能量的关系,采用10.5 g TNT厘米级球形炸药球作为爆炸源,在Φ1500 mm×1490 mm分层式爆炸装置中开展了变埋深条件下的爆炸实验,利用3D扫描设备记录不同埋深下弹坑的真实体积,并通过动态土压力...为获得黏土中爆炸成坑体积与耦合地冲击能量的关系,采用10.5 g TNT厘米级球形炸药球作为爆炸源,在Φ1500 mm×1490 mm分层式爆炸装置中开展了变埋深条件下的爆炸实验,利用3D扫描设备记录不同埋深下弹坑的真实体积,并通过动态土压力传感器测得地冲击传播衰减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埋深增大,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急剧增大,装药中心下方的有效弹坑体积与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基本呈正比关系,当装药比例埋深与封闭爆炸条件下爆炸空腔半径相当时,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基本达到饱和。结合实验结果给出了黏土中爆炸耦合地冲击能量分配随装药比例埋深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地下爆炸等效封闭当量计算方法,为地下工程抗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为研究内爆作用下,不同毁伤源形式对火箭发动机舱室的破坏效应,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舱室全尺寸模型,并基于ALE流固耦合算法实现不同工况下(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 TNT当量下冲击波-破片耦合、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为研究内爆作用下,不同毁伤源形式对火箭发动机舱室的破坏效应,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舱室全尺寸模型,并基于ALE流固耦合算法实现不同工况下(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 TNT当量下冲击波-破片耦合、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 TNT当量下冲击波-破片耦合),冲击波和破片对舱室的毁伤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5 kg TNT当量下,爆源处未产生壳体破片,单冲击波较冲击波-破片耦合作用对舱室破坏更严重,主要以舱室底板出现破裂孔洞为主,冲击波-破片耦合作用下底板只发生局部变形;当量升至15 kg TNT时,2种破坏模式下舱室整体均发生严重破坏失稳,但冲击波-破片耦合较单冲击波,其破坏时间提前,破坏时长缩短,毁伤面积变大;在各工况下由于应力集中,柱段与底板连接处均最先断裂,并向底板和柱段发展,其中与爆源最近的底板破坏相对更严重。因此,可将底板及其与柱段连接处视为舱室薄弱点,研究结果可为舱室内爆毁伤评估和局部防护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为获得黏土中爆炸成坑体积与耦合地冲击能量的关系,采用10.5 g TNT厘米级球形炸药球作为爆炸源,在Φ1500 mm×1490 mm分层式爆炸装置中开展了变埋深条件下的爆炸实验,利用3D扫描设备记录不同埋深下弹坑的真实体积,并通过动态土压力传感器测得地冲击传播衰减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埋深增大,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急剧增大,装药中心下方的有效弹坑体积与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基本呈正比关系,当装药比例埋深与封闭爆炸条件下爆炸空腔半径相当时,耦合至黏土中的有效地冲击能量基本达到饱和。结合实验结果给出了黏土中爆炸耦合地冲击能量分配随装药比例埋深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地下爆炸等效封闭当量计算方法,为地下工程抗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摘为研究内爆作用下,不同毁伤源形式对火箭发动机舱室的破坏效应,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舱室全尺寸模型,并基于ALE流固耦合算法实现不同工况下(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 TNT当量下冲击波-破片耦合、15 kg TNT当量下单冲击波、15 kg TNT当量下冲击波-破片耦合),冲击波和破片对舱室的毁伤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5 kg TNT当量下,爆源处未产生壳体破片,单冲击波较冲击波-破片耦合作用对舱室破坏更严重,主要以舱室底板出现破裂孔洞为主,冲击波-破片耦合作用下底板只发生局部变形;当量升至15 kg TNT时,2种破坏模式下舱室整体均发生严重破坏失稳,但冲击波-破片耦合较单冲击波,其破坏时间提前,破坏时长缩短,毁伤面积变大;在各工况下由于应力集中,柱段与底板连接处均最先断裂,并向底板和柱段发展,其中与爆源最近的底板破坏相对更严重。因此,可将底板及其与柱段连接处视为舱室薄弱点,研究结果可为舱室内爆毁伤评估和局部防护研究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