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嘧啶银/超强碱协同催化CO_(2)/醇耦合反应选择性制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福灿 刘平 +4 位作者 张侃 吉可明 张建利 赵亮 宋清文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甲醇、CO_(2)和炔丙醇三组分耦合反应为合成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DMC)提供了一种热力学有利新路径。本工作针对该方法中存在的DMC收率低、中间产物转化速率慢的问题,研究了炔烃衍生物α-单取代炔丙醇在耦合反应中对DMC收率及选择性的... 甲醇、CO_(2)和炔丙醇三组分耦合反应为合成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DMC)提供了一种热力学有利新路径。本工作针对该方法中存在的DMC收率低、中间产物转化速率慢的问题,研究了炔烃衍生物α-单取代炔丙醇在耦合反应中对DMC收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发展了磺胺嘧啶银与超强碱协同催化串联反应策略,进一步提升了反应效率。考察了催化剂、共催化剂、催化剂用量、溶剂、温度、原料比、压力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最优的条件下,DMC选择性达89.5%,收率55.6%。研究表明,炔丙醇的结构会显著影响反应进程,同时,磺胺嘧啶银与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的协同催化作用是高收率、高选择性获得DMC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转化 耦合反应 协同催化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耦合反应促进CO_(2)加氢制芳烃研究获进展
2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9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在高酸密度分子筛中引入金属锌助剂有效调控分子筛酸性,与锌锆氧化物组合后用于苯气氛下CO_(2)加氢反应制甲苯、二甲苯等高价值芳烃产物,可提高CO_(2)转化率和芳烃选择性。相关研究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在高酸密度分子筛中引入金属锌助剂有效调控分子筛酸性,与锌锆氧化物组合后用于苯气氛下CO_(2)加氢反应制甲苯、二甲苯等高价值芳烃产物,可提高CO_(2)转化率和芳烃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 研究团队 有效调控 加氢反应 芳烃 CO
下载PDF
装填方式对矿焦耦合反应中焦炭溶损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韩嘉伟 孙洋 +2 位作者 窦明辉 郭瑞 孙章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6-422,共7页
采用两种不同热态性能的焦炭与烧结矿进行矿焦耦合反应,探究了不同装填方式(分层填装和混合填装)下焦炭溶损与烧结矿还原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分层装填方式相比,炉料的混合装填更能促进矿焦耦合反应,矿焦耦合反应过程中焦炭的溶损率与矿... 采用两种不同热态性能的焦炭与烧结矿进行矿焦耦合反应,探究了不同装填方式(分层填装和混合填装)下焦炭溶损与烧结矿还原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分层装填方式相比,炉料的混合装填更能促进矿焦耦合反应,矿焦耦合反应过程中焦炭的溶损率与矿石还原度成线性关系,提炼线性方程参数斜率k和截距b分别来表征焦炭还原矿石的夺氧能力和初始状态;当由分层装填改变至混合装填时,矿焦耦合参数k值增加而b值降低,低反应性焦炭的k值增加了45.0%,高反应性焦炭的k值增加了7.8%,混合装填对低反应性焦炭夺取含铁炉料中氧原子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改变炉料装填方式对低反应性焦炭的溶损行为影响较大,但对高反应性焦炭的溶损行为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烧结矿 耦合反应 溶损率 还原度
下载PDF
神府煤热解-活化耦合反应产物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源 贺新福 +3 位作者 张亚刚 杨伏生 任秀彬 周安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利用两段式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神府煤热解-活化耦合产物的特性,探讨了热解温度及活化剂(H_2O(g)、CO_2和H_2O(g)/CO_2)对产物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热解-活化耦合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半焦的CO_2化学反应性影响较小;采用热解-... 利用两段式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神府煤热解-活化耦合产物的特性,探讨了热解温度及活化剂(H_2O(g)、CO_2和H_2O(g)/CO_2)对产物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热解-活化耦合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半焦的CO_2化学反应性影响较小;采用热解-活化两段耦合工艺,可使神府煤热解的焦油产率明显提高,产率最高为17.8%;不同活化剂对两段耦合过程产生的混合煤气(mixture coal gases,MCG)和焦油产率影响为H_2O(g)>H_2O(g)/CO_2>CO_2,其焦油组分均以饱和分和芳香分为主;采用H_2O(g)/CO_2(1∶1)活化剂,可有效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其BET比表面积为845.37 m^2/g。热解-活化耦合机制主要为活化段产生的合成气(synthesis gases,SG)为热解段煤的加氢热解提供了氢源,丰富的氢自由基促进了煤的加氢热解反应,改变了耦合过程的产物分布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 热解-活化 耦合反应 活性炭 焦油组成
下载PDF
丁烯/甲醇耦合反应制乙烯和丙烯的热力学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红 齐国祯 +2 位作者 王菊 周兴贵 谢在库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3-539,共7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各温度点下丁烯裂解/甲醇转化制乙烯、丙烯各主要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原料组成对丁烯/甲醇耦合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甲醇脱水转化成烃的平衡常数非常大,远高于丁烯裂解反应...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各温度点下丁烯裂解/甲醇转化制乙烯、丙烯各主要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原料组成对丁烯/甲醇耦合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甲醇脱水转化成烃的平衡常数非常大,远高于丁烯裂解反应;丁烯裂解的产物分布受反应温度的影响程度大于甲醇转化和丁烯/甲醇耦合反应;在甲醇反应中引入丁烯,可提高乙烯(E)、丙烯(P)含量及丙烯与乙烯的摩尔比(nP/nE),还可强化升温对甲醇反应的抑制作用;耦合反应中提高原料丁烯含量对甲醇转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丁烯的裂化情况对乙烯、丙烯收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甲醇 耦合反应 热力学 乙烯 丙烯
下载PDF
钴基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莫流业 蒋晓原 +3 位作者 康雪 陈娟娟 毛建新 郑小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37-742,共6页
用TPR、XRD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Co/SiO2 、Co/γ -Al2 O3和Co/α -Al2 O3催化剂上金属 -载体相互作用以及Co/α-Al2 O3催化剂上钴负载量对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Co/γ -Al2 O3和Co/SiO2... 用TPR、XRD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Co/SiO2 、Co/γ -Al2 O3和Co/α -Al2 O3催化剂上金属 -载体相互作用以及Co/α-Al2 O3催化剂上钴负载量对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Co/γ -Al2 O3和Co/SiO2 催化剂活性很差的原因主要是金属 -载体的相互作用太强或太弱 ,只有金属 -载体相互作用适中的Co/α -Al2 O3催化剂才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在Co/α -Al2 O3催化剂中钴的负载量对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 ,当负载量低时催化剂易发生Co0 →CoAl2 O4 相转变而失活 ,而负载量太高时催化剂容易积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催化剂 甲烷部分氧化 二氧化碳重整 合成气 耦合反应
下载PDF
偏心结构的弹塑性平扭耦合反应与地震动强度 被引量:9
7
作者 蔡贤辉 邬瑞锋 綦宝晖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1-458,共8页
从五层剪切模型出发 ,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多层偏心结构所对应的平扭耦合弹塑性地震响应· 结果表明 :平扭耦合强度与构件的强度分布有关 ;按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强度设计的结构 ,其平扭耦合运动程度在结构进入非弹... 从五层剪切模型出发 ,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多层偏心结构所对应的平扭耦合弹塑性地震响应· 结果表明 :平扭耦合强度与构件的强度分布有关 ;按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强度设计的结构 ,其平扭耦合运动程度在结构进入非弹性运动后就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弱 ;而按比例刚度法强度设计的结构 ,其平扭耦合运动程度在结构进入非弹性运动后先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超过一定值后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扭转 耦合反应 偏心结构 地震反应
下载PDF
氧化锌催化丁二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酯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2 位作者 李建国 姚洁 王公应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25-3530,共6页
研究了ZnO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的新工艺。考察了Zn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催化活性,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ZnO催化剂进行XRD、BET和NH3-TPD表征。以FTIR和1 H NMR表征聚丁... 研究了ZnO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的新工艺。考察了Zn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催化活性,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ZnO催化剂进行XRD、BET和NH3-TPD表征。以FTIR和1 H NMR表征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结果表明,在225~235℃,EC/DMSu摩尔比为2,催化剂/(EC+DMSu)摩尔比为0.005,反应时间为3h的反应条件下,碳酸二甲酯收率为59.7%,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物的特性黏度为0.3857dl.g-1。通过XRD和NH3-TPD分析,推测ZnO表面的晶体缺陷和弱酸性是影响耦合反应催化活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CuO/SiO_2催化剂上1,4-丁二醇脱氢和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耦合反应过程 被引量:7
9
作者 沈伟 杨新艳 +3 位作者 黄静静 沈江 杜俊明 徐华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5-630,共6页
以CuO/SiO2为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实现了1,4-丁二醇脱氢反应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反应的耦合,制备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γ-丁内酯.和传统的反应过程相比,耦合反应提高了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活性.在优选的反... 以CuO/SiO2为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实现了1,4-丁二醇脱氢反应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反应的耦合,制备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γ-丁内酯.和传统的反应过程相比,耦合反应提高了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活性.在优选的反应条件下,原料的转化率可达100%,γ-丁内酯的选择性可达98%.CuO的最佳负载量为w=21%附近,和单层分散阈值计算结果基本符合.XRD与TPR表征结果与单层分散阈值计算结果综合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高分散的Cu0,负载量过高使得催化剂聚集态铜晶体的比例和粒度都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二醇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 Γ-丁内酯 耦合反应 CuO/SiO2
下载PDF
Cr-Cu/SiO_2 催化剂上顺酐和1,4-丁二醇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伟 潘超 +1 位作者 杨新艳 徐华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7-1292,共6页
研究了Cr-Cu/SiO2催化剂上顺酐加氢反应和1,4-丁二醇脱氢反应耦合制备重要的精细化学品γ-丁内酯.耦合反应显著提高了顺酐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Cr修饰提高了催化剂的脱氢活性,抑止了催化剂的过度加氢活性,使1,4-丁二醇的转化率和γ... 研究了Cr-Cu/SiO2催化剂上顺酐加氢反应和1,4-丁二醇脱氢反应耦合制备重要的精细化学品γ-丁内酯.耦合反应显著提高了顺酐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Cr修饰提高了催化剂的脱氢活性,抑止了催化剂的过度加氢活性,使1,4-丁二醇的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显著提高.Cr修饰量为w=5%的Cr-Cu/SiO2催化剂上耦合反应的原料转化率为100%,γ-丁内酯选择性达98.8%.XRD,XPS等研究表明,Cr修饰促进了催化剂上铜元素的分散,氧化铬对氧化铜有给电子作用,Cr修饰的Cr-Cu/SiO2催化剂还原后比Cu/SiO2具有更多的Cu+,这有利于催化剂脱氢活性和γ-丁内酯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1 4-丁二醇 Γ-丁内酯 耦合反应 Cr-Cu/SiO2
下载PDF
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楷 张廷建 +1 位作者 刘绍英 王公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新工艺。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钛对EC和DS耦合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以乙酰丙酮氧钛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 研究了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新工艺。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钛对EC和DS耦合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以乙酰丙酮氧钛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对耦合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25℃~235℃,n(EC)=0.23 mol,n(DS)=0.1 mol,n(cat)=3.3mol,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DMC收率51.3%,PES预聚体的特性黏数0.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盐 聚丁二酸乙二酯预聚体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负载型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仲丁醇脱氢和糠醛加氢耦合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国义 王海龙 +3 位作者 宁慧森 樊欣欣 窦海洋 赵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仲丁醇脱氢和糠醛加氢的耦合反应.重点研究了助催化剂和硅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自制的SiO2壳为载体的CMS-Ce催化剂活性最好,在最佳条件下,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都可达10...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仲丁醇脱氢和糠醛加氢的耦合反应.重点研究了助催化剂和硅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自制的SiO2壳为载体的CMS-Ce催化剂活性最好,在最佳条件下,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都可达100%,而仲丁醇转化率为52.9%,甲乙酮选择性为100%.通过TPR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Cu0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 仲丁醇 糠醛 铜基催化剂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桑色素与蛋白质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华新 颜承农 +2 位作者 童金强 梅平 李克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桑色素(Mor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合反应。试验表明,Mori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分析试验数据发现,BSA与Morin之间耦合形成了复合物,该猝灭作用属于...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桑色素(Mor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合反应。试验表明,Mori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分析试验数据发现,BSA与Morin之间耦合形成了复合物,该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伴随着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计算得到了室温下Morin与BSA的耦合常数、结合位置、结合位点数等。简要讨论了Morin对BSA构象的影响并试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orin的药理活性与环境及自身浓度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桑色素 牛血清白蛋白 吸收光谱 耦合反应
下载PDF
高密度下行床提升管耦合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行为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志强 吴昌宁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6-822,共7页
在新提出并建立的“下行床提升管”耦合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与提高一次风率相比, 提高二次风率(二次风与一、二次风之和的比值), 有利于提高颗粒循环量. 当颗粒循环量达到400 kg·m-2·s-1时, 第一... 在新提出并建立的“下行床提升管”耦合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与提高一次风率相比, 提高二次风率(二次风与一、二次风之和的比值), 有利于提高颗粒循环量. 当颗粒循环量达到400 kg·m-2·s-1时, 第一提升管出口处的固含超过了20%, 此时下行床内充分发展段的固含超过了5 5%,即高浓度颗粒充满了整个循环流化床系统, 并且第一提升管内的颗粒径向浓度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 颗粒循环量 固含 提升管 下行床
下载PDF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德武 卢春喜 +1 位作者 丁姗姗 王祝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耦合反应 固含率轴向分布 最大颗粒返混比
下载PDF
耦合反应器提升管段颗粒速度分布及约束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德武 张海光 卢春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42-3049,共8页
A large-scale cold model experimental setup of a riser-fluidized bed coupled reactor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olefin reduction technology with an auxiliary reactor for FCC naphtha upgrading.Distributions of pa... A large-scale cold model experimental setup of a riser-fluidized bed coupled reactor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olefin reduction technology with an auxiliary reactor for FCC naphtha upgrading.Distributions of particle velocity in the riser section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the setup.Furthermore,the restriction index of particle velocity was defined to quantitatively show the restriction effects of the riser outlet lotus-shaped distributor and the upper fluidized bed on the particle flow behavior in the ris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ser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i.e.,lower traditional transport region and upper restriction region.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the averaged cross-sectional particle velocity in the traditional transport region increased firstly,and then tended to be smooth,while decreased in the restriction region.With the increase of static bed height in the upper fluidized bed,the local particle velocity decreased,and the tendency of change in the core region is more than that in the wall region.Restriction effects of the lotus-shaped distributor and the upper fluidized bed on particle flow behavior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s of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solids flux and static bed height in the upper fluidized bed.In the same cross-section,outlet restriction effect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mensionless radial position r/R,and would not change when r/R≥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 提升管 颗粒速度分布 速度约束指数
下载PDF
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新型膜工艺及耦合反应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伯昇 潘鹏程 +2 位作者 张继伟 张国亮 杨志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139,共5页
文章介绍了可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工业化新型膜集成工艺以及新兴的耦合膜过程及反应器,具体包括混凝/絮凝与膜过程的集成工艺、超滤(UF)和反渗透(RO)/纳滤(NF)组合的双膜工艺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二氧化钛光催化膜反应器(PMR)和... 文章介绍了可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工业化新型膜集成工艺以及新兴的耦合膜过程及反应器,具体包括混凝/絮凝与膜过程的集成工艺、超滤(UF)和反渗透(RO)/纳滤(NF)组合的双膜工艺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二氧化钛光催化膜反应器(PMR)和电催化氧化膜集成工艺(ECOM)等。针对上述五种工艺的特点、运行方式的差异以及印染废水的水质特性,在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已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比较了不同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相关工艺中膜的材料、结构和膜组器的构型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为膜集成工艺及耦合反应器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膜耦合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新型膜集成工艺 耦合反应 回用
下载PDF
提升管-下行床耦合反应器内颗粒混合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会娥 杨艳辉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06,共5页
Riser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gas-solids contact efficiency,high gas/solids flux and so on.But there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gas and solids backmixing.On the ether hand,downer has the great advantage of uniform ga... Riser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gas-solids contact efficiency,high gas/solids flux and so on.But there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gas and solids backmixing.On the ether hand,downer has the great advantage of uniform gas and solids residence time, but the entrance struc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its performance and the solid concentration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riser.A new type of Riser-Downer-Coupl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DCCFB) is devised in this research, which is a close combination of riser and downer.This new type of CFB takes advantage of both riser and downer.Phosphor particles were used as tracers to study the solid mixing behavior in a cold-model RDCCFB.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Peclet Number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a single riser.And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and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s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is coupling reactor attractive in man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下行床 耦合反应 颗粒混合行为 综合混合行为 气固两相流 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直流/射频耦合反应磁控溅射法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磊 王涛 +3 位作者 何智兵 张玲 易勇 杜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9-1214,共6页
采用直流/射频耦合反应磁控溅射法在Si(111)衬底上使用高纯石墨靶材制备出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分别采用表面轮廓仪、激光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白光干涉仪、纳米压痕对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 采用直流/射频耦合反应磁控溅射法在Si(111)衬底上使用高纯石墨靶材制备出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分别采用表面轮廓仪、激光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白光干涉仪、纳米压痕对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沉积过程中不同工作气压(0.35~1.25Pa)对薄膜沉积速率、结构、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工作气压的升高,薄膜的沉积速率逐渐减小,薄膜中sp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薄膜表面粗糙度随工作气压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工作气压为1.0Pa时达到最小值6.68nm;随着工作气压的升高,薄膜的显微硬度与体弹性模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在工作气压为1.0Pa时分别达到最大值11.6和120.7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磁控溅射 类金刚石薄膜 工作气压
下载PDF
提升管-流化床耦合反应器颗粒约束返混区的流动特性及约束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德武 卢春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9-865,共7页
针对催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在一套提升管-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上,系统研究了提升管出口段的颗粒流动特性,通过定义约束指数Ri(Ri为颗粒约束返混区实际截面平均固含率与理论截面平均固含率之比)定量反映提升管... 针对催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在一套提升管-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上,系统研究了提升管出口段的颗粒流动特性,通过定义约束指数Ri(Ri为颗粒约束返混区实际截面平均固含率与理论截面平均固含率之比)定量反映提升管出口分布器及流化床层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提升管相比,耦合反应器提升管出口存在一个颗粒约束返混区,其长度主要受表观气速、颗粒循环强度及上部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影响;由于出口设置了倒锥形分布器,使得颗粒约束返混区靠近提升管出口区域在表观气速较低和颗粒循环强度较大时,局部固含率最大值出现在量纲1半径Φ=0·7处;颗粒约束返混区的约束指数在靠近出口的过程中逐渐增大,气固流动受到分布器及上部流化床层的约束作用亦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反应 提升管 约束返混区 流动特性 约束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